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現狀
權傾天下:吾乃督公九千歲 作者:甜大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音剛落,萬青大手一揮,手下匪徒般的官兵齊齊便要將那知府黃尊珠拿下。
而那群淮安府來的大多數的官軍,見東廠公公抓了自家知府,一時間手足無措。
但那知府始終有幾名親信軍官,嗬斥著便要抽刀抵擋。
“咱家的話不聽,那便是違抗東廠!違逆東廠那便是反對皇上!!”
“既然如此,對付反賊咱家就無需多禮了!”
卻見萬青獰笑一聲,右手一晃,扯出數枚微末的銀針,袖口輕輕一擺,隻聽得“當”的數聲,那幾名親信軍官反應不及,手中的刀刃被一下彈落。
隨後萬青身形一瞬,便是從眾多兵卒的間隙閃電般襲來。
為首的軍官大驚,抬臂就擋。
不料萬青單手那隻魔掌雷掣般捉住了其小臂,手腕一擰,就聽兩聲“哢哢”脆響爆竹般響起,伴隨著那慘叫,一路響到肩頭。
旋即見那萬青撤出那臂膀,淡然揮出兩隻手掌,三指成爪,一把捏住那軍官喉頭。
另一把捏住另一名軍官的喉嚨,眼中一抹狠色湧上,雙手筋骨一縮,卻見兩隻血淋淋果核般的器官被他抓在手中。
兩名親信軍官一雙大手死死捂著狂湧血的脖頸,“嗬嗬”的倒在地上。
卻是瞬間被那公公秒殺。
另外剩餘三五名黃知府的親信,萬青看都不看,撤手幾根銀針甩出,“噗噗”兩下,在那幾人頭顱上打出一團血花,紛紛倒地而亡。
“咱家卻還要看看有哪些反賊。”
被萬青那森冷的目光掃過,其餘的淮安官軍都紛紛如同驚弓之鳥,見這公公武功比天要高,便是半分抵抗的心思都沒了。
萬青毫不在意的掏出手帕,胡亂擦了下手上血跡後撇掉,尖聲細氣道:
“黃知府馭下不力,竟讓白蓮教細作混入官軍當中,實在不應該啊。”
“知府大人是有心,還是無意,自需東廠審問過後再出決斷。”
“今日,咱家便替朝廷清一清匿在暗中的害蟲,知府大人不必多謝。”
“你......你.....這......”
“本官是清白的!”
“來人,將這知府綁了!”
此時的黃尊珠麵色慘白,一屁股墩在地上。
若是真被查出他跟那些南方商賈的交易往來,以及高柳鎮裏長給的孝敬,到時恐怕就不單是殺頭的大罪了。
本來他是要剿匪的官,如今卻被“匪”剿了自己,強裝著鎮定被那匪徒一般的山東官兵捆了起來。
那高柳鎮被燒殺殆盡,此時隻餘下百來個老幼婦孺,皆在兵卒看押下哭哭啼啼不斷顫抖。
李國棟請示道這些人還需不需要留?
萬青瞥了眼不遠處那群老弱,皺了皺眉,不耐煩的揮揮手,已是決定了他們命運。
“此等小事還需問?”
“這幫反賊的老弱留著幹甚,殺了便是,留以後他們再起事端來你管啊?”
“是...是.....”李國棟忙點頭允諾。
隨後他衝著兵卒裏的一個頭目比劃一番手勢,那頭目點頭會意,讓眾兵卒端起刀槍齊刷刷又捅又砍下去。
一時間,哀嚎與慘叫聲不絕於耳,三柱香時間後逐漸平息。
李國棟率兵再翻了一遍那屍山,又殺死了幾個裝死的漏網之魚,眾人才裹挾著那黃尊珠及其那一千兵卒,浩浩蕩蕩向淮安府城進發而去。
途中,萬青騎著原屬於黃尊珠的馬,臉上漠然,心中暢快淋漓,自覺此次碰到那黃尊珠實乃天意。
黃尊珠啊黃尊珠,上蒼讓你落到了咱家手裏,咱家便讓你生不得,死不成!
卻是一路上都在慢慢的盤算著如何折磨這姓黃的.......
