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跌跌撞撞地來到朱雄英身邊,緩緩蹲下身子,當他的目光落在滿是傷痕的朱雄英身上時,心中更是湧起無盡的悲苦。那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傷口,仿佛在無情地刺痛著他的心。他顫抖著嘴唇,輕輕喊了聲:“大孫,黃爺爺來晚了。”聲音中飽含著深深的愧疚與自責。
說著,朱元璋小心翼翼地抱起朱雄英,仿佛抱著這世間最珍貴的寶貝。他的雙手微微顫抖著,生怕弄疼了懷中的孩子。大滴大滴的眼淚不受控製地流了下來,那晶瑩的淚珠滴落在朱雄英蒼白的小臉上。可能是淚水的涼意刺激到了朱雄英,他的眼皮微微動了動,意識在迷迷糊糊中徘徊。
朱雄英意識模糊,仿若置身於無盡的混沌深淵。四周彌漫著令人作嘔的腐臭氣息,冰冷的地麵不斷吸食著他僅存的體溫,身上的傷痛如惡魔的利爪,一下下撕扯著他的神經。
他的眼皮沉重得如同灌了鉛,每一次努力睜開都像是在對抗千鈞之力。耳邊起初隻有嗡嗡的鳴聲,仿若無數隻飛蟲在腦海中亂撞。然而,漸漸地,一個微弱卻又仿佛帶著魔力的聲音,穿透層層迷霧,若有若無地鑽進他的耳朵。
朱雄英的眉頭微微皺起,他用盡全身的力氣,試圖從這混沌中掙脫出來去分辨那聲音。他的腦海中一片混亂,各種念頭紛至遝來。“是誰?在這死寂中呼喚我?是我在做夢嗎?還是我已經死了,聽到的是來自天堂的召喚?”他在心中輕聲自問,聲音微弱得如同風中殘燭。
他強忍著疼痛,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聲音上。那聲音時斷時續,如同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漂泊的孤舟。但他沒有放棄,憑借著頑強的意誌,一點一點地捕捉著那聲音的線索。每一個音節,都像是在黑暗中閃爍的微光。
終於,那聲音逐漸清晰起來,熟悉的語調、關切的語氣,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瞬間照亮了他幾近枯萎的心靈。“那是黃爺爺的聲音!”他的心中湧起一陣喜悅,如同一股清泉在幹涸的心田流淌。盡管身體依舊虛弱不堪,傷口依舊疼痛難忍,但那喜悅如同星星之火,在他心中燃燒起來。他多麽想大聲呼喊回應,可喉嚨裏隻能發出微弱的“嗯嗯”聲,他努力地張了張嘴,試圖說出完整的話語,卻隻能任由激動的淚水從眼角滑落,在滿是汙垢的臉頰上衝出兩道痕跡。
於是,在半夢半醒之間,朱雄英夢到朱元璋拉著他的手,那溫暖的大手給予他無盡的安全感。
然而,不知為何,朱元璋突然放下了他的手,緩緩轉身,離他越來越遠。朱雄英急了,他大聲喊到:“黃爺爺,不要走!我是你的大孫呀!大孫全身都好痛!黃爺爺!你不要大孫了嗎?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驚恐與無助,淚水順著臉頰不斷滑落。他拚命地想要伸出手去抓住朱元璋,可身體卻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束縛著,怎麽也動不了。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朱元璋的身影漸行漸遠,心中的絕望如同潮水般將他淹沒。
朱元璋緊緊地抱著朱雄英,此時的他已全然不顧帝王的威嚴,隻是一個滿心悲痛的長輩。他的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不斷湧出,滴落在朱雄英的身上。就在他沉浸在無盡的悲傷之中時,忽然聽見朱雄英在迷糊中,用微弱而無助的聲音說著:“黃爺爺你不要走,大孫好痛,黃爺爺你不要大孫了嗎?”
