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參會(2)
顧教授重生後的農村日常 作者:優秀的狗蛋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六點,國營食堂正是人多的時候,顧展和劉小溪點了紅燒肉和饅頭,等菜上來的功夫,劉小溪環視了一圈四周的環境。
人影交錯間,她好像在一群人中間,看見了一個熟悉的人影。
劉小溪眼睛都沒有顧得上離開,伸手拍了拍顧展的肩膀道:“你看,那是不是顧軍?”
說起顧軍,劉小溪到現在還是有點犯怵,在顧家,顧軍就沒有少為難自己。
顧展順著劉小溪的視線看去,果然見顧軍和幾個人坐在一張桌子上,隻是那幾人看著就流裏流氣的。
“他這是在做什麽?”劉小溪小聲問道。
“那幾個人看起來不簡單。”
幾人中的一人,上一世顧展在報紙上見過,好像是犯了什麽罪,被判了重刑。
顧展話落音,就看見劉小溪還在朝著顧軍的方向看著呢,便摸了摸身邊人的臉,佯裝不悅道:“看我一人還看不夠嗎?”
聽見顧展這類似於吃醋的話,劉小溪轉回身子驚訝地看向顧展,反駁道:“哪有?”
“既然沒有,那看我就行了。”
看了一眼顧展愈發棱角分明的側臉,劉小溪收回了眼光。
顧軍在穿梭的人群中,也看見了坐在另一邊吃飯的顧展和劉小溪,心裏暗自罵了一聲“晦氣”,便繼續招待其他人。
他相信,自己和狗哥隻要搭上這一條新路子,未來一定有機會發家。
想到這裏,顧軍再看顧展的時候,眼睛裏隱隱含了些許鄙夷和瞧不上。
就在顧軍神思遊離的時候,狗哥輕拍了一下顧軍的胳膊道:“軍子,幹啥呢,給幾位大哥倒水!”
顧軍回神,忙朝幾人抱歉一笑,起身提起桌麵上的白瓷壺給幾人倒茶。
十月下旬的天氣已經開始轉冷,天黑之後街上的行人也沒有夏季那麽多了,顧展劉小溪和人吃完飯,在街上隨意走了走就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顧展就起來了,他外出買了早飯回來,劉小溪才悠悠轉醒。
“媳婦兒,我先去開會,你在這邊等我一會兒,大概中午吃飯的時候就能結束,我回來接你吃飯。”
剛睡醒的劉小溪這會兒看起來像一隻溫順的小貓,軟糯的聲音說了聲“好”,就繼續鑽進被窩裏麵睡覺。
顧展無奈搖頭,俯身在劉小溪額頭輕輕印下一吻,便轉身關門離開。
農業局那邊,參會人員已經陸陸續續到了。
顧展一進門,郭凱和鄭國棟忙起身齊刷刷地朝顧展過來打招呼:“小顧同誌,你也來了?真的是好久不見!”郭凱笑著朝顧展打招呼。
和顧展一起經曆過製備青黴素的全過程,他被顧展展現出來的能力所折服,再一次遇見顧展,心裏隻覺得分外激動。
“小顧同誌,我們又見麵了。”鄭國棟也走了過來。
“你們好,很高興再次見麵。”
“小顧,你這次是來幹什麽?”這兩位農業技術中心的技術員很好奇,據說今天是要談論有個什麽玉米和大豆套種的合理性,小顧來做什麽?
