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選官標準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東漢後期的皇帝知道趙佶的想法的話,那大約會說一句“你行你上啊”!
是的,你行你上唄,說我們幹什麽。
此處點名劉誌(桓帝)、劉宏(靈帝)。
當然,也有人覺得自己做的沒錯,根本沒什麽問題。
此處點名劉祜(安帝)、劉保(順帝)。
東漢後期的這些皇帝們大約覺得趙佶完全是看熱鬧說閑話,不知此事的斤兩。要是地主豪強那麽好解決,那他們難道就不會去解決嗎?
“朕夙興夜寐,不曾懈怠,誅殺奸臣,蕩平禍亂,何曾鬆懈?”劉誌不由對親近的宦官抱怨,正是他最新提拔起來的管霸和蘇康,“若說豪強之弊,又豈是旦夕可解?”
要他說這個豪強的問題,還是應該問問安帝,天下混亂朝堂紛爭不可控製,都是從安帝親政期間開始的。
在之前,雖然朝堂也有紛亂,地方豪強也在嚐試發展,但至少還處於能夠控製的狀態;可是及至安帝親政,便肆意妄為,導致變亂四起——至今已經過去了數十年。
數十年時間啊!
在這期間,那些地方豪強的力量早已發展了不知道多少,遠不是當初的狀況可比。現在他這個皇帝想要處理豪強的問題,那簡直是天下間最為困難的事情之一了。
他手中確實掌握著權力並未旁落,但是這可不是手中掌權不掌權的問題,而是天下的每一個地方、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環節,都有豪強的人在其中,甚至可以說是大半由他們把持。
若是想要處理部分豪強,那倒沒有問題,其他豪強都會主動支持他這個皇帝;但要是對所有豪強下手……
【在這時候,地主豪強們就開始發展自己地位政治力量。】
【大家要先知道一個知識,東漢的選官製度。】
【在東漢,或者說在兩漢時期,基本上有四種做官的途徑。首先是納貲,這是官方的買官途徑,買官這種做法在後續的朝代同樣存在;其次是蔭庇,通常表現為“任子”,即達到一定位階的官員可以保舉自己的子弟。
第三是征辟,也就是特地征召,包括皇帝征召有名望有才學的人士,和地方郡縣官府征召屬官;第四就是察舉製,由公卿列侯、地方長官考察出來一些能力出眾、品德高尚的人,將之推薦給朝廷,朝廷在考核之後授予官職。】
【對於最開始的大部分豪強地主而言,蔭庇他們無法做到,征辟也不一定能夠夠得上邊,那麽就剩下納貲和察舉。】
【納貲不用多說,而察舉——雖然理論上是一個相對公平的、給了普通百姓一個出頭機會的製度,當然察舉製最初設立的緣由也正是此;但是等到東漢時期,這個製度也漸漸變味了。】
【我們先來看看察舉的基礎條件:能力出眾,品德高尚,這是概括。細說起來的話主要為四個方麵:孝廉,也就是孝順廉潔;秀才,也就是才能出眾;明經,也就是明曉經史典籍;賢良方正,也就是能夠直言進諫。】
【孝廉,這個普通百姓能夠做到;
秀才,這個就有不同了,要麽是普通百姓中極有天賦,依靠天生的才能越眾而出,要麽就是需要投入錢財精力去培養,這就必然不是普通人家;
明經,這更是和普通百姓無關——要知道,東漢中期,造紙術才發明推廣,但是即使是“推廣”,也與後來的紙張情況天差地別。因此,在這個時候,能夠閱讀經義的人,出身不可能普通,小地主都做不到的事情更不可能指望普通百姓;
賢良方正,這看起來普通百姓倒是也能夠做到。】
有其他朝代的百姓對於這個選拔人才的條件還是有幾分驚喜的:“居然還可以通過孝順廉潔當官?”這麽簡單?
別的什麽明經他們做不到,不論是那什麽漢朝,還是當今,作為普通人家的他們都支撐不起送子嗣讀書的成本,但是孝順廉潔這個方麵卻沒問題啊!
孝順父母長輩誒!這還需要什麽額外付出的成本嗎?根本不需要,這不就是天經地義、每一個正常的兒孫都會做的事情嗎?
即使是貧苦人家,子孫也知道要孝順長輩呢。
像是他的兒女們,都早早地就知道下地幹活,為父母分擔壓力,打理家裏家外的事務,照料年紀更小的弟弟妹妹……
說句實在話,要是真的比什麽孝順的事情,他們這些貧苦人家的孝順不應當比那些權貴人家更真實,也更突出?
——那些權貴人家,能遇到什麽問題或者風險,他們的兒女們要是孝順,也不過是聽從長輩的話、為長輩獻上禮物、給長輩逗趣開解之類的罷了,真有什麽活計也都是吩咐下人去做。
哪像是他們這樣的人家,真的需要小輩自己動手,也真的會讓小輩麵臨抉擇、麵對風險、遭遇危機?
