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種子困境
顧教授重生後的農村日常 作者:優秀的狗蛋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傍晚時分,鄉村間的道路十分安靜。
顧展憑著記憶中的路線,一路摸索到大隊長趙寶根的家裏,還沒進門就看見坐在門口的蘋果樹下犯愁的趙寶根。
上河村生產大隊的人去年年底分的糧食,的確能夠吃到今年新糧下來。
隻是如果按照今年的種子分配,秋糧必然減產,少不了明年春天要挨餓。
到底要從哪裏才能弄到種子?趙寶根現在愁的根本吃不下飯。
遠遠看見沉默不語的趙寶根,顧展快速走上前打了聲招呼。
“趙叔!”
趙寶根抬頭,看見來人是顧展,心中微微詫異。
“哎,顧小子,你怎麽過來了?有什麽事嗎?”
趙寶根同情顧展這個沒爹沒媽的孩子,自然地對顧展態度也就和藹了許多,見到顧展過來,第一反應是這孩子是不是遇到什麽困難了。
“趙叔,是有點事情想和您探討一下。”
探討?趙寶根將這兩個字在舌尖反複咀嚼,也沒有明白顧展嘴裏所說的探討是什麽意思。
心道這上過高中有文化的孩子就是不一樣,這兩個字隻有在領導開會研究事情的時候才會說,沒想到今天倒是從這小子嘴裏說了出來。
別說,還挺稀奇。
趙寶根招呼著顧展向屋子裏麵走去。
院子裏麵也是黑燈瞎火,沒有一絲亮光。
“你嬸她們吃完飯就去割草去了。”
現在上麵政策已經比之前放寬了許多,村民可以在政策範圍內養一些雞鴨,供自家食用。
趙寶根的媳婦兒養著幾隻雞,寶貝似的,每天都要割新鮮的草來喂雞。
趙寶根帶著顧展走進堂屋,點亮桌子上的煤油燈,屋子裏麵瞬間充滿了昏黃的光線。
“趙叔,今天的事情我也聽說了。”
“唉,愁死個人,明年鄉親們怕是要餓肚子了。”
趙寶根點上一支旱煙,猛吸了一大口,吐出一口白煙。
“趙叔,我有一個辦法,或許可以解決眼下的困局。”
聽到顧展這麽說,趙寶根愣了一下,幾秒鍾之後才反應過來,他心中雖然疑惑顧展一個毛頭小夥子能有什麽好辦,卻還是抱著強烈的希望急切的問道:“你小子,快說說,是什麽辦法?”
現在這個階段,哪怕是能有一絲一毫的希望,都要努力嚐試一番的。
顧展想了想,開口:“趙叔,我們現在麵臨的問題是縣裏下撥到我們我們大隊的種子較往年較少了,對吧?但是我們自留的種子還是夠的,對不對?”
趙寶根聽到顧展這麽說,心裏已經涼了一大半,自留種子雖然夠,但是自留種子產糧率低,尤其是那玉米棒子,差縣裏麵撥下來的種子差遠了。
“顧展,你務農時間少,經驗不足,你要知道咱們自留的種子產量不行。再加上大隊的產糧地有限,除了種小麥,剩下的隻能種玉米和土豆這種高產量作物,不然我們的糧食是不夠全隊的人吃的。尤其是現在,如果我們的玉米大部分使用自留種的話,產量一定會大打折扣。”
“趙叔,如果我有辦法能夠讓我們的糧食產量和去年差不多呢?”
“你說什麽?”趙寶根驚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趙叔,我沒騙你,是真的。”
“快講講到底是怎麽回事?”
“趙叔你看,我們以往種玉米都是在平地裏麵種的,玉米結種之後最怕的就是大雨大風天氣,一場大雨或者大風會讓玉米倒伏無數。但是我們老師給我們講過外麵的一些地方的玉米種植方式。”
顧展知道自己這一世在大家的眼中,僅僅是一個念過高中的毛頭小夥子,說出來的話未必會有人信,因此他將自己上高中時候的老師搬了出來。
顧展的話成功的吊起了趙寶根的胃口。他知道夏縣中學的那批老師,大多是從大城市下放來到這裏來的。
據說那些老師下放之前都是大學裏的教授。他們見識多,說不定真的可以解決眼下的困局。
“外麵的那些地方,他們的玉米是怎麽個種法?”