。。。
話分兩頭,說回此刻濟南城中的兩大勢力。
自從那青州坤河決堤後,坤河水不斷蔓延,吞滅房屋數以十萬計,淹死牛羊牲口無數,萬頃良田被河水覆蓋,根本無法耕作,白蓮教的糧倉大本營被徹底摧毀。
這還不過是坤河決堤的頭幾日,那河道其中的水流水勢依舊不減,仍時時刻刻、日日夜夜的澆鑄大地。
其洪災由青州為中心,不斷地向四周蔓延而去。
而青州不過五十多萬的百姓,不知道被淹死了多少人。
隻知今已有二十多萬的百姓飽受水患肆虐,紛紛背井離鄉,拖家帶口的踏上逃災的路程。
待這群難民逃到了濟南,途中死了大半,隻餘下不到十萬人進了濟南境內討生。
但是他們難以預料,這洪水毀滅天地實在神速。
在他們踏進濟南的那一日之前,洪水就先一步抵達濟南大發神威,毀天滅地,等他們到了後才發現人們口口相傳可以生存的地方,就跟他們那滿目瘡痍的故鄉一模一樣。
他們無處可去,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向前走,希望大慈大悲的無生老母能賞一條活路。
此時的濟南城牆下烏泱泱一片堆滿了難民,腳下全都是腳踝那麽深的泥窪,
而白蓮教聖女與泰山派賀拔嶽所爭執的便是這一點。
賀拔嶽自覺這是開倉放糧,拉攏民心的好時機,同時廣召弟子要治水除卻洪災。
卻不料召集的兩千弟子剛抵達青州,發現那青州已然化作一片汪洋之地,其水勢淹沒了房屋,根本無法渡過,那潑天洪災還在不斷向其他州蔓延而來。
白蓮教聖女猜測,坤河決堤絕非偶然,必然是眀庭所下黑手!
如若用糧食接濟這些難民,便是正中了眀廷的下懷!
目今青州被洪水吞沒,他們的產糧基地被徹底摧毀,而南邊那條商路販運而來的糧食卻遲遲沒有音訊。
聖女因此大動幹戈,下令各州府不得接濟難民一人,若有違逆拿各州鎮守堂主是問,任何妄圖進城的難民殺無赦!
當即派出五千多名白蓮步卒出城大肆屠殺難民,想要把他們趕出山東以外,將這些累贅推給眀廷是最好不過。
那些難民缺吃少喝,站都站不穩,被白蓮教屠殺了一萬餘人,剩下的數萬難民頓作鳥獸散,向四個方向各自逃去。
賀拔嶽聞訊大怒,認定了這女人是存心破壞自己發展山東的大計,二人從傍晚爭執到後半夜。
與賀拔嶽“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眼光不同。
右護法墨清秋向聖女提議,主張集結兵力,一鼓作氣向外繼續攻伐,必然碩果頗豐。
如此一來二者更是爭執不休。
而那群淮安府來的大多數的官軍,見東廠公公抓了自家知府,一時間手足無措。
但那知府始終有幾名親信軍官,嗬斥著便要抽刀抵擋。
“咱家的話不聽,那便是違抗東廠!違逆東廠那便是反對皇上!!”
“既然如此,對付反賊咱家就無需多禮了!”
卻見萬青獰笑一聲,右手一晃,扯出數枚微末的銀針,袖口輕輕一擺,隻聽得“當”的數聲,那幾名親信軍官反應不及,手中的刀刃被一下彈落。
隨後萬青身形一瞬,便是從眾多兵卒的間隙閃電般襲來。
為首的軍官大驚,抬臂就擋。
不料萬青單手那隻魔掌雷掣般捉住了其小臂,手腕一擰,就聽兩聲“哢哢”脆響爆竹般響起,伴隨著那慘叫,一路響到肩頭。
旋即見那萬青撤出那臂膀,淡然揮出兩隻手掌,三指成爪,一把捏住那軍官喉頭。
另一把捏住另一名軍官的喉嚨,眼中一抹狠色湧上,雙手筋骨一縮,卻見兩隻血淋淋果核般的器官被他抓在手中。
兩名親信軍官一雙大手死死捂著狂湧血的脖頸,“嗬嗬”的倒在地上。
卻是瞬間被那公公秒殺。
另外剩餘三五名黃知府的親信,萬青看都不看,撤手幾根銀針甩出,“噗噗”兩下,在那幾人頭顱上打出一團血花,紛紛倒地而亡。
“咱家卻還要看看有哪些反賊。”
被萬青那森冷的目光掃過,其餘的淮安官軍都紛紛如同驚弓之鳥,見這公公武功比天要高,便是半分抵抗的心思都沒了。
萬青毫不在意的掏出手帕,胡亂擦了下手上血跡後撇掉,尖聲細氣道:
“黃知府馭下不力,竟讓白蓮教細作混入官軍當中,實在不應該啊。”
“知府大人是有心,還是無意,自需東廠審問過後再出決斷。”
“今日,咱家便替朝廷清一清匿在暗中的害蟲,知府大人不必多謝。”
“你......你.....這......”
“本官是清白的!”
