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90年,肖路明顯感覺到氣氛和八幾年的時候大為不同了。


    現在基本上很少聽見有人吃不飽的話題了,大家討論的都是工作,工資,穿著打扮這些。


    不過這跟他的所在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


    這要是在村裏的話,肯定還是討論著地裏的事兒了。


    肖天來了南方,最開始很不習慣,主要體現在吃的上麵。


    他是純正北方人,喜歡吃麵食。


    但是這邊的人包餃子都不會擀皮,再加上陳枝和劉英都進了廠,一個月想吃頓餃子都夠嗆。


    劉英偶爾晚上做一頓,也不能做太多,這邊天氣熱,做多了容易壞。


    這時候還沒有冰箱,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吃一頓買一頓。


    肖天最不習慣的就是這個。


    陳枝和劉英進了服裝廠,肖天到了塑料廠做倉管,一家人都算是有了自己的營生。


    不過這邊有個好處就是天氣不錯,一年基本上沒什麽冬天。


    到了冬天也不冷,到了十月還在穿短袖,劉英還在嘖嘖稱奇。


    說這要是在老家的話,早就開始燒炕了。肖路也不置可否。


    到了90年,肖路明顯感覺到經濟飛快發展了。


    原先平穩生產的塑料廠,業績一下子迎來了井噴式增長。


    肖路買了機器回來還沒多久,生產部又說設備不夠用了。


    他看了看排單,下半年的訂單都堆滿了。


    肖路看著厚厚的一遝銷售合同,心中不由得想起了林鴻。


    不知道他現在有沒有後悔過。


    這天周舟來簽單的時候,肖路看著滿滿一本,簡直有些驚嚇。


    周舟看著老板,笑了笑問道:“怎麽了肖總?”


    肖路看著堆成山的合同,笑著說道:“這麽多的訂單,咱們是不是終於要爆發了?”


    周舟欣喜的看著肖路,眼裏止不住的泛出淚光。


    :“肖總,應該是的,咱們廠就要迎來一個新高度了。”


    肖路聞言點了頭,配合著說道:“這段時間,我這手腕都很痛,都是簽字簽的。”


    周舟聞言也跟著笑了起來。


    肖路想到上個月采購的機器,忽然問道:“新機器好用嗎?現在產能能跟上了?”


    周舟點點頭:“新機器噸位大,比以前的機器好用,不過我們現在是生產線全開,都沒閑著。業務部那邊還在源源不斷的接單呢!”


    肖路點了點頭說道:“人手不夠就再招些,地方不夠我也想辦法,反正全力保證貨物交期。”


    周舟點了點頭,肖路又去了一趟財務室。


    往年一個月最多掙個二十多萬,今年下半年開始直接爆發式增長了。


    肖路看了上個月的報表,現在一個月就能賺到100多萬。


    不過這還不是純利潤,具體的數據得等到下個月才會出來。


    肖路站在辦公室的窗戶下,俯瞰著整片園區。


    他覺得這裏的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這個園區就像是熟睡的神秘巨龍一般,正在緩緩覺醒。


    肖路知道,未來幾年經濟蒸蒸日上,正是發展的好機會。


    他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不能錯過這幾年黃金時段。


    到了下半年,肖路的重心基本上全部在廠裏了,偶爾會出差一段時間,但是很快就回來了。


    陳枝實習期滿了,要回京城交畢業設計,還要拿畢業證。


    肖路不放心她一個人,把她送了回去。


    陳枝的設計交上去之後,果然獲得教授好評,很順利就拿到了畢業證。


    陳枝的老師還給她推薦了一家大公司讓她去入職設計師。


    但是陳枝覺得在南方能學到的東西更多,委婉的給拒絕了。


    肖路知道這事兒的時候還有些驚訝,他覺得自己媳婦兒成熟了不少。


    把陳枝送上了火車之後,肖路一個人要去一趟海市。


    他過去不是因為別的事,而是因為今年股票會在海市開市。現在距離開市隻有半個月的時間了。


    炒股這東西,被那些人炒的神乎其神的,大家都想一夜賺大錢,所以海市的股民還是很活躍的。


    但是不是任何人都能炒股的,需要先去買一張股票代購證才行。


    肖路在那邊聯係了一家證券公司,一開年就寄了錢過去。


    因為股票不是誰都能買的,所以這個代購證尤其重要。


    原價30一張的股票代購證,最高炒到了5000塊一張了。


    肖路買的早,雖沒花高價,但也用了十倍價才買到一張。


    這次過去主要就是拿這個證件的。


    肖路提前在銀行做好了承兌,隻等著這次過去放手一搏了。


    他到了海市的時候,已經是12月初了。


    股市還有幾天開市,肖路想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必然要比別人先付出才行。


    他每天跑證交所,了解到了,這次總共隻有8支股票。


    肖路已經提前看好了兩支科技股,還有一支證券股,就等著開市all in了。


    肖路苦等許久,終於等到開市這天。


    海市證交所裏麵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全是來買股票的。


    肖路拿著手裏的承兌,直接找了一個經理。


    那人將他請進辦公室,給肖路仔細分析了一下八支股票。


    肖路早先已經有了一些了解,按照原定的買了兩支科技股,又買了兩支證券金融股。


    每家公司投了兩百萬。


    肖路這幾支股票都是精挑細選的,他想的是先短持一段時間看看情況再做決定。


    他在海市租了一間旅館長住,準備先在這邊待一個月再說。


    這時候的股票跟後麵有很大區別,買進賣出都需要在證券所進行交易。


    不像是二十年後,大家隻需要手機或是電腦上操作就行。


    肖路每天的任務就是準時起床,然後去證交所看行情。


    每次看到自己買的那幾支穩定上漲的時候,肖路就覺得無比欣慰。


    他知道股票這東西就是割韭菜,肖路想割別人韭菜,又害怕自己當了韭菜。


    他在裏麵投了800萬,不關係是不可能的。


    他上輩子也炒股,隻是那時候和現在炒股有很大的區別。


    現在炒股這一行也需要時間和精力,每天都要盯著行情走勢。


    肖路在海市待了一個月,賣掉了其中兩支股。


    掙了小一百萬。


    他把賣掉的錢用來買了剩下的兩支,準備長期持股了。


    觀察了一個多月,這兩支股票比較穩定,主要是大多是原始股轉過來的,肖路也看不清楚漲幅。


    要是按照後麵的方式算的話,這兩隻股的漲勢破百倍也是有可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八零年代當萬元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蜉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蜉羽並收藏我在八零年代當萬元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