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詩詞對《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國演義〉第 104 回:星辰隕落與木像驚魂》的解析:


    (一)《解析〈三國演義〉第 104 回》


    孔明星隕漢家哀,天意冥冥運數裁。


    木像猶能驚魏膽,智謀終是化塵霾。


    陰陽變幻乾坤定,命運沉浮卦象徊。


    三國風雲多少事,易中哲理蘊奇才。


    (二)詮釋:


    這首詩以“孔明星隕漢家哀”描繪了諸葛亮的離世之悲,“天意冥冥運數裁”體現了周易哲學中的命運觀念。“木像猶能驚魏膽”展現了情節的驚險,“智謀終是化塵霾”則表達了對智慧與權謀的感慨。“陰陽變幻乾坤定”和“命運沉浮卦象徊”強調了周易中的變化與卦象。最後,“三國風雲多少事,易中哲理蘊奇才”總結了故事中的波瀾與周易哲學的深刻內涵。


    (三)《三國演義》第104回回目,經典梗概,主題思想,經典情節,經典詩句,經典典故及指導思想


    《三國演義》第 104 回回目: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經典梗概:


    諸葛亮在五丈原與魏兵對峙時身患重病,薑維到行軍帳中看望他。諸葛亮對薑維說自己平生所學已著書二十四篇,計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內有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覺得諸將中隻有薑維可傳其書,便傳授給了薑維,還告知有“連弩”之法也一並傳他。又叮囑薑維蜀中諸道不必擔憂,但陰平之地需仔細防守,此地雖險峻但久必有失。隨後諸葛亮喚馬岱入帳,附耳低言授以密計。接著楊儀入帳,諸葛亮授與他一錦囊,告知自己死後魏延必反,待其反時依計行事。安排好後,諸葛亮便表奏後主。後主派尚書李福來問安並詢後事,諸葛亮推薦蔣琬、費禕可任大事。當晚,諸葛亮觀星後病情加重,不久便去世,時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壽五十四歲。


    司馬懿夜觀天文,見一大星墜於蜀營,認為孔明已死,但又怕有詐,於是先按兵不動,隻派夏侯霸去哨探。魏延夜夢頭上生角,問行軍司馬趙直,趙直稱是吉兆,後遇到費禕告知此非吉兆,乃大凶。費禕勸魏延交兵符,魏延不肯。楊儀領兵扶柩先行,令薑維斷後,依孔明遺令徐徐而退。魏延得知後大怒,欲殺楊儀。夏侯霸探得蜀兵已退,司馬懿便引兵追趕,結果看到諸葛亮的木像,以為孔明還活著,嚇得魏兵驚慌失措,司馬懿也狂奔數裏。後來得知孔明真死,司馬懿又領兵追趕,見蜀兵已退,便班師回朝。


    主題思想:


    忠誠與奉獻精神的歌頌:諸葛亮一生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心係國家大事,為興複漢室殫精竭慮。他對薑維傾囊相授,對後事精心安排,體現了他對蜀漢的忠誠和無私奉獻,這種精神被高度讚揚和歌頌。


    命運的無奈與悲劇色彩:諸葛亮雖有經天緯地之才,但終究無法改變蜀漢的命運。他多次北伐未能成功,最終在五丈原病逝,這體現了命運的無常和人力的有限。他的離世不僅是蜀漢的重大損失,也使讀者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悲劇氛圍。


    智謀與計策的較量:本回中諸葛亮生前的種種安排,如授書薑維、密計除魏延、以木像嚇退司馬懿等,都展現了他的高超智謀。而司馬懿對諸葛亮之死的疑慮和試探,以及魏延的反叛心思等,也體現了各方人物在智謀和計策上的較量。這反映了在戰亂紛爭的三國時代,智謀和策略對於戰爭勝負和國家興衰的重要性。


    經典情節:


    諸葛亮臨終授計:諸葛亮深知自己命不久矣,將自己的兵法、“連弩”之法傳授給薑維,又分別對馬岱、楊儀等交代後事,安排了對付魏延反叛的計策。


    魏延夢角:魏延夜夢頭上生角,行軍司馬趙直為討好魏延,稱此為吉兆,但實際上按照趙直後來對費禕所說,角之字形乃“刀”下“用”也,是大凶之兆。


    司馬懿中計:司馬懿看到將星墜落,以為諸葛亮已死,出兵追趕蜀軍,結果看到諸葛亮的木像,以為諸葛亮還活著,嚇得驚慌失措。


    經典詩句:


    “長星昨夜墜前營,訃報先生此日傾。虎帳不聞施號令,麟台惟顯著勳名。空餘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好看綠陰清晝裏,於今無複雅歌聲!”


