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都是又驚又喜,莫非這就是所謂的因果?
休息了兩個時辰後,眾人由老漢帶領著,走了一條僻靜無人的小路。
一天之後,穿過了一片茂密野林,終於在距離大河入江口上百裏遠的地方,看到了老漢說的通道。
這裏地勢既高且險,鳥獸無蹤,兩岸相距不過十餘丈,隻有一條鐵索橫江,底下的江水卻有百丈之遙。
容三指著鐵索麵色凝重,大聲喊道:“老丈,這就是你說的通道?”
老漢大聲回答,“是啊!雖然看著危險了些,小心點還是能過去的。二十年前我被困在江北,就是通過這裏回家來的。”
容三下了馬,上去試了試鐵索的堅固程度,還行,同時上兩個人還能撐得住。他最擔心的是隊伍裏不會武功的春草和桂二狗,如此一來,隻要有個人帶著他倆,要過去也不難。
至於容棠,那樣神明一樣厲害的人,沒可能過不去。
接下來就又是休息,幾人商量了一下,人能過去,馬是過不去的,不如就送給老漢。
誰知老漢聽了連連搖手,“不行的,恩公小神仙。這馬珍貴的很,我一個土裏刨食的萬萬不配擁有。恩公給了我馬,不是財富,是禍事。”
容棠這才知道自己考慮不周,又商量了一下,讓容九把老漢送回家去,畢竟來時的野林還很危險。
至於容九送了老漢之後,可以自己決定是回到這條路上來過江北上,還是另尋他途,就由她自己決定了。
這是要和容九分開,不想她繼續跟在隊伍裏的意思。
容三等人都明白了容棠的意思,想要說說情,卻又不知道說什麽,畢竟容九犯了大忌,差點害死主子,連累容七斷了腿。
要擱別的主子,容九早該以死謝罪,現在容棠願意饒她性命,隻讓她自己單獨走,已經是格外心軟了。
容九也知道自己犯了天大的錯,她也覺得委屈,之所以那般賭氣,是因為不相信主子能改變什麽,她要是知道主子這麽厲害,有開山辟河的絕大威能,她也不會那般使性子。
但做錯了事就是做錯了事,不知道不能做為不聽話的借口,她確實逾矩了。
她跪在地上磕了個頭,默默接受了安排。
等待做飯的空檔,容棠將老漢帶到一旁無人處,一邊與他閑聊,一邊擺弄佛珠串。那淡淡的,散發柔和佛韻的珠串很快吸引了老漢目光。
“這是……”
“這是慧慈大師的傳承,慧慈大師曾講過一個故事。據說有些年代久遠的河道裏住著上古龍族,修煉千萬年後,會引發雷劫……”
一刻鍾後,老漢心裏堅定了一個神話故事。
另一邊,容三又在交代幾人,“主子這樣本事,絕不能對外透露,就是對……那位也不行,你們都發個重誓,誰要是吐露半個字出去,當受九刀十八洞,抽筋拔骨之刑。”
幾人心頭都是一凜,容棠的能力太可怕,好可以造福萬民,壞可以傾覆天下,端看她個人心性,以及如何使用。
容三拔出了他的兵刃,此時輕功最好的容七斷了腿,其他幾個都不是他的對手,竟是誰不發誓,立刻就要動手的節奏。
容七最先發了誓,容四容五也緊隨其後,就隻剩了容九。
容九渾身顫抖,她已經被新主子放棄了,心裏還有個念想,或許能靠著這個秘密,讓舊主子重視她……
可看到幾人的眼神,她突然很害怕,有一股羞忿的惱意,她就這麽不堪嗎?
“我,我發誓……”
半個時辰後,容九護送老漢回程,幾人也準備停當,要過江去了。
直到此刻,桂二狗似乎才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一趟跟安南伯出差,可能是再也回不了家的一趟差,他有可能再也見不到娘了。
他回望南朝京城的方向,一時出了神。
容棠在他後麵問,“二狗,想什麽?”
桂二狗脫口道:“我想我娘。主子,我還能再見到她嗎?”
