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蒙了塊青色棉布,直挺挺的邱老爺,被邱管家叫來幾個家丁,搬胳膊抬腿地抬了出去,放在了第二輛馬車上。
邱府人告辭離去。
馬車軲轆碾在石板上,在寂靜的夜裏愈發清晰。
掌櫃的和掌櫃娘子站在門口,目送著邱府一行人離去。
直到人和馬車都沒入黑夜,連動靜都聽不清了,掌櫃的才拍拍掌櫃娘子肩膀,道:“進去吧,把門板重新上上。”
重新進了客棧,掌櫃的重新上門板,掌櫃娘子站在一旁,手裏捏著兩張薄薄的銀票,一臉不安。
“這也給得太多了,不過是一塊粗棉布,哪值得二百兩銀子?”
掌櫃的上好門板,重新頂上門閂,才提著燈籠過來。
“想那麽多做甚,邱家那麽有錢,二百兩對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麽。”
夫妻倆一前一後,往房間走。
下午火燒月喜樓,被提前搬出來的客人還有月喜樓的幫廚雜役,足足四、五十號人。
一部分鄰近鎮子的,已被聞訊趕來的家人,罵罵咧咧地接走。
還有二十來號,一直沒人來接。
最後沒辦法,圍著看了場熱鬧的眾人,兩人抬一個,把二十來號人統統抬到了離得最近的青峰客棧。
掌櫃的把這二十多個客人,都塞進了一樓客房。
這會子也顧不上一間房能住幾人了,隻要能塞進,就往房裏搬。
搬進去了往地上一扔,也不用往床上放。
正值暑天,熱得很,也不怕著涼。
二樓住著小神仙,可不能上去打擾。
一年都沒客人的青峰客棧,突然多了二十來個客人,掌櫃的喜不自勝。
果真,他的客人全是被月喜樓給搶走了,月喜樓剛倒,客人可又回來了。
等明日客人醒了,結了房錢,這客棧就又能做起來了。
客棧裏冷不丁多了這麽多人,店小二又報了病,夫妻倆一商量,索性鋪蓋一卷,帶著小閨女也搬到了客棧裏住。
就住在一樓位置最偏,房間最小,位於樓梯底下的那間房。
進了房間,掌櫃的點亮桌上的油燈,吹熄了手上的燈籠,才繼續剛才的話題。
“再說了,這二百兩你以為隻是買你那匹粗棉布?錯了,二百兩,是封口費。”
“封口?”掌櫃娘子正在看睡熟的小閨女,聞言心頭一跳,抬起頭來,“你是說,邱老爺的事……”
“噓——”掌櫃的手指豎在唇上,止住了她的話頭,“這事啊,從此以後爛在肚子裏,不管誰來問,包括你娘家人,都隻有三個字——‘不知道’!”
掌櫃娘子心沉了沉,重重點頭,“放心吧,我曉得厲害輕重。”
今晚發生的事,她坐在大堂,從頭到尾看了個全。
邱夫人,以往名聲不顯,今夜之事,倒顯出幾分當斷則斷。
以後的邱家,當家作主的,要換人了。
掌櫃的見她又拿起針線筐裏的衣衫,在油燈下繼續縫 ,便勸道:“太晚了,睡吧,明天再做也一樣。”
頓了頓,他又道,“左右咱現在手裏有了銀子,明天我先去縣城一趟,把銀票換開。你先去布莊,挑兩匹好一點的料子,給小神仙重新做兩套衣衫。布莊那裏,你和掌櫃的說好,等我回來,便去結清銀錢。”
掌櫃娘子想了想,放下手中的粗布衣衫。
“也好。”
吹熄油燈,夫妻兩個躺在床上。
黑暗裏,掌櫃娘子聲音小得出奇。
“那匣銀票,小神仙為何不要?”
