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談合作
顧教授重生後的農村日常 作者:優秀的狗蛋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福的話讓朱長誌愣了一下。
他隱晦地看了李福一眼:這人今天怎麽說話感覺有點怪?難不成他不知道省裏的這幫教授就是衝著顧展來的嗎?
倒是孫元沒什麽反應,繼續接著剛才的話茬:“小顧同誌,這裏也是你的家鄉,你熟,帶咱們四處瞧瞧?”
“好的,孫院長。”顧展輕鬆應下。
倒是李福,因為孫元的話,心裏有些憋悶。
顧展和趙寶根帶著眾人去看了一大片山下的荒地,還有大隊裏的牛棚。
郭誌達看見黃牛就喜歡得不行,非要進牛棚裏麵去看。
趙寶根讓人打開牛棚的門,郭誌達帶著孫元一起走了進去。
身後的眾人也跟著走了進去。
“院長你看,他們這個黃牛養的不錯嘛,膘肥體壯的。”
“的確是不錯,上河村的人養牛有一手啊?哈哈哈哈……”
聽見孫元和郭誌達的聊天,劉建華和朱長誌也跟著往前看.
趙寶根站在最前麵,得意地指著牛說道:“咱們這牛,十裏八鄉也找不出來比這毛色更好的了,要不是年中那場病,這三頭牛能長得更好。”
趙寶根指著當時得病最重的三頭牛說道。
“這已經是非常不錯了。”郭誌達興奮地說。
他現在基本已經決定,將繁育基地放在這個村子了。
“院長,我覺得這裏很不錯,非常適合咱們的“安河一號”在這裏生長繁育。
孫元點頭:“的確是,各方麵的條件都不錯。”
調研行程結束,一行人到了夏縣縣城吃飯。
飯後,顧展單獨找上孫元和郭誌達。
“孫院長,郭組長,我來這裏是想和你們商量一下在上河村投放‘安河一號’黃牛的事情。”
“坐,快坐,小顧。”孫元站起身招呼人。
顧展順勢坐在孫元對麵的椅子上,思索一下問道:“孫院長,郭組長,我想問一下你們預計能給出多少頭牛?還有每頭牛的價格大致是多少?”
郭誌達沉吟一下道:“三十頭,價格每頭六百元。”
顧展皺眉, 一頭品種黃牛賣出六百元的價格的確算是良心價格了,現在售賣的一般黃牛價格也不止六百元更何況是基礎母牛。
這也看得出來農科院是的確想盡快將這批牛投放到市場上,但是三十頭的數量,的確是有點少了,無法形成規模經濟,到時候生產效益恐怕不高。
“郭組長,牛的數量能不能再多一點?”顧展嚐試著問道。
郭誌達本以為顧展會嫌多,沒有料到顧展居然是嫌少,他有些意外地看向孫元,在得到孫元的眼神示意後,說道:“四十頭吧。”
“還是有點少,能不能再多一點?”顧展說道,種牛太少的話,繁育時間會延長,恐怕到時候根本不能滿足本地需求。
“五十頭,這已經是最多了,我們隻有這麽多。”
“行。”顧展爽快應下。
“孫院長,還有就是錢的問題。”顧展話說了一半,將問題拋給孫元。
孫元一聽,正題來了,這小子原來是在這兒等著他呢。
他坐直了身子,正色問顧展:“小顧,你們生產大隊打算出多少錢?”
顧展鄭重說道:“我們生產大隊沒有錢。”
郭誌達一聽急了,這不給錢怎麽能成呢?這些牛他們一代一代培育,到現在也投入進去了不少的錢,現在如果說資金無法回流的話,那後續的研究怎麽辦呢?現在研究院可是到處都等著用錢呢。
“這怎麽行呢?小顧,不行你們再向上級領導爭取一下?”
“孫院長,郭組長,想必你們也知道,現在各級的資金都非常緊缺。”
“這……”孫元語塞。
“二位領導,您看這樣行不行?如果你們選擇上河村作為‘安河一號’的投放地的話,或許我們可以合作解決當下的困境?”
“合作?”
對於顧展提出的這個思路,孫元倒是來了興趣:“你說來聽聽。”
顧展頓了頓道:“上河村為農科院提供研究場所,咱們的研究工作可以在上河村繼續實施,包括後期的品種改良研究工作。”
“這個條件有點吸引力,但是我們在其他地方也能實現。”孫元說道。
看著二人一來一往,郭誌達感覺自己要急得冒火了。
“不隻是提供科研場所,如果養牛場順利建立的話,我們養牛場的牛都可以成為你們的觀測樣本。”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也顯得我們有些強盜邏輯。這些牛相當於我們上河村向省農科院購買,但是這買牛的錢能不能在我們盈利之後分期償還?”
