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下河村的糾結
顧教授重生後的農村日常 作者:優秀的狗蛋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河村生產隊玉米大豆套種幹的熱火朝天,惹得同樣是麵臨缺少種子的下河村生產大隊疑惑不已。
第二天,有些消息靈通的已經將上河村的那點事兒打聽了個底朝天。
下河村生產大隊辦公室裏,有人將事情的前前後後說給了大隊長李全。
“大隊長,上河村跟我們情況也是差不多,縣上也是少給一半種子。上河村有一個有一個叫顧展的年輕人,研究出了一種玉米和大豆套種的種植方法,現在他們將玉米和大豆混合種在一起,這幾天幹的正起勁兒呢。”
那人一開口,就有人反駁:“玉米和大豆混合種植,那大豆不是和玉米搶養分麽,再者玉米長大之後,大豆還能曬上太陽嗎?”
大隊長李全陷入沉思,上河村要這麽幹,肯定是有一些把握,但是這個缺點也非常明顯,玉米的養分不足和大豆的光照不足,的確是需要考慮的。
猶豫間,李全問打聽消息的人:“那個顧展,是做什麽的?”
“那小子就是上河村顧大力家的大孫子,還是個高中畢業生呢,有文化。”
這人其實是想嚐試一下上河村生產大隊的做法,所以他刻意強調了顧展是個高中畢業生。
話剛落音,剛才提出質疑的人就哼了一聲:“你說的是顧滿倉的侄子吧,聽說已經二十來歲了,還是個混吃等死的,能想出什麽好辦法?”
“這……我覺得,上河村的趙寶根也不是個魯莽的人,以他的行事方式,既然做了,那就肯定是有一定把握。”
“說得輕鬆,你是想讓我們所有人跟著你挨餓嗎?就今年這天氣,到現在才下了幾場雨,將所有的糧食都賭在地裏,萬一今年……”
李全左思右想,還是難以定下調子,隻給在辦公室坐著的幾人說了句“我再考慮考慮”就離開了。
對於玉米大豆套種這件新鮮事物,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他還是決定到現場看一下,再做決定,畢竟這關乎著整個下河村生產大隊的人一年的口糧,一點都馬虎不得。
李全騎上自行車,踩著腳蹬飛快趕往上河村,趁著還沒有下工,他倒是要親眼看一看這個玉米大豆套種到底是個什麽鬼東西。
進入上河村地界,李全被這一幅熱鬧的景像驚呆了。隻見大家都幹的滿頭大汗,男人打壟,女人播種,好不和諧。
李全看的心動,索性靠近了看。
上河村下河村就隔著一條河,距離不遠,兩個生產隊之間的人也熟悉,有認識李全的人,都停下手裏的活兒和他打招呼,李全也笑著一一回應。
有熱情的,直接開口告訴他:“李大隊長,你是來找趙大隊長的吧,他就在前麵那塊地裏呢。”
李全笑嗬嗬的揮著手,一邊回應一邊向趙寶根所在的方向走去。
遠遠就看見趙寶根埋頭幹活,李全隔著十幾米的距離喊道:“寶根大哥!”
聽見熟悉的聲音,趙寶根停下手裏的活兒,一抬頭就看見李全大步朝自己走來。
趙寶根將手裏的鐵鍬放下,朝李全的方向迎了上去:“李大隊長,什麽風把您給吹過來了?”
“唉,還不是縣裏今年給的種子不夠鬧的事兒嘛,這不是我聽說你這裏研究出來個新種法,就想著過來學習一下。”
趙寶根了然,現在縣裏給的種子少,基本上是所有的村都麵臨著這個問題,大家一時間慌得很,畢竟這幾年餓肚子都餓怕了,誰還想明年繼續餓肚子,都在想辦法自救。
趙寶根也沒有隱瞞,就將上河村玉米大豆套種的優勢和種植方法都詳細說了一遍,也帶他在田間走了走,好讓李全心裏有個底兒。
李全看完,心動得很,於是他嚐試著問:“聽說這是咱們村一個叫顧展的年輕人想出來的辦法,這個年輕人我能見見嗎?”
