第107章 師徒日常
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 作者:雎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日,許則川就去拜訪了範太傅。
許則川中秀才的事在京城動靜可是鬧得不小,範太傅一見到他,就忍不住打趣,“哎吆,秀才公來了。”
許則川麵上閃過一絲尷尬,“先生,你就莫要打趣我了。”
知道賭坊為自己考秀才的事情專門開了局,許則川表示很無奈。
範太傅站在走廊下,撫著胡須緩緩笑著。
“快進來吧。”說著,自己轉身進入了書房。
許則川聞言,大步追了上去。
“這次考的不錯。”
師徒二人麵對而坐,許則川自覺的煮起了茶。
“好在沒有辜負先生的期望,學生這次終於中了。”許則川心裏也是很高興的。
範太傅笑了笑,“你離開科考場多年,這次能中,為師已經很欣慰了。”
“聽說你家小四中了小三元?”
許則川放下手裏的茶盞,點了點頭。
“不錯。”
範太傅嘖嘖兩聲,“真是少年有為啊。”
“早前給他講課的時候便覺得這孩子聰慧,隻是沒曾想這般優秀。”
許則川,“四郎的天資確實很好,且又刻苦。”
天資聰穎之人很多,可是又能堅持刻苦用功的可沒有幾人。
範太傅頷首。
“白鷺書院是個好地方,他在那裏讀書也是最好的。”
許則川恭敬道:“還要多謝先生舉薦,四郎這才能入書院讀書。”
白鷺書院要求嚴格,每年招生名額也少 ,如許亭楓這樣突然到來的插班生,確實沒幾個。
若不是範太傅有路子,許亭楓還真進不了這樣的好地方。
範太傅道:“如此良才,自是不能埋沒的,我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說著,拿起一側的空杯子,示意許則川煮茶壺。
許則川趕緊照做,為他倒了茶水。
“看來,這次鄉試,你家小四也要一道參加了。”
許則川頷首。
範太傅撫了撫胡須,“小三元難得啊,若是鄉試能再進一步,未免不能拚一下。”
六元及第,本朝可就出過一個。
許則川瞬間明白了範太傅的意思,心中微微詫異。
“亭楓雖然聰慧,可是他畢竟年少,隻怕...”
範太傅搖搖頭,有些不讚同道:“年輕人就讓他去拚搏拚搏,何況,你覺得白鷺書院那幾個老東西能不讓他去。”
若是能出一個六元及第的人才,白鷺書院這次可就名揚天下了。
許則川思索一番後,點了點頭。
“罷了,隨他吧。”
範太傅喝了口茶,“既然決定參加鄉試,打明日起,你就來我府裏讀書吧,你家裏那些事情也都放放,一心備考鄉試。”
許則川拱手,“是。”說完,他的麵上露出了一絲遲疑之色,範太傅沒好氣道:“你我師徒之間,直言便是,裝什麽?”
