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姝媽都要抱著被子去女兒的房間待一會兒。看一看女兒睡覺的樣子,笑一笑女兒被自己吵醒時的牢騷。
問一問女兒的工作,女兒嘴裏永遠都是好消息。問一問女兒的身體,女兒獨身在外從來不生病。問一問女兒的感情狀況,女兒每次都會閉眼裝睡。
或許是年紀大了,姝媽似乎已經完全習慣了家裏一年四季的冷清。也洽洽是因為年紀大了,姝媽非常珍惜女兒回家這幾天的熱鬧。
隻要腦子裏想到“熱鬧”這個詞,姝媽就會順便想起女兒“熱鬧”的小名。記不得從何時起,一向事多、麻煩多的女兒,悄然間變成了毫無需求的女兒。
功課從來不需要她輔導,作業從來不需要她催,女兒總能把名列前茅的成績單拿回家。
衣服從來不需要她洗,飯也從來不需要她做,女兒似乎才是這個家的家長。沒有洗衣機的年月裏,女兒能搬得動那麽大的洗衣盆,甚至能獨自擰幹床單。換煤氣是家庭重活的年月裏,女兒一直都有辦法把那麽重的煤氣罐換好。
不是姝媽不關心女兒,實在是林姝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得靜悄悄、無痕跡、很完美。靜悄悄到姝媽根本發現不了瑣事的存在,無痕跡到姝媽想不起來家裏有數不清的瑣事,完美到姝媽看不出老公去世前後家裏的變化!
下崗後,姝媽賣了幾年肉夾饃,多出一些時間來,才發現家裏的瑣事還真是不少。那時候,林姝已經上高中,去了離家更遠的學校,背著更重的功課,不再有時間替媽媽做家長,姝媽才發現女兒這些年來有多麽懂事。
自從女兒去北京上大學,每年隻回來兩趟。以前是寒假和暑假,現在是國慶和春節。難得相伴的日子裏,姝媽喜歡和女兒在家裏躲安靜,勸女兒不要起床,攔著女兒碰家務,喜歡女兒看著電視在沙發上睡著,享受女兒對下頓飯提要求。
姝媽也喜歡和女兒去街上逛一逛。女兒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姝媽會給女兒買那些自認為白領們要穿的衣服。又過了幾年,姝媽不再給女兒買衣服,因為她看出來了,女兒身上的衣服比寶雞商場裏的要高檔很多,女兒自己把自己養活得很好。
雖然姝媽知道女兒收入很高,卻從來沒有在商場裏挑到過自己的衣服。她並不是替女兒心疼那些女兒根本不在意的價格,她隻是更喜歡在服貿市場裏盡情采購的感覺。總去的那幾家店,老板們都認識她和她的漂亮女兒。她盡情的挑三五件,盡情的讓女兒付錢,盡情的收獲店老板羨慕的目光和話語。
姝媽最喜歡的事情,當屬帶著女兒走親訪友。外婆家有聚餐,女兒總是廚房裏最堪重任的孩子。其他表兄妹隻有端菜、擺桌的雜役任務。她的女兒,有一身好廚藝,會在所有親戚們的矚目下最後一個解下圍裙落座。
聚餐結束後,其他表兄妹看電視的看電視,打遊戲的打遊戲。隻有她的女兒,永遠有耐心陪在自己身邊參加中老年茶話會。女兒雖然從來沒有八卦要講,卻總能在該笑的時候和親戚們一起笑,在該憤慨的時候和親戚們一起皺眉。
她的女兒,在家人們麵前態度永遠平易近人。雖然比暴發戶大表哥更有錢,但是絲毫沒有傲慢的姿態。雖然比花枝招展的小表妹更漂亮,但是從來不扭捏作態,而且格外有氣質。
偶爾親戚們會問一問林姝“有沒有男朋友”,也會催一催林姝“年紀大了不好找,眼光別太高”。姝媽總是會第一時間跳出來替女兒解圍,永遠都是那句“我舍不得女女嫁出去”,然後再補一句“沒有後生能配得上我家女女”。
哪怕是林姝隻回家三天,姝媽寧可放棄外婆家的聚餐,也一定會帶女兒去一趟奶奶家。女兒很優秀,老林在那邊應該很放心,是姝媽想讓奶奶家每位親戚都看到的事實。
林姝知道媽媽的每一個小心思,並不覺得這些小心思是高級的想法,但是她充分的滿足著媽媽的小心思們。
大年初四早晨,林姝睜開睡眼,看著每天按時來自己床上打卡的媽媽,像個孩子一樣在被窩裏翻了一圈的身,然後把自己挪進媽媽那個剛鋪好、有些發涼的被窩裏,撒著遲來20年的嬌。
姝媽拿起女兒的手,看著那隻鑽戒,問出忍了很多天的問題:“這是誰買給你的?”
