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長安易主·劉玄身死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讓那些皇室眾人、讓那些王侯貴族們知道婦人的想法,那他們一定會讚賞地表示她想的非常正確,事實就是這樣。
比起那些彎彎繞繞拐來拐去還需要消耗大量腦細胞的不斷挖坑設下陷阱,當然還是這樣直接簡單的做法最為快速有效,最為迅速快捷了。
當然,不是說朝堂上沒有那種互相攻訐、彼此挖坑、相互找各種機會來陷害的政治鬥爭,事實上,在更多的時間之中,在正常狀態之下,這種彼此拉扯的政治鬥爭才是常態。
說一句冠冕堂皇的話,大家都是體麵人,都是貴族或者官宦,怎麽能沒事兒做什麽有失身份的事情呢?
那太不體麵了!
當然,之所以這麽體麵,也是因為大家沒有什麽絕對的實力能夠直接對政敵全家成功下殺手,不留後患,也不會引人詬病——如果真的下殺手,能不能把對方全部幹掉是一方麵,這個“全部”不隻是全家,還包括弟子、同派係、其他支持者;
除此之外,在下殺手之後的名聲口碑同樣是問題,在沒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在名不正言不順的情況下,直接對大臣下手,如何不會被天下詬病責罵?
當然,名聲有時候大家不怎麽在乎,可是壞名聲帶來的負麵效果大家還是在乎的。
但是如果可以的話,那大家也還是非常樂意選擇那種可以將敵人從物理層麵徹底消滅的方式的——典型代表,如大唐相親相愛一家人,如五代十國奮發向上的將領們,也如南北朝時期可能腦子正常也可能不正常的諸多皇室。
他們對於這件事情的評價隻有一點:“水平真低,能力真差。”
可不是麽!
劉玄作為一個在這時還名正言順的皇帝,要麽就好好地籠絡這些將領,要麽決定幹掉這些人,那就下手幹脆利落點啊!
怎麽都把人放進陷阱之中了,結果卻還能把人都放跑了?
那個隗囂沒來就沒來吧,起碼也得先把張卬這四個人全都處理掉,可劉玄偏偏要等一等隗囂,還把張卬等人放到了外麵,讓他們察覺到了不對,有了突圍而出的可能。
這不是能力不足是什麽?
至於想要綁架劉玄的張卬等人,同樣水平不行。
特別是那些成功上位的將領們,對於張卬等人的做法更是嫌棄:手握眾多兵馬,還拉到了大量實權將領的支持,皇帝在宮中又沒有多少兵力,都這樣了,居然還能失手?
後來,還在混戰中被打敗,隨後被迫退出長安……
能力真的是太不行了!
【王匡和張卬等人會合之後,便合力與劉玄軍對抗——沒錯,劉玄軍。】
【在跑到趙萌那裏之後,劉玄便讓趙萌和李鬆一同進攻在長安城中的王匡和張卬等人,完全忘記了或者說忽視了即將到來的赤眉軍的威脅。】
【而在連戰一個多月之後,張卬和王匡等人最終不敵,不得不敗退離開長安,劉玄重新回到長安的宮廷之中。】
【此時,時間已經快到九月份了,赤眉軍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行軍之後,也抵達了高陵(西安高陵區),王匡和張卬等人便立刻選擇了投降赤眉軍,與赤眉軍一同向長安進軍,加入了攻打劉玄的隊伍之中。】
【劉玄派遣李鬆率兵守城,結果大敗,李鬆本人也被活捉;恰好此時守城的城門校尉是李鬆的弟弟李泛,樊崇便以李鬆為人質,派遣使者傳話給李泛,表示“隻要你打開城門,就饒你兄長一命”。】
【聽到這個條件,李泛沒有過多猶豫,直接打開了城門。】
【九月,赤眉軍入城。】
【劉玄單人匹馬逃到了高陵,此地屬於右扶風治下,到了此地之後,劉玄直接被右輔都尉嚴本抓了起來,直到赤眉軍向其傳達招降之意。】
