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成正式修煉之前,劍山河和君侯決定先跟周成探討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他們將周成帶到了山峰的頂部。
周成以為是什麽大事,因為劍山河和君侯的表情都很嚴肅。
劍山河率先開口,他表情凝重地看著周成說道:“周成,你想學誰的劍法?”
周成一愣,他沒想到他們擺出這麽嚴肅的陣勢問的問題卻是這個。
周成老實答道:“我想都學!”
周成希望能夠學習各種不同的劍法,從中汲取精華,提升自己的實力。
他認為不同的劍法都有其獨特之處,隻有廣泛學習,自己才能在劍道上走得更遠。
君侯在旁邊說道:“不對,我們是問你要先跟誰學劍?”
君侯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嚴肅和認真。
“不能同時學嗎?” 周成有些疑惑地問道。
“不行!” 兩人同時答道。他們的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劍山河接著說道:“劍法是劍修的核心,怎麽可以輕易教給別人。”
君侯繼續說道:“我的《淩霄劍典》輕盈靈動,他的《劍動山河》重勢重威,各有特點,而且《淩霄劍典》我雖然可以教給你,但無論如何我都不可能教給這個家夥的。”
君侯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挑釁和不滿。他與劍山河之間的競爭由來已久,他們在劍法上的分歧也一直存在。
他希望周成能夠選擇他的《淩霄劍典》,證明他的劍法更加優秀。
“我也一樣!” 劍山河甕聲道。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和自信。他相信自己的《劍動山河》劍法是最強大的。
他也希望周成能夠先選他的劍法,證明他的劍法更加優秀。
周成明白了,原來這兩個家夥又在爭第一,他想了想,小心說道:“我可以今天學《淩霄劍典》,明天學《劍動山河》,這樣輪流跟你們學劍嗎?”
周成不想得罪任何一個人,可是也希望能夠同時學習兩種劍法。
他覺得這樣的方式可以兼顧兩人的感受,也能夠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
劍山河和君侯對視一眼,點點頭道:“可以,但是你還沒有說要先學誰的劍法?”
“《劍動山河》!” 周成很快有了決定,無論怎麽選都會得罪另一個人,所以周成回答的很快速。
周成的心中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考慮,他隻是覺得《劍動山河》這個名字聽起來更加霸氣,更符合他心中對劍法的期待。
他也知道自己的選擇可能會讓君侯有些失望,但他相信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可以彌補這個遺憾。
劍山河聽到周成的回答,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拍了拍周成的肩膀,說道:“好小子,有眼光!我的《劍動山河》劍法一定會讓你成為一名強大的劍修。”
君侯則有些失望地搖搖頭,然而沒有多說什麽。
“周成,你既然選擇先跟我學劍,還有沒有什麽要求?有什麽要求盡管提。”劍山河頗有些誌得意滿。
“我想跟同境界的劍修切磋一下。”周成恭敬回答道。
“這個簡單,還有嗎?”劍山河繼續問道。
周成仔細想了想,拱手道:“弟子將來打算走通天路,去虛空星海闖蕩。因此弟子平時修煉的更注重實戰,需要大量的實戰經驗,至於其他問題,暫時沒有。”
“這個也沒問題,我們華清宗別的不多,就是劍修多。”
隨後,劍山河和君侯開始為周成製定詳細的修煉計劃。他們根據周成的天賦和實力,為他量身定製了一套獨特的修煉方法。
然而,正式修煉之後,周成才發現,君侯真人太謙虛了。
《淩霄劍典》與其說是輕盈靈動,倒不如說是動如雷霆,速度比閃電還快,力量比雷鳴還猛;《劍動山河》也是這樣,《劍動山河》劍法重勢重威,能夠劍化山河攻擊和鎮壓一切生靈,這樣的劍法自然不缺乏靈活變化的劍招。
當然,《劍動山河》劍法與《淩霄劍典》相比,確實差了幾分輕盈靈動。