話沒說完,朱長誌帶著筆記本已經走進來了。
他看見顧展,遙遙點頭示意,算是打過招呼。
郭凱和鄭國棟站在旁邊,麵麵相覷。
會議上,朱長誌先將玉米和大豆套種的方法進行簡單講解,然後請各公社的農業技術員發言。
除了小河鎮公社的農業技術員李麗之外,其餘人根本沒有見識過這種種植方法,一時間會議室裏麵全是壓著聲音的低聲討論聲。
朱長誌非常有耐心,等著大家的討論結果。
輪到發言的時候,大家的意見其實都很保守,更多的是害怕大豆和玉米搶養分,亦或者大豆光照不足,恐怕賠了種子進去還不見收成。
輪到小河鎮公社的時候,李麗發言和眾人迥然不同,她在上河村見識過這種種植方法,看見玉米和大豆長得都不錯,這會兒發言也就大膽起來。
可以算得上是大膽的發言引得在場與會人員紛紛側目,李麗餘光瞥見,心裏也泛上一股得意,她大膽地將視線轉移到顧展身上,卻發現對方未給自己一個眼神,一時間又覺得有些失落。
對於李麗的發言,朱長誌此時也是有一些欣賞的,對方是小河鎮公社的農業技術員,大概率是已經見識過玉米大豆套種的成果的,但是能在會議上破陳出新,也算是個有想法的年輕人。
李麗發言後,朱長誌也笑著點頭道:“不錯,小河鎮公社的發言有道理。
最後13個公社全部發言結束,朱長誌才引出小河鎮公社上河村玉米大豆種植的例子:“現在有請玉米大豆套種思路的提出人員顧展同誌發言。”
顧展沒有帶任何手稿,微微抬眼看了一眼會議室裏麵的人,清越如泉水的聲音在會議室散開。
“大家好,我是上河村的顧展,其實這個玉米和大豆套種早就有了,隻是今年種子短缺上河村才開始嚐試。”
頓了一下,顧展從隨身攜帶的包裏麵拿出四個做了標記的玉米棒子:“大家請看,這是我們上河村生產大隊的玉米棒,這兩個是自留種玉米棒,個頭較大的和較小的,另外,這兩個是縣裏撥的種子,個頭較大和較小的兩個。”
顧展拿出玉米棒的時候,各公社的技術員都睜大了眼睛,紛紛朝著手中看過來。
朱長誌滿意地點頭,顧展這小子,悶不吭聲的,做事倒是很周全,這個玉米棒子,就已經勝過一切沒有說服力的發言了。
“另外,我想說的是,種糧食也是有門道的,隻要我們稍加改進種植方式,就能夠有意外地收獲。”
顧展將兩組玉米棒分別遞給左右兩列坐著的各公社技術員,讓他們近距離觀察一下兩組玉米棒。
郭凱和鄭國棟聽著顧展的發言,隻覺得內心充滿了激動,他們本來以為顧展能製備出青黴素已經很厲害了,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本事?
二人將兩組玉米拿在手裏掂量幾下,鄭國棟說道:“是比咱們今年的玉米重啊?”
“的確!”郭凱點頭。
人影交錯間,她好像在一群人中間,看見了一個熟悉的人影。
劉小溪眼睛都沒有顧得上離開,伸手拍了拍顧展的肩膀道:“你看,那是不是顧軍?”
說起顧軍,劉小溪到現在還是有點犯怵,在顧家,顧軍就沒有少為難自己。
顧展順著劉小溪的視線看去,果然見顧軍和幾個人坐在一張桌子上,隻是那幾人看著就流裏流氣的。
“他這是在做什麽?”劉小溪小聲問道。
“那幾個人看起來不簡單。”
幾人中的一人,上一世顧展在報紙上見過,好像是犯了什麽罪,被判了重刑。
顧展話落音,就看見劉小溪還在朝著顧軍的方向看著呢,便摸了摸身邊人的臉,佯裝不悅道:“看我一人還看不夠嗎?”
聽見顧展這類似於吃醋的話,劉小溪轉回身子驚訝地看向顧展,反駁道:“哪有?”
“既然沒有,那看我就行了。”
看了一眼顧展愈發棱角分明的側臉,劉小溪收回了眼光。
顧軍在穿梭的人群中,也看見了坐在另一邊吃飯的顧展和劉小溪,心裏暗自罵了一聲“晦氣”,便繼續招待其他人。
他相信,自己和狗哥隻要搭上這一條新路子,未來一定有機會發家。
想到這裏,顧軍再看顧展的時候,眼睛裏隱隱含了些許鄙夷和瞧不上。
就在顧軍神思遊離的時候,狗哥輕拍了一下顧軍的胳膊道:“軍子,幹啥呢,給幾位大哥倒水!”