“分期償還?”孫元對於分期償還這種事情還是第一次聽說,便好奇多問了一句。
“對,待養牛場開始有了收入之後,我們在養牛場盈利後分三年償還這批牛錢。您看怎麽樣?”
郭誌達對於這種分期償還的方式,還是抱有一定的排斥態度。
按照顧展說的盈利之後分三年償還購買牛的錢,但是如果一直沒有盈利怎麽辦?郭誌達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妥,後續未知風險太大了,難以接受。
顯然孫元也是想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他還想聽聽顧展的解決方案,便繼續問道:“還有什麽其他的補充條件嗎?”
顧展抬眼看了眼孫元,便知道這老頭兒現在也開始猶豫了。
顧展穩了穩心神,告訴自己這個時候千萬不能退縮,否則將功虧一簣。
開辦這個養牛場,他是勢在必得的,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養牛場,還是上河村乃至夏縣通往致富路上的鑰匙。
思及此,顧展抬頭看向孫元和郭誌達:“我知道二位現在肯定還是非常猶豫的,我也理解二位現在擔心的是什麽事情,無非就是擔心我們的養牛場會虧損,付不起買牛的錢。”
孫元被看穿心思,不好意思地扶了扶眼鏡,視線稍微避開顧展的視線:“小顧,咱們省農科院你最是了解的,不是我們不幫你,使我們實在是也需要資金回籠啊。”
顧展正了正臉上的神色繼續說道:“我可以很肯定的說,我們的養牛場不會虧。”
“這……”
郭誌達看著顧展一臉篤定的神色,心中開始左右搖擺,一時間竟也無法做出決定。
他將視線再一次看向孫元:“孫院長,您覺得呢?”
孫元心中暗暗叫苦,這老小子,自己怕得罪人,便將問題甩給自己。
孫元挪了挪身子,往直了坐了一下,繼續問顧展:“嗯,除了分期償還買牛的錢,還有呢?”
顧展在心中想了一下養牛場的後續經營和盈利的問題,便繼續順著剛才的話說道:“我們可以保證,最晚四年便可將全部的錢如數償還你們。”
“四年?”
孫元開始猶豫了,四年時間對於農業研究的周期來說不算長,但是作為還錢的周期還是有點長啊!
到底要怎麽辦?孫元覺得很為難。
“這樣吧,小顧,我們再考慮一下,考慮清楚了會給你答複。”
“好的,那我等孫院長和郭組長的答複。”
他隱晦地看了李福一眼:這人今天怎麽說話感覺有點怪?難不成他不知道省裏的這幫教授就是衝著顧展來的嗎?
倒是孫元沒什麽反應,繼續接著剛才的話茬:“小顧同誌,這裏也是你的家鄉,你熟,帶咱們四處瞧瞧?”
“好的,孫院長。”顧展輕鬆應下。
倒是李福,因為孫元的話,心裏有些憋悶。
顧展和趙寶根帶著眾人去看了一大片山下的荒地,還有大隊裏的牛棚。
郭誌達看見黃牛就喜歡得不行,非要進牛棚裏麵去看。
趙寶根讓人打開牛棚的門,郭誌達帶著孫元一起走了進去。
身後的眾人也跟著走了進去。
“院長你看,他們這個黃牛養的不錯嘛,膘肥體壯的。”
“的確是不錯,上河村的人養牛有一手啊?哈哈哈哈……”
聽見孫元和郭誌達的聊天,劉建華和朱長誌也跟著往前看.
趙寶根站在最前麵,得意地指著牛說道:“咱們這牛,十裏八鄉也找不出來比這毛色更好的了,要不是年中那場病,這三頭牛能長得更好。”
趙寶根指著當時得病最重的三頭牛說道。
“這已經是非常不錯了。”郭誌達興奮地說。
他現在基本已經決定,將繁育基地放在這個村子了。
“院長,我覺得這裏很不錯,非常適合咱們的“安河一號”在這裏生長繁育。
孫元點頭:“的確是,各方麵的條件都不錯。”
調研行程結束,一行人到了夏縣縣城吃飯。
飯後,顧展單獨找上孫元和郭誌達。
“孫院長,郭組長,我來這裏是想和你們商量一下在上河村投放‘安河一號’黃牛的事情。”
“坐,快坐,小顧。”孫元站起身招呼人。
顧展順勢坐在孫元對麵的椅子上,思索一下問道:“孫院長,郭組長,我想問一下你們預計能給出多少頭牛?還有每頭牛的價格大致是多少?”