明明她看見,聽到是一匣子銀票時,小神仙眼都亮了。
“這都不懂?所謂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小神仙可比君子。”掌櫃的說的頭頭是道。
是這樣嗎?掌櫃娘子蹙著眉頭。
“我倒覺得,小神仙是不想救邱家老爺。若是收了邱家銀子,不救人可說不過去。”
下午邱老爺抬回來時,她可是親眼看著,小神仙讓人去紙紮鋪買回了黃裱紙,把黃裱紙裁成巴掌大的方塊,拿著筆墨在黃裱紙上畫出奇怪的圖案。
瞬間,掌櫃娘子就明白了,小神仙在畫符。
畫好的符,一張張的全用在了邱老爺身上。
年過半百的邱老爺,又是在地上翻滾哀嚎,又是不停地在身上抓撓。
後來,小神仙又畫了一張符,那難聽的哀嚎聲就聽不見了。
再貼幾張,邱老爺便直挺挺地躺在地上,臉上神情又是驚恐又是怨憤。
等小神仙玩夠了,便讓掌櫃的找了根粗麻繩,將邱老爺全身上下都捆了起來,豎在了牆角。
她也不懂,明明人都不會動了,為何小神仙要拿繩子再綁一遍。
不過,小神仙看著被綁成繭子的邱老爺時,笑得可真開心。
掌櫃的已經困得眼皮發澀。
“當然不想救了,”他打了個哈欠,“小神仙是幹什麽的?收邪祟的。而邱老爺呢?養邪祟的。小神仙願意救他才奇怪。”
又一個大大的哈欠。
“睡吧睡吧,別想那麽多了,又不關咱們的事。”
掌櫃的翻了個身,沉沉睡去。
掌櫃娘子又琢磨了一會兒,抵不住昏昏睡意,也沉沉睡去。
等她睜開眼,便聽到大堂有動靜。
忙忙慌慌地起了床,一開房門,便看到細雨精精神神地大堂裏又是踢腿又是揮拳,練得虎虎生風。
“小神仙,今兒個起得這般早。”
掌櫃娘子笑著打了個招呼。
細雨手上動作不停,“睡不著,吵到你們了麽?”
“不不不,我也該起了,”掌櫃娘子忙道,“今早上還喝白粥,我攤點雞蛋餅,小神仙愛吃不?”
細雨眉開眼笑,“雞蛋餅,好啊好啊,我愛吃,多烙點。”
……
在青峰鎮,細雨多待了五天。
掌櫃娘子從裏到外,給她趕製出來四套衣衫。
兩套薄的夏日換洗,一套夾的春秋可穿,還有一套絮了厚厚的棉花,是冬日落雪時節穿的。
細雨在雜貨鋪子特製的木桶也做好了。
兩個木桶用軟皮子連在一起,正好可以架在大青驢的背上。
青驢的背上,掌櫃娘子也貼心地準備了厚厚的軟墊。
告別了掌櫃娘子,一隻桶裏塞著大白,另一隻桶裏裝滿了青峰鎮百姓送來的吃食,細雨悠哉悠哉地騎著大青驢,離開了青峰鎮,往青陽縣城方向而去。
邱府人告辭離去。
馬車軲轆碾在石板上,在寂靜的夜裏愈發清晰。
掌櫃的和掌櫃娘子站在門口,目送著邱府一行人離去。
直到人和馬車都沒入黑夜,連動靜都聽不清了,掌櫃的才拍拍掌櫃娘子肩膀,道:“進去吧,把門板重新上上。”
重新進了客棧,掌櫃的重新上門板,掌櫃娘子站在一旁,手裏捏著兩張薄薄的銀票,一臉不安。
“這也給得太多了,不過是一塊粗棉布,哪值得二百兩銀子?”
掌櫃的上好門板,重新頂上門閂,才提著燈籠過來。
“想那麽多做甚,邱家那麽有錢,二百兩對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麽。”
夫妻倆一前一後,往房間走。
下午火燒月喜樓,被提前搬出來的客人還有月喜樓的幫廚雜役,足足四、五十號人。
一部分鄰近鎮子的,已被聞訊趕來的家人,罵罵咧咧地接走。
還有二十來號,一直沒人來接。
最後沒辦法,圍著看了場熱鬧的眾人,兩人抬一個,把二十來號人統統抬到了離得最近的青峰客棧。
掌櫃的把這二十多個客人,都塞進了一樓客房。
這會子也顧不上一間房能住幾人了,隻要能塞進,就往房裏搬。
搬進去了往地上一扔,也不用往床上放。
正值暑天,熱得很,也不怕著涼。
二樓住著小神仙,可不能上去打擾。
一年都沒客人的青峰客棧,突然多了二十來個客人,掌櫃的喜不自勝。
果真,他的客人全是被月喜樓給搶走了,月喜樓剛倒,客人可又回來了。
等明日客人醒了,結了房錢,這客棧就又能做起來了。
客棧裏冷不丁多了這麽多人,店小二又報了病,夫妻倆一商量,索性鋪蓋一卷,帶著小閨女也搬到了客棧裏住。
就住在一樓位置最偏,房間最小,位於樓梯底下的那間房。
進了房間,掌櫃的點亮桌上的油燈,吹熄了手上的燈籠,才繼續剛才的話題。
“再說了,這二百兩你以為隻是買你那匹粗棉布?錯了,二百兩,是封口費。”
“封口?”掌櫃娘子正在看睡熟的小閨女,聞言心頭一跳,抬起頭來,“你是說,邱老爺的事……”
“噓——”掌櫃的手指豎在唇上,止住了她的話頭,“這事啊,從此以後爛在肚子裏,不管誰來問,包括你娘家人,都隻有三個字——‘不知道’!”