“來人,將這知府綁了!”
此時的黃尊珠麵色慘白,一屁股墩在地上。
若是真被查出他跟那些南方商賈的交易往來,以及高柳鎮裏長給的孝敬,到時恐怕就不單是殺頭的大罪了。
本來他是要剿匪的官,如今卻被“匪”剿了自己,強裝著鎮定被那匪徒一般的山東官兵捆了起來。
那高柳鎮被燒殺殆盡,此時隻餘下百來個老幼婦孺,皆在兵卒看押下哭哭啼啼不斷顫抖。
李國棟請示道這些人還需不需要留?
萬青瞥了眼不遠處那群老弱,皺了皺眉,不耐煩的揮揮手,已是決定了他們命運。
“此等小事還需問?”
“這幫反賊的老弱留著幹甚,殺了便是,留以後他們再起事端來你管啊?”
“是...是.....”李國棟忙點頭允諾。
隨後他衝著兵卒裏的一個頭目比劃一番手勢,那頭目點頭會意,讓眾兵卒端起刀槍齊刷刷又捅又砍下去。
一時間,哀嚎與慘叫聲不絕於耳,三柱香時間後逐漸平息。
李國棟率兵再翻了一遍那屍山,又殺死了幾個裝死的漏網之魚,眾人才裹挾著那黃尊珠及其那一千兵卒,浩浩蕩蕩向淮安府城進發而去。
途中,萬青騎著原屬於黃尊珠的馬,臉上漠然,心中暢快淋漓,自覺此次碰到那黃尊珠實乃天意。
黃尊珠啊黃尊珠,上蒼讓你落到了咱家手裏,咱家便讓你生不得,死不成!
卻是一路上都在慢慢的盤算著如何折磨這姓黃的.......
。。。
話分兩頭,說回此刻濟南城中的兩大勢力。
自從那青州坤河決堤後,坤河水不斷蔓延,吞滅房屋數以十萬計,淹死牛羊牲口無數,萬頃良田被河水覆蓋,根本無法耕作,白蓮教的糧倉大本營被徹底摧毀。
這還不過是坤河決堤的頭幾日,那河道其中的水流水勢依舊不減,仍時時刻刻、日日夜夜的澆鑄大地。
其洪災由青州為中心,不斷地向四周蔓延而去。
而青州不過五十多萬的百姓,不知道被淹死了多少人。
隻知今已有二十多萬的百姓飽受水患肆虐,紛紛背井離鄉,拖家帶口的踏上逃災的路程。
待這群難民逃到了濟南,途中死了大半,隻餘下不到十萬人進了濟南境內討生。
但是他們難以預料,這洪水毀滅天地實在神速。
在他們踏進濟南的那一日之前,洪水就先一步抵達濟南大發神威,毀天滅地,等他們到了後才發現人們口口相傳可以生存的地方,就跟他們那滿目瘡痍的故鄉一模一樣。
他們無處可去,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向前走,希望大慈大悲的無生老母能賞一條活路。
此時的濟南城牆下烏泱泱一片堆滿了難民,腳下全都是腳踝那麽深的泥窪,
而白蓮教聖女與泰山派賀拔嶽所爭執的便是這一點。
賀拔嶽自覺這是開倉放糧,拉攏民心的好時機,同時廣召弟子要治水除卻洪災。
卻不料召集的兩千弟子剛抵達青州,發現那青州已然化作一片汪洋之地,其水勢淹沒了房屋,根本無法渡過,那潑天洪災還在不斷向其他州蔓延而來。
白蓮教聖女猜測,坤河決堤絕非偶然,必然是眀庭所下黑手!
如若用糧食接濟這些難民,便是正中了眀廷的下懷!
目今青州被洪水吞沒,他們的產糧基地被徹底摧毀,而南邊那條商路販運而來的糧食卻遲遲沒有音訊。
聖女因此大動幹戈,下令各州府不得接濟難民一人,若有違逆拿各州鎮守堂主是問,任何妄圖進城的難民殺無赦!
當即派出五千多名白蓮步卒出城大肆屠殺難民,想要把他們趕出山東以外,將這些累贅推給眀廷是最好不過。
那些難民缺吃少喝,站都站不穩,被白蓮教屠殺了一萬餘人,剩下的數萬難民頓作鳥獸散,向四個方向各自逃去。
賀拔嶽聞訊大怒,認定了這女人是存心破壞自己發展山東的大計,二人從傍晚爭執到後半夜。
與賀拔嶽“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眼光不同。
右護法墨清秋向聖女提議,主張集結兵力,一鼓作氣向外繼續攻伐,必然碩果頗豐。
如此一來二者更是爭執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