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缺陷·毫無配合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表示對此的讚同。
“想要打一場勝仗,和奪取全局,需要的準備可不是同樣的,需要的眼光和眼界更不可相比。”他對自己的兒子們道。
打一場勝仗,那隻要做好對敵我雙方的判斷、找到一個獲勝的方法就可以,甚至有時候,敵我雙方的判斷稍稍出現一點偏差也無甚大礙。
更甚者,隻求一戰的勝利的話,有時候隻要搶到一點先機就足矣。
就像是黃巾起義,他們沒有獲得最後的全麵的勝利,但是在單獨的戰鬥上,他們可不是全然失敗的——波才擊敗朱儁,張角等各部奪取郡縣……這都是勝仗。
但想要奪取全局,要求就要高出許多。
排在最前的,就是整體的戰略方針。
比如,當年大唐創立基業的階段,到底應該先走哪一步?是向西,還是向東、向南、向北?是先立一個傀儡等待禪位機會,還是直接自立?是堅持據守,還是先行退卻?是堅守傳統,還是順勢而為?
當然,大唐成功建立,證明當年他們確立了正確的整體戰略和具體的策略。
不著急自立,而是緩緩圖之,占據名分;在穩定根基之後,向西進軍,坐擁關中地區,隨後再一一蕩平周邊的勢力;在麵對危機的時候,堅持據守,而非直接退卻。
至於最後的傳統和大勢——雖然有些人不願意,但李世民成功地讓大家遵從大勢。
當然,以上的內容還是比較概括粗略的。
實際操作中,還需要更加細化一些才行。
但總而言之,就是黃巾軍的那一個大概目標是絕對不夠的,想要真的爭霸天下,特別是以農民起義軍的身份麵對還沒有完全完蛋的朝廷——他們必須有更全麵更細致的整體戰略。
想要走一步看一步?
那就隻能看看上蒼給多少運氣了,若天命加身,那即便身陷重圍都能輕鬆脫困,然後轉戰千裏,脫離朝廷的追捕,再度發展起來,最終一步步將朝廷拖垮。
但這太難了。
就算是垂死的朝廷,那也依舊是朝廷,朝中的官員乃至皇帝,腦子如何不好說,但至少都不是什麽願意乖乖等死的人。
【第二個缺陷,就是作戰過程中的指揮和配合的問題。】
【在沒有足夠的、明確的、有效的整體的戰略方針的情況下,黃巾軍作戰過程中的指揮和配合同樣出現了不小的問題。】
【當然,這個問題和當時的時代情況密不可分——在當年的時候,可沒有什麽即時通訊係統,不論是民間還是朝廷。民間出遠門那是數年不聞,而朝廷的專用特殊通訊渠道,是驛站、馳道、換人不換馬x百裏加急。】
【黃巾軍同樣麵臨各個分部之間通訊困難的問題。】
【雖然最初提前舉事的時候,張角派人星夜通知各個分部,成功搶在了朝廷之前,但這不代表他們有了完善的通訊係統和通訊意識。】
【但同樣,我們還要明白一件事情:通訊困難,並不等同於不能互相配合,雖然這個難度不低。】
【互相配合,一個方案是有一個統一指揮的人或者團體,由他或者他們來協調各個分部進行合理的配合;二是分部的主帥自己有意識,主動與其他主帥達成協作。】
【黃巾軍的問題就在這兩方麵。】
【黃巾軍沒能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指揮,各自為戰,彼此之間更是少見什麽配合,大家專心打自己的,彼此互不幹涉,既沒有人統一指揮要求各部分互相協作,也沒有什麽分部的主帥主動意識到自己應該與其他分部互相配合協作。】
【最終,造成的局麵就是:各個主要戰區完全孤立、各自分割一處,根本沒有什麽互動和聯係,也沒有什麽互為掩護、互為臂膀之類的作戰形態,最後成功被東漢朝廷的優勢主力軍逐個擊破,一一摧毀。】
【這是在作戰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雖然黃巾軍劃分了三十六方,主要的戰區分成了三個部分,但這不代表戰區之間不需要互相協調和配合——不需要多麽高端高妙的配合,哪怕隻是基礎的簡單的協調,都能讓戰區不是孤立狀態,提高戰鬥力,提高攻破難度。】
“戰區孤立?戰區怎麽能完全孤立?戰區孤立的話豈不是很容易陷入麻煩之中?”在篝火歌舞中,在醇厚酒香中,窩闊台醉醺醺地想道。
他雖然從沒想過自己是什麽朝代的皇帝——他是大汗!但是卻也被拉進了一個叫做“元”的談天列表之中。
漢人的那些個廟號諡號他也搞不明白,因此他根本看不出來到底是哪一個皇帝建立了這個元,然後把他也給追封進去的。
在聽故事的時間中,他一直都在宴席上度過,飲酒歡宴,不太在意黃巾起義的情況——這還能有什麽情況?對於他而言,一切都已成定論,再者,那還是漢朝的事情了,和他有什麽關係?
