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紀初,執掌修煉聖地的大尊者攜帶孔雀王,白象王,白獅王 和白馬王四大護法神,以及麾下的屠魔獵人,密修者,馭獸師和巫師,訓練成的邪魔聯軍和猛獸聯軍,協助鬆讚幹布平定了席卷了藏地高原多年的戰亂,統一了藏地高原,建立了聲勢浩大的吐蕃王朝。然而野心勃勃的鬆讚幹布為了獨攬皇權,從印度請來了蓮花生大師,並不顧皇室貴族成員的反對,大肆打壓本土的雍仲本教,燒毀了本教典籍和寺院,摧毀了佛像和無數的法器,勒令僧侶還俗,導致大尊者心灰意懶之下關閉了修煉聖地,並徹底將修煉聖地掩埋在岡仁波齊峰下。
隨著四大護法神攜帶著四大法器遠遁他鄉之後,印度佛教在藏地高原得到蓬勃的發展,導致印度佛教的信徒越來越多,自然引起了傳統雍仲本教和王室貴族成員的不滿,他們之間的紛爭曆時200餘年而不息。
赤鬆德讚,這位吐蕃王朝的偉大君主,除了赫赫武功之外,最令後世教法史料作者津津樂道的便是他的興佛之舉。在他英明統治之下,佛教得以在雪域高原生根發芽,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為了弘揚佛法,赤鬆德讚誠邀天竺高僧寂護、蓮花生,以及禪宗高僧摩訶衍(大乘和尚)相繼入藏傳法。他們的到來,為吐蕃大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宗教繁榮。在這三位高僧的共同努力下,佛教在吐蕃逐漸深入人心,成為了民眾信仰的支柱。
在吐蕃曆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桑耶寺應運而生。這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院,見證了佛教在吐蕃的輝煌。桑耶寺的落成,標誌著佛教在吐蕃的傳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此背景下,以拔·賽囊為首的第一批出家僧人(“七試人”)也應運而生,他們成為了吐蕃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
那一天,陽光明媚,桑耶寺廣場上人聲鼎沸。拔·賽囊帶領著“七試人”,在眾人的矚目下,莊重地舉行了剃度儀式。他們身著嶄新的僧衣,心懷虔誠,頂禮膜拜,開始了修行生涯。
至此,吐蕃王朝的佛教係統在赤鬆德讚的推動下,完成了結構性建設,形成了一個堅實的僧伽集團。這個集團不僅是宗教信仰的核心,也是文化傳承和民族團結的重要力量。在這個過程中,佛教的根係在吐蕃大地上深深紮下,開出了絢麗的花朵。
然而,在赤鬆德讚興佛的過程中,苯教勢力並未輕易退卻,他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苯教作為吐蕃本土的宗教信仰,其影響力深遠,與佛教的衝突在所難免。藏文史料《土觀宗派源流》中記載了這段曆史的細節:“至赤鬆德讚時,又迎請寂護大師,引起地方的惡神厲鬼等不悅,念青唐拉山神雷擊紅山宮,亞拉香波山神水淹旁塘,十二丹瑪女神對人畜施放瘟疫。”這些記載雖然帶有神話色彩,但反映了佛教傳入過程中遭遇的激烈抵抗。
麵對苯教的頑強抵抗,赤鬆德讚采取了針鋒相對的措施。在公元771年(唐代宗大曆六年),他頒布了政令,以國家意誌的形式驅除苯教,大力弘揚佛教。這一舉措正式宣布佛教為國教,標誌著佛教在吐蕃的全麵勝利。在那一天,赤鬆德讚站在宮殿之上,向天下宣布了他的決定,場麵莊重而威嚴。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傳遍了整個吐蕃大地,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從此,佛教在吐蕃的地位日益穩固,成為了主導宗教,而苯教的影響力逐漸式微,但仍然在民間保留了一定的信仰基礎。
《賢者喜宴》一書記載了赤鬆德讚對苯教的決絕態度:“(赤鬆德讚)隨即決定不得施行苯教,繼而又將苯教書籍悉數投於河中,餘者最後均以黑塔壓之。”這一行為象征著佛教在吐蕃的徹底勝利,苯教的遺跡被有意抹去,為佛教的傳播掃清了障礙。
與此同時,赤鬆德讚開始重用信佛的大臣,賜予他們“大金字告身”,使之位列眾臣之首,成為了僧人大相(缽闡布),這一舉措極大地提升了佛教在政治上的地位。在經濟方麵,赤鬆德讚對僧眾給予了極大的優待,下令免除他們的納稅、軍役、勞役,並以國家財政的力量供養寺院。