林姝伸直五根漂亮的手指,自己也欣賞了一番,並不準備實話實說:“自己買來戴著玩的。”
姝媽將信將疑:“這麽大一顆鑽石,戴著玩?胡說!”
“大嗎?”林姝看著媽媽笑了笑:“一般吧,不算很大。”
姝媽知道女兒愛花錢,從來不說教女兒浪費,畢竟女兒小時候跟著自己過了那麽多年拮據的日子。現在女兒能賺到很多錢,想浪費就浪費,隨心所欲挺好的。
隻是沒打聽到送戒指的人是誰,姝媽稍微有一點點失望:“還以為女女談戀愛了……總是一個人生活,不孤獨嗎?找個人陪你一起過日子,多好啊!”
“媽,您自己一個人過了這麽多年,孤獨嗎?”
“我有你,我不孤獨。”
“可是我不在您身邊。”
“你不在家的時候,我也有你。”
“和我一起去北京住吧……陪在我身邊,不好嗎?”
“我舍不得離你爸太遠……而且這兩年你外婆的身體實在不好,你舅舅、姨媽又都有孫子的事情要忙,隻有我閑人一個,能有時間好好照顧你外婆。”
“我不喜歡外婆……”
“以前大家都很窮,你外婆也生活得不容易。你小時候,不是外婆不想照顧你,那會兒她和外公都沒退休呢,根本顧不上。”
“以前您偶爾把我放到外婆家住兩天,她總是背著您在我麵前數落我‘命不好’,還數落我是您的‘拖油瓶’。”
姝媽笑了:“你外婆沒文化,她是心疼我,又不會表達,所以才會說那些話。她想照顧你,想替我分擔些困難,但是那些年她和你外公都自顧不暇,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誰也照顧不上誰。你外婆心裏不舒服,很內疚,嘴上說些沒用的話,發泄一下而已。女女這麽有悟性的孩子,還理解不了外婆的口是心非嗎?”
林姝歎口氣:“小時候不理解,聽到那些話真的會生氣。長大後理解了,但還是覺得很委屈。”
“外公去世的時候,女女沒從北京回來奔喪。事後你外婆問我,女女是不是還在生小時候的氣。你看,她心裏什麽都明白。人就是這樣子,在情緒裏的時候,就會沒頭沒腦的說一些傷害別人的話,換取自己的片刻安心。”
“好吧……留您在寶雞照顧外婆幾年吧……”
“女女,既然你不喜歡外婆,為什麽以前每次要送你去外婆家住幾天,你不說呢?而且還表現出很喜歡去的樣子!”
“但凡有一點辦法,您都不會把我送去外婆家添麻煩。我知道……所以我從來不說……說了也要去,白白讓您為難……”
姝媽心頭酸了一下,幫女兒捋著濃密的長發,不知道是該欣慰還是該心疼。
林姝閉上眼睛,享受著和媽媽躺在一起的溫馨時刻,默默回憶著自己獨自麵對、從不開口的無數時刻。不肯說出口的,何止是不喜歡去外婆家。林姝早就失去了開口提訴求的能力,養成了凡事獨自承擔的習慣。
哪怕是在言杉麵前……
她可以肆無忌憚的使喚言杉做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卻從來不讓言杉參與一下她解決難題的過程。她刻意在言杉麵前做一個矯情又事多的“高需求寶寶”,卻從來不會傾訴自己換工作後的100個不如意。
言杉遇到任何困難,都會第一時間找姐姐求助。她很羨慕,但是學不會,也不知道自己該找誰求助。
言杉喜歡向姐姐傾訴加班的疲憊、同事的掉鏈子、父母的催婚、月光的工資、升職的焦慮。她很羨慕,但是學不會,而且不想再給言杉增加壓力。
心情特別不好的時候,林姝會覺得言杉是個百無一用的花瓶。可是花瓶那麽愛她,有花瓶的日子確實更開心。花瓶或許裝不下她的煩惱,但可以讓她回家後擁有一方彩色的小世界。沒有花瓶相伴的那半段人生,其實很孤獨。
問一問女兒的工作,女兒嘴裏永遠都是好消息。問一問女兒的身體,女兒獨身在外從來不生病。問一問女兒的感情狀況,女兒每次都會閉眼裝睡。