許則川尷尬的笑了笑,“先生是知道的,我家老大這次也中了。”
“這孩子沒個好先生,我便想著,這次鄉試能否跟著一起旁聽。”
範太傅,\"......\"
一把年紀教弟子便罷了,竟然還得教他兒子。
許則川見範太傅這副樣子,趕緊將自己帶來的盒子遞了過來,“先生,這是之前同您說的琉璃,您瞧瞧。”
範太傅一怔,瞬間被琉璃二字吸引到了。
許則川見此趕緊打開盒子,邊解釋,“這是剛燒製出來的,還是有些雜質,學生想著後麵再多燒製一些,繼續研究看看。”
木盒裏,擺放著一對透明色的琉璃水晶杯。
範太傅拿起看了看,感慨不已。
“竟然真的弄出來了。”
“從前也隻是從西域商人那裏見過這麽好的東西。”
“葡萄美酒夜光杯,若是能用此杯,一定更妙。”
許則川笑道:“學生改日就送兩壇葡萄酒過來,請先生品嚐。”
範太傅哼哼兩聲,將杯子放了進去,“你家老大能中秀才已經不容易了,考鄉試估計會難一點。”
許則川歎了口氣,“先生是知道我家四個兒子的,老大又是長子,其次,學生打算上書陛下,請封我家老大為世子,日後承襲爵位。”
範太傅聽完,眸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
論資質,許家四個兒子,自是許四郎最好。
而許家如今最大的財產就是爵位了。
四個兒子都是嫡子,許則川竟然沒有偏頗老四,直接將爵位繼承人定下。
“如此也好,家宅安定,才不會分心。”
“若是承襲爵位,老大這個秀才確實太低了,罷了,罷了,讓他一道來吧,隻是為師可不能保證他能中。”
許則川趕忙道:“學生會緊盯他讀書的,若是不中,那學生也沒辦法了。”
範太傅無奈的搖了搖頭。
當爹不容易啊,尤其是兒子多,真操心。
一瞬間,範太傅仿佛想到了當年的自己,但好在,自家幾個都不是讓人太操心的,還算上進。
“你的兒子也是我的徒孫,為師會嚴格教導他的,決不墮落你興安伯府的名號。”
許則川頷首,“辛苦先生了。”
範太傅哼哼兩聲,一隻羊是趕,兩隻也是,這次還是父子,有意思了。
範太傅撫了撫稀疏的胡須,心中想著明日出什麽文章。
此事定下後,許則川便帶了許老大去了範太傅府中讀書。
京城得知此消息的眾人,“......”
興安伯真是不客氣啊。
範太傅是這麽好說話的人嗎?
從前不是說要頤養天年嗎,如今怎的連秀才都教起來了。
皇宮,勤政殿內。
陳公公向皇帝稟報了此事,皇帝麵上波瀾不驚。
“許是興安伯家的老大讓太傅格外看得順眼吧。”
陳公公???
是他認識的範太傅嗎?
陳公公當然不敢這麽問,笑眯眯的附和皇帝,“陛下說的是。”
皇帝放下手中的朱筆,抬眸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木盒,嘴角忍不住翹了翹。
邊疆商路已開,若是此物真能燒製出來,國庫又能大賺一筆了。
興安伯真是他的好臣子啊。
許則川中秀才的事在京城動靜可是鬧得不小,範太傅一見到他,就忍不住打趣,“哎吆,秀才公來了。”
許則川麵上閃過一絲尷尬,“先生,你就莫要打趣我了。”
知道賭坊為自己考秀才的事情專門開了局,許則川表示很無奈。
範太傅站在走廊下,撫著胡須緩緩笑著。
“快進來吧。”說著,自己轉身進入了書房。
許則川聞言,大步追了上去。
“這次考的不錯。”
師徒二人麵對而坐,許則川自覺的煮起了茶。
“好在沒有辜負先生的期望,學生這次終於中了。”許則川心裏也是很高興的。
範太傅笑了笑,“你離開科考場多年,這次能中,為師已經很欣慰了。”
“聽說你家小四中了小三元?”
許則川放下手裏的茶盞,點了點頭。
“不錯。”
範太傅嘖嘖兩聲,“真是少年有為啊。”
“早前給他講課的時候便覺得這孩子聰慧,隻是沒曾想這般優秀。”
許則川,“四郎的天資確實很好,且又刻苦。”
天資聰穎之人很多,可是又能堅持刻苦用功的可沒有幾人。
範太傅頷首。
“白鷺書院是個好地方,他在那裏讀書也是最好的。”
許則川恭敬道:“還要多謝先生舉薦,四郎這才能入書院讀書。”
白鷺書院要求嚴格,每年招生名額也少 ,如許亭楓這樣突然到來的插班生,確實沒幾個。
若不是範太傅有路子,許亭楓還真進不了這樣的好地方。
範太傅道:“如此良才,自是不能埋沒的,我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說著,拿起一側的空杯子,示意許則川煮茶壺。
許則川趕緊照做,為他倒了茶水。
“看來,這次鄉試,你家小四也要一道參加了。”
許則川頷首。
範太傅撫了撫胡須,“小三元難得啊,若是鄉試能再進一步,未免不能拚一下。”
六元及第,本朝可就出過一個。
許則川瞬間明白了範太傅的意思,心中微微詫異。
“亭楓雖然聰慧,可是他畢竟年少,隻怕...”
