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租金
空間:這個殺手有點甜 作者:愛吃焙麵的陸爵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來咱家以後還得添頭牲口啊,這出一趟門,還得雇車,又貴又不方便的。”葉青陽看著坐的滿滿當當的車說道。
原先是覺得家裏有頭牛,平日裏用用就夠了,結果一到正兒八經派用場的時候,就發現不是這麽回事了。
“可不是嗎,這一會還不知道怎麽回村呢,這麽些個東西不好拿啊,全提手上也太紮眼了。”方氏看著這些東西有些發愁。
剛買的時候沒刹住車,看見這個也想買,那個也想要,加上府城的東西比鎮上便宜,品質又好,可是買了不少。
說起來,這次他們來鎮上的時候,五個大人,兩個女孩,一路多少也是擠過來的。
要是外麵趕車還能坐兩個人,一輛牛車坐過來也是挺擠的。
也就是葉承澤和三個孩子原先就在鎮上,不然就這次光是從村子到鎮上,一輛牛車就坐不下了。
買了這麽多東西,今天要是趕回村子還是個麻煩事。
人吧,大概就是怕什麽來什麽。
到了鎮上的驛站,葉家人一下車,就遇上了來鎮裏采購了同村人。
來人裏好巧不巧,就有當初說葉家閑話的馮氏。
也不知道是出於嫉妒,還是羨慕,語氣裏總有些陰陽怪氣。
“喲,方姐姐,你們家這可是發達了啊,都坐上騾車了?!這大一家子是打哪兒來啊,買了不少東西吧,快給我們大家開開眼!”
說著馮氏伸長了個脖子的,恨不得有一雙透視眼,能透過車簾,看清車子裏都裝了什麽。
剛方氏下車的時候,她瞥見一眼,車裏堆了不少東西。
不過沒看不清是什麽,但她直覺這些都是葉家人采買回來的。
旁邊還有幾個村子裏婦人,她們看著葉家人從騾車上下來也心癢癢,十分好奇他們去幹什麽了。
隻不過有人出頭,她們就沒有吭聲,選擇在一邊看熱鬧。
方氏可不是什麽軟柿子,她可沒打算縱著馮氏。
“是啊,這要過年了,帶孩子們出去一趟買點年貨怎麽了,你家不過年?”
馮氏被方氏這麽一嗆,有些沒接住話,“你!”半天沒想好說什麽。
“你什麽你,管好自己家的事吧。”方氏可不慣著她,之前的事情就鬧的她很不高興,這次自然沒有給馮氏好臉。
馮氏又氣又惱,啐了一聲就走了,不在這裏自討沒趣。
難得見到方氏這一麵的音紗,默默在心裏豎了個大拇指。
奶奶威武啊!
另外幾個婦人見了這一幕,臉上有些訕訕。
連忙和方氏打了個招呼也轉身走了,她們也是來鎮上買東西的,還得趕著回去一會。
不過走的時候,個別人還是偷偷轉頭,想看看能不能窺探到些什麽。
殊不知這些小動作,都落在一旁觀察的葉承海眼裏。
擰了擰眉頭,他隨即走到一邊,和兩個車夫低聲囑咐了幾句,又遞過去幾枚銅板。
好在剛下車的時候,買的東西都沒有拿下出來,沒有讓人看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葉承海就讓車夫直接把東西送到家了,多花幾文錢的事情。
一大家子人回到了鎮上的宅子裏,把買的東西從車上搬下來,才驚覺,這一趟可真是沒有少買。
“我們竟然買了這麽多東西?”
方氏有些不敢相信,往常一文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這次她居然花了這麽多?!