趙寶根好奇得很,他知道外麵有一些地方的發展要比夏縣這個窮地方好上太多,尤其是他們的工業產品,讓人心生羨慕,望塵莫及。沒想到農業生產居然也有差距。
顧展頓了頓接著說:“我的老師說過,外麵種植玉米的時候,一般會將地進行分行打壟,將玉米種植在壟上,這樣一來,就非常有利玉米紮根和長出氣根,抗倒伏效果會比之前好許多。”
趙寶根實踐經驗豐富,僅僅是在腦海裏頭設想了一下,就已經知道了顧展所說的這種種植方法的關鍵。
於是他提出疑問:“可是這樣的做法似乎也並不能改變自留種低產出的事實。”
顧展點頭:“沒錯,是這樣的。但是影響產量的不僅僅是倒伏這一個因素,還有光照,玉米植株之間的間距等很多因素。”
緊接著,顧展將後世種植玉米的一些科學方法娓娓道來,聽得趙寶根目瞪口呆,直呼自己當初沒有白費功夫,想辦法支持顧展一直讀完高中。
現在看來,多讀書還是有用的。
聽完顧展的話,趙寶根非常受用,心中頓感輕鬆了一大截,這下子,他終於可以向鄉親們有個交代了。
“但是趙叔,這還不夠。”
顧展在趙寶根已經非常興奮的同時,說了這麽一句話。
“你說啥?”
“趙叔,這遠遠不夠。按照產量計算,這些玉米的產出僅僅能夠維持上河村生產隊的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距離吃飽還有一定距離。”
吃飽?
這個詞趙寶根現在已經不敢想了,能夠不挨餓已經是他最大的奢望了,現如今顧展說吃飽,這兩個字在他聽來簡直猶如天方夜譚,遙遠又不可置信。
趙寶根按捺住心中的激動之情,拍了拍顧展的肩膀:“你小子,跟你趙叔我還遮遮掩掩的。”
顧展微微扯了扯嘴角:“趙叔說笑了。”
顧展憑著記憶中的路線,一路摸索到大隊長趙寶根的家裏,還沒進門就看見坐在門口的蘋果樹下犯愁的趙寶根。
上河村生產大隊的人去年年底分的糧食,的確能夠吃到今年新糧下來。
隻是如果按照今年的種子分配,秋糧必然減產,少不了明年春天要挨餓。
到底要從哪裏才能弄到種子?趙寶根現在愁的根本吃不下飯。
遠遠看見沉默不語的趙寶根,顧展快速走上前打了聲招呼。
“趙叔!”
趙寶根抬頭,看見來人是顧展,心中微微詫異。
“哎,顧小子,你怎麽過來了?有什麽事嗎?”
趙寶根同情顧展這個沒爹沒媽的孩子,自然地對顧展態度也就和藹了許多,見到顧展過來,第一反應是這孩子是不是遇到什麽困難了。
“趙叔,是有點事情想和您探討一下。”
探討?趙寶根將這兩個字在舌尖反複咀嚼,也沒有明白顧展嘴裏所說的探討是什麽意思。
心道這上過高中有文化的孩子就是不一樣,這兩個字隻有在領導開會研究事情的時候才會說,沒想到今天倒是從這小子嘴裏說了出來。
別說,還挺稀奇。
趙寶根招呼著顧展向屋子裏麵走去。
院子裏麵也是黑燈瞎火,沒有一絲亮光。
“你嬸她們吃完飯就去割草去了。”
現在上麵政策已經比之前放寬了許多,村民可以在政策範圍內養一些雞鴨,供自家食用。
趙寶根的媳婦兒養著幾隻雞,寶貝似的,每天都要割新鮮的草來喂雞。
趙寶根帶著顧展走進堂屋,點亮桌子上的煤油燈,屋子裏麵瞬間充滿了昏黃的光線。
“趙叔,今天的事情我也聽說了。”
“唉,愁死個人,明年鄉親們怕是要餓肚子了。”
趙寶根點上一支旱煙,猛吸了一大口,吐出一口白煙。
“趙叔,我有一個辦法,或許可以解決眼下的困局。”
聽到顧展這麽說,趙寶根愣了一下,幾秒鍾之後才反應過來,他心中雖然疑惑顧展一個毛頭小夥子能有什麽好辦,卻還是抱著強烈的希望急切的問道:“你小子,快說說,是什麽辦法?”
