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恭敬地點頭應道:“孫兒明白,黃爺爺所言極是。隻是這幾天孫兒在與未來的粉絲們聊天時,他們確實跟孫兒說了很多新奇的經商方法,孫兒覺得其中有些或許有可借鑒之處,所以才想跟黃爺爺您探討一二。”
朱元璋一聽,臉色立馬拉下,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訓斥道:“他們知道什麽!你是咱的大孫,身份尊貴,肩負著大明的未來重任。你將來是要成為這大明的掌舵人,應以天下蒼生為念,以治國安邦為本,
豈能去琢磨那與民爭利之事!商人逐利,雖有其用,但也易滋生貪婪之風,若你沾染此道,如何能為百姓樹立楷模,如何能讓天下臣民信服!我大明以農為本,士農工商各有其位,你當專注於如何治理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而不是去關注那些商賈之術。”
朱元璋站起身來,背著手在殿內踱步,繼續說道:“我朝初立,根基未穩,需穩定民心,發展農業,鞏固國本。商業雖能帶來財富,但也需謹慎對待,不可讓其過度膨脹,影響到農業生產和社會秩序。
你身為太孫,應當心懷天下,學習聖賢之道,培養治國之才,為大明的長治久安謀劃,而不是被一些新奇卻未必適合我朝的經商方法所迷惑。你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和責任,不可偏離正道。”
朱雄英聽著朱元璋的訓斥,心中雖有些委屈,但也明白爺爺是為了自己好,為了大明的未來著想。他低下頭,輕聲說道:“孫兒知錯了,孫兒隻是覺得未來的一些理念或許能為我大明帶來新的發展思路,並非要去從事經商之事。孫兒會謹遵黃爺爺教誨,努力學習治國之道,不再讓黃爺爺擔心。”
殿內的氣氛一時有些凝重,祖孫二人都在思考著各自的想法和大明的未來走向。朱元璋看著朱雄英,心中也有些欣慰,他知道孫子是有上進心的,隻是需要正確的引導。
他放緩了語氣,說道:“你能有探索新事物的想法是好的,但要明辨是非,以我朝的實際情況為準。以後有什麽想法,要先與朕商量,不可擅自行動。”朱雄英點頭稱是。
又過了一會,朱雄英張了張嘴,眼中閃爍著猶豫與思索的光芒,似乎內心在掙紮著要不要說出接下來的話。他看了看朱元璋,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再次閉上了嘴。
他深知自己接下來要說的內容可能會再次引發爺爺的不同看法,但又覺得這些話對大明的未來至關重要,心中十分糾結。
這一幕,剛好被朱元璋敏銳地捕捉到。朱元璋心中一動,他意識到孫子可能還有重要的想法想要表達。於是,朱元璋緩了緩語氣,臉上的神情也變得溫和了一些,開口道:“大孫,還有何話盡管與黃爺爺說來,不必吞吞吐吐。
你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說出來,咱們祖孫倆一起探討,都是為了咱大明的江山社稷和百姓福祉。”
朱雄英聽見朱元璋這樣說,像是得到了鼓勵一般,清了清嗓子,抬起頭看著朱元璋,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認真。他緩緩說道:“黃爺爺,未來的百姓告訴孫兒,他們那個時候,朝廷是鼓勵商人發展的。
在他們那裏,百姓的生活與我們如今大不相同。他們的百姓每天都能有大米白麵吃,一月還能吃上幾頓肉,不再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而發愁。孩子們有書讀,有學堂上,教育得到了廣泛的普及。
而且,朝廷不收農民稅負,每年還從國庫拿錢補貼百姓,鼓勵他們多種糧食。然後朝廷會從國庫拿錢買百姓多餘的糧食,通過收取商稅來補貼農稅。在這樣的政策下,未來的百姓基本上都能吃飽穿暖,每年不會再有餓死的百姓。
孫兒就在想,咱大明是不是也能借鑒這樣的改革方式,使我大明的百姓也能像未來的百姓那樣,過上吃的飽、穿的暖,安居樂業的生活。孫兒深知改革並非易事,但為了我大明的百姓,孫兒覺得我們可以嚐試去探索一條更適合我們的發展道路。”
朱元璋靜靜地聽著朱雄英的話,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凝重起來。他的目光深邃,陷入了沉思之中。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朱雄英所描述的未來百姓的生活場景,與大明當前的狀況相互交織對比。