朱元璋聽到朱雄英那令人心碎的話語,心中更是悲痛如絞。他感覺自己的心仿佛被千萬把利刃狠狠地刺穿,那疼痛讓他幾乎無法呼吸。他的嘴唇顫抖著,臉上的悲傷之色愈發濃重。
朱元璋嘴上大聲說道:“大孫,黃爺爺怎麽會不要你呢?你是黃爺爺最疼愛的大孫啊!黃爺爺就算舍棄這天下,也絕不會舍棄你。大孫,你一定要撐住,黃爺爺一定會治好你的傷,讓你重新恢複健康活潑的模樣。”他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充滿了堅定與慈愛。那話語仿佛是對朱雄英的承諾,也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慰藉。他緊緊地抱著朱雄英,仿佛要用自己的懷抱為朱雄英抵擋所有的痛苦和磨難。
這時,蔣瓛看著朱元璋沉浸在悲痛之中,心急如焚,他猶豫片刻後,終於鼓起勇氣開口道:“黃爺,眼下還是帶太孫去看太醫最為重要啊。太孫殿下傷勢嚴重,一刻也耽擱不得。”朱元璋一聽,如同醍醐灌頂,立馬回過神來。他看著懷中滿臉傷痕的朱雄英,心中滿是疼惜,對蔣瓛說:“你說得對,大孫的身體重要。此時什麽都比不上大孫的安危。”
於是,蔣瓛急忙在前麵開路,他步伐匆忙,神色緊張,手中揮舞著佩劍,為朱元璋和朱雄英清理出一條暢通無阻的道路。朱元璋緊緊地抱著朱雄英,一邊跑,一邊焦急地喊著:“大孫你堅持住!黃爺爺一定會救你的。”他的聲音因為緊張和擔憂而變得沙啞,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急切與期盼,仿佛在向朱雄英傳遞著力量。
跑了幾步後,朱元璋又回頭對太監說道:“太醫到哪裏了?”太監急忙回答:“陛下,太醫馬上就到。”朱元璋眼睛一瞪,那眼神中滿是怒火與焦急,他大聲說道:“還不快去催!耽誤咱大孫治病,要了你這條狗命!”太監嚇的一哆嗦,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深知朱元璋的脾氣,也明白太孫殿下在朱元璋心中的重要性。他連忙回答:“喏!”然後急吼吼地催太醫去了。他一邊跑,一邊心中祈禱著太醫能夠快點到來,拯救太孫殿下的性命。
大約過了幾分鍾,眾人焦急地等待著,遠處終於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眾人紛紛定眼一看,隻見一個太監領著三個穿著官服的老年人正快步跑來。那三個老年人滿頭白發,白胡子飄飄,不用猜,肯定是太醫無疑了。隻見三位太醫一路小跑,氣喘籲籲,額頭上布滿了汗珠。他們冒著汗來到朱元璋麵前,剛想行禮參拜,高呼“陛下”,朱元璋卻心急如焚地揮揮手,急切地說道:“禮數免了,快給咱大孫看病。”
三位太醫在路上的時候,已經聽報信的太監大致說了事情的經過,所以現在看到朱元璋抱著受傷的朱雄英,也並不驚訝。他們立刻進入狀態,不敢有絲毫耽擱。於是三個太醫輪流給朱雄英把脈,每個人都神情專注,眉頭微微皺起,仔細感受著脈象的變化。他們的手指輕輕地搭在朱雄英的手腕上,仿佛在探尋著生命的奧秘。
