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賊心不死
無雙權臣:我在古代建立商業帝國 作者:一個青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茂故意裝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
眾人麵麵相覷,都沒有說話。
他們雖然覺得李茂說得有道理,但也擔心得罪周淳。
畢竟,周淳最近風頭正盛,誰也不知道他背後有什麽樣的勢力。
李茂自然看出了他們的顧慮,於是接著說道。
“我知道大家擔心什麽,不過我可以向各位保證,隻要你們按照我說的做,事成之後,我李家絕對不會虧待大家!”
說完,他從袖子裏掏出一遝銀票,輕輕放在桌上,繼續說道。
“這裏是一點小小的意思,各位先收著,就當是辛苦費了。事成之後,我還有重謝!”
看到白花花的銀票,這些老板的眼睛都直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巨大的利益麵前,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李少爺放心,我們知道該怎麽做!”
一個老板率先表態,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李茂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低聲吩咐了幾句,這些老板便心領神會地離開了李府。
幾天後,城中開始流傳起關於周淳的各種謠言。
有人說他囤積棉花,是為了等到冬天再高價賣出,賺取暴利;有人說他勾結官府,打壓其他商家,意圖壟斷市場;還有人說他私底下幹著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賺的都是黑心錢……
一時間,周淳成了眾矢之的,人們議論紛紛,指指點點。而這一切,都是李茂在背後推波助瀾的結果。
李茂的手段雖然陰險,但周淳也不是吃素的。
這些謠言傳到他耳朵裏時,他隻是冷笑一聲,說道。
“李茂啊李茂,跟我玩這種下三濫的招數,你還嫩點!”
他早就料到李茂不會善罷甘休,所以早早做好了準備。
第二天一早,周府的大門就被敲得震天響。
“開門!開門!官府辦案!”
周淳打開門,隻見一群穿著官服的人站在門口,一個個凶神惡煞。
為首的捕頭一臉橫肉,斜著眼看著周淳,語氣不善地問道。“你就是周淳?”
“正是在下,不知各位官爺有何貴幹?”周淳拱手問道,臉上沒有絲毫慌亂。
“有人告你囤積居奇,擾亂市場!跟我們走一趟吧!”
捕頭說著,就打算讓人把周淳抓起來。
“慢著!”周淳不慌不忙地喊道,“官爺,凡事得講個證據吧?你說我囤積居奇,證據呢?”
捕頭冷笑一聲:“證據?到了衙門你就知道了!來人,把他給我帶走!”
“且慢!”周淳再次阻止了捕快,“我周淳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你們調查,但也不能平白無故就被人汙蔑!今日之事,我定要討個說法!”
說罷,他轉身對管家說道:“去,把賬本拿來!”
管家早就得到吩咐,立刻將一個箱子搬了出來。
周淳打開箱子,裏麵整整齊齊地放著幾本賬本。
他指著賬本,對捕頭說道:“這裏麵是我這段時間以來所有的交易記錄,包括我從外引進種子,買良田種棉花,到加工,都記錄的清清楚楚。”
捕頭原本以為周淳隻是在虛張聲勢,沒想到他竟然真的拿出了賬本。
他翻看了一下賬本,發現上麵記錄的清清楚楚,的確看不出什麽問題。
周淳見捕頭不說話,繼續說道。
“官爺,我已經和幾家布莊簽訂了協議,打算將這些棉花製成布匹,到時候以平價出售給百姓,怎麽會是刻意抬高價格?”
“那你這一百兩的棉衣又是為何。”
周淳說道:“官爺,這一百兩的棉衣可是我精心挑選的上好的棉花,更是用的京城內最好的裁縫,用料用人都是最好的。”
捕頭臉色變了變,他沒想到周淳竟然早有準備,而且計劃周全,根本找不到什麽破綻。
“哼,就算你沒有囤積居奇,但也難保沒有其他違法亂紀的事情!”捕頭還在嘴硬。
“哦?不知官爺指的是哪些事情?”周淳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捕頭被周淳看得心裏發毛,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既然官爺沒有證據,那就請回吧!我周家還要做生意,沒時間陪你們在這裏胡鬧!”周淳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捕頭見在周家找不到什麽把柄,隻好灰溜溜地帶人離開了。
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周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想跟我鬥?你還差得遠呢!”