他深知大明目前麵臨著諸多問題,百姓的生活雖然在逐步改善,但仍有許多人處於貧困之中,溫飽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稅收製度、農業發展、商業政策等各個方麵都需要不斷地調整和完善。
朱元璋思考著,如果按照朱雄英所說的方式進行改革,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的變化?鼓勵商人發展,收取商稅補貼農稅,這無疑是一個大膽的想法。
一方麵,商業的繁榮可能會帶來經濟的增長和財富的積累,但同時也可能引發一係列新的問題,如商人勢力的膨脹、社會風氣的變化等。
而取消農民稅負,雖然能減輕百姓的負擔,但國庫的收入又該如何保障?如何確保補貼政策能夠切實落實到每一個百姓手中?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謹慎權衡的問題。
時間在朱元璋的沉思中慢慢流逝,禦書房內一片寂靜,隻有朱元璋偶爾的輕微歎息聲。朱雄英也靜靜地站在一旁,緊張地看著爺爺。
見朱元璋久久不語,朱雄英心中愈發急切,他深知自己所言之事對於大明的未來或許有著重大意義,於是鼓起勇氣再次開口道:“黃爺爺,未來的百姓和孫兒說了很多賺錢的新奇方法,聽起來雖有些不可思議,但細細想來卻頗有可為之處。
您看,比如那夏季製冰之法,在炎炎夏日,若能製出冰塊,不僅可為百姓消暑,還能運往各地販賣,獲取豐厚利潤。
還有未來的釀酒之法,據說能釀造出更為香醇的美酒,若是推廣開來,定能成為我大明的一項重要產業。
再者,提高治鹽的純度,能讓百姓吃上更優質的鹽,保障民生健康,同時也能提升鹽的價值。還有提高鐵的質量,這對於打造兵器、農具等都有著極大的益處,能增強我大明的國力和農耕效率。”
朱雄英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繼續說道:“孫兒想,黃爺爺不如給孫兒批塊地,讓孫兒放手折騰折騰。孫兒定會召集有識之士,共同研究嚐試這些方法。
如果真能實現,那對咱大明的經濟發展、百姓生活改善都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大明可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啊。
孫兒並非隻為了個人私利,而是真心希望能為我大明的繁榮昌盛貢獻一份力量,讓百姓們過上更好的日子。”說完,朱雄英滿懷期待地靜靜看著朱元璋,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渴望,等待著他的回答。
朱元璋一聽,臉色立馬拉下,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訓斥道:“他們知道什麽!你是咱的大孫,身份尊貴,肩負著大明的未來重任。你將來是要成為這大明的掌舵人,應以天下蒼生為念,以治國安邦為本,
豈能去琢磨那與民爭利之事!商人逐利,雖有其用,但也易滋生貪婪之風,若你沾染此道,如何能為百姓樹立楷模,如何能讓天下臣民信服!我大明以農為本,士農工商各有其位,你當專注於如何治理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而不是去關注那些商賈之術。”
朱元璋站起身來,背著手在殿內踱步,繼續說道:“我朝初立,根基未穩,需穩定民心,發展農業,鞏固國本。商業雖能帶來財富,但也需謹慎對待,不可讓其過度膨脹,影響到農業生產和社會秩序。
你身為太孫,應當心懷天下,學習聖賢之道,培養治國之才,為大明的長治久安謀劃,而不是被一些新奇卻未必適合我朝的經商方法所迷惑。你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和責任,不可偏離正道。”
朱雄英聽著朱元璋的訓斥,心中雖有些委屈,但也明白爺爺是為了自己好,為了大明的未來著想。他低下頭,輕聲說道:“孫兒知錯了,孫兒隻是覺得未來的一些理念或許能為我大明帶來新的發展思路,並非要去從事經商之事。孫兒會謹遵黃爺爺教誨,努力學習治國之道,不再讓黃爺爺擔心。”
殿內的氣氛一時有些凝重,祖孫二人都在思考著各自的想法和大明的未來走向。朱元璋看著朱雄英,心中也有些欣慰,他知道孫子是有上進心的,隻是需要正確的引導。
他放緩了語氣,說道:“你能有探索新事物的想法是好的,但要明辨是非,以我朝的實際情況為準。以後有什麽想法,要先與朕商量,不可擅自行動。”朱雄英點頭稱是。
又過了一會,朱雄英張了張嘴,眼中閃爍著猶豫與思索的光芒,似乎內心在掙紮著要不要說出接下來的話。他看了看朱元璋,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再次閉上了嘴。