三人行過脈後,湊在一起小聲地商量著。片刻之後,其中一個太醫對著朱元璋說道:“回稟陛下,太孫脈象平穩,隻是受了些皮外傷。加上多日水米未進,又受了驚嚇,又感染了風寒,這才昏迷不醒,高燒不退。待臣開幾副治療風寒的藥,悉心調理。隻要按時服藥,三天之內定無大礙。再讓太孫好好休息幾日,即可完全康複。”太醫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讓朱元璋那顆懸著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得知朱雄英並無大礙後,他那威嚴的麵容上終於有了一絲舒緩。“來人,備車回宮!”他高聲吩咐,聲音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身旁的太監趕忙應喏。
蔣瓛迅速整頓好護衛人馬,一行人浩浩蕩蕩出發。馬蹄聲清脆,馬車向著皇宮疾馳而去。車中,朱元璋目光如炬地看著三位太醫,嚴肅道:“你們三個,從即刻起,務必守在咱大孫身邊,直至他完全康複。若有任何差池,你們清楚後果。”三位太醫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連忙顫聲回答:“微臣遵旨。”
馬車行至宮門前,朱元璋果斷下令:“不進太子府,直接前往慈寧宮。”車夫揚起馬鞭,馬車朝著慈寧宮飛奔。車輪滾滾,揚起一片塵土。宮道兩旁,宮女太監們紛紛跪地行禮。
很快,慈寧宮那宏偉的建築出現在眼前。朱紅的宮牆在陽光照耀下愈發鮮豔奪目,琉璃瓦閃爍著光芒。宮門緩緩開啟,馬車長驅直入。
晨陽初升,卻未能驅散慈寧宮內如鉛般沉重的壓抑氣氛。宮室內,寂靜得仿佛能聽到塵埃飄落的聲音,悲傷如絲絲縷縷的霧氣,悄無聲息地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
宮女們手持宮扇,如同凝固在時光中的雕像,靜靜侍立在一旁。她們麵色凝重,頭微微低垂,連呼吸都極力壓抑著,生怕打破這令人窒息的哀傷氛圍。
馬皇後躺在鳳榻之上,錦被雖柔軟華貴,卻無法給予她絲毫慰藉。她麵容憔悴,雙眼無神地望著上方的帳幔,往昔的端莊威嚴此刻被無盡的悲傷取代。往昔朱雄英在她身邊嬉笑玩鬧的畫麵,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不斷浮現。那清脆的笑聲仿佛還在耳邊回蕩,可如今,隻剩令人心碎的寂靜。
“雄英……”馬皇後喃喃低語,淚水不受控製地從眼角滑落,洇濕了枕巾。她的心像是被無數細密的針深深刺入,五髒俱焚。每一次回憶起孫子那可愛的笑臉、軟糯的呼喚,疼痛便如洶湧的潮水般將她淹沒。
“兒媳婦啊……”馬皇後在心中悲歎,“本宮沒能替你看好咱的大孫。”自責與悲痛如兩條冰冷的毒蛇,緊緊纏繞著她的心房,越纏越緊。她的嘴唇微微顫抖,輕輕咳嗽幾聲。這咳嗽聲在寂靜的宮殿中顯得格外清晰,帶著無盡的哀愁與虛弱。
一旁的宮女聽到咳嗽聲,急忙上前,卻又不敢貿然打擾,隻能小心翼翼地遞上一方絲帕,眼中滿是擔憂與同情。馬皇後微微抬手接過,手帕上精致的繡紋摩挲著指尖,卻無法給她帶來一絲安撫。她的目光依舊空洞地望著前方,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無法自拔。
此時,窗外微風輕輕拂過,吹起宮室的紗簾,卻吹不散這滿屋的悲傷愁緒。慈寧宮依舊被哀傷的陰霾緊緊籠罩,不知何時才能重見陽光。
就在這時,一個宮女的身影匆匆閃入。她的腳步慌亂卻又極力克製著聲響,裙袂因急促的步伐而飛揚。宮女幾步奔至馬皇後床邊,微微俯身,將嘴湊近馬皇後耳畔,氣息急促而又帶著一絲興奮,輕聲說道:“皇後娘娘,大喜!殿下他……!皇上已帶著太孫殿下回宮,此刻正往這邊的正殿來呢!”