“當然可以。”趙寶根笑著朝顧展的方向喊了一聲。
顧展聽見趙寶根喊自己,以為是遇到了什麽問題,當下就停下手裏的事情朝著趙寶根走去。
“大隊長,您找我?”
趙寶根哈哈笑著:“可不是我要找你,是咱們下河村生產隊的李隊長點名要見你。”
顧展聽完趙寶根的介紹,已經知道了對方的來意,他朝著李全點頭:“李大隊長,您好!“
李全見到顧展,看見他年輕中帶著點稚嫩的臉,心中的熱情已經涼了一大半。
一個半大的毛頭小子,連地都沒種明白,還能研究出來什麽好辦法,隻不過是一些花裏胡哨的噱頭而已,到時候萬一將大量種子投進地裏,落得個顆粒無收,自己在下河村豈不是成了罪人?
李全麵上倒是沒有表露出來,一如剛才和趙寶根談話時一樣。
隻不過顧展畢竟是活過兩世的人,上一世在研究出了成果之後,也見過許多高層的領導人,此時李全心裏的想法,他又焉能不知?
顧展也笑的輕鬆,露出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整個過程,都是李全在問,顧展在回答,顧展的回答和趙寶根所說基本無二。
臨走的的時候,李全避開眾人,壓著聲音低聲問李寶根:“老哥,你這個辦法真的靠譜嗎?”
趙寶根思索了一下:“我覺得把握還是很大的。”
“幾成把握?”
“六成。老弟,不瞞你說,這個我們也是第一次嚐試,目前這一些都在摸索,能不能成我不敢給你百分百保證。”
趙寶根的確是不敢給李全一個確切的答案。一茬糧食在生長過程中可能遇到各種問題,尤其他們也是第一年種,什麽結果都是未知的。
下河村生產大隊要是堅定了主意要種,他必然會毫無保留的提供技術指導,但是如果他們也拿不定主意,他自然也是不會幫下河村拿主意。
萬一不成,他豈不是下河村的罪人?
目送李全離開,趙寶根又一次問顧展:“小子,我們這能成嗎?”
“能成。”
“能成就好,上河村的人不能再餓肚子了。”
第二天,有些消息靈通的已經將上河村的那點事兒打聽了個底朝天。
下河村生產大隊辦公室裏,有人將事情的前前後後說給了大隊長李全。
“大隊長,上河村跟我們情況也是差不多,縣上也是少給一半種子。上河村有一個有一個叫顧展的年輕人,研究出了一種玉米和大豆套種的種植方法,現在他們將玉米和大豆混合種在一起,這幾天幹的正起勁兒呢。”
那人一開口,就有人反駁:“玉米和大豆混合種植,那大豆不是和玉米搶養分麽,再者玉米長大之後,大豆還能曬上太陽嗎?”
大隊長李全陷入沉思,上河村要這麽幹,肯定是有一些把握,但是這個缺點也非常明顯,玉米的養分不足和大豆的光照不足,的確是需要考慮的。
猶豫間,李全問打聽消息的人:“那個顧展,是做什麽的?”
“那小子就是上河村顧大力家的大孫子,還是個高中畢業生呢,有文化。”
這人其實是想嚐試一下上河村生產大隊的做法,所以他刻意強調了顧展是個高中畢業生。
話剛落音,剛才提出質疑的人就哼了一聲:“你說的是顧滿倉的侄子吧,聽說已經二十來歲了,還是個混吃等死的,能想出什麽好辦法?”