顧軍回神,忙朝幾人抱歉一笑,起身提起桌麵上的白瓷壺給幾人倒茶。
十月下旬的天氣已經開始轉冷,天黑之後街上的行人也沒有夏季那麽多了,顧展劉小溪和人吃完飯,在街上隨意走了走就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顧展就起來了,他外出買了早飯回來,劉小溪才悠悠轉醒。
“媳婦兒,我先去開會,你在這邊等我一會兒,大概中午吃飯的時候就能結束,我回來接你吃飯。”
剛睡醒的劉小溪這會兒看起來像一隻溫順的小貓,軟糯的聲音說了聲“好”,就繼續鑽進被窩裏麵睡覺。
顧展無奈搖頭,俯身在劉小溪額頭輕輕印下一吻,便轉身關門離開。
農業局那邊,參會人員已經陸陸續續到了。
顧展一進門,郭凱和鄭國棟忙起身齊刷刷地朝顧展過來打招呼:“小顧同誌,你也來了?真的是好久不見!”郭凱笑著朝顧展打招呼。
和顧展一起經曆過製備青黴素的全過程,他被顧展展現出來的能力所折服,再一次遇見顧展,心裏隻覺得分外激動。
“小顧同誌,我們又見麵了。”鄭國棟也走了過來。
“你們好,很高興再次見麵。”
“小顧,你這次是來幹什麽?”這兩位農業技術中心的技術員很好奇,據說今天是要談論有個什麽玉米和大豆套種的合理性,小顧來做什麽?
話沒說完,朱長誌帶著筆記本已經走進來了。
他看見顧展,遙遙點頭示意,算是打過招呼。
郭凱和鄭國棟站在旁邊,麵麵相覷。
會議上,朱長誌先將玉米和大豆套種的方法進行簡單講解,然後請各公社的農業技術員發言。
除了小河鎮公社的農業技術員李麗之外,其餘人根本沒有見識過這種種植方法,一時間會議室裏麵全是壓著聲音的低聲討論聲。
朱長誌非常有耐心,等著大家的討論結果。
輪到發言的時候,大家的意見其實都很保守,更多的是害怕大豆和玉米搶養分,亦或者大豆光照不足,恐怕賠了種子進去還不見收成。
輪到小河鎮公社的時候,李麗發言和眾人迥然不同,她在上河村見識過這種種植方法,看見玉米和大豆長得都不錯,這會兒發言也就大膽起來。
可以算得上是大膽的發言引得在場與會人員紛紛側目,李麗餘光瞥見,心裏也泛上一股得意,她大膽地將視線轉移到顧展身上,卻發現對方未給自己一個眼神,一時間又覺得有些失落。
對於李麗的發言,朱長誌此時也是有一些欣賞的,對方是小河鎮公社的農業技術員,大概率是已經見識過玉米大豆套種的成果的,但是能在會議上破陳出新,也算是個有想法的年輕人。
李麗發言後,朱長誌也笑著點頭道:“不錯,小河鎮公社的發言有道理。
最後13個公社全部發言結束,朱長誌才引出小河鎮公社上河村玉米大豆種植的例子:“現在有請玉米大豆套種思路的提出人員顧展同誌發言。”
顧展沒有帶任何手稿,微微抬眼看了一眼會議室裏麵的人,清越如泉水的聲音在會議室散開。
“大家好,我是上河村的顧展,其實這個玉米和大豆套種早就有了,隻是今年種子短缺上河村才開始嚐試。”
頓了一下,顧展從隨身攜帶的包裏麵拿出四個做了標記的玉米棒子:“大家請看,這是我們上河村生產大隊的玉米棒,這兩個是自留種玉米棒,個頭較大的和較小的,另外,這兩個是縣裏撥的種子,個頭較大和較小的兩個。”
顧展拿出玉米棒的時候,各公社的技術員都睜大了眼睛,紛紛朝著手中看過來。
朱長誌滿意地點頭,顧展這小子,悶不吭聲的,做事倒是很周全,這個玉米棒子,就已經勝過一切沒有說服力的發言了。
“另外,我想說的是,種糧食也是有門道的,隻要我們稍加改進種植方式,就能夠有意外地收獲。”
顧展將兩組玉米棒分別遞給左右兩列坐著的各公社技術員,讓他們近距離觀察一下兩組玉米棒。
郭凱和鄭國棟聽著顧展的發言,隻覺得內心充滿了激動,他們本來以為顧展能製備出青黴素已經很厲害了,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本事?
二人將兩組玉米拿在手裏掂量幾下,鄭國棟說道:“是比咱們今年的玉米重啊?”
“的確!”郭凱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