馬皇後原本黯淡悲傷的眼睛,刹那間如被點燃的星子,驟然亮起。她直勾勾地盯著宮女,那目光中滿是震驚與驚喜交織的複雜情緒。宮女被這目光盯得心頭一顫,生怕皇後不信,趕忙又說道:“奴婢不敢撒謊,娘娘,是真的!”
馬皇後像是瞬間被注入了無窮的力量,原本無力的身軀一下子從榻上坐起。錦被滑落,她也顧不上整理,發絲略顯淩亂地散在肩頭。緊接著,她未及穿上鞋子,便大步流星地朝著慈寧宮另一邊的臥房走去。
她的步伐急切而又堅定,繡著鳳凰圖案的裙擺隨著她的動作劇烈擺動。路過之處,桌上的茶盞被帶起的微風拂得微微晃動。宮女們見狀,紛紛驚愕地瞪大雙眼,隨後趕忙跟在馬皇後身後。
馬皇後心急如焚,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孫兒的模樣。她的心跳如雷,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尖上。那長久以來籠罩在心頭的陰霾,此刻正被無盡的希望與喜悅迅速驅散。她隻想快點見到孫兒,將他緊緊擁入懷中。
宮道上,陽光似乎也在這一瞬間明亮了許多,似乎在為即將到來的團圓而歡呼。馬皇後帶著滿心的期待,向著臥房奔去,腳步一刻也未曾停歇。
走進正殿,隻見朱雄英躺在榻上,麵色雖還有些蒼白,但呼吸平穩。馬皇後看到,朱元璋坐在榻前,輕輕蹲下身子,伸出粗糙卻溫暖的大手,溫柔地摸了摸朱雄英的額頭,眼中滿是慈愛。
三位太醫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大氣都不敢出。朱元璋微微側身,低聲道:“你們在一旁候著,隨時待命。”太醫們趕忙點頭,恭敬地退至一旁。
馬皇後靜靜地看著,守在朱雄英榻前的朱元璋,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戶灑在他們身上,仿佛時間都為這對祖孫停駐。在這溫暖的上午,慈寧宮中滿是濃濃的祖孫情。
說著,朱元璋小心翼翼地抱起朱雄英,仿佛抱著這世間最珍貴的寶貝。他的雙手微微顫抖著,生怕弄疼了懷中的孩子。大滴大滴的眼淚不受控製地流了下來,那晶瑩的淚珠滴落在朱雄英蒼白的小臉上。可能是淚水的涼意刺激到了朱雄英,他的眼皮微微動了動,意識在迷迷糊糊中徘徊。
朱雄英意識模糊,仿若置身於無盡的混沌深淵。四周彌漫著令人作嘔的腐臭氣息,冰冷的地麵不斷吸食著他僅存的體溫,身上的傷痛如惡魔的利爪,一下下撕扯著他的神經。
他的眼皮沉重得如同灌了鉛,每一次努力睜開都像是在對抗千鈞之力。耳邊起初隻有嗡嗡的鳴聲,仿若無數隻飛蟲在腦海中亂撞。然而,漸漸地,一個微弱卻又仿佛帶著魔力的聲音,穿透層層迷霧,若有若無地鑽進他的耳朵。
朱雄英的眉頭微微皺起,他用盡全身的力氣,試圖從這混沌中掙脫出來去分辨那聲音。他的腦海中一片混亂,各種念頭紛至遝來。“是誰?在這死寂中呼喚我?是我在做夢嗎?還是我已經死了,聽到的是來自天堂的召喚?”他在心中輕聲自問,聲音微弱得如同風中殘燭。
他強忍著疼痛,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聲音上。那聲音時斷時續,如同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漂泊的孤舟。但他沒有放棄,憑借著頑強的意誌,一點一點地捕捉著那聲音的線索。每一個音節,都像是在黑暗中閃爍的微光。