【赤眉軍表示,二十天之內,如果劉玄願意投降,那麽就封他為長沙王;但時間隻有二十天,過期不候。】
【劉玄走投無路,對這個招降條件動心了。他派遣劉恭——啊沒錯,就是劉盆子的那個大哥劉恭,劉玄的侍中——前去赤眉軍中,表達自己的歸降之意。】
【收到消息後,樊崇便派遣被任命為右大司馬的謝祿前去接受劉玄的投降。】
【十月份,劉玄肉袒,跟著謝祿前往長樂宮,獻上皇帝的印綬。隨後,赤眉軍中一部分將領認為劉玄有罪,理應處死,於是要把劉玄殺掉,即使謝祿和劉恭求情都沒有用。】
【劉恭不願意放棄,追上去表示,“我一直都護衛陛下,若要身死,請讓我死在他的前麵!”,隨後,還拔劍自刎,被樊崇等人攔了下來。】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劉玄是死不了了,樊崇等人商議後將他封為了畏威侯,這個封號也蠻有意思,畏威畏威,畏威而不懷德,是蠻夷啊!但劉恭覺得不夠,繼續求情,再加上之前說好的招降條件,劉玄最終到底是被封為了長沙王。】
【雖然這個長沙王名不副實吧,但是名號有了,命也暫時保住了,劉玄便繼續跟隨謝祿居住,劉恭也不時前去護衛。】
“啥?他憑什麽不用死?還被封王?!”有百姓憤怒地罵了出來。
對於劉玄不僅沒有死,還被封王這件事情,他們根本不願意接受——事實上,雖然那個畏威侯的名號確實有點意思,可即使封侯,百姓們也不願意接受。
即使這個王侯再名不副實,即使他的封號再有深意再難聽,那也是一個侯,是一個王!
王侯這樣的貴族,即使再如何,也和他們這樣的百姓天差地別,這些人再落魄也不會落到像是百姓一樣艱難求生的地步。
所以,許多百姓根本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憑什麽?!
“那個劉恭是誰?他怎麽一直要給這個劉玄求情?難道劉玄沒有罪過嗎?難道他不應該死嗎?!”
“對啊,難道他不該死嗎?他讓長安變成這樣,他一直享樂不管天下,現在他被俘了,憑什麽不用去死,還能封王?”
他們可是完全能夠想象到,此時的長安百姓,乃至長安周邊受劉玄控製的百姓,如今的日子會是怎樣的水深火熱,怎樣的痛苦絕望。
而更關鍵的是,這些遭遇甚至都不需要他們去想象,也不用他們代入自己的親身經曆或者親眼見聞,這個神奇的東西上就放出來了長安城中的荒涼破敗之景——雖然時間不長,隻有那麽幾個瞬間而已。
但這已經足夠讓對此相當敏感的百姓們看個一清二楚了。
也足以讓他們充分明白,長安城中的百姓現在是何等的絕望,又是何等的想要活下去。
長安變成現在的境況,難道劉玄沒有責任嗎?
他既然稱帝了,那就是他的責任——他是有權力的,能夠倚重趙萌而讓趙萌獨攬大權,還讓綠林軍一係的將領們根本沒有什麽辦法,他怎麽可能是什麽全無權力的傀儡?
也有人將矛頭指向了在其中出了大力的劉恭,對他指責唾罵:“這個劉恭倒是滿足了自己的一片忠心,讓自己成了個完完全全的大忠臣,讓別人都不能指責他,還要稱讚褒揚,可百姓們呢?他也就在乎自己的忠心而已!”
“這可太忠心了,多麽偉大的忠臣啊!”
“他大概根本沒有把咱們這些泥腿子看在眼裏過,畢竟再怎麽著,人家也還是宗室後人呢,和我們怎麽可能一樣?”
劉恭確實足夠忠義,但是對於百姓們而言,他們看事情的角度並不和那些皇帝、王公大臣、學子士人相同。
或許有些事情可以站在同一立場,但是在關乎劉玄死活的問題上,在關乎劉恭一直維護劉玄還要讓他繼續安享下去的事情上,他們的立場是與上層人物完全不同的。
畢竟,還是長安的悲慘百姓更能夠讓他們共情,他們怎麽可能不和這些百姓們同一立場,而跑去和王公貴族、和士人學子們一同稱讚劉恭的忠義大節呢?