    “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聖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托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經典典故:


    死諸葛嚇走活仲達:諸葛亮死後,按照他的遺計,用他的木像嚇退了司馬懿。後來人們用“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來形容人雖死,但餘威仍在,也體現了諸葛亮的智謀深遠。


    指導思想:


    《三國演義》總體上以儒家政治道德觀念為核心,鮮明地表現出“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在這一回中,通過對諸葛亮的歌頌和對魏延反叛的描寫,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思想傾向。諸葛亮作為蜀漢的忠臣和智者,代表著正義和仁德;而魏延的反叛行為則被視為不忠不義。同時,作品也反映了作者對曆史興衰和人物命運的思考,強調了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對曆史進程的影響。


    二、《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國演義〉第 104 回:星辰隕落與木像驚魂》


    在《三國演義》這部波瀾壯闊的曆史巨著中,第 104 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無疑是一個極具戲劇性和深意的章節。通過運用周易哲學的視角來審視這一回目,我們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其中所蘊含的宇宙觀、命運觀以及人性的掙紮與抉擇。


    “隕大星”這一表述,在周易哲學中有著深刻的象征意義。星象在古代被視為上天的昭示,而大星的隕落則往往被解讀為一種重大變故的先兆。在這一回中,諸葛亮這位蜀漢的丞相,如同一顆耀眼的星辰,他的離世不僅是蜀漢的巨大損失,也象征著一種平衡的打破。從周易的角度看,這或許暗示著天地之間的某種失衡,命運的車輪開始向著不可預知的方向轉動。


    漢丞相諸葛亮的歸天,不僅僅是一個人物的死亡,更是一種理想與信念的消逝。他一生為興複漢室殫精竭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誠踐行著自己的使命。然而,命運似乎總是與他作對,盡管他智謀超群,卻依然難以改變曆史的走向。這與周易中所強調的“時運”觀念不謀而合,人生的起伏、命運的無常,都在這一刻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而“見木像魏都督喪膽”則進一步展現了命運的戲劇性和人性的脆弱。司馬懿作為曹魏的都督,一直與諸葛亮在智謀上相互抗衡。當他看到諸葛亮的木像時,竟然被嚇得喪膽落魄,這種反應不僅僅是因為對諸葛亮的忌憚,更是對未知和神秘力量的恐懼。在周易哲學中,這種恐懼可以被理解為對未知命運的敬畏,以及對自身局限性的清醒認識。


    從卦象的角度來看,這一回中所呈現的情景或許可以與一些特定的卦象相對應。比如,“乾卦”所代表的剛健、進取與創造力,與諸葛亮的形象相契合;而“坤卦”所代表的柔順、接納與包容,則可以映照出司馬懿在麵對諸葛亮時的複雜心態。這種剛柔並濟、陰陽相生的關係,在整個故事中不斷演繹,構成了一幅豐富多彩的命運畫卷。


    在周易哲學中,變化是永恒的主題。本回中,諸葛亮的離世和司馬懿的驚恐,都預示著局勢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是表麵上的人物命運的轉折,更是深層次的曆史潮流的湧動。正如周易中所說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曆史的發展總是在不斷地適應和調整中前進。而這種變化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在麵對困境時的掙紮與適應。


    同時,這一回也反映了周易哲學中關於“中和”的觀念。諸葛亮的智慧和忠誠,司馬懿的智謀和謹慎,他們之間的相互抗衡與較量,其實都是在追求一種平衡與和諧。盡管最終的結果可能不盡如人意,但這種追求“中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的體現。在曆史的長河中,各種力量相互作用,最終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而這種平衡往往是短暫而脆弱的。


    此外,“隕大星”和“見木像”這兩個情節還蘊含著對生命與死亡的深刻思考。生命如星辰般閃耀而短暫,而死亡則如同木像一般,給人以震撼和警醒。周易哲學教導我們要坦然麵對生命的無常,珍惜當下,同時也要對死亡保持敬畏之心。在這一回中,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奈,也感受到了死亡的莊嚴與神秘。


    總的來說,用周易哲學來深度解析《三國演義》第 104 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這個故事。它讓我們更加深入地體會到命運的無常、人性的複雜以及曆史的滄桑。這一回不僅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精彩篇章,更是周易哲學在文學作品中的一次生動詮釋。它讓我們在感受曆史的波瀾壯闊的同時,也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命運的舞台上,諸葛亮和司馬懿如同兩顆閃耀的星辰,他們的故事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而我們,作為讀者,在欣賞這一精彩回目的同時,也能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麵對自己的人生挑戰。或許,這就是《三國演義》這部經典之作永恒的魅力所在,也是周易哲學在其中所蘊含的無盡智慧的體現。


    三、用周易哲學從幾個方麵對《三國演義》第 104 回進行深度解析:


    陰陽變化


    在這一回中,諸葛亮的去世可以看作是陰陽失衡的體現。他的智慧和才能代表著陽的力量,而他的離去則使陽的力量減弱,陰的力量相對增強。同時,木像驚魂這一情節也反映了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轉化。


    命運與變數


    周易強調命運的存在,但也認可變數的影響。諸葛亮的命運似乎早已注定,但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盡力施展智謀,體現了人在命運麵前的抗爭。而木像能夠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也展現了變數的不可預測性。


    動靜之道


    戰爭與和平、進攻與防守等都是動靜的體現。在這一回中,雙方的攻守態勢不斷變化,體現了動靜之間的轉換。同時,諸葛亮的離世也使局勢從動態轉為相對靜態。


    卦象與象征


    可以嚐試從卦象的角度來解讀這一回中的各種情節和人物。比如,木像可以視為某種卦象的象征,代表著一種潛在的力量或預示。


    平衡與和諧


    三國之間的爭鬥是對平衡與和諧的破壞,而周易哲學追求的是宇宙的平衡與和諧。這一回中展現的戰爭與衝突,反映了平衡被打破的狀態。


    四、用不同詞牌名對《周易哲學視角下的〈三國演義〉第 104 回:星辰隕落與木像驚魂》進行的解析:


    《卜算子·〈三國演義〉第 104 回解析》


    漢相隕星辰,天意難參透。


    木像驚魂魏膽寒,謀策終空守。


    卦象示無常,命運多紛糾。


    三國風雲變幻中,易理藏深秀。


    《鷓鴣天·〈三國演義〉第 104 回解析》


    諸葛星沉漢室哀,風雲變幻費疑猜。


    木像驚破魏都督,智謀難挽命運頹。


    觀易理,悟興衰,陰陽輪轉幾輪回。


    三國故事千秋載,哲理深藏入史懷。


    《浣溪沙·〈三國演義〉第 104 回解析》


    漢相歸天歎奈何,星辰隕落恨蹉跎。


    木像驚魂意若波。


    周易哲思通古奧,風雲變幻見沉屙。


    三國史冊載悲歌。


    《定風波·〈三國演義〉第 104 回解析》


    漢相星沉勢已休,木像驚魂意難收。


    易理玄機蘊其中,參透,命運無常任水流。


    三國豪傑爭不休,智謀,終化煙塵付東流。


    歲月悠悠史跡留,回首,風雲變幻寫春秋。


    《蝶戀花·〈三國演義〉第 104 回解析》


    諸葛星沉哀滿路,木像驚魂,魏膽皆淒楚。


    易理深藏乾坤悟,命運難測風雲舞。


    三國戰火連天暮,智謀層出,終化煙塵霧。


    曆史長河波濤怒,千秋故事留千古。


    詮釋:


    《卜算子·〈三國演義〉第 104 回解析》:這首詞表達了諸葛亮如星辰般隕落,其命運難以捉摸,而木像卻能讓曹魏膽寒,他的謀略最終也未能完全實現。卦象顯示出世事無常,命運充滿糾葛,在三國的風雲變幻中,周易的哲理蘊含著深刻的智慧和美妙之處。


    《鷓鴣天·〈三國演義〉第 104 回解析》:此詞描繪了諸葛亮去世後漢室的悲哀,三國的風雲變幻讓人捉摸不透。木像讓曹魏都督驚恐,智謀也難以挽回命運的頹勢。通過觀察周易的道理,領悟興衰的規律,陰陽不斷輪轉。三國的故事被千秋傳頌,其中蘊含的哲理也深深銘記在曆史中。


    《浣溪沙·〈三國演義〉第 104 回解析》:該詞訴說了諸葛亮歸天的無奈與遺憾,星辰的隕落令人感歎時光的虛度。木像帶來的驚魂之感如同波浪般起伏。周易的哲學思想深奧難懂,風雲的變幻中可見弊病。三國的史冊上記載著悲傷的歌曲。


    《定風波·〈三國演義〉第 104 回解析》:這首詞描述了諸葛亮去世後局勢已定,木像帶來的驚恐難以平息。周易的道理中蘊含著玄機,需要去領悟,命運就像流水般無常。三國的豪傑們爭鬥不休,智謀最終也都如煙塵般消散。歲月悠悠,曆史的痕跡留存,回首望去,風雲變幻中譜寫著春秋。


    《蝶戀花·〈三國演義〉第 104 回解析》:此詞展現了諸葛亮去世的悲哀之路,木像讓曹魏驚恐萬分,周易的道理讓人在天地間感悟。命運難以預測,三國的風雲變幻如舞蹈般起伏。戰火在三國的黃昏中燃燒,智謀層出不窮,但最終都化為煙塵迷霧。曆史的長河波濤洶湧,千秋的故事永載史冊。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度解析三國演義經典哲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i重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i重歌並收藏深度解析三國演義經典哲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