郭誌達沉吟一下道:“三十頭,價格每頭六百元。”
顧展皺眉, 一頭品種黃牛賣出六百元的價格的確算是良心價格了,現在售賣的一般黃牛價格也不止六百元更何況是基礎母牛。
這也看得出來農科院是的確想盡快將這批牛投放到市場上,但是三十頭的數量,的確是有點少了,無法形成規模經濟,到時候生產效益恐怕不高。
“郭組長,牛的數量能不能再多一點?”顧展嚐試著問道。
郭誌達本以為顧展會嫌多,沒有料到顧展居然是嫌少,他有些意外地看向孫元,在得到孫元的眼神示意後,說道:“四十頭吧。”
“還是有點少,能不能再多一點?”顧展說道,種牛太少的話,繁育時間會延長,恐怕到時候根本不能滿足本地需求。
“五十頭,這已經是最多了,我們隻有這麽多。”
“行。”顧展爽快應下。
“孫院長,還有就是錢的問題。”顧展話說了一半,將問題拋給孫元。
孫元一聽,正題來了,這小子原來是在這兒等著他呢。
他坐直了身子,正色問顧展:“小顧,你們生產大隊打算出多少錢?”
顧展鄭重說道:“我們生產大隊沒有錢。”
郭誌達一聽急了,這不給錢怎麽能成呢?這些牛他們一代一代培育,到現在也投入進去了不少的錢,現在如果說資金無法回流的話,那後續的研究怎麽辦呢?現在研究院可是到處都等著用錢呢。
“這怎麽行呢?小顧,不行你們再向上級領導爭取一下?”
“孫院長,郭組長,想必你們也知道,現在各級的資金都非常緊缺。”
“這……”孫元語塞。
“二位領導,您看這樣行不行?如果你們選擇上河村作為‘安河一號’的投放地的話,或許我們可以合作解決當下的困境?”
“合作?”
對於顧展提出的這個思路,孫元倒是來了興趣:“你說來聽聽。”
顧展頓了頓道:“上河村為農科院提供研究場所,咱們的研究工作可以在上河村繼續實施,包括後期的品種改良研究工作。”
“這個條件有點吸引力,但是我們在其他地方也能實現。”孫元說道。
看著二人一來一往,郭誌達感覺自己要急得冒火了。
“不隻是提供科研場所,如果養牛場順利建立的話,我們養牛場的牛都可以成為你們的觀測樣本。”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也顯得我們有些強盜邏輯。這些牛相當於我們上河村向省農科院購買,但是這買牛的錢能不能在我們盈利之後分期償還?”
“分期償還?”孫元對於分期償還這種事情還是第一次聽說,便好奇多問了一句。
“對,待養牛場開始有了收入之後,我們在養牛場盈利後分三年償還這批牛錢。您看怎麽樣?”
郭誌達對於這種分期償還的方式,還是抱有一定的排斥態度。
按照顧展說的盈利之後分三年償還購買牛的錢,但是如果一直沒有盈利怎麽辦?郭誌達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妥,後續未知風險太大了,難以接受。
顯然孫元也是想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他還想聽聽顧展的解決方案,便繼續問道:“還有什麽其他的補充條件嗎?”
顧展抬眼看了眼孫元,便知道這老頭兒現在也開始猶豫了。
顧展穩了穩心神,告訴自己這個時候千萬不能退縮,否則將功虧一簣。
開辦這個養牛場,他是勢在必得的,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養牛場,還是上河村乃至夏縣通往致富路上的鑰匙。
思及此,顧展抬頭看向孫元和郭誌達:“我知道二位現在肯定還是非常猶豫的,我也理解二位現在擔心的是什麽事情,無非就是擔心我們的養牛場會虧損,付不起買牛的錢。”
孫元被看穿心思,不好意思地扶了扶眼鏡,視線稍微避開顧展的視線:“小顧,咱們省農科院你最是了解的,不是我們不幫你,使我們實在是也需要資金回籠啊。”
顧展正了正臉上的神色繼續說道:“我可以很肯定的說,我們的養牛場不會虧。”
“這……”
郭誌達看著顧展一臉篤定的神色,心中開始左右搖擺,一時間竟也無法做出決定。
他將視線再一次看向孫元:“孫院長,您覺得呢?”
孫元心中暗暗叫苦,這老小子,自己怕得罪人,便將問題甩給自己。
孫元挪了挪身子,往直了坐了一下,繼續問顧展:“嗯,除了分期償還買牛的錢,還有呢?”
顧展在心中想了一下養牛場的後續經營和盈利的問題,便繼續順著剛才的話說道:“我們可以保證,最晚四年便可將全部的錢如數償還你們。”
“四年?”
孫元開始猶豫了,四年時間對於農業研究的周期來說不算長,但是作為還錢的周期還是有點長啊!
到底要怎麽辦?孫元覺得很為難。
“這樣吧,小顧,我們再考慮一下,考慮清楚了會給你答複。”
“好的,那我等孫院長和郭組長的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