藏文史料《拔協》中對養僧製度有著詳細的記載:“給佛教宗師每年青棵七十五克(藏製每克約等於28市斤),衣服九套,上好酥油一千一百兩,乘馬一匹,紙張四本,墨三錠和足夠的食鹽。……賜給寺院一百戶屬民,賜給每位僧人三戶屬民。”這些措施確保了僧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並且享有極高的社會地位。
對於寺院的屬民及僧眾,官府無權幹涉,權力完全授予僧人。吐蕃的寺院和僧人不僅由所屬屬民供養,政府還提供口糧和生活用品,使得僧人生活無憂,社會地位顯赫。
賜給寺院的屬民完全由寺院管理,形成了非常穩固的依附關係,這逐漸成為了寺院莊園製的萌芽。而這些屬民則成為了寺院的農奴,他們在寺院的土地上勞作,為寺院提供了穩定的勞動力和社會基礎。
之後牟尼讚普又相繼頒布了“三均富貴”、“四大供養”和“七戶養僧”的興佛法令的推行,讓信仰本教的信徒越來越難以忍受
“四大供”的號令傳遍了吐蕃的每一個角落,要求全國的民眾,不論身份貴賤,都要向寺廟供奉。在寺廟的供桌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供物,既有價值連城的珍寶黃金,也有破舊不堪的衣物。這一景象,既反映了民眾對佛教的虔誠,也映射出社會階層的差異。
為了平衡吐蕃社會巨大的貧富差距,牟尼讚普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連續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募捐活動。他下令所有臣民,包括貴族,都要拿出一半的財產捐給各地寺院。這種簡單粗暴的“均貧富”方式,被史料稱為“三均富貴”。
牟尼讚普的設想雖然豐滿,他認為通過“三均富貴”能夠縮小吐蕃的貧富差距,但現實卻異常骨感。這種“暴力均富”的措施,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觸怒了所有的貴族,引發了他們的強烈反抗。
在798年的一個昏暗的夜晚,牟尼讚普的執政生涯戛然而止。一杯致命的毒酒被送入了他的口中,結束了他一年零九個月(也有說法是一年零四個月)的統治。
等到赤祖德讚上位之後,他不但大興佛教,並且在朝廷中重用僧人,甚至把國家大權都交給僧人,引起了貴族們的極大憤慨,於是他們積極策劃滅佛活動。
在赤祖德讚的統治時期,一項名為“七戶養僧”的新製被推行,使得僧人數量迅速增多。這項製度要求每七戶民間家庭供養一位僧人,以確保僧侶階層的生活無憂。然而,這樣的製度給民眾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稅賦的重壓之下,百姓的生計受到了嚴重影響,不滿和怨恨的情緒在民間悄然蔓延。
在這個場景中,村民們麵帶愁容,他們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卻發現自己的收成大部分都要用來供養僧人。家庭中的糧食日漸減少,孩子們的營養跟不上,而僧院中的香火卻日益旺盛。民間的市集上,人們議論紛紛,私下裏抱怨著重稅帶來的生活困境,對佛法的反感情緒在悄悄增長。
與此同時,赤祖德讚所推廣的佛法,乃是印度晚期佛學的大乘精粹,其深奧的義理和複雜的修行方式,絕非一般民眾所能理解接受。在普通百姓看來,這些高深的佛法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相去甚遠,無法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因此,即使寺院的金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僧人們誦經的聲音晝夜不停,民間的離心離德卻日益加劇。
麵對赤祖德讚頒布的一係列興佛政策,王室貴族的不滿情緒如同潛藏的暗流,漸漸湧動。沉重的經濟負擔讓貧苦百姓苦不堪言,而貴族們則對這些政策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在這種不滿的氛圍中,貴族大臣們開始暗中策劃,試圖動搖赤祖德讚的統治。
首先,他們找到了借口,指責赤祖德讚的大兒子藏瑪雖然出家為僧,卻未遵守清規戒律,以此為由,將他流放到遙遠的邊疆。這一舉動既削弱了赤祖德讚的勢力,又向其他僧侶傳達了一個信號:即使是王室成員,也難逃他們的陰謀。
