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再訓練了,鴿子都被打光了!”...


    “狼頭,我們都被打擊得不輕,現在大夥正在吃鴿子肉,不能便宜了陳默。”


    “喂,陳默,你留一點給我!”天狼看到陳默又伸手抓了一隻鴿子,焦急出聲,讓陳默手下留情。


    “就訓練完了,你訓練什麽科目?”何誌軍都張開了嘴巴。


    “300米,92式手槍,一共50隻鴿子,一個沒落下,全部都是那小子擊斃。”


    “更氣人的,這小子全部都是一槍爆頭!狼頭,沒法教了,我們不吃鴿子肉,還能幹嘛!”


    掛斷了電話。


    何誌軍非常吃驚和意外。


    能讓天狼說出這樣的話,這個陳默的槍法得有多恐怖,要知道天狼可是槍神,竟也會黔驢技窮,無物可教。


    才訓練第一天就吃了鴿子。


    當年他們訓練的時候,不知道飛走多少隻鴿子,隻能看著飛走的鴿子白流了一地口水。


    50隻全部都打光!


    陳默啊陳默,我似乎還是低估了你的射擊天賦。


    ……


    華夏國家生態研究中心會議室。


    方形會議桌座無虛席。


    坐滿了華夏生態研究中心的知名教授。


    客人位上僅僅坐了兩個人,擺放著兩塊三角名牌。


    一個生命環境研究的張振華教授,另一個國家生態研究中心藤野四郎部長。


    這兩人是植物研究領域的權威,在國際上很有知名度,在自然科學裏麵發表了幾篇重磅期刊,角逐今年的諾貝爾植物學獎的呼聲非常之高。


    今天來的記者媒體有點多,簡直快要塞滿了整個會議室。


    國與國之間的學術交流,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通常來說不會吸引這麽多媒體記者前來,能有一兩家知名的媒體來就很不錯,這還是看在華夏生態研究中心的麵子上。


    之所以吸引這麽多媒體記者聞風而來,在於這兩名r人,放出了消息,說要現場展示新研製出來的植物。


    一時之間導致華夏國家生態研究中心車水馬龍,登門之人絡繹不絕。


    簡單的致辭之後,便開始進入主題。


    藤野四郎滿臉的倨傲,直接開腔說:“在植物研究領域,我們已經領先了華夏,這是不爭的事實。”


    說完,藤野四郎目光略帶著戲謔,掃向了華夏國家生態研究中心的參會教授。


    在華夏的地盤,上來就直接說華夏在這方麵比不過,可想而知,他們的態度何等囂張。


    參會的教授們,頓覺臉上無光,都尷尬了起來,可是沒有人站出來反駁。


    確實在植物研究這一塊,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超越了米國。


    藤野四郎見華夏一群專家啞口無言,神情越發得意說:“我們帶著先進的技術而來,就同華夏交流,商討下一步的合作研究和產品開發。”


    “如果適合華夏,我們會上報高層,再進行下一步的磋商。”華夏一名教授說道。


    “我們研發的新型植物,正是華夏首都最需要的。”


    藤野四郎極其自信,拿出了一株植物,將這株植物高高拖起來說:“這株全新的植物已經研製成功,我們暫時命名為霧霾一號。”


    霧霾一號?


    124霧靄1號


    “為什麽會起這麽奇怪的名字?”...


    “這株植物難道跟霧霾有關係?”


    “這就是他們說的,要公布的全新植物嗎?”


    華夏植物專家一聽,低頭就是一陣低聲議論。


    藤野四郎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還有現場的鎂光燈。


    他倨傲說:“我們為什麽暫時命名為霧霾一號,因為這株植物可以吸收霧霾。”


    吸收霧霾?


    現在的專家們大驚失色。


    霧霾一直都是首都最大的生態問題,已經演變成了一種生態災難,讓每一個生活在首都的人吃夠了霧霾的苦頭。


    這也是高層給華夏植物專家下的一個命題作文,要求他們組織科研攻關,研發出可以吸收霧霾的植物。


    他們曾經相從蘆薈,吊蘭,滴水觀音等可以吸收甲醛、灰塵這幾株植物入手,計劃培育出可以吸收霧霾的全新植物。


    但是科研攻關陷入了瓶頸,甚至說停滯不前。


    因為全新品種的植物,非常的難培育,這需要時間,還有高精尖的科研人才。


    萬萬沒有想到,日國已經研發成功了,他們的科研技術居然已經領先了華夏如此之多!


    “可以試一下效果嗎?”華夏專家問道。


    “我們來華夏,就是為了向你們展示的,讓你們的人準備一下霧霾和封閉的玻璃箱。”


    藤野四郎的趾高氣昂,讓在座的所有華夏人都非常惱火和不爽,但是眾人又急於想看到這株霧霾一號的精華能力,隻能點頭讓工作人員去準備。


    設備一到,藤野四郎和張震亞就在會議桌上,當場演示。


    隻見他們講這株霧霾一號放入了透明玻璃箱中,而後要求工作人員注入霧霾。


    眾人都睜大了雙目,一眨不眨,生怕漏掉了某一個重要的環節。


    肉眼可見,注入的霧霾開始轉淡,雖然沒有完全吸收,不過也吸收了至少有百分之四十。


    現場一片嘩然。


    “天啊,真的可以吸收霧霾?!”


    “太神奇了,這株植物竟然擁有如此強大的吸收能力,一下子就能吸收這麽多霧霾。”


    “神奇的植物,神秘的植物學,這簡直就是人類科技的重大進步!”


    “如果首都的綠化帶,都種植上這株霧霾一號,霧霾的問題,迎刃而解。”


    “是啊,困擾我們多年的難題,終於看到了解決的曙光。”


    “意義重大,意義重大啊,對於我們華夏來說,這株五霧霾一號,至關重要,無論如何什麽樣的代價,都必須將它搞到手。”


    “……”


    所有華夏人,都清楚這株霧霾一號的巨大價值,眼神火熱無比,似乎都快要將這株霧霾一號給融化了。


    “我喜歡聽到這樣的驚歎聲,尤其是在華夏,張教授,你呢?”


    “藤野君,我們有種相同的感受,嗬嗬……”


    兩名日國相互交談,非常的得意,臉上的神色越發的不可一世。


    “我們會授權給藤氏綠化公司,日國可以批量生產,徹底為華夏解決霧霾的問題。”藤野四郎再度拋出了一個重磅消息。


    毫無疑問,散會之後,藤氏綠化公司便會受到來自華夏無數有關合作的迫切電話。


    新華社的一名記者走到了馬博士的跟前,讓馬博士發言,進一步了解這株霧霾一號的相關信息。


    馬博士點了點頭,他很聰明,直接問道:“你們配置這樣的植物,需要多久的時間,能否批量生產。”


    藤野四郎吃定了華夏沒人可以研發這樣的新型植物,坦白說:“霧霾一號生長期需要半年!”


    別說半年,就是一年,兩年,華夏人也能爭著要,除非他們不想解決霧霾的問題,藤野四郎鼻腔噴一道氣流。


    “成活率如何?”馬博士追問。


    “在霧霾的環境下,成活率不高。”藤野四郎直接回答,不過他非常自信,傲然說:“不過……植物的生長期都普遍長,這沒什麽,我們日國有足夠的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特種兵:種子提取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覆手為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覆手為雨並收藏特種兵:種子提取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