終於,那聲音逐漸清晰起來,熟悉的語調、關切的語氣,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瞬間照亮了他幾近枯萎的心靈。“那是黃爺爺的聲音!”他的心中湧起一陣喜悅,如同一股清泉在幹涸的心田流淌。盡管身體依舊虛弱不堪,傷口依舊疼痛難忍,但那喜悅如同星星之火,在他心中燃燒起來。他多麽想大聲呼喊回應,可喉嚨裏隻能發出微弱的“嗯嗯”聲,他努力地張了張嘴,試圖說出完整的話語,卻隻能任由激動的淚水從眼角滑落,在滿是汙垢的臉頰上衝出兩道痕跡。
於是,在半夢半醒之間,朱雄英夢到朱元璋拉著他的手,那溫暖的大手給予他無盡的安全感。
然而,不知為何,朱元璋突然放下了他的手,緩緩轉身,離他越來越遠。朱雄英急了,他大聲喊到:“黃爺爺,不要走!我是你的大孫呀!大孫全身都好痛!黃爺爺!你不要大孫了嗎?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驚恐與無助,淚水順著臉頰不斷滑落。他拚命地想要伸出手去抓住朱元璋,可身體卻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束縛著,怎麽也動不了。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朱元璋的身影漸行漸遠,心中的絕望如同潮水般將他淹沒。
朱元璋緊緊地抱著朱雄英,此時的他已全然不顧帝王的威嚴,隻是一個滿心悲痛的長輩。他的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不斷湧出,滴落在朱雄英的身上。就在他沉浸在無盡的悲傷之中時,忽然聽見朱雄英在迷糊中,用微弱而無助的聲音說著:“黃爺爺你不要走,大孫好痛,黃爺爺你不要大孫了嗎?”
朱元璋聽到朱雄英那令人心碎的話語,心中更是悲痛如絞。他感覺自己的心仿佛被千萬把利刃狠狠地刺穿,那疼痛讓他幾乎無法呼吸。他的嘴唇顫抖著,臉上的悲傷之色愈發濃重。
朱元璋嘴上大聲說道:“大孫,黃爺爺怎麽會不要你呢?你是黃爺爺最疼愛的大孫啊!黃爺爺就算舍棄這天下,也絕不會舍棄你。大孫,你一定要撐住,黃爺爺一定會治好你的傷,讓你重新恢複健康活潑的模樣。”他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充滿了堅定與慈愛。那話語仿佛是對朱雄英的承諾,也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慰藉。他緊緊地抱著朱雄英,仿佛要用自己的懷抱為朱雄英抵擋所有的痛苦和磨難。
這時,蔣瓛看著朱元璋沉浸在悲痛之中,心急如焚,他猶豫片刻後,終於鼓起勇氣開口道:“黃爺,眼下還是帶太孫去看太醫最為重要啊。太孫殿下傷勢嚴重,一刻也耽擱不得。”朱元璋一聽,如同醍醐灌頂,立馬回過神來。他看著懷中滿臉傷痕的朱雄英,心中滿是疼惜,對蔣瓛說:“你說得對,大孫的身體重要。此時什麽都比不上大孫的安危。”
於是,蔣瓛急忙在前麵開路,他步伐匆忙,神色緊張,手中揮舞著佩劍,為朱元璋和朱雄英清理出一條暢通無阻的道路。朱元璋緊緊地抱著朱雄英,一邊跑,一邊焦急地喊著:“大孫你堅持住!黃爺爺一定會救你的。”他的聲音因為緊張和擔憂而變得沙啞,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急切與期盼,仿佛在向朱雄英傳遞著力量。