周淳當然不會輕易放過李茂。
他早就查明,是李茂買通了城中幾家車馬行,故意散布謠言,敗壞他的名聲。
他把管家叫來,吩咐道:“去,把李茂高價租用車馬行的證據送到衙門去,就說是我周淳看不慣他這種卑鄙小人,特意為官府提供的線索!”
管家領命而去。
周淳則坐在書房裏,悠閑地喝著茶,等著看好戲上演。
果然,沒過多久,李家就傳來消息,李茂被官府傳喚,原因是有人舉報他惡意中傷他人,擾亂市場秩序。
李茂雖然是李家老爺,但這次的事情畢竟是他理虧,而且周淳提供的證據確鑿,他百口莫辯,最終被官府狠狠地訓斥了一頓,還被罰了一大筆銀子。
李茂回到家後,氣得差點吐血。
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精心策劃的計劃,竟然會被周淳這麽輕易地化解,還反過來咬了他一口。
李茂灰頭土臉地回到家,一進門就把書房裏的東西砸了個稀巴爛。
“該死的周淳,竟然敢擺我一道!”
“我與你不共戴天!”
李茂氣急敗壞地吼道。
“大哥,消消氣,跟那種小人置氣不值得。”
一個尖嘴猴腮,留著兩撇八字胡的男人一邊說,一邊給他倒了杯茶。
“二弟,您可來了,您得為我做主啊!”
李茂看到來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這位二弟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李茂堂弟李世,在京兆府當個文書,雖然官不大,卻也跟不少官員有些交情。
“大哥,你放心,我別的本事沒有,在官場上打聽點消息還是可以的。”
李世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說道,“我聽說,那周淳最近在城南開了一家棉紡作坊,規模還不小,你說,他廣找一些來路不明的工人,哪來那麽大的膽子?”
眾人麵麵相覷,都沒有說話。
他們雖然覺得李茂說得有道理,但也擔心得罪周淳。
畢竟,周淳最近風頭正盛,誰也不知道他背後有什麽樣的勢力。
李茂自然看出了他們的顧慮,於是接著說道。
“我知道大家擔心什麽,不過我可以向各位保證,隻要你們按照我說的做,事成之後,我李家絕對不會虧待大家!”
說完,他從袖子裏掏出一遝銀票,輕輕放在桌上,繼續說道。
“這裏是一點小小的意思,各位先收著,就當是辛苦費了。事成之後,我還有重謝!”
看到白花花的銀票,這些老板的眼睛都直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巨大的利益麵前,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
“李少爺放心,我們知道該怎麽做!”
一個老板率先表態,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李茂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低聲吩咐了幾句,這些老板便心領神會地離開了李府。
幾天後,城中開始流傳起關於周淳的各種謠言。
有人說他囤積棉花,是為了等到冬天再高價賣出,賺取暴利;有人說他勾結官府,打壓其他商家,意圖壟斷市場;還有人說他私底下幹著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賺的都是黑心錢……
一時間,周淳成了眾矢之的,人們議論紛紛,指指點點。而這一切,都是李茂在背後推波助瀾的結果。
李茂的手段雖然陰險,但周淳也不是吃素的。
這些謠言傳到他耳朵裏時,他隻是冷笑一聲,說道。
“李茂啊李茂,跟我玩這種下三濫的招數,你還嫩點!”
他早就料到李茂不會善罷甘休,所以早早做好了準備。
第二天一早,周府的大門就被敲得震天響。
“開門!開門!官府辦案!”
周淳打開門,隻見一群穿著官服的人站在門口,一個個凶神惡煞。
為首的捕頭一臉橫肉,斜著眼看著周淳,語氣不善地問道。“你就是周淳?”