那《劍動山河》劍法,每一招每一式都帶著雄渾厚重之感,劍勢磅礴如滔滔江水,洶湧澎湃,仿佛能聽見山河震顫之聲,力量感十足,卻少了那如雷霆般輕盈的靈動性。
但那也是相對而言的,就相對來說,君侯真人說的倒也不算錯。
君侯真人的《淩霄劍典》,那是真正的輕盈靈動,劍招如同九天之上的雷霆,美麗而又致命。每一次出劍都仿佛是一道晴空的雷電,讓人賞心悅目之餘,又感受到那隱藏在美麗之下的致命殺機。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周成按照兩位師傅的教導,開始刻苦修煉。
他有劍心,又有兩位真人境劍修師傅,因此很快將兩門劍法入門了。
劍心賦予了他對劍的敏銳感知和獨特的領悟能力。
在兩位師傅的悉心指導下,他迅速掌握了《劍動山河》和《淩霄劍典》的基本招式和心法。
入門之後他就開始要求與人比試,驗證自己手中掌握的劍法。
華清宗不愧是劍修聖地,這裏匯聚了無數的劍道高手。
周成根本不缺對手,跟他實力相當的對手多的是,雖然那些對手的年紀大多都比他大,但一點都不影響周成檢驗自己修煉的成果。
每一場比試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積累,周成在戰鬥中不斷地磨礪自己的劍法,提升自己的戰鬥技巧。
很自然地,周成很快把《劍動山河》與《淩霄劍典》劍法的修煉變成了‘極刃成雪’的樣子。
他將兩種劍法的精髓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特劍法。
劍山河和君侯一開始很驚奇,但後來慢慢接受了,他們也看出來了人劍合一的作戰優勢。
在周成的劍招中,既有《劍動山河》的雄渾氣勢,又有《淩霄劍典》的驚雷靈性。
他的劍仿佛與他的身體融為一體,每一次出劍都如同本能反應一般,快速而準確。
這種劍法並非沒有破解方法。
但在這飛劍大行其道的世界裏,周成這種劍法還是很獨特的,有一定的突擊斬首的可行性。
具體的因為沒有實踐過,劍山河和君侯也不敢保證。
然而,他們不反對周成這樣改動劍法。他們明白,劍道之路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探索,隻有這樣才能不斷地進步。
就這樣,周成一邊學習,一邊改動,以至於到了後麵,在外人看來,周成用的都是同一招。
因為實在太像了,然而周成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當敵人以為他隻會一招時,那他就已經贏了。
他的劍招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無數的變化和玄機。每一次出劍都讓人捉摸不透,難以預測。
除了學習和比試,其他時間周成基本都在練劍。
《水劍訣》、《劍動山河》還有《淩霄劍典》這些都是強大的劍法,是真人境劍修的劍法,其中諸多玄妙隻靠說是說不清的,他隻能一遍遍練習,一遍遍體悟。
在修煉場上,周成的身影如同閃電一般,快速地移動著。
他的劍勢淩厲,仿佛要將空氣都割裂開來。每一次揮劍都帶著強大的力量,讓周圍的空氣都為之震蕩。
周成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練劍之中,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他的心中隻有劍,隻有對劍道的追求。
他不斷地重複著每一個劍招,每一個動作都力求做到完美。
他感受著劍的重量,感受著劍的力量,感受著劍的靈魂。在他的手中,劍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與他心意相通。
劍山河和君侯也時常在一旁觀察周成的修煉情況,給予他及時的指導和建議。
他們會指出周成劍法中的不足之處,讓他不斷改進和完善。
同時,他們也會傳授周成一些修煉的心得和技巧,幫助他更快地提升實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成的實力不斷提升。他的法力也越來越深厚,劍法越來越精湛。
很快三年半過去了,時光如同白駒過隙,悄然流逝。
在這三年半的時間裏,周成每天都過得很開心,覺得華清宗真是來對了。
要是他沒來這裏,又怎麽會知道之前自己隻不過是隻井底之蛙?又怎麽會知道天下之大?