容棠嗯了一聲,“當然能的。你好好做事,你娘沒事,你也沒事。”
桂二狗雖然一向不著調,可他不傻,知道自己和娘是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被主子分開牽製了。可他也明白,以主子的身份本事,想無聲無息弄死他們娘倆太容易,這麽大費周章,還是主子心裏慈悲,不想輕易沾染人命的緣故。
除了忠誠,他們母子沒有其他選擇。
容三帶了容七,容四背了春草,容五就扛了桂二狗。待他們六個人一一過去了,容棠一隻腳踏上鐵索,回頭再望一眼京城的方向。
自醒過來後發生的一樁樁一件件事,再一次浮現心頭,這裏的人,這裏的事,鮮少有讓她留下好印象的,使她對這個南朝的家,對這個南朝都沒有一丁點歸屬感。
但她也清楚,時間太過緊迫了,有很多謎團她還沒解開,總有一天,她還會回來的。
…………
新州大壩上經過了巨大騷動後,人們驚奇的發現水麵在緩緩降低。
鄭九當機立斷,帶了幾個人上馬奔向爆炸聲傳來的方向,僅僅過了大半個時辰,就來到了現場。
隻見早有住住在不遠處的高地村民一大早就來查看情況,看到原本堵得嚴實的河道豁然貫通,成了泄洪的絕佳路線,解了水庫下遊的潑天災禍,都紛紛跪地磕頭,高呼上天垂憐,解萬民於水火。
鄭九當然不信什麽上天,一番搜查,就看見了被拋棄的四輛馬車廂,和八個火堆的印跡。
以及手下人找到的一幅濕答答的,被撚進汙泥的河道與圖。
不久之後密州河兩岸,新州壩周邊,以及和靜三縣都流傳了一個故事,據說水庫底下有一條千年黑龍,修煉成了人形,某一夜引九天神雷渡劫飛升。那雷不偏不倚擊中了堵塞河道的山峰,頓時山崩地裂,河道暢通。那黑龍飛上天後,化作一個黑衣少年遠遁了。
後史書記載,南越曆二十二年,夏五月中,原本一場會淹沒無數良田屋舍的大洪災消弭於無形,百姓無一人死傷。
《完結》
休息了兩個時辰後,眾人由老漢帶領著,走了一條僻靜無人的小路。
一天之後,穿過了一片茂密野林,終於在距離大河入江口上百裏遠的地方,看到了老漢說的通道。
這裏地勢既高且險,鳥獸無蹤,兩岸相距不過十餘丈,隻有一條鐵索橫江,底下的江水卻有百丈之遙。
容三指著鐵索麵色凝重,大聲喊道:“老丈,這就是你說的通道?”
老漢大聲回答,“是啊!雖然看著危險了些,小心點還是能過去的。二十年前我被困在江北,就是通過這裏回家來的。”
容三下了馬,上去試了試鐵索的堅固程度,還行,同時上兩個人還能撐得住。他最擔心的是隊伍裏不會武功的春草和桂二狗,如此一來,隻要有個人帶著他倆,要過去也不難。
至於容棠,那樣神明一樣厲害的人,沒可能過不去。
接下來就又是休息,幾人商量了一下,人能過去,馬是過不去的,不如就送給老漢。
誰知老漢聽了連連搖手,“不行的,恩公小神仙。這馬珍貴的很,我一個土裏刨食的萬萬不配擁有。恩公給了我馬,不是財富,是禍事。”
容棠這才知道自己考慮不周,又商量了一下,讓容九把老漢送回家去,畢竟來時的野林還很危險。
至於容九送了老漢之後,可以自己決定是回到這條路上來過江北上,還是另尋他途,就由她自己決定了。
這是要和容九分開,不想她繼續跟在隊伍裏的意思。
容三等人都明白了容棠的意思,想要說說情,卻又不知道說什麽,畢竟容九犯了大忌,差點害死主子,連累容七斷了腿。
要擱別的主子,容九早該以死謝罪,現在容棠願意饒她性命,隻讓她自己單獨走,已經是格外心軟了。
容九也知道自己犯了天大的錯,她也覺得委屈,之所以那般賭氣,是因為不相信主子能改變什麽,她要是知道主子這麽厲害,有開山辟河的絕大威能,她也不會那般使性子。
但做錯了事就是做錯了事,不知道不能做為不聽話的借口,她確實逾矩了。