“這……我覺得,上河村的趙寶根也不是個魯莽的人,以他的行事方式,既然做了,那就肯定是有一定把握。”
“說得輕鬆,你是想讓我們所有人跟著你挨餓嗎?就今年這天氣,到現在才下了幾場雨,將所有的糧食都賭在地裏,萬一今年……”
李全左思右想,還是難以定下調子,隻給在辦公室坐著的幾人說了句“我再考慮考慮”就離開了。
對於玉米大豆套種這件新鮮事物,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他還是決定到現場看一下,再做決定,畢竟這關乎著整個下河村生產大隊的人一年的口糧,一點都馬虎不得。
李全騎上自行車,踩著腳蹬飛快趕往上河村,趁著還沒有下工,他倒是要親眼看一看這個玉米大豆套種到底是個什麽鬼東西。
進入上河村地界,李全被這一幅熱鬧的景像驚呆了。隻見大家都幹的滿頭大汗,男人打壟,女人播種,好不和諧。
李全看的心動,索性靠近了看。
上河村下河村就隔著一條河,距離不遠,兩個生產隊之間的人也熟悉,有認識李全的人,都停下手裏的活兒和他打招呼,李全也笑著一一回應。
有熱情的,直接開口告訴他:“李大隊長,你是來找趙大隊長的吧,他就在前麵那塊地裏呢。”
李全笑嗬嗬的揮著手,一邊回應一邊向趙寶根所在的方向走去。
遠遠就看見趙寶根埋頭幹活,李全隔著十幾米的距離喊道:“寶根大哥!”
聽見熟悉的聲音,趙寶根停下手裏的活兒,一抬頭就看見李全大步朝自己走來。
趙寶根將手裏的鐵鍬放下,朝李全的方向迎了上去:“李大隊長,什麽風把您給吹過來了?”
“唉,還不是縣裏今年給的種子不夠鬧的事兒嘛,這不是我聽說你這裏研究出來個新種法,就想著過來學習一下。”
趙寶根了然,現在縣裏給的種子少,基本上是所有的村都麵臨著這個問題,大家一時間慌得很,畢竟這幾年餓肚子都餓怕了,誰還想明年繼續餓肚子,都在想辦法自救。
趙寶根也沒有隱瞞,就將上河村玉米大豆套種的優勢和種植方法都詳細說了一遍,也帶他在田間走了走,好讓李全心裏有個底兒。
李全看完,心動得很,於是他嚐試著問:“聽說這是咱們村一個叫顧展的年輕人想出來的辦法,這個年輕人我能見見嗎?”
“當然可以。”趙寶根笑著朝顧展的方向喊了一聲。
顧展聽見趙寶根喊自己,以為是遇到了什麽問題,當下就停下手裏的事情朝著趙寶根走去。
“大隊長,您找我?”
趙寶根哈哈笑著:“可不是我要找你,是咱們下河村生產隊的李隊長點名要見你。”
顧展聽完趙寶根的介紹,已經知道了對方的來意,他朝著李全點頭:“李大隊長,您好!“
李全見到顧展,看見他年輕中帶著點稚嫩的臉,心中的熱情已經涼了一大半。
一個半大的毛頭小子,連地都沒種明白,還能研究出來什麽好辦法,隻不過是一些花裏胡哨的噱頭而已,到時候萬一將大量種子投進地裏,落得個顆粒無收,自己在下河村豈不是成了罪人?
李全麵上倒是沒有表露出來,一如剛才和趙寶根談話時一樣。
隻不過顧展畢竟是活過兩世的人,上一世在研究出了成果之後,也見過許多高層的領導人,此時李全心裏的想法,他又焉能不知?
顧展也笑的輕鬆,露出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整個過程,都是李全在問,顧展在回答,顧展的回答和趙寶根所說基本無二。
臨走的的時候,李全避開眾人,壓著聲音低聲問李寶根:“老哥,你這個辦法真的靠譜嗎?”
趙寶根思索了一下:“我覺得把握還是很大的。”
“幾成把握?”
“六成。老弟,不瞞你說,這個我們也是第一次嚐試,目前這一些都在摸索,能不能成我不敢給你百分百保證。”
趙寶根的確是不敢給李全一個確切的答案。一茬糧食在生長過程中可能遇到各種問題,尤其他們也是第一年種,什麽結果都是未知的。
下河村生產大隊要是堅定了主意要種,他必然會毫無保留的提供技術指導,但是如果他們也拿不定主意,他自然也是不會幫下河村拿主意。
萬一不成,他豈不是下河村的罪人?
目送李全離開,趙寶根又一次問顧展:“小子,我們這能成嗎?”
“能成。”
“能成就好,上河村的人不能再餓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