周成感覺來到華清宗之後,他才真正見識到了什麽是強者如雲,什麽是劍道魁首。
在這裏,他看到了劍山河和君侯兩位真人境劍修的強大實力,也看到了其他弟子們的努力和拚搏。
他意識到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
他開始努力修煉,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極限,希望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強者。
因為每一天都有進步,所以周成感覺很欣喜。
他看著自己的實力不斷提升,劍法越來越精湛,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隻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然而,劍山河和君侯這邊卻有些苦惱,因為周成進步太快了,他們快沒東西教他了。
劍山河和君侯都是華清宗的頂尖劍修,他們的劍法高深莫測,威力巨大。他們原本以為,以周成這般天才的資質,要學會他們的劍法也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周成的天資竟然如此離譜。
倒不是真的沒東西教,隻不過他們一開始就教了周成他們最厲害的劍法。
到了現在,他們總不能教周成其他次一等的劍法吧?
就算周成願意學,他們自己也拉不下那個臉。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通天路開啟的時間,當時周成明確表示自己要走通天路,也願意為兩位師傅各自奉上三份虛空星海的天地靈物。
這個不是問題,有沒有虛空星海的天地靈物他們都願意教,畢竟好徒弟可不是每年都能遇上的,教出更強的徒弟他們臉上也更有光。
問題是時間,當時通天路還有不到十六年就開啟了,超遠程傳送陣開啟後可不會等人。
所以劍山河和君侯當時想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教會周成最厲害的劍法。
他們傾盡全力,將自己的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了周成。
他們希望周成能夠在通天路開啟之前,成為一名真正的強者,有足夠的實力去挑戰通天路。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周成的天資竟然如此離譜。
實力強也就算了,學東西還那麽快。
周成仿佛是一個天生的劍修,對劍法有著極高的領悟能力。
他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複雜的劍招,並且能夠將其運用自如。
他的進步速度讓劍山河和君侯都感到震驚。
要不是周成每隔半年左右會出去跟他的兩個小情人聊天,他們都以為周成不是人了。
因為周成給人的感覺真的不像人,正式修煉開始之後,他們除了劍心,就什麽都沒從周成身上感受到過。
真的,一絲一毫其他的雜念,一絲一毫其他的情緒,他們都沒感受到過。
就好像周成除了劍心,把其他東西都舍棄了。
他仿佛與劍融為一體,成為了劍的一部分。
劍在他手中,不再是一件冰冷的武器,而是他身體的延伸,是他靈魂的寄托。
如此一來,周成當然進步神速,因為那個狀態下的周成就是劍,劍就是周成。
他的修煉不再是單純的學習劍法,而是與劍的深度融合。
在這種狀態下,他能夠更快地領悟劍法的精髓,能夠更準確地掌握劍的力量。
每一次修煉,都像是一次與劍的對話,一次對自我的超越。
這種狀態劍山河和君侯當然知道,他們也能做到,但你要看一下周成的年紀,周成的年紀還那麽年輕。
劍山河和君侯作為華清宗的頂尖劍修,他們經曆了漫長的歲月和無數的戰鬥,才達到了與劍合一的境界。
而周成,在如此年輕的年紀,就能夠始終保持這種狀態,實在是讓人驚歎不已。
在華清宗,像周成這個年紀的天才劍修,也就能勉強維持那個狀態一刻鍾而已,而周成可以做到始終保持在那個狀態。
這不僅僅是天賦的體現,更是周成對劍道的執著和熱愛。
他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劍的修煉中,舍棄了一切雜念和欲望,隻為追求劍道的極致。
他們不知道周成是如何做到的,但這個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周成快學完他們的劍法了。
劍山河和君侯看著周成的成長,心中既欣慰又擔憂。
欣慰的是,他們看到了一個劍道天才的崛起,看到了自己的傳承有了希望。擔憂的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繼續教導周成,因為他們已經將自己最厲害的劍法都傳授給了他。
他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讓周成在劍道上更進一步。
他們將周成帶到了山峰的頂部。
周成以為是什麽大事,因為劍山河和君侯的表情都很嚴肅。
劍山河率先開口,他表情凝重地看著周成說道:“周成,你想學誰的劍法?”
