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各抒己見
功夫好?手榴彈怕不怕 作者:黑與白的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過那日李舉人的提點,蕭然一家暫時陷入了一段學習的熱潮,兄弟三人回家之後都為了自己夢而努力著,每個人的進步都很快。
縣城,柳家宅院,回到家後柳老爺讓人準備好車馬,明天一早就要出發去京城,方管家準備好一切後,去到了柳家書房,由於兩人從小就一塊長大隻是方家在方文哲小時候就破落了,後來方文哲就作為書童跟著柳老爺四處求學,一直到現在也算是柳府的嫡係老人了。
看到方管家過來,柳老爺說道“文哲這次我入京你就不要跟著了,家裏還是需要你照看著,另外那個蕭然你派人再去了解一下。”
“好。可是那蕭然有什麽不同嗎,老爺你那麽關心他,還送他戰馬,那可不是錢能買到的。”
“文哲啊,看人不能隻看表麵,那蕭然說他隻用了短短一個月就開始學習論語,這可不簡單啊,如果是真的那可就是神童了,我們可以先行投資一番,而且他的畫作我也看了,這對我們可是也有大用啊。”
“嗯,可是我還是有些不明白,畫有用我們像這次一樣直接買來不就是了,幹嘛要在一稚童身上費那麽多心思。”
“你還真是,讓我怎麽說你才好,那蕭然要真是神童我們趁現在投資好好結交那可就是雪中送炭,要等他發達了你再結交就難了啊。你就先去好好考察打聽下,如果他說的都是真的,那我們付出點精力也沒什麽,要是說謊,那就不用客氣了,我自會榨幹他的所有價值,我們柳府可不是慈善家。”
自從那日李舉人說了學習論語要講究方式方法後,蕭然每天回家就把論語拆分開來仔細研讀。因為有後世的基礎自然能很清楚的分開每段的重點。這天,張鈺來到了蕭家,敲門道“蕭然哥,你在家嗎”?聽到門口熟悉的聲音,蕭然跑出去把張鈺迎了進來,要知道他們家可是還沒有同學來過呢。
蕭然道“鈺弟,你今天怎麽有時間來我這了。”
“蕭然哥,那日老師給我們講論語應該分開來學,雖然老師已經總結了四大基礎部分,可是我有些還是不太懂。那日我聽你說好像還可以再細分,今天特來請教學問,望蕭然哥不吝賜教。”
“快先進來,正好我們一起研學,夫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互相說說自己的看法,一起進步。”
進屋後,蕭文早已準備好桌凳,端上一碗水,說道“張家哥哥,你先坐下喝口水,我再拿紙筆來。”
張鈺道“蕭然哥,我想先聽聽你的見解。”
“好。那我就先拋磚引玉,我這幾天自己簡單整理了一下,把論語分成了二十小篇,我認為這樣能更快的幫助我們學習記憶。比如一開始我們先接觸聖人教化之言,我把第一章寫作“學而篇”《學而》一篇包括十六章,涉及很多內容。有‘學而時習之’‘其為人也孝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一篇主要是講學習,做人,品德……講究修身”。
聽到蕭然細細講完,張鈺眼睛明亮起來“原來學習論語還可以這樣,蕭然哥這一講如醍醐灌頂一般,令我茅塞頓開,請受我一拜。”說完,站起身對著蕭然就拜了下去。
“哎,鈺弟,你這是做什麽,我們說好的互相學習,我等會兒也要聽你講,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邊說邊把張鈺拉住扶到凳子上坐下。
張鈺定了定身子說道“蕭然哥你的學識如天上皓月一般,我這點微末之光實在不好意思拿出來獻醜,不過哥哥你有言在先,我也不能藏著掖著,我就簡單的說一下我的見解,請兩位同窗指正。”
等張鈺說完,蕭文也說了下自己的學習方法,眾人討論一番,直至傍晚張宇起身告辭,三人這才抱拳分別,並約好以後要時常在一起探討學問。把張鈺送到門口,張鈺回身道“蕭然哥請回吧,今日哥哥的見解讓學弟受益匪淺,等我回去吃透今日所學一定再來請教,希望哥哥不要嫌我叨擾。”
“怎麽會,鈺弟的見解也讓我耳目一新,我們互相學習一起進步。”
“蕭然哥,再會。”
“再會。”
另兩人沒想到的是,正巧這一幕被柳府前來考察蕭然的下人看到。聽到兩人這麽說,心道‘這兩天旁敲側擊打聽了下蕭然的過往,再結合今天跟張鈺兩人對話來看這蕭然還真是神童。看來不隻是學習好,許多知識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似乎生而知之一般。’想到這,便又隱到一旁。
送別了張鈺,蕭然回家,蕭文道“二哥今天我學到了好多,這個張鈺見識還真是廣博呢,以後我也要多跟你們學習才行。”
聽到蕭文這麽說,蕭然道“小文啊,可一定不能因為自己學習快就小看了別人,張鈺的父親也是舉人,還是村長,人家見識的肯定比我們要多。等你以後考上舉人,去大書院學習,那裏的學子個個都是才子,我們要謙恭謹慎,多學多看,一定不能小看了天下人。”
晚上,蕭然道“大哥如今也識字了,兵法有雲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合。泛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大哥一定要從基礎學起,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學而致用戰場瞬息萬變,有時不用完全聽從軍令,隻要能取得勝利就好。現在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我,等以後大哥執掌一軍就要自己動腦決斷了,我希望大哥能做個常勝將軍,不要學紙上談兵的趙括,要記住‘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兵者,詭道也’”。