接著,這些貴族大臣們又開始造謠生事,誣陷高僧缽闡布貝吉允丹與王妃文統薩貝吉昂粗有染,引發了赤祖德讚的雷霆之怒。在盛怒之下,他將缽闡布處死,而不幸的王妃也在絕望中選擇了自盡,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在清除了赤祖德讚的親信之後,貴族大臣們終於發動了政變。在一次宴會上,赤祖德讚酒醉之後,他們趁機將其絞殺,終結了他的統治。隨後,這些貴族擁立了達瑪為新王,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而佛教在吐蕃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劇烈的轉折。
在古老的傳說中,朗達瑪的誕生帶著神秘的宿怨和複仇的氣息。據說,他並非尋常之人,而是為報佛教徒昔日所施加的虐待,轉世而來的複仇者。“朗達瑪”這個名字,在藏語中意味著“牛轉世的魔王”,預示著他的一生將充滿鬥爭與破壞。
在那個充滿迷信和神秘色彩的時代,人們相信朗達瑪的前世是一位受盡佛教徒迫害的高僧。在無盡的輪回中,他帶著深深的仇恨和強烈的願望,終於再次降臨人間,誓要將佛教的勢力從這個土地上抹去。
傳說中,朗達瑪的降生伴隨著不祥的征兆,天空烏雲密布,雷電交加,仿佛連天地都感受到了這位魔王轉世者的憤怒。他的一生,充滿了對佛教的敵視和破壞。他頒布法令,禁止佛教的傳播,毀壞寺廟,焚燒經文,殘酷地迫害僧侶。
朗達瑪的暴行在民間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人們恐懼他的名字,將他視為邪惡的化身。然而,在傳說中,這位魔王的命運也並非不可逆轉。據說,隻有真正的菩提心和大智慧,才能化解他心中的仇恨,終止這場無盡的複仇循環。
朗達瑪滅佛,作為西藏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禁佛運動,其規模和殘忍程度遠超第一次。這場運動對佛教的打擊和報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朗達瑪的統治下,佛教遭受了全麵的清算。
首先,朗達瑪下令停建和封閉所有的佛寺,破壞寺廟設施。在赤祖德讚時期,許多佛寺正在興建之中,如今都被迫停工。著名的桑耶寺、大昭寺等神殿被封閉,不再對外開放。小昭寺更是被貶低為牛圈,失去了它原有的神聖地位。任何與佛教活動相關的場所都被查禁,不再允許信徒進行宗教活動。
接著,大量的佛像被從寺廟中取出,遭到了令人發指的褻瀆。這些佛像被釘上釘子,無情地扔進了河流。就連大昭寺中由文成公主帶來的珍貴釋迦牟尼像,也險些遭受同樣的命運。由於佛像巨大,不易移動,最終才沒有被扔進河裏,而是被重新埋藏起來。
寺內的壁畫也未能幸免,被抹去之後,上麵竟然畫上了僧人飲酒作樂的畫麵,以此來羞辱和諷刺佛教。
接著,朗達瑪的滅佛行動達到了新的高潮,大量的佛經被無情地投入火海。火焰吞噬了這些寶貴的經典,無數記載著佛陀教誨的經文在熊熊烈火中化為灰燼。在這場文化災難中,一些僧人冒著生命危險,將少數佛經偷偷地埋入岩洞之中,這些幸運保存下來的經文,後來被人們發掘出來,稱之為《伏藏》的珍貴典籍。
與此同時,那些無法埋藏的佛經,有些被忠誠的僧人攜帶,逃往邊遠的地區。他們深知這些經文的價值,願意為了保護它們而背井離鄉。佛教僧人的處境變得異常艱難,他們在吐蕃已無法生存,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
印度來的僧人率先逃離了這個危險的地方,一部分吐蕃的佛教徒也緊隨其後,逃往印度尋求庇護。其中包括赤德鬆讚的師僧娘·定埃增桑布,以及最早出家的“七覺士”中的個別人。他們的逃亡之路充滿了艱辛和危險,據說在逃亡途中,他們遭到了追殺,有些人甚至未能逃脫死亡的命運
留在吐蕃的僧人,麵對朗達瑪的殘酷壓迫,麵臨著艱難的抉擇。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被迫還俗,放棄了僧人的身份和生活;另一部分則選擇了棄佛歸本,回歸到他們曾經的信仰。然而,對於那些不願放棄佛教信仰的僧人來說,他們隻能選擇更為隱蔽的生活方式。他們帶上獵狗,手持弓箭,深入深山打獵隱居,試圖在荒野中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