他深知自己接下來要說的內容可能會再次引發爺爺的不同看法,但又覺得這些話對大明的未來至關重要,心中十分糾結。
這一幕,剛好被朱元璋敏銳地捕捉到。朱元璋心中一動,他意識到孫子可能還有重要的想法想要表達。於是,朱元璋緩了緩語氣,臉上的神情也變得溫和了一些,開口道:“大孫,還有何話盡管與黃爺爺說來,不必吞吞吐吐。
你有任何想法都可以說出來,咱們祖孫倆一起探討,都是為了咱大明的江山社稷和百姓福祉。”
朱雄英聽見朱元璋這樣說,像是得到了鼓勵一般,清了清嗓子,抬起頭看著朱元璋,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認真。他緩緩說道:“黃爺爺,未來的百姓告訴孫兒,他們那個時候,朝廷是鼓勵商人發展的。
在他們那裏,百姓的生活與我們如今大不相同。他們的百姓每天都能有大米白麵吃,一月還能吃上幾頓肉,不再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而發愁。孩子們有書讀,有學堂上,教育得到了廣泛的普及。
而且,朝廷不收農民稅負,每年還從國庫拿錢補貼百姓,鼓勵他們多種糧食。然後朝廷會從國庫拿錢買百姓多餘的糧食,通過收取商稅來補貼農稅。在這樣的政策下,未來的百姓基本上都能吃飽穿暖,每年不會再有餓死的百姓。
孫兒就在想,咱大明是不是也能借鑒這樣的改革方式,使我大明的百姓也能像未來的百姓那樣,過上吃的飽、穿的暖,安居樂業的生活。孫兒深知改革並非易事,但為了我大明的百姓,孫兒覺得我們可以嚐試去探索一條更適合我們的發展道路。”
朱元璋靜靜地聽著朱雄英的話,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凝重起來。他的目光深邃,陷入了沉思之中。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朱雄英所描述的未來百姓的生活場景,與大明當前的狀況相互交織對比。
他深知大明目前麵臨著諸多問題,百姓的生活雖然在逐步改善,但仍有許多人處於貧困之中,溫飽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稅收製度、農業發展、商業政策等各個方麵都需要不斷地調整和完善。
朱元璋思考著,如果按照朱雄英所說的方式進行改革,會給大明帶來怎樣的變化?鼓勵商人發展,收取商稅補貼農稅,這無疑是一個大膽的想法。
一方麵,商業的繁榮可能會帶來經濟的增長和財富的積累,但同時也可能引發一係列新的問題,如商人勢力的膨脹、社會風氣的變化等。
而取消農民稅負,雖然能減輕百姓的負擔,但國庫的收入又該如何保障?如何確保補貼政策能夠切實落實到每一個百姓手中?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謹慎權衡的問題。
時間在朱元璋的沉思中慢慢流逝,禦書房內一片寂靜,隻有朱元璋偶爾的輕微歎息聲。朱雄英也靜靜地站在一旁,緊張地看著爺爺。
見朱元璋久久不語,朱雄英心中愈發急切,他深知自己所言之事對於大明的未來或許有著重大意義,於是鼓起勇氣再次開口道:“黃爺爺,未來的百姓和孫兒說了很多賺錢的新奇方法,聽起來雖有些不可思議,但細細想來卻頗有可為之處。
您看,比如那夏季製冰之法,在炎炎夏日,若能製出冰塊,不僅可為百姓消暑,還能運往各地販賣,獲取豐厚利潤。
還有未來的釀酒之法,據說能釀造出更為香醇的美酒,若是推廣開來,定能成為我大明的一項重要產業。
再者,提高治鹽的純度,能讓百姓吃上更優質的鹽,保障民生健康,同時也能提升鹽的價值。還有提高鐵的質量,這對於打造兵器、農具等都有著極大的益處,能增強我大明的國力和農耕效率。”
朱雄英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繼續說道:“孫兒想,黃爺爺不如給孫兒批塊地,讓孫兒放手折騰折騰。孫兒定會召集有識之士,共同研究嚐試這些方法。
如果真能實現,那對咱大明的經濟發展、百姓生活改善都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大明可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啊。
孫兒並非隻為了個人私利,而是真心希望能為我大明的繁榮昌盛貢獻一份力量,讓百姓們過上更好的日子。”說完,朱雄英滿懷期待地靜靜看著朱元璋,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渴望,等待著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