現在這個階段,哪怕是能有一絲一毫的希望,都要努力嚐試一番的。
顧展想了想,開口:“趙叔,我們現在麵臨的問題是縣裏下撥到我們我們大隊的種子較往年較少了,對吧?但是我們自留的種子還是夠的,對不對?”
趙寶根聽到顧展這麽說,心裏已經涼了一大半,自留種子雖然夠,但是自留種子產糧率低,尤其是那玉米棒子,差縣裏麵撥下來的種子差遠了。
“顧展,你務農時間少,經驗不足,你要知道咱們自留的種子產量不行。再加上大隊的產糧地有限,除了種小麥,剩下的隻能種玉米和土豆這種高產量作物,不然我們的糧食是不夠全隊的人吃的。尤其是現在,如果我們的玉米大部分使用自留種的話,產量一定會大打折扣。”
“趙叔,如果我有辦法能夠讓我們的糧食產量和去年差不多呢?”
“你說什麽?”趙寶根驚得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趙叔,我沒騙你,是真的。”
“快講講到底是怎麽回事?”
“趙叔你看,我們以往種玉米都是在平地裏麵種的,玉米結種之後最怕的就是大雨大風天氣,一場大雨或者大風會讓玉米倒伏無數。但是我們老師給我們講過外麵的一些地方的玉米種植方式。”
顧展知道自己這一世在大家的眼中,僅僅是一個念過高中的毛頭小夥子,說出來的話未必會有人信,因此他將自己上高中時候的老師搬了出來。
顧展的話成功的吊起了趙寶根的胃口。他知道夏縣中學的那批老師,大多是從大城市下放來到這裏來的。
據說那些老師下放之前都是大學裏的教授。他們見識多,說不定真的可以解決眼下的困局。
“外麵的那些地方,他們的玉米是怎麽個種法?”
趙寶根好奇得很,他知道外麵有一些地方的發展要比夏縣這個窮地方好上太多,尤其是他們的工業產品,讓人心生羨慕,望塵莫及。沒想到農業生產居然也有差距。
顧展頓了頓接著說:“我的老師說過,外麵種植玉米的時候,一般會將地進行分行打壟,將玉米種植在壟上,這樣一來,就非常有利玉米紮根和長出氣根,抗倒伏效果會比之前好許多。”
趙寶根實踐經驗豐富,僅僅是在腦海裏頭設想了一下,就已經知道了顧展所說的這種種植方法的關鍵。
於是他提出疑問:“可是這樣的做法似乎也並不能改變自留種低產出的事實。”
顧展點頭:“沒錯,是這樣的。但是影響產量的不僅僅是倒伏這一個因素,還有光照,玉米植株之間的間距等很多因素。”
緊接著,顧展將後世種植玉米的一些科學方法娓娓道來,聽得趙寶根目瞪口呆,直呼自己當初沒有白費功夫,想辦法支持顧展一直讀完高中。
現在看來,多讀書還是有用的。
聽完顧展的話,趙寶根非常受用,心中頓感輕鬆了一大截,這下子,他終於可以向鄉親們有個交代了。
“但是趙叔,這還不夠。”
顧展在趙寶根已經非常興奮的同時,說了這麽一句話。
“你說啥?”
“趙叔,這遠遠不夠。按照產量計算,這些玉米的產出僅僅能夠維持上河村生產隊的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距離吃飽還有一定距離。”
吃飽?
這個詞趙寶根現在已經不敢想了,能夠不挨餓已經是他最大的奢望了,現如今顧展說吃飽,這兩個字在他聽來簡直猶如天方夜譚,遙遠又不可置信。
趙寶根按捺住心中的激動之情,拍了拍顧展的肩膀:“你小子,跟你趙叔我還遮遮掩掩的。”
顧展微微扯了扯嘴角:“趙叔說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