周成一愣,他沒想到他們擺出這麽嚴肅的陣勢問的問題卻是這個。
周成老實答道:“我想都學!”
周成希望能夠學習各種不同的劍法,從中汲取精華,提升自己的實力。
他認為不同的劍法都有其獨特之處,隻有廣泛學習,自己才能在劍道上走得更遠。
君侯在旁邊說道:“不對,我們是問你要先跟誰學劍?”
君侯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嚴肅和認真。
“不能同時學嗎?” 周成有些疑惑地問道。
“不行!” 兩人同時答道。他們的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劍山河接著說道:“劍法是劍修的核心,怎麽可以輕易教給別人。”
君侯繼續說道:“我的《淩霄劍典》輕盈靈動,他的《劍動山河》重勢重威,各有特點,而且《淩霄劍典》我雖然可以教給你,但無論如何我都不可能教給這個家夥的。”
君侯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挑釁和不滿。他與劍山河之間的競爭由來已久,他們在劍法上的分歧也一直存在。
他希望周成能夠選擇他的《淩霄劍典》,證明他的劍法更加優秀。
“我也一樣!” 劍山河甕聲道。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堅定和自信。他相信自己的《劍動山河》劍法是最強大的。
他也希望周成能夠先選他的劍法,證明他的劍法更加優秀。
周成明白了,原來這兩個家夥又在爭第一,他想了想,小心說道:“我可以今天學《淩霄劍典》,明天學《劍動山河》,這樣輪流跟你們學劍嗎?”
周成不想得罪任何一個人,可是也希望能夠同時學習兩種劍法。
他覺得這樣的方式可以兼顧兩人的感受,也能夠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
劍山河和君侯對視一眼,點點頭道:“可以,但是你還沒有說要先學誰的劍法?”
“《劍動山河》!” 周成很快有了決定,無論怎麽選都會得罪另一個人,所以周成回答的很快速。
周成的心中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考慮,他隻是覺得《劍動山河》這個名字聽起來更加霸氣,更符合他心中對劍法的期待。
他也知道自己的選擇可能會讓君侯有些失望,但他相信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可以彌補這個遺憾。
劍山河聽到周成的回答,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拍了拍周成的肩膀,說道:“好小子,有眼光!我的《劍動山河》劍法一定會讓你成為一名強大的劍修。”
君侯則有些失望地搖搖頭,然而沒有多說什麽。
“周成,你既然選擇先跟我學劍,還有沒有什麽要求?有什麽要求盡管提。”劍山河頗有些誌得意滿。
“我想跟同境界的劍修切磋一下。”周成恭敬回答道。
“這個簡單,還有嗎?”劍山河繼續問道。
周成仔細想了想,拱手道:“弟子將來打算走通天路,去虛空星海闖蕩。因此弟子平時修煉的更注重實戰,需要大量的實戰經驗,至於其他問題,暫時沒有。”
“這個也沒問題,我們華清宗別的不多,就是劍修多。”
隨後,劍山河和君侯開始為周成製定詳細的修煉計劃。他們根據周成的天賦和實力,為他量身定製了一套獨特的修煉方法。
然而,正式修煉之後,周成才發現,君侯真人太謙虛了。
《淩霄劍典》與其說是輕盈靈動,倒不如說是動如雷霆,速度比閃電還快,力量比雷鳴還猛;《劍動山河》也是這樣,《劍動山河》劍法重勢重威,能夠劍化山河攻擊和鎮壓一切生靈,這樣的劍法自然不缺乏靈活變化的劍招。
當然,《劍動山河》劍法與《淩霄劍典》相比,確實差了幾分輕盈靈動。
那《劍動山河》劍法,每一招每一式都帶著雄渾厚重之感,劍勢磅礴如滔滔江水,洶湧澎湃,仿佛能聽見山河震顫之聲,力量感十足,卻少了那如雷霆般輕盈的靈動性。
但那也是相對而言的,就相對來說,君侯真人說的倒也不算錯。