跑了幾步後,朱元璋又回頭對太監說道:“太醫到哪裏了?”太監急忙回答:“陛下,太醫馬上就到。”朱元璋眼睛一瞪,那眼神中滿是怒火與焦急,他大聲說道:“還不快去催!耽誤咱大孫治病,要了你這條狗命!”太監嚇的一哆嗦,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深知朱元璋的脾氣,也明白太孫殿下在朱元璋心中的重要性。他連忙回答:“喏!”然後急吼吼地催太醫去了。他一邊跑,一邊心中祈禱著太醫能夠快點到來,拯救太孫殿下的性命。
大約過了幾分鍾,眾人焦急地等待著,遠處終於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眾人紛紛定眼一看,隻見一個太監領著三個穿著官服的老年人正快步跑來。那三個老年人滿頭白發,白胡子飄飄,不用猜,肯定是太醫無疑了。隻見三位太醫一路小跑,氣喘籲籲,額頭上布滿了汗珠。他們冒著汗來到朱元璋麵前,剛想行禮參拜,高呼“陛下”,朱元璋卻心急如焚地揮揮手,急切地說道:“禮數免了,快給咱大孫看病。”
三位太醫在路上的時候,已經聽報信的太監大致說了事情的經過,所以現在看到朱元璋抱著受傷的朱雄英,也並不驚訝。他們立刻進入狀態,不敢有絲毫耽擱。於是三個太醫輪流給朱雄英把脈,每個人都神情專注,眉頭微微皺起,仔細感受著脈象的變化。他們的手指輕輕地搭在朱雄英的手腕上,仿佛在探尋著生命的奧秘。
三人行過脈後,湊在一起小聲地商量著。片刻之後,其中一個太醫對著朱元璋說道:“回稟陛下,太孫脈象平穩,隻是受了些皮外傷。加上多日水米未進,又受了驚嚇,又感染了風寒,這才昏迷不醒,高燒不退。待臣開幾副治療風寒的藥,悉心調理。隻要按時服藥,三天之內定無大礙。再讓太孫好好休息幾日,即可完全康複。”太醫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讓朱元璋那顆懸著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得知朱雄英並無大礙後,他那威嚴的麵容上終於有了一絲舒緩。“來人,備車回宮!”他高聲吩咐,聲音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身旁的太監趕忙應喏。
蔣瓛迅速整頓好護衛人馬,一行人浩浩蕩蕩出發。馬蹄聲清脆,馬車向著皇宮疾馳而去。車中,朱元璋目光如炬地看著三位太醫,嚴肅道:“你們三個,從即刻起,務必守在咱大孫身邊,直至他完全康複。若有任何差池,你們清楚後果。”三位太醫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連忙顫聲回答:“微臣遵旨。”
馬車行至宮門前,朱元璋果斷下令:“不進太子府,直接前往慈寧宮。”車夫揚起馬鞭,馬車朝著慈寧宮飛奔。車輪滾滾,揚起一片塵土。宮道兩旁,宮女太監們紛紛跪地行禮。
很快,慈寧宮那宏偉的建築出現在眼前。朱紅的宮牆在陽光照耀下愈發鮮豔奪目,琉璃瓦閃爍著光芒。宮門緩緩開啟,馬車長驅直入。
晨陽初升,卻未能驅散慈寧宮內如鉛般沉重的壓抑氣氛。宮室內,寂靜得仿佛能聽到塵埃飄落的聲音,悲傷如絲絲縷縷的霧氣,悄無聲息地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
宮女們手持宮扇,如同凝固在時光中的雕像,靜靜侍立在一旁。她們麵色凝重,頭微微低垂,連呼吸都極力壓抑著,生怕打破這令人窒息的哀傷氛圍。
馬皇後躺在鳳榻之上,錦被雖柔軟華貴,卻無法給予她絲毫慰藉。她麵容憔悴,雙眼無神地望著上方的帳幔,往昔的端莊威嚴此刻被無盡的悲傷取代。往昔朱雄英在她身邊嬉笑玩鬧的畫麵,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不斷浮現。那清脆的笑聲仿佛還在耳邊回蕩,可如今,隻剩令人心碎的寂靜。