便有人直接隱姓埋名,在天下中發送消息:[某地-某:這漢朝的選官方式太好了吧,咱們這些平民也有機會,隻要孝順長輩,哪像是現在,讀書識字跟我們有什麽關係?]
[某地-某:是啊,確實如此,誰不會孝順長輩]
[某地-乙:科舉其實也還算公平,但是讀書就不是咱們能做到的事情啊]
也有人對此不太看好,直接給這些感到喜悅的人澆下一盆冷水:
[甲地-某:雖然看起來這是咱們也能夠得上的,但是要說孝順,難道那些權貴人家不能說自己的孩子孝順?那些官員們互相都有關係,在權貴子弟和咱們這種人之間,明顯隻會選擇權貴子弟。]
至於到底哪方才是更孝順的,那對於這些人而言重要嗎?根本不重要。
反正隻要能夠夠得上孝順的這個名頭,那這些權貴子弟就能夠被舉薦。
這句話簡直是當頭一棒,打醒了許多對漢朝的選官充滿了幻想的人。
不少人直接怨恨滿腹:[甲地-甲:可不是,就算這上麵說得再好聽又怎麽樣?那些官員實際上才不管這些所謂的條件,反正他們有權力,黑的也能說成是白的,不孝順也能是孝順,孝順也能是不孝順……]
[丙地-某:是啊,你們可別總是幻想了,我家可是吃過大虧,誰要信了這種選擇能選擇平民百姓,誰就是日子過得太好了,根本沒腦子。]
當時縣衙裏麵說的比唱的好聽,他家裏麵也還真的相信了——雖然知道可能不太靠譜,但僥幸心理總歸是占了上風——然後投入進去,最終就全部打了水漂。
那些吃香喝辣的家夥,都是和縣令老爺或者縣衙裏麵其他人有關係的。
如今縣裏麵這個小小的利益,都是這副模樣,更何況是這種直接和做官有關係的選拔?
這就是已經被豪強地主們當做自己的東西的肉,怎麽可能真的分給那些平民百姓?
條件說的再好,但總歸是要有人執行——由公卿列侯、郡縣長官來考察,能夠入了這些人的眼和耳、被他們注意到的,根本不可能是什麽普通人家中的人。即使出身不高,但估摸著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錢財或者人脈。
是的,你行你上唄,說我們幹什麽。
此處點名劉誌(桓帝)、劉宏(靈帝)。
當然,也有人覺得自己做的沒錯,根本沒什麽問題。
此處點名劉祜(安帝)、劉保(順帝)。
東漢後期的這些皇帝們大約覺得趙佶完全是看熱鬧說閑話,不知此事的斤兩。要是地主豪強那麽好解決,那他們難道就不會去解決嗎?
“朕夙興夜寐,不曾懈怠,誅殺奸臣,蕩平禍亂,何曾鬆懈?”劉誌不由對親近的宦官抱怨,正是他最新提拔起來的管霸和蘇康,“若說豪強之弊,又豈是旦夕可解?”
要他說這個豪強的問題,還是應該問問安帝,天下混亂朝堂紛爭不可控製,都是從安帝親政期間開始的。
在之前,雖然朝堂也有紛亂,地方豪強也在嚐試發展,但至少還處於能夠控製的狀態;可是及至安帝親政,便肆意妄為,導致變亂四起——至今已經過去了數十年。
數十年時間啊!