但對於這個戰區割裂的問題,他倒是非常讚同這上麵講的。
戰區怎麽能夠完全割裂開來,徹底孤立呢?
劃分戰區,確實是將大軍分開了,但是這就和兵分幾路一樣,完全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作戰目標、為了更好地擊敗敵人,而不是為了將自己的各個部分陷入毫無支援的孤立境地。
常規的分兵作戰,最終都是要達成一致的目標;在作戰的過程中,也要互相配合,彼此協調。
拿東西兩路軍來舉例,雖然他們不會直接掉個個兒,東路跑到西路、西路跑到東路,但是他們會協同作戰——並非同時進攻同一目標,而是互為犄角,互通有無,比如東路軍進攻一個靠中間的地點,西路軍前行,然後在前麵阻擋住可能的援軍……
如果徹底分離開來,大家隻管自己,不知道協同的話,那還剩幾分獲勝的可能?
他大蒙古國派去西征的三路大軍,還會根據實際作戰情況而互為掩護、合兵分兵呢。
“想要打一場勝仗,和奪取全局,需要的準備可不是同樣的,需要的眼光和眼界更不可相比。”他對自己的兒子們道。
打一場勝仗,那隻要做好對敵我雙方的判斷、找到一個獲勝的方法就可以,甚至有時候,敵我雙方的判斷稍稍出現一點偏差也無甚大礙。
更甚者,隻求一戰的勝利的話,有時候隻要搶到一點先機就足矣。
就像是黃巾起義,他們沒有獲得最後的全麵的勝利,但是在單獨的戰鬥上,他們可不是全然失敗的——波才擊敗朱儁,張角等各部奪取郡縣……這都是勝仗。
但想要奪取全局,要求就要高出許多。
排在最前的,就是整體的戰略方針。
比如,當年大唐創立基業的階段,到底應該先走哪一步?是向西,還是向東、向南、向北?是先立一個傀儡等待禪位機會,還是直接自立?是堅持據守,還是先行退卻?是堅守傳統,還是順勢而為?
當然,大唐成功建立,證明當年他們確立了正確的整體戰略和具體的策略。
不著急自立,而是緩緩圖之,占據名分;在穩定根基之後,向西進軍,坐擁關中地區,隨後再一一蕩平周邊的勢力;在麵對危機的時候,堅持據守,而非直接退卻。
至於最後的傳統和大勢——雖然有些人不願意,但李世民成功地讓大家遵從大勢。
當然,以上的內容還是比較概括粗略的。
實際操作中,還需要更加細化一些才行。
但總而言之,就是黃巾軍的那一個大概目標是絕對不夠的,想要真的爭霸天下,特別是以農民起義軍的身份麵對還沒有完全完蛋的朝廷——他們必須有更全麵更細致的整體戰略。
想要走一步看一步?