“正是在下,不知各位官爺有何貴幹?”周淳拱手問道,臉上沒有絲毫慌亂。
“有人告你囤積居奇,擾亂市場!跟我們走一趟吧!”
捕頭說著,就打算讓人把周淳抓起來。
“慢著!”周淳不慌不忙地喊道,“官爺,凡事得講個證據吧?你說我囤積居奇,證據呢?”
捕頭冷笑一聲:“證據?到了衙門你就知道了!來人,把他給我帶走!”
“且慢!”周淳再次阻止了捕快,“我周淳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你們調查,但也不能平白無故就被人汙蔑!今日之事,我定要討個說法!”
說罷,他轉身對管家說道:“去,把賬本拿來!”
管家早就得到吩咐,立刻將一個箱子搬了出來。
周淳打開箱子,裏麵整整齊齊地放著幾本賬本。
他指著賬本,對捕頭說道:“這裏麵是我這段時間以來所有的交易記錄,包括我從外引進種子,買良田種棉花,到加工,都記錄的清清楚楚。”
捕頭原本以為周淳隻是在虛張聲勢,沒想到他竟然真的拿出了賬本。
他翻看了一下賬本,發現上麵記錄的清清楚楚,的確看不出什麽問題。
周淳見捕頭不說話,繼續說道。
“官爺,我已經和幾家布莊簽訂了協議,打算將這些棉花製成布匹,到時候以平價出售給百姓,怎麽會是刻意抬高價格?”
“那你這一百兩的棉衣又是為何。”
周淳說道:“官爺,這一百兩的棉衣可是我精心挑選的上好的棉花,更是用的京城內最好的裁縫,用料用人都是最好的。”
捕頭臉色變了變,他沒想到周淳竟然早有準備,而且計劃周全,根本找不到什麽破綻。
“哼,就算你沒有囤積居奇,但也難保沒有其他違法亂紀的事情!”捕頭還在嘴硬。
“哦?不知官爺指的是哪些事情?”周淳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捕頭被周淳看得心裏發毛,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既然官爺沒有證據,那就請回吧!我周家還要做生意,沒時間陪你們在這裏胡鬧!”周淳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捕頭見在周家找不到什麽把柄,隻好灰溜溜地帶人離開了。
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周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想跟我鬥?你還差得遠呢!”
周淳當然不會輕易放過李茂。
他早就查明,是李茂買通了城中幾家車馬行,故意散布謠言,敗壞他的名聲。
他把管家叫來,吩咐道:“去,把李茂高價租用車馬行的證據送到衙門去,就說是我周淳看不慣他這種卑鄙小人,特意為官府提供的線索!”
管家領命而去。
周淳則坐在書房裏,悠閑地喝著茶,等著看好戲上演。
果然,沒過多久,李家就傳來消息,李茂被官府傳喚,原因是有人舉報他惡意中傷他人,擾亂市場秩序。
李茂雖然是李家老爺,但這次的事情畢竟是他理虧,而且周淳提供的證據確鑿,他百口莫辯,最終被官府狠狠地訓斥了一頓,還被罰了一大筆銀子。
李茂回到家後,氣得差點吐血。
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精心策劃的計劃,竟然會被周淳這麽輕易地化解,還反過來咬了他一口。
李茂灰頭土臉地回到家,一進門就把書房裏的東西砸了個稀巴爛。
“該死的周淳,竟然敢擺我一道!”
“我與你不共戴天!”
李茂氣急敗壞地吼道。
“大哥,消消氣,跟那種小人置氣不值得。”
一個尖嘴猴腮,留著兩撇八字胡的男人一邊說,一邊給他倒了杯茶。
“二弟,您可來了,您得為我做主啊!”
李茂看到來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這位二弟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李茂堂弟李世,在京兆府當個文書,雖然官不大,卻也跟不少官員有些交情。
“大哥,你放心,我別的本事沒有,在官場上打聽點消息還是可以的。”
李世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說道,“我聽說,那周淳最近在城南開了一家棉紡作坊,規模還不小,你說,他廣找一些來路不明的工人,哪來那麽大的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