——至少,大部分百姓,還是覺得自己應該站在反對的立場上的。
【但是劉玄的命運並沒有就此平穩。】
【在他被封為長沙王之後,長安的百姓們因為對赤眉軍不滿,遭受了大量赤眉軍的掠奪和欺壓,因此對遭受囚禁的劉玄非常同情,他們心中的天平又重新倒向了劉玄。】
【而除了百姓之外,現在長安的軍隊中,也有不少將領曾經隸屬於更始政權,對於赤眉軍同樣不滿,也有人在謀劃著將劉玄解救出來,隨後以扶持劉玄,東山再起。】
【因此,和劉玄結下了死仇的張卬等人對此非常憂慮,他們直接找到了負責看守劉玄的謝祿,表示劉玄一日不死,那麽人心就一日不定,這對於赤眉軍而言絕非好事。】
【謝祿深以為然。】
【於是,他給自己的親兵下令,讓他們假裝陪同劉玄到郊外去牧馬,然後趁機殺死了劉玄。】
【聽聞這個消息後,劉恭痛哭之餘,連夜趕往郊外,給劉玄收屍,將其安葬。】
【後來劉秀讓自己的大司徒鄧禹將劉玄重新葬入了霸陵,也就是漢文帝的陵寢。】
百姓們哭哭笑笑。
此情此景,此情此景,多麽的可笑,又多麽的讓人絕望。
最為絕望的當然是西漢末年新朝時期的百姓,但是其他時代的百姓心中的悲傷之情也並沒有比他們少多少——雖然並非自己親身經曆,但是誰沒有聽說過什麽類似的例子呢?誰又不能理解同為普通百姓的生活之艱難呢?
原本,西漢末年,大家就已經要活不下去了,所以才會出現那麽多起義,就連長安周邊都有人衝進官府;所以,才會有那麽多百姓覺得劉氏的天命走到了盡頭,該改朝換代了!
他們難道真的對什麽人當皇帝非常在乎嗎?
當然不是,隻是在當時,他們能夠寄托的,也不過是假如換一個皇帝,能夠讓天下好過一點罷了。
“原來都沒有一個好東西嗎哈哈哈哈哈嗚嗚嗚……”有的人已經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悲痛地哭笑出聲,精神即將走到崩潰的邊緣。
他正是西漢末年的一個普通百姓,家中早已沒有了自己的田地,一直都靠給地主做佃戶為生,但這根本養不活全家人,即使家中沒有人不幹活,沒有人不在想方設法地增加收入。
到了這個地步,“天命”已經是他們最後的寄托了。
天下變成這樣,是劉氏的天命不在身上了啊!所以上蒼才會降下這麽多的懲罰,所以才連著幾代皇帝都是這樣的情況……隻要更換皇帝,隻要重新承接天命,上蒼就不會降下懲罰,他們就可以迎來一個好皇帝了!
但是,原來不是這樣嗎?
那個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王莽,竟然是那樣一副德行,簡直是毫無德行。
他們所有人支持他登上皇位,但是他卻進行了那樣一番改革,讓大家更活不下去了。
然後,四處爆發農民起義,總算是要幹掉王莽了,但是這些人又擁立了劉氏子孫——這樣可以嗎?
事實證明,劉玄果然不是個天命之人,不是什麽英明君主,他將長安攪和的一團亂,將其他地區也搞得亂七八糟——長安啊!居然又迎來了一番內戰!
那被劫掠的東市西市的百姓和小商販做錯了什麽?
當時看到張卬等人衝出皇宮,不少長安百姓,包括有時候跑到東市西市擺攤想要賺取一些花用的百姓,還對他抱有一些的同情,當然,也對綠林軍撤走而赤眉軍進城後的情況抱有許許多多的恐懼。
可是,張卬他們居然轉頭就去打劫東市西市,在長安城中四處衝殺!
這讓長安百姓,讓所有百姓對他們的觀感度都瞬間變成了負數。
更不要說之後的雙方混戰長安……
當地的百姓還有活路嗎?還有一點點活命的機會嗎?即使他們活著,可他們的家眷能有幾人存活?他們的財產,還能餘留多少?即使當下活了下來,可接下來的日子呢?