或許是年紀大了,姝媽似乎已經完全習慣了家裏一年四季的冷清。也洽洽是因為年紀大了,姝媽非常珍惜女兒回家這幾天的熱鬧。
隻要腦子裏想到“熱鬧”這個詞,姝媽就會順便想起女兒“熱鬧”的小名。記不得從何時起,一向事多、麻煩多的女兒,悄然間變成了毫無需求的女兒。
功課從來不需要她輔導,作業從來不需要她催,女兒總能把名列前茅的成績單拿回家。
衣服從來不需要她洗,飯也從來不需要她做,女兒似乎才是這個家的家長。沒有洗衣機的年月裏,女兒能搬得動那麽大的洗衣盆,甚至能獨自擰幹床單。換煤氣是家庭重活的年月裏,女兒一直都有辦法把那麽重的煤氣罐換好。
不是姝媽不關心女兒,實在是林姝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得靜悄悄、無痕跡、很完美。靜悄悄到姝媽根本發現不了瑣事的存在,無痕跡到姝媽想不起來家裏有數不清的瑣事,完美到姝媽看不出老公去世前後家裏的變化!
下崗後,姝媽賣了幾年肉夾饃,多出一些時間來,才發現家裏的瑣事還真是不少。那時候,林姝已經上高中,去了離家更遠的學校,背著更重的功課,不再有時間替媽媽做家長,姝媽才發現女兒這些年來有多麽懂事。
自從女兒去北京上大學,每年隻回來兩趟。以前是寒假和暑假,現在是國慶和春節。難得相伴的日子裏,姝媽喜歡和女兒在家裏躲安靜,勸女兒不要起床,攔著女兒碰家務,喜歡女兒看著電視在沙發上睡著,享受女兒對下頓飯提要求。
姝媽也喜歡和女兒去街上逛一逛。女兒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姝媽會給女兒買那些自認為白領們要穿的衣服。又過了幾年,姝媽不再給女兒買衣服,因為她看出來了,女兒身上的衣服比寶雞商場裏的要高檔很多,女兒自己把自己養活得很好。
雖然姝媽知道女兒收入很高,卻從來沒有在商場裏挑到過自己的衣服。她並不是替女兒心疼那些女兒根本不在意的價格,她隻是更喜歡在服貿市場裏盡情采購的感覺。總去的那幾家店,老板們都認識她和她的漂亮女兒。她盡情的挑三五件,盡情的讓女兒付錢,盡情的收獲店老板羨慕的目光和話語。
姝媽最喜歡的事情,當屬帶著女兒走親訪友。外婆家有聚餐,女兒總是廚房裏最堪重任的孩子。其他表兄妹隻有端菜、擺桌的雜役任務。她的女兒,有一身好廚藝,會在所有親戚們的矚目下最後一個解下圍裙落座。
聚餐結束後,其他表兄妹看電視的看電視,打遊戲的打遊戲。隻有她的女兒,永遠有耐心陪在自己身邊參加中老年茶話會。女兒雖然從來沒有八卦要講,卻總能在該笑的時候和親戚們一起笑,在該憤慨的時候和親戚們一起皺眉。
她的女兒,在家人們麵前態度永遠平易近人。雖然比暴發戶大表哥更有錢,但是絲毫沒有傲慢的姿態。雖然比花枝招展的小表妹更漂亮,但是從來不扭捏作態,而且格外有氣質。
偶爾親戚們會問一問林姝“有沒有男朋友”,也會催一催林姝“年紀大了不好找,眼光別太高”。姝媽總是會第一時間跳出來替女兒解圍,永遠都是那句“我舍不得女女嫁出去”,然後再補一句“沒有後生能配得上我家女女”。
哪怕是林姝隻回家三天,姝媽寧可放棄外婆家的聚餐,也一定會帶女兒去一趟奶奶家。女兒很優秀,老林在那邊應該很放心,是姝媽想讓奶奶家每位親戚都看到的事實。
林姝知道媽媽的每一個小心思,並不覺得這些小心思是高級的想法,但是她充分的滿足著媽媽的小心思們。
大年初四早晨,林姝睜開睡眼,看著每天按時來自己床上打卡的媽媽,像個孩子一樣在被窩裏翻了一圈的身,然後把自己挪進媽媽那個剛鋪好、有些發涼的被窩裏,撒著遲來20年的嬌。
姝媽拿起女兒的手,看著那隻鑽戒,問出忍了很多天的問題:“這是誰買給你的?”