那就隻能看看上蒼給多少運氣了,若天命加身,那即便身陷重圍都能輕鬆脫困,然後轉戰千裏,脫離朝廷的追捕,再度發展起來,最終一步步將朝廷拖垮。
但這太難了。
就算是垂死的朝廷,那也依舊是朝廷,朝中的官員乃至皇帝,腦子如何不好說,但至少都不是什麽願意乖乖等死的人。
【第二個缺陷,就是作戰過程中的指揮和配合的問題。】
【在沒有足夠的、明確的、有效的整體的戰略方針的情況下,黃巾軍作戰過程中的指揮和配合同樣出現了不小的問題。】
【當然,這個問題和當時的時代情況密不可分——在當年的時候,可沒有什麽即時通訊係統,不論是民間還是朝廷。民間出遠門那是數年不聞,而朝廷的專用特殊通訊渠道,是驛站、馳道、換人不換馬x百裏加急。】
【黃巾軍同樣麵臨各個分部之間通訊困難的問題。】
【雖然最初提前舉事的時候,張角派人星夜通知各個分部,成功搶在了朝廷之前,但這不代表他們有了完善的通訊係統和通訊意識。】
【但同樣,我們還要明白一件事情:通訊困難,並不等同於不能互相配合,雖然這個難度不低。】
【互相配合,一個方案是有一個統一指揮的人或者團體,由他或者他們來協調各個分部進行合理的配合;二是分部的主帥自己有意識,主動與其他主帥達成協作。】
【黃巾軍的問題就在這兩方麵。】
【黃巾軍沒能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指揮,各自為戰,彼此之間更是少見什麽配合,大家專心打自己的,彼此互不幹涉,既沒有人統一指揮要求各部分互相協作,也沒有什麽分部的主帥主動意識到自己應該與其他分部互相配合協作。】
【最終,造成的局麵就是:各個主要戰區完全孤立、各自分割一處,根本沒有什麽互動和聯係,也沒有什麽互為掩護、互為臂膀之類的作戰形態,最後成功被東漢朝廷的優勢主力軍逐個擊破,一一摧毀。】
【這是在作戰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雖然黃巾軍劃分了三十六方,主要的戰區分成了三個部分,但這不代表戰區之間不需要互相協調和配合——不需要多麽高端高妙的配合,哪怕隻是基礎的簡單的協調,都能讓戰區不是孤立狀態,提高戰鬥力,提高攻破難度。】
“戰區孤立?戰區怎麽能完全孤立?戰區孤立的話豈不是很容易陷入麻煩之中?”在篝火歌舞中,在醇厚酒香中,窩闊台醉醺醺地想道。
他雖然從沒想過自己是什麽朝代的皇帝——他是大汗!但是卻也被拉進了一個叫做“元”的談天列表之中。
漢人的那些個廟號諡號他也搞不明白,因此他根本看不出來到底是哪一個皇帝建立了這個元,然後把他也給追封進去的。
在聽故事的時間中,他一直都在宴席上度過,飲酒歡宴,不太在意黃巾起義的情況——這還能有什麽情況?對於他而言,一切都已成定論,再者,那還是漢朝的事情了,和他有什麽關係?
但對於這個戰區割裂的問題,他倒是非常讚同這上麵講的。
戰區怎麽能夠完全割裂開來,徹底孤立呢?
劃分戰區,確實是將大軍分開了,但是這就和兵分幾路一樣,完全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作戰目標、為了更好地擊敗敵人,而不是為了將自己的各個部分陷入毫無支援的孤立境地。
常規的分兵作戰,最終都是要達成一致的目標;在作戰的過程中,也要互相配合,彼此協調。
拿東西兩路軍來舉例,雖然他們不會直接掉個個兒,東路跑到西路、西路跑到東路,但是他們會協同作戰——並非同時進攻同一目標,而是互為犄角,互通有無,比如東路軍進攻一個靠中間的地點,西路軍前行,然後在前麵阻擋住可能的援軍……
如果徹底分離開來,大家隻管自己,不知道協同的話,那還剩幾分獲勝的可能?
他大蒙古國派去西征的三路大軍,還會根據實際作戰情況而互為掩護、合兵分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