比起那些彎彎繞繞拐來拐去還需要消耗大量腦細胞的不斷挖坑設下陷阱,當然還是這樣直接簡單的做法最為快速有效,最為迅速快捷了。
當然,不是說朝堂上沒有那種互相攻訐、彼此挖坑、相互找各種機會來陷害的政治鬥爭,事實上,在更多的時間之中,在正常狀態之下,這種彼此拉扯的政治鬥爭才是常態。
說一句冠冕堂皇的話,大家都是體麵人,都是貴族或者官宦,怎麽能沒事兒做什麽有失身份的事情呢?
那太不體麵了!
當然,之所以這麽體麵,也是因為大家沒有什麽絕對的實力能夠直接對政敵全家成功下殺手,不留後患,也不會引人詬病——如果真的下殺手,能不能把對方全部幹掉是一方麵,這個“全部”不隻是全家,還包括弟子、同派係、其他支持者;
除此之外,在下殺手之後的名聲口碑同樣是問題,在沒有絕對實力的情況下,在名不正言不順的情況下,直接對大臣下手,如何不會被天下詬病責罵?
當然,名聲有時候大家不怎麽在乎,可是壞名聲帶來的負麵效果大家還是在乎的。
但是如果可以的話,那大家也還是非常樂意選擇那種可以將敵人從物理層麵徹底消滅的方式的——典型代表,如大唐相親相愛一家人,如五代十國奮發向上的將領們,也如南北朝時期可能腦子正常也可能不正常的諸多皇室。
他們對於這件事情的評價隻有一點:“水平真低,能力真差。”
可不是麽!
劉玄作為一個在這時還名正言順的皇帝,要麽就好好地籠絡這些將領,要麽決定幹掉這些人,那就下手幹脆利落點啊!
怎麽都把人放進陷阱之中了,結果卻還能把人都放跑了?
那個隗囂沒來就沒來吧,起碼也得先把張卬這四個人全都處理掉,可劉玄偏偏要等一等隗囂,還把張卬等人放到了外麵,讓他們察覺到了不對,有了突圍而出的可能。
這不是能力不足是什麽?
至於想要綁架劉玄的張卬等人,同樣水平不行。
特別是那些成功上位的將領們,對於張卬等人的做法更是嫌棄:手握眾多兵馬,還拉到了大量實權將領的支持,皇帝在宮中又沒有多少兵力,都這樣了,居然還能失手?
後來,還在混戰中被打敗,隨後被迫退出長安……
能力真的是太不行了!
【王匡和張卬等人會合之後,便合力與劉玄軍對抗——沒錯,劉玄軍。】
【在跑到趙萌那裏之後,劉玄便讓趙萌和李鬆一同進攻在長安城中的王匡和張卬等人,完全忘記了或者說忽視了即將到來的赤眉軍的威脅。】
【而在連戰一個多月之後,張卬和王匡等人最終不敵,不得不敗退離開長安,劉玄重新回到長安的宮廷之中。】
【此時,時間已經快到九月份了,赤眉軍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行軍之後,也抵達了高陵(西安高陵區),王匡和張卬等人便立刻選擇了投降赤眉軍,與赤眉軍一同向長安進軍,加入了攻打劉玄的隊伍之中。】
【劉玄派遣李鬆率兵守城,結果大敗,李鬆本人也被活捉;恰好此時守城的城門校尉是李鬆的弟弟李泛,樊崇便以李鬆為人質,派遣使者傳話給李泛,表示“隻要你打開城門,就饒你兄長一命”。】
【聽到這個條件,李泛沒有過多猶豫,直接打開了城門。】
【九月,赤眉軍入城。】
【劉玄單人匹馬逃到了高陵,此地屬於右扶風治下,到了此地之後,劉玄直接被右輔都尉嚴本抓了起來,直到赤眉軍向其傳達招降之意。】
【赤眉軍表示,二十天之內,如果劉玄願意投降,那麽就封他為長沙王;但時間隻有二十天,過期不候。】
【劉玄走投無路,對這個招降條件動心了。他派遣劉恭——啊沒錯,就是劉盆子的那個大哥劉恭,劉玄的侍中——前去赤眉軍中,表達自己的歸降之意。】