在這期間,那些地方豪強的力量早已發展了不知道多少,遠不是當初的狀況可比。現在他這個皇帝想要處理豪強的問題,那簡直是天下間最為困難的事情之一了。
他手中確實掌握著權力並未旁落,但是這可不是手中掌權不掌權的問題,而是天下的每一個地方、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環節,都有豪強的人在其中,甚至可以說是大半由他們把持。
若是想要處理部分豪強,那倒沒有問題,其他豪強都會主動支持他這個皇帝;但要是對所有豪強下手……
【在這時候,地主豪強們就開始發展自己地位政治力量。】
【大家要先知道一個知識,東漢的選官製度。】
【在東漢,或者說在兩漢時期,基本上有四種做官的途徑。首先是納貲,這是官方的買官途徑,買官這種做法在後續的朝代同樣存在;其次是蔭庇,通常表現為“任子”,即達到一定位階的官員可以保舉自己的子弟。
第三是征辟,也就是特地征召,包括皇帝征召有名望有才學的人士,和地方郡縣官府征召屬官;第四就是察舉製,由公卿列侯、地方長官考察出來一些能力出眾、品德高尚的人,將之推薦給朝廷,朝廷在考核之後授予官職。】
【對於最開始的大部分豪強地主而言,蔭庇他們無法做到,征辟也不一定能夠夠得上邊,那麽就剩下納貲和察舉。】
【納貲不用多說,而察舉——雖然理論上是一個相對公平的、給了普通百姓一個出頭機會的製度,當然察舉製最初設立的緣由也正是此;但是等到東漢時期,這個製度也漸漸變味了。】
【我們先來看看察舉的基礎條件:能力出眾,品德高尚,這是概括。細說起來的話主要為四個方麵:孝廉,也就是孝順廉潔;秀才,也就是才能出眾;明經,也就是明曉經史典籍;賢良方正,也就是能夠直言進諫。】
【孝廉,這個普通百姓能夠做到;
秀才,這個就有不同了,要麽是普通百姓中極有天賦,依靠天生的才能越眾而出,要麽就是需要投入錢財精力去培養,這就必然不是普通人家;
明經,這更是和普通百姓無關——要知道,東漢中期,造紙術才發明推廣,但是即使是“推廣”,也與後來的紙張情況天差地別。因此,在這個時候,能夠閱讀經義的人,出身不可能普通,小地主都做不到的事情更不可能指望普通百姓;
賢良方正,這看起來普通百姓倒是也能夠做到。】
有其他朝代的百姓對於這個選拔人才的條件還是有幾分驚喜的:“居然還可以通過孝順廉潔當官?”這麽簡單?
別的什麽明經他們做不到,不論是那什麽漢朝,還是當今,作為普通人家的他們都支撐不起送子嗣讀書的成本,但是孝順廉潔這個方麵卻沒問題啊!
孝順父母長輩誒!這還需要什麽額外付出的成本嗎?根本不需要,這不就是天經地義、每一個正常的兒孫都會做的事情嗎?
即使是貧苦人家,子孫也知道要孝順長輩呢。
像是他的兒女們,都早早地就知道下地幹活,為父母分擔壓力,打理家裏家外的事務,照料年紀更小的弟弟妹妹……
說句實在話,要是真的比什麽孝順的事情,他們這些貧苦人家的孝順不應當比那些權貴人家更真實,也更突出?
——那些權貴人家,能遇到什麽問題或者風險,他們的兒女們要是孝順,也不過是聽從長輩的話、為長輩獻上禮物、給長輩逗趣開解之類的罷了,真有什麽活計也都是吩咐下人去做。
哪像是他們這樣的人家,真的需要小輩自己動手,也真的會讓小輩麵臨抉擇、麵對風險、遭遇危機?
便有人直接隱姓埋名,在天下中發送消息:[某地-某:這漢朝的選官方式太好了吧,咱們這些平民也有機會,隻要孝順長輩,哪像是現在,讀書識字跟我們有什麽關係?]
[某地-某:是啊,確實如此,誰不會孝順長輩]
[某地-乙:科舉其實也還算公平,但是讀書就不是咱們能做到的事情啊]
也有人對此不太看好,直接給這些感到喜悅的人澆下一盆冷水:
[甲地-某:雖然看起來這是咱們也能夠得上的,但是要說孝順,難道那些權貴人家不能說自己的孩子孝順?那些官員們互相都有關係,在權貴子弟和咱們這種人之間,明顯隻會選擇權貴子弟。]
至於到底哪方才是更孝順的,那對於這些人而言重要嗎?根本不重要。
反正隻要能夠夠得上孝順的這個名頭,那這些權貴子弟就能夠被舉薦。
這句話簡直是當頭一棒,打醒了許多對漢朝的選官充滿了幻想的人。
不少人直接怨恨滿腹:[甲地-甲:可不是,就算這上麵說得再好聽又怎麽樣?那些官員實際上才不管這些所謂的條件,反正他們有權力,黑的也能說成是白的,不孝順也能是孝順,孝順也能是不孝順……]
[丙地-某:是啊,你們可別總是幻想了,我家可是吃過大虧,誰要信了這種選擇能選擇平民百姓,誰就是日子過得太好了,根本沒腦子。]
當時縣衙裏麵說的比唱的好聽,他家裏麵也還真的相信了——雖然知道可能不太靠譜,但僥幸心理總歸是占了上風——然後投入進去,最終就全部打了水漂。
那些吃香喝辣的家夥,都是和縣令老爺或者縣衙裏麵其他人有關係的。
如今縣裏麵這個小小的利益,都是這副模樣,更何況是這種直接和做官有關係的選拔?
這就是已經被豪強地主們當做自己的東西的肉,怎麽可能真的分給那些平民百姓?
條件說的再好,但總歸是要有人執行——由公卿列侯、郡縣長官來考察,能夠入了這些人的眼和耳、被他們注意到的,根本不可能是什麽普通人家中的人。即使出身不高,但估摸著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錢財或者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