“雄英……”馬皇後喃喃低語,淚水不受控製地從眼角滑落,洇濕了枕巾。她的心像是被無數細密的針深深刺入,五髒俱焚。每一次回憶起孫子那可愛的笑臉、軟糯的呼喚,疼痛便如洶湧的潮水般將她淹沒。
“兒媳婦啊……”馬皇後在心中悲歎,“本宮沒能替你看好咱的大孫。”自責與悲痛如兩條冰冷的毒蛇,緊緊纏繞著她的心房,越纏越緊。她的嘴唇微微顫抖,輕輕咳嗽幾聲。這咳嗽聲在寂靜的宮殿中顯得格外清晰,帶著無盡的哀愁與虛弱。
一旁的宮女聽到咳嗽聲,急忙上前,卻又不敢貿然打擾,隻能小心翼翼地遞上一方絲帕,眼中滿是擔憂與同情。馬皇後微微抬手接過,手帕上精致的繡紋摩挲著指尖,卻無法給她帶來一絲安撫。她的目光依舊空洞地望著前方,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無法自拔。
此時,窗外微風輕輕拂過,吹起宮室的紗簾,卻吹不散這滿屋的悲傷愁緒。慈寧宮依舊被哀傷的陰霾緊緊籠罩,不知何時才能重見陽光。
就在這時,一個宮女的身影匆匆閃入。她的腳步慌亂卻又極力克製著聲響,裙袂因急促的步伐而飛揚。宮女幾步奔至馬皇後床邊,微微俯身,將嘴湊近馬皇後耳畔,氣息急促而又帶著一絲興奮,輕聲說道:“皇後娘娘,大喜!殿下他……!皇上已帶著太孫殿下回宮,此刻正往這邊的正殿來呢!”
馬皇後原本黯淡悲傷的眼睛,刹那間如被點燃的星子,驟然亮起。她直勾勾地盯著宮女,那目光中滿是震驚與驚喜交織的複雜情緒。宮女被這目光盯得心頭一顫,生怕皇後不信,趕忙又說道:“奴婢不敢撒謊,娘娘,是真的!”
馬皇後像是瞬間被注入了無窮的力量,原本無力的身軀一下子從榻上坐起。錦被滑落,她也顧不上整理,發絲略顯淩亂地散在肩頭。緊接著,她未及穿上鞋子,便大步流星地朝著慈寧宮另一邊的臥房走去。
她的步伐急切而又堅定,繡著鳳凰圖案的裙擺隨著她的動作劇烈擺動。路過之處,桌上的茶盞被帶起的微風拂得微微晃動。宮女們見狀,紛紛驚愕地瞪大雙眼,隨後趕忙跟在馬皇後身後。
馬皇後心急如焚,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孫兒的模樣。她的心跳如雷,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尖上。那長久以來籠罩在心頭的陰霾,此刻正被無盡的希望與喜悅迅速驅散。她隻想快點見到孫兒,將他緊緊擁入懷中。
宮道上,陽光似乎也在這一瞬間明亮了許多,似乎在為即將到來的團圓而歡呼。馬皇後帶著滿心的期待,向著臥房奔去,腳步一刻也未曾停歇。
走進正殿,隻見朱雄英躺在榻上,麵色雖還有些蒼白,但呼吸平穩。馬皇後看到,朱元璋坐在榻前,輕輕蹲下身子,伸出粗糙卻溫暖的大手,溫柔地摸了摸朱雄英的額頭,眼中滿是慈愛。
三位太醫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麵,大氣都不敢出。朱元璋微微側身,低聲道:“你們在一旁候著,隨時待命。”太醫們趕忙點頭,恭敬地退至一旁。
馬皇後靜靜地看著,守在朱雄英榻前的朱元璋,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戶灑在他們身上,仿佛時間都為這對祖孫停駐。在這溫暖的上午,慈寧宮中滿是濃濃的祖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