【收到消息後,樊崇便派遣被任命為右大司馬的謝祿前去接受劉玄的投降。】
【十月份,劉玄肉袒,跟著謝祿前往長樂宮,獻上皇帝的印綬。隨後,赤眉軍中一部分將領認為劉玄有罪,理應處死,於是要把劉玄殺掉,即使謝祿和劉恭求情都沒有用。】
【劉恭不願意放棄,追上去表示,“我一直都護衛陛下,若要身死,請讓我死在他的前麵!”,隨後,還拔劍自刎,被樊崇等人攔了下來。】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劉玄是死不了了,樊崇等人商議後將他封為了畏威侯,這個封號也蠻有意思,畏威畏威,畏威而不懷德,是蠻夷啊!但劉恭覺得不夠,繼續求情,再加上之前說好的招降條件,劉玄最終到底是被封為了長沙王。】
【雖然這個長沙王名不副實吧,但是名號有了,命也暫時保住了,劉玄便繼續跟隨謝祿居住,劉恭也不時前去護衛。】
“啥?他憑什麽不用死?還被封王?!”有百姓憤怒地罵了出來。
對於劉玄不僅沒有死,還被封王這件事情,他們根本不願意接受——事實上,雖然那個畏威侯的名號確實有點意思,可即使封侯,百姓們也不願意接受。
即使這個王侯再名不副實,即使他的封號再有深意再難聽,那也是一個侯,是一個王!
王侯這樣的貴族,即使再如何,也和他們這樣的百姓天差地別,這些人再落魄也不會落到像是百姓一樣艱難求生的地步。
所以,許多百姓根本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憑什麽?!
“那個劉恭是誰?他怎麽一直要給這個劉玄求情?難道劉玄沒有罪過嗎?難道他不應該死嗎?!”
“對啊,難道他不該死嗎?他讓長安變成這樣,他一直享樂不管天下,現在他被俘了,憑什麽不用去死,還能封王?”
他們可是完全能夠想象到,此時的長安百姓,乃至長安周邊受劉玄控製的百姓,如今的日子會是怎樣的水深火熱,怎樣的痛苦絕望。
而更關鍵的是,這些遭遇甚至都不需要他們去想象,也不用他們代入自己的親身經曆或者親眼見聞,這個神奇的東西上就放出來了長安城中的荒涼破敗之景——雖然時間不長,隻有那麽幾個瞬間而已。
但這已經足夠讓對此相當敏感的百姓們看個一清二楚了。
也足以讓他們充分明白,長安城中的百姓現在是何等的絕望,又是何等的想要活下去。
長安變成現在的境況,難道劉玄沒有責任嗎?
他既然稱帝了,那就是他的責任——他是有權力的,能夠倚重趙萌而讓趙萌獨攬大權,還讓綠林軍一係的將領們根本沒有什麽辦法,他怎麽可能是什麽全無權力的傀儡?
也有人將矛頭指向了在其中出了大力的劉恭,對他指責唾罵:“這個劉恭倒是滿足了自己的一片忠心,讓自己成了個完完全全的大忠臣,讓別人都不能指責他,還要稱讚褒揚,可百姓們呢?他也就在乎自己的忠心而已!”
“這可太忠心了,多麽偉大的忠臣啊!”
“他大概根本沒有把咱們這些泥腿子看在眼裏過,畢竟再怎麽著,人家也還是宗室後人呢,和我們怎麽可能一樣?”
劉恭確實足夠忠義,但是對於百姓們而言,他們看事情的角度並不和那些皇帝、王公大臣、學子士人相同。
或許有些事情可以站在同一立場,但是在關乎劉玄死活的問題上,在關乎劉恭一直維護劉玄還要讓他繼續安享下去的事情上,他們的立場是與上層人物完全不同的。
畢竟,還是長安的悲慘百姓更能夠讓他們共情,他們怎麽可能不和這些百姓們同一立場,而跑去和王公貴族、和士人學子們一同稱讚劉恭的忠義大節呢?