君侯真人的《淩霄劍典》,那是真正的輕盈靈動,劍招如同九天之上的雷霆,美麗而又致命。每一次出劍都仿佛是一道晴空的雷電,讓人賞心悅目之餘,又感受到那隱藏在美麗之下的致命殺機。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周成按照兩位師傅的教導,開始刻苦修煉。
他有劍心,又有兩位真人境劍修師傅,因此很快將兩門劍法入門了。
劍心賦予了他對劍的敏銳感知和獨特的領悟能力。
在兩位師傅的悉心指導下,他迅速掌握了《劍動山河》和《淩霄劍典》的基本招式和心法。
入門之後他就開始要求與人比試,驗證自己手中掌握的劍法。
華清宗不愧是劍修聖地,這裏匯聚了無數的劍道高手。
周成根本不缺對手,跟他實力相當的對手多的是,雖然那些對手的年紀大多都比他大,但一點都不影響周成檢驗自己修煉的成果。
每一場比試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積累,周成在戰鬥中不斷地磨礪自己的劍法,提升自己的戰鬥技巧。
很自然地,周成很快把《劍動山河》與《淩霄劍典》劍法的修煉變成了‘極刃成雪’的樣子。
他將兩種劍法的精髓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獨特劍法。
劍山河和君侯一開始很驚奇,但後來慢慢接受了,他們也看出來了人劍合一的作戰優勢。
在周成的劍招中,既有《劍動山河》的雄渾氣勢,又有《淩霄劍典》的驚雷靈性。
他的劍仿佛與他的身體融為一體,每一次出劍都如同本能反應一般,快速而準確。
這種劍法並非沒有破解方法。
但在這飛劍大行其道的世界裏,周成這種劍法還是很獨特的,有一定的突擊斬首的可行性。
具體的因為沒有實踐過,劍山河和君侯也不敢保證。
然而,他們不反對周成這樣改動劍法。他們明白,劍道之路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探索,隻有這樣才能不斷地進步。
就這樣,周成一邊學習,一邊改動,以至於到了後麵,在外人看來,周成用的都是同一招。
因為實在太像了,然而周成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當敵人以為他隻會一招時,那他就已經贏了。
他的劍招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無數的變化和玄機。每一次出劍都讓人捉摸不透,難以預測。
除了學習和比試,其他時間周成基本都在練劍。
《水劍訣》、《劍動山河》還有《淩霄劍典》這些都是強大的劍法,是真人境劍修的劍法,其中諸多玄妙隻靠說是說不清的,他隻能一遍遍練習,一遍遍體悟。
在修煉場上,周成的身影如同閃電一般,快速地移動著。
他的劍勢淩厲,仿佛要將空氣都割裂開來。每一次揮劍都帶著強大的力量,讓周圍的空氣都為之震蕩。
周成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練劍之中,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他的心中隻有劍,隻有對劍道的追求。
他不斷地重複著每一個劍招,每一個動作都力求做到完美。
他感受著劍的重量,感受著劍的力量,感受著劍的靈魂。在他的手中,劍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與他心意相通。
劍山河和君侯也時常在一旁觀察周成的修煉情況,給予他及時的指導和建議。
他們會指出周成劍法中的不足之處,讓他不斷改進和完善。
同時,他們也會傳授周成一些修煉的心得和技巧,幫助他更快地提升實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成的實力不斷提升。他的法力也越來越深厚,劍法越來越精湛。
很快三年半過去了,時光如同白駒過隙,悄然流逝。
在這三年半的時間裏,周成每天都過得很開心,覺得華清宗真是來對了。
要是他沒來這裏,又怎麽會知道之前自己隻不過是隻井底之蛙?又怎麽會知道天下之大?