“哈哈哈,娘,我看要不是時間來不及了,你們三個還能再買一車東西回來。”
葉承澤今天可算是見識到了家裏幾個女人的購買力了,不容小覷。
方氏看了看堆了一屋子的東西,扶了扶額。
“好了,趕緊歸置一下吧,還得做晚飯呢,明天啊,我看老大就用家裏的車把這些帶回去,我們另外坐鎮上的車回去吧。”
“我看行,省得又遇上村裏的人。”葉青陽也很反感村子裏那些沒事就愛笑瞎說道的婦人,但是礙於情麵又不好說什麽。
孩子們今天走了一天也累了,幫著搬了些力所能及的東西,就被大人們趕著去休息了。
方氏則帶著兩個兒媳去廚房忙活晚飯,葉家父子三個在堂屋說著話。
葉承海把之前去牙行拿回來的銀票,拿了出來。
“爹,大哥,這是去年咱家鋪子的租金,爹娘的鋪子是一百六十兩,大哥的是一百二十兩。”
“這麽多!”葉青陽和葉承澤都有些驚訝,一間鋪子的租金就抵得上他們在地裏忙活一年。
葉承海笑道,“那可是府城的鋪子啊,能不多嗎。”
“哈哈哈,怪不得有錢人是越來越有錢啊,你們瞧著買上幾個鋪子,靠收收租就夠普通人家花好十幾年的了。”
“二弟,你們家的呢?”葉承澤看著手的銀票,心裏美滋滋的,家裏有一大筆銀子進賬哪能不開心呢。
“和大哥差不多,也是一百二十兩銀子。以前是恨不得一文錢掰成兩半花,哪像現在啊,這銀子多的都不知道怎麽花了。”
葉承海調侃了一句,不說別的,就今天那些書,換了以前他可真是買不下手。
“可不是嗎,去年家裏還留了好幾百兩銀子,這又進來大幾百兩,擱家裏可不行,擱家裏我整宿擔心的睡不著覺。”
這可是沒有誇張,去年葉青陽隻要想著家裏還留了幾百兩銀子,晚上整宿的睡不安生。
還是到後來被土豆和雙季稻分去了精力,才慢慢適應過來。
“就是啊,這算上去年留在家裏了,不說爹娘手上的,光我和你嫂子這又是差不多二百多兩銀子了。”
“我去牙行取租子的時候就和秦牙人說了,讓他幫我們留意下鋪子,有消息就早些通知我們。”
照這個趨勢,他們家以後應該不會一直蝸居在村子裏,就算他們老的不想挪窩,也得為孩子們的將來著想。
家裏有如今這份家業,孩子們又都念書了,就算考不上功名,隻要能明事理,守住家業應該不成問題。
至於女孩們,他們總能給置辦下一筆不菲的嫁妝,不求大富大貴,門當戶對的歸宿總是找得到的。
“我看行,承海啊,要不就再看看鎮上的宅子吧,過幾年孩子們大了,這裏就不夠住了。
我和你們娘那一份,你們哥倆一人一半,最好是看看這宅子附近還有沒有合適的,有合適的咱們就買下來,哪怕小一些也沒事,你們哥倆看怎麽樣?”
“我聽爹的,之前買這裏的時候還覺得是不是大了,結果這才一年,全家人過來就住的滿滿的。”
去年家裏來看宅子的情景還曆曆在目,這一年一年地,家裏的變化可太大了。
“那行,回頭我和上次給我們找房子的李牙人再說一聲,鎮上他要更熟悉一些。”
原先是覺得家裏有頭牛,平日裏用用就夠了,結果一到正兒八經派用場的時候,就發現不是這麽回事了。
“可不是嗎,這一會還不知道怎麽回村呢,這麽些個東西不好拿啊,全提手上也太紮眼了。”方氏看著這些東西有些發愁。
剛買的時候沒刹住車,看見這個也想買,那個也想要,加上府城的東西比鎮上便宜,品質又好,可是買了不少。
說起來,這次他們來鎮上的時候,五個大人,兩個女孩,一路多少也是擠過來的。
要是外麵趕車還能坐兩個人,一輛牛車坐過來也是挺擠的。
也就是葉承澤和三個孩子原先就在鎮上,不然就這次光是從村子到鎮上,一輛牛車就坐不下了。
買了這麽多東西,今天要是趕回村子還是個麻煩事。
人吧,大概就是怕什麽來什麽。
到了鎮上的驛站,葉家人一下車,就遇上了來鎮裏采購了同村人。
來人裏好巧不巧,就有當初說葉家閑話的馮氏。
也不知道是出於嫉妒,還是羨慕,語氣裏總有些陰陽怪氣。
“喲,方姐姐,你們家這可是發達了啊,都坐上騾車了?!這大一家子是打哪兒來啊,買了不少東西吧,快給我們大家開開眼!”
說著馮氏伸長了個脖子的,恨不得有一雙透視眼,能透過車簾,看清車子裏都裝了什麽。
剛方氏下車的時候,她瞥見一眼,車裏堆了不少東西。
不過沒看不清是什麽,但她直覺這些都是葉家人采買回來的。
旁邊還有幾個村子裏婦人,她們看著葉家人從騾車上下來也心癢癢,十分好奇他們去幹什麽了。
隻不過有人出頭,她們就沒有吭聲,選擇在一邊看熱鬧。
方氏可不是什麽軟柿子,她可沒打算縱著馮氏。
“是啊,這要過年了,帶孩子們出去一趟買點年貨怎麽了,你家不過年?”
