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默默地看了幾眼自己的好大兒李承乾。


    在這短短的一瞬間,他已經把這些年來李承乾的學習成長情況都在腦子裏過了一遍,但是越想就越覺得迷茫。


    怎麽會呢?不應該啊?


    從以往的情況來看,高明他也不是什麽腦子糊塗的人啊!


    不論是日常的學業,還是與人交往,亦或者是簡單地旁觀、談論、參與一些政事,他的好大兒的表現都非常完美,非常優秀,非常符合他這個耶耶、大唐的重臣們,以及皇後和太上皇的期望。


    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理想的完美繼承人。


    ——而且高明年紀還小,展現出來的就是最真實的情況,絕對不會是之前他的某個表叔那樣,裝出來一副完美優秀的樣子欺騙世人。


    所以……想來應該不是高明有什麽問題吧。


    李世民這樣說服了自己。


    但如果不是在李承乾在位時期出現了問題,那就又會有新的疑問:是李承乾沒能繼承皇位,還是這件事情是在李承乾的兒子在位期間發生的?


    對此,李世民隻覺得一頭亂麻,不論是哪種可能,都需要嚴加關注——畢竟是大唐前期啊!前期!他絕不允許自己的大唐也真的在前期發生這樣的事情。


    而至於說宗教,或者借助宗教組織百姓的人帶給了百姓現實利益……他對此表示完全理解。


    隋朝是怎麽滅亡的,大唐又是如何建立並穩定下來的,他對此一清二楚。


    百姓確實要求很低,但是這也證明了他們是有要求的,而非那種可以被皇帝、被朝廷隨意擺弄而毫無反應不會反抗的存在。


    再低的要求,那也是有要求。


    大唐正是滿足了百姓的基本要求,才得以穩定下來。而一個朝廷能夠建立並且發展下來,基本上也都是滿足了百姓的基本要求。


    可等到時間的推移……


    李世民再度想起了一個他思考已久的問題:怎麽樣能夠讓王朝在走到中後期的時候,還能滿足百姓的基本要求?


    不用多,基本要求足矣。


    雖然他確實接受了沒有不滅的王朝這個現實,但若是能夠改變,當然還是最好的。


    ——“生產力”麽?


    -


    趙匡胤則關注到了另一件事情——當然,包括他大宋時期的那個“方臘”,但鑒於沒有具體明確的時間,所以他也難以判斷情況。


    其實,有人是知道“方臘”到底是什麽時候的,從皇帝角度而言,有徽欽二帝,以及後來的南宋諸帝;從大臣角度而言,有從宋徽宗時期開始到之後所有時間段的大臣們;就連民間百姓,有一些都聽說過些許風聲。


    但所有人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特別是宋徽宗和宋欽宗。


    趙匡胤對此也有所推斷,於是他的注意力就遷移到了“白蓮教”身上。


    從唐宋時期,一直延續到了那個什麽清朝?


    這看起來時間可不短啊!


    趙匡胤起於亂世,對於各種小型宗教,以及結社,都有些了解。


    這種小群體聚集形成的分支宗教或者自立宗教,以及沒有明確成為宗教的結社,不像是那些正兒八經的大教,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比較信奉,前者都是小群體而已,因此,其存續時間一般都不會太長。


    而有沒有什麽小分支最終卻變成了主流之一的?當然有,但是想要走到這一步,難度完全不低於建立王朝。


    這種小分支的第一要務,是要保證存續,這件事情就已經可以難倒絕大部分小分支的成員了,倒在這一步的沒有九成也有八成;在保證存續的情況下,還要發展壯大,甚至變成主流長長久久……


    白蓮教,趙匡胤思索著這個名字,他們是怎麽做到的?他們的核心理念是什麽?怎麽就能吸引信眾源源不斷,並且不分朝代?


    到了後來,白蓮教的教義還是最初的教義嗎?


    至於說百姓想要的現實利益,他趙匡胤能給,也給得起。大宋能給,也給得起。


    所以,真正的問題還是那句話:在等到大宋傳上幾代之後,怎麽能依舊給得起?


    ——一直的壓製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趙匡胤清楚這一點,非常非常清楚。


    在解決武將的問題的時候,他就不是搞什麽一味壓製,而是用土地、爵位、高官厚祿、子孫福祿去交換這些人手中的兵權。


    這難道隻是因為他趙匡胤心善嗎?


    當然不是。


    是因為他知道這種方法才是比較好用的方法。


    而那些武將們歡歡喜喜地接受了他的條件,還來了一次君臣相和的佳話,是因為他們忠君愛國嗎?


    也不是。


    是他給這些武將們留了可見的出路,自身又有強大的力量罷了。


    百姓們也是這樣,需要朝廷有絕對的武力壓製,又需要朝廷給出一條可見的出路。


    不然,隻有出路沒有武力,他們就不會願意老老實實地待著;隻有武力而沒有出路……懾於強大力量,確實可以維持一定時間的表麵穩定,但時間一長,總有人會忍不下去。


    那麽怎麽做呢?


    土地,總是有限的,而大族對於土地的渴望永遠是無窮無盡的,百姓對土地的渴望同樣永遠無窮無盡。


    但大族往往牽涉朝堂,相較起來還是百姓比較好處理、好滿足。


    隻要給他們一條出路……


    土地說到底也是因為這是最簡單的活下去的資源,並且最為穩定。但對於百姓而言,能夠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務,穩定還要排在後麵……


    所以,能不能讓他們接受一個不那麽需要土地但也能活下去的出路?大宋能不能製造出來這麽一個出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