周成感覺來到華清宗之後,他才真正見識到了什麽是強者如雲,什麽是劍道魁首。
在這裏,他看到了劍山河和君侯兩位真人境劍修的強大實力,也看到了其他弟子們的努力和拚搏。
他意識到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
他開始努力修煉,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極限,希望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強者。
因為每一天都有進步,所以周成感覺很欣喜。
他看著自己的實力不斷提升,劍法越來越精湛,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隻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然而,劍山河和君侯這邊卻有些苦惱,因為周成進步太快了,他們快沒東西教他了。
劍山河和君侯都是華清宗的頂尖劍修,他們的劍法高深莫測,威力巨大。他們原本以為,以周成這般天才的資質,要學會他們的劍法也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周成的天資竟然如此離譜。
倒不是真的沒東西教,隻不過他們一開始就教了周成他們最厲害的劍法。
到了現在,他們總不能教周成其他次一等的劍法吧?
就算周成願意學,他們自己也拉不下那個臉。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通天路開啟的時間,當時周成明確表示自己要走通天路,也願意為兩位師傅各自奉上三份虛空星海的天地靈物。
這個不是問題,有沒有虛空星海的天地靈物他們都願意教,畢竟好徒弟可不是每年都能遇上的,教出更強的徒弟他們臉上也更有光。
問題是時間,當時通天路還有不到十六年就開啟了,超遠程傳送陣開啟後可不會等人。
所以劍山河和君侯當時想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教會周成最厲害的劍法。
他們傾盡全力,將自己的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了周成。
他們希望周成能夠在通天路開啟之前,成為一名真正的強者,有足夠的實力去挑戰通天路。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周成的天資竟然如此離譜。
實力強也就算了,學東西還那麽快。
周成仿佛是一個天生的劍修,對劍法有著極高的領悟能力。
他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複雜的劍招,並且能夠將其運用自如。
他的進步速度讓劍山河和君侯都感到震驚。
要不是周成每隔半年左右會出去跟他的兩個小情人聊天,他們都以為周成不是人了。
因為周成給人的感覺真的不像人,正式修煉開始之後,他們除了劍心,就什麽都沒從周成身上感受到過。
真的,一絲一毫其他的雜念,一絲一毫其他的情緒,他們都沒感受到過。
就好像周成除了劍心,把其他東西都舍棄了。
他仿佛與劍融為一體,成為了劍的一部分。
劍在他手中,不再是一件冰冷的武器,而是他身體的延伸,是他靈魂的寄托。
如此一來,周成當然進步神速,因為那個狀態下的周成就是劍,劍就是周成。
他的修煉不再是單純的學習劍法,而是與劍的深度融合。
在這種狀態下,他能夠更快地領悟劍法的精髓,能夠更準確地掌握劍的力量。
每一次修煉,都像是一次與劍的對話,一次對自我的超越。
這種狀態劍山河和君侯當然知道,他們也能做到,但你要看一下周成的年紀,周成的年紀還那麽年輕。
劍山河和君侯作為華清宗的頂尖劍修,他們經曆了漫長的歲月和無數的戰鬥,才達到了與劍合一的境界。
而周成,在如此年輕的年紀,就能夠始終保持這種狀態,實在是讓人驚歎不已。
在華清宗,像周成這個年紀的天才劍修,也就能勉強維持那個狀態一刻鍾而已,而周成可以做到始終保持在那個狀態。
這不僅僅是天賦的體現,更是周成對劍道的執著和熱愛。
他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劍的修煉中,舍棄了一切雜念和欲望,隻為追求劍道的極致。
他們不知道周成是如何做到的,但這個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周成快學完他們的劍法了。
劍山河和君侯看著周成的成長,心中既欣慰又擔憂。
欣慰的是,他們看到了一個劍道天才的崛起,看到了自己的傳承有了希望。擔憂的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繼續教導周成,因為他們已經將自己最厲害的劍法都傳授給了他。
他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讓周成在劍道上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