林姝伸直五根漂亮的手指,自己也欣賞了一番,並不準備實話實說:“自己買來戴著玩的。”
姝媽將信將疑:“這麽大一顆鑽石,戴著玩?胡說!”
“大嗎?”林姝看著媽媽笑了笑:“一般吧,不算很大。”
姝媽知道女兒愛花錢,從來不說教女兒浪費,畢竟女兒小時候跟著自己過了那麽多年拮據的日子。現在女兒能賺到很多錢,想浪費就浪費,隨心所欲挺好的。
隻是沒打聽到送戒指的人是誰,姝媽稍微有一點點失望:“還以為女女談戀愛了……總是一個人生活,不孤獨嗎?找個人陪你一起過日子,多好啊!”
“媽,您自己一個人過了這麽多年,孤獨嗎?”
“我有你,我不孤獨。”
“可是我不在您身邊。”
“你不在家的時候,我也有你。”
“和我一起去北京住吧……陪在我身邊,不好嗎?”
“我舍不得離你爸太遠……而且這兩年你外婆的身體實在不好,你舅舅、姨媽又都有孫子的事情要忙,隻有我閑人一個,能有時間好好照顧你外婆。”
“我不喜歡外婆……”
“以前大家都很窮,你外婆也生活得不容易。你小時候,不是外婆不想照顧你,那會兒她和外公都沒退休呢,根本顧不上。”
“以前您偶爾把我放到外婆家住兩天,她總是背著您在我麵前數落我‘命不好’,還數落我是您的‘拖油瓶’。”
姝媽笑了:“你外婆沒文化,她是心疼我,又不會表達,所以才會說那些話。她想照顧你,想替我分擔些困難,但是那些年她和你外公都自顧不暇,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誰也照顧不上誰。你外婆心裏不舒服,很內疚,嘴上說些沒用的話,發泄一下而已。女女這麽有悟性的孩子,還理解不了外婆的口是心非嗎?”
林姝歎口氣:“小時候不理解,聽到那些話真的會生氣。長大後理解了,但還是覺得很委屈。”
“外公去世的時候,女女沒從北京回來奔喪。事後你外婆問我,女女是不是還在生小時候的氣。你看,她心裏什麽都明白。人就是這樣子,在情緒裏的時候,就會沒頭沒腦的說一些傷害別人的話,換取自己的片刻安心。”
“好吧……留您在寶雞照顧外婆幾年吧……”
“女女,既然你不喜歡外婆,為什麽以前每次要送你去外婆家住幾天,你不說呢?而且還表現出很喜歡去的樣子!”
“但凡有一點辦法,您都不會把我送去外婆家添麻煩。我知道……所以我從來不說……說了也要去,白白讓您為難……”
姝媽心頭酸了一下,幫女兒捋著濃密的長發,不知道是該欣慰還是該心疼。
林姝閉上眼睛,享受著和媽媽躺在一起的溫馨時刻,默默回憶著自己獨自麵對、從不開口的無數時刻。不肯說出口的,何止是不喜歡去外婆家。林姝早就失去了開口提訴求的能力,養成了凡事獨自承擔的習慣。
哪怕是在言杉麵前……
她可以肆無忌憚的使喚言杉做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卻從來不讓言杉參與一下她解決難題的過程。她刻意在言杉麵前做一個矯情又事多的“高需求寶寶”,卻從來不會傾訴自己換工作後的100個不如意。
言杉遇到任何困難,都會第一時間找姐姐求助。她很羨慕,但是學不會,也不知道自己該找誰求助。
言杉喜歡向姐姐傾訴加班的疲憊、同事的掉鏈子、父母的催婚、月光的工資、升職的焦慮。她很羨慕,但是學不會,而且不想再給言杉增加壓力。
心情特別不好的時候,林姝會覺得言杉是個百無一用的花瓶。可是花瓶那麽愛她,有花瓶的日子確實更開心。花瓶或許裝不下她的煩惱,但可以讓她回家後擁有一方彩色的小世界。沒有花瓶相伴的那半段人生,其實很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