她跪在地上磕了個頭,默默接受了安排。
等待做飯的空檔,容棠將老漢帶到一旁無人處,一邊與他閑聊,一邊擺弄佛珠串。那淡淡的,散發柔和佛韻的珠串很快吸引了老漢目光。
“這是……”
“這是慧慈大師的傳承,慧慈大師曾講過一個故事。據說有些年代久遠的河道裏住著上古龍族,修煉千萬年後,會引發雷劫……”
一刻鍾後,老漢心裏堅定了一個神話故事。
另一邊,容三又在交代幾人,“主子這樣本事,絕不能對外透露,就是對……那位也不行,你們都發個重誓,誰要是吐露半個字出去,當受九刀十八洞,抽筋拔骨之刑。”
幾人心頭都是一凜,容棠的能力太可怕,好可以造福萬民,壞可以傾覆天下,端看她個人心性,以及如何使用。
容三拔出了他的兵刃,此時輕功最好的容七斷了腿,其他幾個都不是他的對手,竟是誰不發誓,立刻就要動手的節奏。
容七最先發了誓,容四容五也緊隨其後,就隻剩了容九。
容九渾身顫抖,她已經被新主子放棄了,心裏還有個念想,或許能靠著這個秘密,讓舊主子重視她……
可看到幾人的眼神,她突然很害怕,有一股羞忿的惱意,她就這麽不堪嗎?
“我,我發誓……”
半個時辰後,容九護送老漢回程,幾人也準備停當,要過江去了。
直到此刻,桂二狗似乎才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一趟跟安南伯出差,可能是再也回不了家的一趟差,他有可能再也見不到娘了。
他回望南朝京城的方向,一時出了神。
容棠在他後麵問,“二狗,想什麽?”
桂二狗脫口道:“我想我娘。主子,我還能再見到她嗎?”
容棠嗯了一聲,“當然能的。你好好做事,你娘沒事,你也沒事。”
桂二狗雖然一向不著調,可他不傻,知道自己和娘是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被主子分開牽製了。可他也明白,以主子的身份本事,想無聲無息弄死他們娘倆太容易,這麽大費周章,還是主子心裏慈悲,不想輕易沾染人命的緣故。
除了忠誠,他們母子沒有其他選擇。
容三帶了容七,容四背了春草,容五就扛了桂二狗。待他們六個人一一過去了,容棠一隻腳踏上鐵索,回頭再望一眼京城的方向。
自醒過來後發生的一樁樁一件件事,再一次浮現心頭,這裏的人,這裏的事,鮮少有讓她留下好印象的,使她對這個南朝的家,對這個南朝都沒有一丁點歸屬感。
但她也清楚,時間太過緊迫了,有很多謎團她還沒解開,總有一天,她還會回來的。
…………
新州大壩上經過了巨大騷動後,人們驚奇的發現水麵在緩緩降低。
鄭九當機立斷,帶了幾個人上馬奔向爆炸聲傳來的方向,僅僅過了大半個時辰,就來到了現場。
隻見早有住住在不遠處的高地村民一大早就來查看情況,看到原本堵得嚴實的河道豁然貫通,成了泄洪的絕佳路線,解了水庫下遊的潑天災禍,都紛紛跪地磕頭,高呼上天垂憐,解萬民於水火。
鄭九當然不信什麽上天,一番搜查,就看見了被拋棄的四輛馬車廂,和八個火堆的印跡。
以及手下人找到的一幅濕答答的,被撚進汙泥的河道與圖。
不久之後密州河兩岸,新州壩周邊,以及和靜三縣都流傳了一個故事,據說水庫底下有一條千年黑龍,修煉成了人形,某一夜引九天神雷渡劫飛升。那雷不偏不倚擊中了堵塞河道的山峰,頓時山崩地裂,河道暢通。那黑龍飛上天後,化作一個黑衣少年遠遁了。
後史書記載,南越曆二十二年,夏五月中,原本一場會淹沒無數良田屋舍的大洪災消弭於無形,百姓無一人死傷。
《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