就這樣,蕭家三兄弟每天都在緊張努力的學習,來考察蕭然的柳家門客也回去複命了,課上李舉人對蕭家兄弟的進步也是看在眼裏,泥灣村的蕭鐵也漸漸有了些名氣,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縣城,柳家宅院,回到家後柳老爺讓人準備好車馬,明天一早就要出發去京城,方管家準備好一切後,去到了柳家書房,由於兩人從小就一塊長大隻是方家在方文哲小時候就破落了,後來方文哲就作為書童跟著柳老爺四處求學,一直到現在也算是柳府的嫡係老人了。
看到方管家過來,柳老爺說道“文哲這次我入京你就不要跟著了,家裏還是需要你照看著,另外那個蕭然你派人再去了解一下。”
“好。可是那蕭然有什麽不同嗎,老爺你那麽關心他,還送他戰馬,那可不是錢能買到的。”
“文哲啊,看人不能隻看表麵,那蕭然說他隻用了短短一個月就開始學習論語,這可不簡單啊,如果是真的那可就是神童了,我們可以先行投資一番,而且他的畫作我也看了,這對我們可是也有大用啊。”
“嗯,可是我還是有些不明白,畫有用我們像這次一樣直接買來不就是了,幹嘛要在一稚童身上費那麽多心思。”
“你還真是,讓我怎麽說你才好,那蕭然要真是神童我們趁現在投資好好結交那可就是雪中送炭,要等他發達了你再結交就難了啊。你就先去好好考察打聽下,如果他說的都是真的,那我們付出點精力也沒什麽,要是說謊,那就不用客氣了,我自會榨幹他的所有價值,我們柳府可不是慈善家。”
自從那日李舉人說了學習論語要講究方式方法後,蕭然每天回家就把論語拆分開來仔細研讀。因為有後世的基礎自然能很清楚的分開每段的重點。這天,張鈺來到了蕭家,敲門道“蕭然哥,你在家嗎”?聽到門口熟悉的聲音,蕭然跑出去把張鈺迎了進來,要知道他們家可是還沒有同學來過呢。
蕭然道“鈺弟,你今天怎麽有時間來我這了。”
“蕭然哥,那日老師給我們講論語應該分開來學,雖然老師已經總結了四大基礎部分,可是我有些還是不太懂。那日我聽你說好像還可以再細分,今天特來請教學問,望蕭然哥不吝賜教。”
“快先進來,正好我們一起研學,夫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互相說說自己的看法,一起進步。”
進屋後,蕭文早已準備好桌凳,端上一碗水,說道“張家哥哥,你先坐下喝口水,我再拿紙筆來。”
張鈺道“蕭然哥,我想先聽聽你的見解。”
“好。那我就先拋磚引玉,我這幾天自己簡單整理了一下,把論語分成了二十小篇,我認為這樣能更快的幫助我們學習記憶。比如一開始我們先接觸聖人教化之言,我把第一章寫作“學而篇”《學而》一篇包括十六章,涉及很多內容。有‘學而時習之’‘其為人也孝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一篇主要是講學習,做人,品德……講究修身”。
聽到蕭然細細講完,張鈺眼睛明亮起來“原來學習論語還可以這樣,蕭然哥這一講如醍醐灌頂一般,令我茅塞頓開,請受我一拜。”說完,站起身對著蕭然就拜了下去。
“哎,鈺弟,你這是做什麽,我們說好的互相學習,我等會兒也要聽你講,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邊說邊把張鈺拉住扶到凳子上坐下。
張鈺定了定身子說道“蕭然哥你的學識如天上皓月一般,我這點微末之光實在不好意思拿出來獻醜,不過哥哥你有言在先,我也不能藏著掖著,我就簡單的說一下我的見解,請兩位同窗指正。”
等張鈺說完,蕭文也說了下自己的學習方法,眾人討論一番,直至傍晚張宇起身告辭,三人這才抱拳分別,並約好以後要時常在一起探討學問。把張鈺送到門口,張鈺回身道“蕭然哥請回吧,今日哥哥的見解讓學弟受益匪淺,等我回去吃透今日所學一定再來請教,希望哥哥不要嫌我叨擾。”
“怎麽會,鈺弟的見解也讓我耳目一新,我們互相學習一起進步。”
“蕭然哥,再會。”
“再會。”
另兩人沒想到的是,正巧這一幕被柳府前來考察蕭然的下人看到。聽到兩人這麽說,心道‘這兩天旁敲側擊打聽了下蕭然的過往,再結合今天跟張鈺兩人對話來看這蕭然還真是神童。看來不隻是學習好,許多知識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似乎生而知之一般。’想到這,便又隱到一旁。
送別了張鈺,蕭然回家,蕭文道“二哥今天我學到了好多,這個張鈺見識還真是廣博呢,以後我也要多跟你們學習才行。”
聽到蕭文這麽說,蕭然道“小文啊,可一定不能因為自己學習快就小看了別人,張鈺的父親也是舉人,還是村長,人家見識的肯定比我們要多。等你以後考上舉人,去大書院學習,那裏的學子個個都是才子,我們要謙恭謹慎,多學多看,一定不能小看了天下人。”
晚上,蕭然道“大哥如今也識字了,兵法有雲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合。泛地無舍,衢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大哥一定要從基礎學起,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學而致用戰場瞬息萬變,有時不用完全聽從軍令,隻要能取得勝利就好。現在有什麽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我,等以後大哥執掌一軍就要自己動腦決斷了,我希望大哥能做個常勝將軍,不要學紙上談兵的趙括,要記住‘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兵者,詭道也’”。
就這樣,蕭家三兄弟每天都在緊張努力的學習,來考察蕭然的柳家門客也回去複命了,課上李舉人對蕭家兄弟的進步也是看在眼裏,泥灣村的蕭鐵也漸漸有了些名氣,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