馮氏被方氏這麽一嗆,有些沒接住話,“你!”半天沒想好說什麽。
“你什麽你,管好自己家的事吧。”方氏可不慣著她,之前的事情就鬧的她很不高興,這次自然沒有給馮氏好臉。
馮氏又氣又惱,啐了一聲就走了,不在這裏自討沒趣。
難得見到方氏這一麵的音紗,默默在心裏豎了個大拇指。
奶奶威武啊!
另外幾個婦人見了這一幕,臉上有些訕訕。
連忙和方氏打了個招呼也轉身走了,她們也是來鎮上買東西的,還得趕著回去一會。
不過走的時候,個別人還是偷偷轉頭,想看看能不能窺探到些什麽。
殊不知這些小動作,都落在一旁觀察的葉承海眼裏。
擰了擰眉頭,他隨即走到一邊,和兩個車夫低聲囑咐了幾句,又遞過去幾枚銅板。
好在剛下車的時候,買的東西都沒有拿下出來,沒有讓人看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葉承海就讓車夫直接把東西送到家了,多花幾文錢的事情。
一大家子人回到了鎮上的宅子裏,把買的東西從車上搬下來,才驚覺,這一趟可真是沒有少買。
“我們竟然買了這麽多東西?”
方氏有些不敢相信,往常一文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這次她居然花了這麽多?!
“哈哈哈,娘,我看要不是時間來不及了,你們三個還能再買一車東西回來。”
葉承澤今天可算是見識到了家裏幾個女人的購買力了,不容小覷。
方氏看了看堆了一屋子的東西,扶了扶額。
“好了,趕緊歸置一下吧,還得做晚飯呢,明天啊,我看老大就用家裏的車把這些帶回去,我們另外坐鎮上的車回去吧。”
“我看行,省得又遇上村裏的人。”葉青陽也很反感村子裏那些沒事就愛笑瞎說道的婦人,但是礙於情麵又不好說什麽。
孩子們今天走了一天也累了,幫著搬了些力所能及的東西,就被大人們趕著去休息了。
方氏則帶著兩個兒媳去廚房忙活晚飯,葉家父子三個在堂屋說著話。
葉承海把之前去牙行拿回來的銀票,拿了出來。
“爹,大哥,這是去年咱家鋪子的租金,爹娘的鋪子是一百六十兩,大哥的是一百二十兩。”
“這麽多!”葉青陽和葉承澤都有些驚訝,一間鋪子的租金就抵得上他們在地裏忙活一年。
葉承海笑道,“那可是府城的鋪子啊,能不多嗎。”
“哈哈哈,怪不得有錢人是越來越有錢啊,你們瞧著買上幾個鋪子,靠收收租就夠普通人家花好十幾年的了。”
“二弟,你們家的呢?”葉承澤看著手的銀票,心裏美滋滋的,家裏有一大筆銀子進賬哪能不開心呢。
“和大哥差不多,也是一百二十兩銀子。以前是恨不得一文錢掰成兩半花,哪像現在啊,這銀子多的都不知道怎麽花了。”
葉承海調侃了一句,不說別的,就今天那些書,換了以前他可真是買不下手。
“可不是嗎,去年家裏還留了好幾百兩銀子,這又進來大幾百兩,擱家裏可不行,擱家裏我整宿擔心的睡不著覺。”
這可是沒有誇張,去年葉青陽隻要想著家裏還留了幾百兩銀子,晚上整宿的睡不安生。
還是到後來被土豆和雙季稻分去了精力,才慢慢適應過來。
“就是啊,這算上去年留在家裏了,不說爹娘手上的,光我和你嫂子這又是差不多二百多兩銀子了。”
“我去牙行取租子的時候就和秦牙人說了,讓他幫我們留意下鋪子,有消息就早些通知我們。”
照這個趨勢,他們家以後應該不會一直蝸居在村子裏,就算他們老的不想挪窩,也得為孩子們的將來著想。
家裏有如今這份家業,孩子們又都念書了,就算考不上功名,隻要能明事理,守住家業應該不成問題。
至於女孩們,他們總能給置辦下一筆不菲的嫁妝,不求大富大貴,門當戶對的歸宿總是找得到的。
“我看行,承海啊,要不就再看看鎮上的宅子吧,過幾年孩子們大了,這裏就不夠住了。
我和你們娘那一份,你們哥倆一人一半,最好是看看這宅子附近還有沒有合適的,有合適的咱們就買下來,哪怕小一些也沒事,你們哥倆看怎麽樣?”
“我聽爹的,之前買這裏的時候還覺得是不是大了,結果這才一年,全家人過來就住的滿滿的。”
去年家裏來看宅子的情景還曆曆在目,這一年一年地,家裏的變化可太大了。
“那行,回頭我和上次給我們找房子的李牙人再說一聲,鎮上他要更熟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