掌櫃娘子心沉了沉,重重點頭,“放心吧,我曉得厲害輕重。”
今晚發生的事,她坐在大堂,從頭到尾看了個全。
邱夫人,以往名聲不顯,今夜之事,倒顯出幾分當斷則斷。
以後的邱家,當家作主的,要換人了。
掌櫃的見她又拿起針線筐裏的衣衫,在油燈下繼續縫 ,便勸道:“太晚了,睡吧,明天再做也一樣。”
頓了頓,他又道,“左右咱現在手裏有了銀子,明天我先去縣城一趟,把銀票換開。你先去布莊,挑兩匹好一點的料子,給小神仙重新做兩套衣衫。布莊那裏,你和掌櫃的說好,等我回來,便去結清銀錢。”
掌櫃娘子想了想,放下手中的粗布衣衫。
“也好。”
吹熄油燈,夫妻兩個躺在床上。
黑暗裏,掌櫃娘子聲音小得出奇。
“那匣銀票,小神仙為何不要?”
明明她看見,聽到是一匣子銀票時,小神仙眼都亮了。
“這都不懂?所謂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小神仙可比君子。”掌櫃的說的頭頭是道。
是這樣嗎?掌櫃娘子蹙著眉頭。
“我倒覺得,小神仙是不想救邱家老爺。若是收了邱家銀子,不救人可說不過去。”
下午邱老爺抬回來時,她可是親眼看著,小神仙讓人去紙紮鋪買回了黃裱紙,把黃裱紙裁成巴掌大的方塊,拿著筆墨在黃裱紙上畫出奇怪的圖案。
瞬間,掌櫃娘子就明白了,小神仙在畫符。
畫好的符,一張張的全用在了邱老爺身上。
年過半百的邱老爺,又是在地上翻滾哀嚎,又是不停地在身上抓撓。
後來,小神仙又畫了一張符,那難聽的哀嚎聲就聽不見了。
再貼幾張,邱老爺便直挺挺地躺在地上,臉上神情又是驚恐又是怨憤。
等小神仙玩夠了,便讓掌櫃的找了根粗麻繩,將邱老爺全身上下都捆了起來,豎在了牆角。
她也不懂,明明人都不會動了,為何小神仙要拿繩子再綁一遍。
不過,小神仙看著被綁成繭子的邱老爺時,笑得可真開心。
掌櫃的已經困得眼皮發澀。
“當然不想救了,”他打了個哈欠,“小神仙是幹什麽的?收邪祟的。而邱老爺呢?養邪祟的。小神仙願意救他才奇怪。”
又一個大大的哈欠。
“睡吧睡吧,別想那麽多了,又不關咱們的事。”
掌櫃的翻了個身,沉沉睡去。
掌櫃娘子又琢磨了一會兒,抵不住昏昏睡意,也沉沉睡去。
等她睜開眼,便聽到大堂有動靜。
忙忙慌慌地起了床,一開房門,便看到細雨精精神神地大堂裏又是踢腿又是揮拳,練得虎虎生風。
“小神仙,今兒個起得這般早。”
掌櫃娘子笑著打了個招呼。
細雨手上動作不停,“睡不著,吵到你們了麽?”
“不不不,我也該起了,”掌櫃娘子忙道,“今早上還喝白粥,我攤點雞蛋餅,小神仙愛吃不?”
細雨眉開眼笑,“雞蛋餅,好啊好啊,我愛吃,多烙點。”
……
在青峰鎮,細雨多待了五天。
掌櫃娘子從裏到外,給她趕製出來四套衣衫。
兩套薄的夏日換洗,一套夾的春秋可穿,還有一套絮了厚厚的棉花,是冬日落雪時節穿的。
細雨在雜貨鋪子特製的木桶也做好了。
兩個木桶用軟皮子連在一起,正好可以架在大青驢的背上。
青驢的背上,掌櫃娘子也貼心地準備了厚厚的軟墊。
告別了掌櫃娘子,一隻桶裏塞著大白,另一隻桶裏裝滿了青峰鎮百姓送來的吃食,細雨悠哉悠哉地騎著大青驢,離開了青峰鎮,往青陽縣城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