範太傅搖搖頭,有些不讚同道:“年輕人就讓他去拚搏拚搏,何況,你覺得白鷺書院那幾個老東西能不讓他去。”
若是能出一個六元及第的人才,白鷺書院這次可就名揚天下了。
許則川思索一番後,點了點頭。
“罷了,隨他吧。”
範太傅喝了口茶,“既然決定參加鄉試,打明日起,你就來我府裏讀書吧,你家裏那些事情也都放放,一心備考鄉試。”
許則川拱手,“是。”說完,他的麵上露出了一絲遲疑之色,範太傅沒好氣道:“你我師徒之間,直言便是,裝什麽?”
許則川尷尬的笑了笑,“先生是知道的,我家老大這次也中了。”
“這孩子沒個好先生,我便想著,這次鄉試能否跟著一起旁聽。”
範太傅,\"......\"
一把年紀教弟子便罷了,竟然還得教他兒子。
許則川見範太傅這副樣子,趕緊將自己帶來的盒子遞了過來,“先生,這是之前同您說的琉璃,您瞧瞧。”
範太傅一怔,瞬間被琉璃二字吸引到了。
許則川見此趕緊打開盒子,邊解釋,“這是剛燒製出來的,還是有些雜質,學生想著後麵再多燒製一些,繼續研究看看。”
木盒裏,擺放著一對透明色的琉璃水晶杯。
範太傅拿起看了看,感慨不已。
“竟然真的弄出來了。”
“從前也隻是從西域商人那裏見過這麽好的東西。”
“葡萄美酒夜光杯,若是能用此杯,一定更妙。”
許則川笑道:“學生改日就送兩壇葡萄酒過來,請先生品嚐。”
範太傅哼哼兩聲,將杯子放了進去,“你家老大能中秀才已經不容易了,考鄉試估計會難一點。”
許則川歎了口氣,“先生是知道我家四個兒子的,老大又是長子,其次,學生打算上書陛下,請封我家老大為世子,日後承襲爵位。”
範太傅聽完,眸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
論資質,許家四個兒子,自是許四郎最好。
而許家如今最大的財產就是爵位了。
四個兒子都是嫡子,許則川竟然沒有偏頗老四,直接將爵位繼承人定下。
“如此也好,家宅安定,才不會分心。”
“若是承襲爵位,老大這個秀才確實太低了,罷了,罷了,讓他一道來吧,隻是為師可不能保證他能中。”
許則川趕忙道:“學生會緊盯他讀書的,若是不中,那學生也沒辦法了。”
範太傅無奈的搖了搖頭。
當爹不容易啊,尤其是兒子多,真操心。
一瞬間,範太傅仿佛想到了當年的自己,但好在,自家幾個都不是讓人太操心的,還算上進。
“你的兒子也是我的徒孫,為師會嚴格教導他的,決不墮落你興安伯府的名號。”
許則川頷首,“辛苦先生了。”
範太傅哼哼兩聲,一隻羊是趕,兩隻也是,這次還是父子,有意思了。
範太傅撫了撫稀疏的胡須,心中想著明日出什麽文章。
此事定下後,許則川便帶了許老大去了範太傅府中讀書。
京城得知此消息的眾人,“......”
興安伯真是不客氣啊。
範太傅是這麽好說話的人嗎?
從前不是說要頤養天年嗎,如今怎的連秀才都教起來了。
皇宮,勤政殿內。
陳公公向皇帝稟報了此事,皇帝麵上波瀾不驚。
“許是興安伯家的老大讓太傅格外看得順眼吧。”
陳公公???
是他認識的範太傅嗎?
陳公公當然不敢這麽問,笑眯眯的附和皇帝,“陛下說的是。”
皇帝放下手中的朱筆,抬眸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木盒,嘴角忍不住翹了翹。
邊疆商路已開,若是此物真能燒製出來,國庫又能大賺一筆了。
興安伯真是他的好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