——至少,大部分百姓,還是覺得自己應該站在反對的立場上的。
【但是劉玄的命運並沒有就此平穩。】
【在他被封為長沙王之後,長安的百姓們因為對赤眉軍不滿,遭受了大量赤眉軍的掠奪和欺壓,因此對遭受囚禁的劉玄非常同情,他們心中的天平又重新倒向了劉玄。】
【而除了百姓之外,現在長安的軍隊中,也有不少將領曾經隸屬於更始政權,對於赤眉軍同樣不滿,也有人在謀劃著將劉玄解救出來,隨後以扶持劉玄,東山再起。】
【因此,和劉玄結下了死仇的張卬等人對此非常憂慮,他們直接找到了負責看守劉玄的謝祿,表示劉玄一日不死,那麽人心就一日不定,這對於赤眉軍而言絕非好事。】
【謝祿深以為然。】
【於是,他給自己的親兵下令,讓他們假裝陪同劉玄到郊外去牧馬,然後趁機殺死了劉玄。】
【聽聞這個消息後,劉恭痛哭之餘,連夜趕往郊外,給劉玄收屍,將其安葬。】
【後來劉秀讓自己的大司徒鄧禹將劉玄重新葬入了霸陵,也就是漢文帝的陵寢。】
百姓們哭哭笑笑。
此情此景,此情此景,多麽的可笑,又多麽的讓人絕望。
最為絕望的當然是西漢末年新朝時期的百姓,但是其他時代的百姓心中的悲傷之情也並沒有比他們少多少——雖然並非自己親身經曆,但是誰沒有聽說過什麽類似的例子呢?誰又不能理解同為普通百姓的生活之艱難呢?
原本,西漢末年,大家就已經要活不下去了,所以才會出現那麽多起義,就連長安周邊都有人衝進官府;所以,才會有那麽多百姓覺得劉氏的天命走到了盡頭,該改朝換代了!
他們難道真的對什麽人當皇帝非常在乎嗎?
當然不是,隻是在當時,他們能夠寄托的,也不過是假如換一個皇帝,能夠讓天下好過一點罷了。
“原來都沒有一個好東西嗎哈哈哈哈哈嗚嗚嗚……”有的人已經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悲痛地哭笑出聲,精神即將走到崩潰的邊緣。
他正是西漢末年的一個普通百姓,家中早已沒有了自己的田地,一直都靠給地主做佃戶為生,但這根本養不活全家人,即使家中沒有人不幹活,沒有人不在想方設法地增加收入。
到了這個地步,“天命”已經是他們最後的寄托了。
天下變成這樣,是劉氏的天命不在身上了啊!所以上蒼才會降下這麽多的懲罰,所以才連著幾代皇帝都是這樣的情況……隻要更換皇帝,隻要重新承接天命,上蒼就不會降下懲罰,他們就可以迎來一個好皇帝了!
但是,原來不是這樣嗎?
那個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王莽,竟然是那樣一副德行,簡直是毫無德行。
他們所有人支持他登上皇位,但是他卻進行了那樣一番改革,讓大家更活不下去了。
然後,四處爆發農民起義,總算是要幹掉王莽了,但是這些人又擁立了劉氏子孫——這樣可以嗎?
事實證明,劉玄果然不是個天命之人,不是什麽英明君主,他將長安攪和的一團亂,將其他地區也搞得亂七八糟——長安啊!居然又迎來了一番內戰!
那被劫掠的東市西市的百姓和小商販做錯了什麽?
當時看到張卬等人衝出皇宮,不少長安百姓,包括有時候跑到東市西市擺攤想要賺取一些花用的百姓,還對他抱有一些的同情,當然,也對綠林軍撤走而赤眉軍進城後的情況抱有許許多多的恐懼。
可是,張卬他們居然轉頭就去打劫東市西市,在長安城中四處衝殺!
這讓長安百姓,讓所有百姓對他們的觀感度都瞬間變成了負數。
更不要說之後的雙方混戰長安……
當地的百姓還有活路嗎?還有一點點活命的機會嗎?即使他們活著,可他們的家眷能有幾人存活?他們的財產,還能餘留多少?即使當下活了下來,可接下來的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