在這些艱難的日子裏,他們甚至被強迫參與雍仲本教的崇拜儀式,拿著本教的法器——鼓,進行他們原本視為禁忌的活動。這些行為對於佛教僧人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侮辱和挑戰。他們在內心深處堅守著佛教的教義,卻在現實中被迫做出違背信仰的選擇。
朗達瑪的滅佛行動雖然僅持續了短短四年(公元838年至842年),但對佛教的打擊卻是極其沉重的。他的目標直指佛教的佛、法、僧三寶,意圖徹底摧毀佛教的根基。這場災難性的運動導致西藏佛教史將朗達瑪時代以後的近百年間稱為\"滅法時期\"。
在蒼茫的雪山上,一片寧靜與神聖交織的景象。經幡在風中飄揚,如同信仰的旗幟,林立的寺廟點綴在山間,仿佛是大地的珍珠。傳播佛教的僧侶們,口誦梵音佛語,聲音響徹雲霄,穿透了雪山的寂靜。
在這片聖潔的土地上,雪峰之巔,峽穀深處,叢林之間,草原之上,朝聖的隊伍連綿不絕。百姓們帶著狂熱的虔誠與執著,踏上了朝聖之路。他們的眼中閃爍著信仰的光芒,襤褸的藏袍中包裹著新生的希望,佝僂的脊背上刻滿了生活的艱辛。轉經輪搖動的六字真言,在他們的臉龐上流淌,無論滄桑、憨厚、幼稚、甜美還是青春的麵孔,都映照著同樣的信仰之光。
一座座氣勢恢宏的寺院在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五顏六色的風馬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轉寺的僧侶們絡繹不絕,他們的身影密密麻麻,幾乎堵塞了通往聖地的通道。
無數的平民百姓爭相湧入寺院,脫下藏袍,頭頂的長發在剃刀下紛紛飄落,赤裸的肩膀上披上了黃色的僧袍,他們無比虔誠地跪倒在佛祖腳下,獻上了自己的信仰和靈魂。
法螺的聲音在山穀間回蕩,伴隨著翻滾的白雲,遊蕩在雪峰、峽穀、草原之上。道路上塵煙滾滾,到處都是前往朝聖的僧侶,他們的腳步堅定而有力。
馬蹄聲聲,號角齊鳴,吐蕃士兵衝鋒陷陣的呐喊似乎在這一刻湮滅在僧侶們念誦的六字真言中。在這片土地上,信仰的力量超越了戰爭與衝突,成為了人們心中最堅定的守護。
在吐蕃王朝的宮殿內,氣氛異常緊張而莊重。宮殿中坐滿了身著僧袍的貴族王公,他們或低聲誦經,或默默觀察,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嚴肅與凝重。朗達瑪端坐在寶座上,他的眼神冷峻,麵容陰沉,仿佛醞釀著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寶座前方,一位戴著發冠的活佛高踞其上,他的存在象征著佛教在吐蕃的地位與力量。然而,此刻的大殿上,喧囂聲四起,緊張的情緒在空氣中彌漫,似乎一場衝突即將爆發。
朗達瑪的聲音試圖在大殿中響起,但他的話語卻湮滅在僧侶們低聲呢喃的六字真言中。那些真言如同無形的屏障,隔絕了他的權威與怒火。
在場的幾名王公大臣,麵對身著僧袍的貴族,不禁瑟瑟發抖,他們既恐懼於朗達瑪的暴怒,又敬畏於佛教的神聖。緊張的氣氛幾乎讓人窒息。
突然,朗達瑪猛地站起身來,一把推開擋在麵前的活佛,他的動作粗魯而堅決。他高舉著黃金權杖,憤怒地狂呼著,眼神中閃爍著對佛教的深深敵意和對權力的狂熱執著。大殿內的喧囂聲在這一刻達到了高潮,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位憤怒的君主身上,不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麽。
在吐蕃王朝的宮殿前方的廣場上,麵對著藍天下翻滾的烏雲,氣氛顯得異常壓抑。氣勢恢宏的吐蕃宮殿在這烏雲的籠罩下,散發出一股攝人心魂的森冷氣息,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廣場上,一列列頂盔戴甲的武士騎著烈馬,身邊跟隨著威風凜凜的戰獒,他們的刀尖上的寒光在烏雲的映襯下直射雲霄,顯得格外刺眼。朗達瑪站在一隻白象的背上,他那威嚴的姿態仿佛是天生的統治者,他向他的勇士們吹響了滅佛行動的衝鋒號角。
號角聲響起,硝煙彌漫,旌旗獵獵,烏雲翻滾之中,吐蕃的武士們開始了他們的行動。戰馬在奔騰,鐵蹄踏碎了廣場的寧靜,戰獒在咆哮,它們的怒吼與號角聲交織在一起,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
彎刀和長槍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吐蕃武士的長嘯聲響徹天地,他們的身影在硝煙中若隱若現,如同從天而降的戰神。這場麵,既是力量的展示,也是對佛教的挑戰,吐蕃王朝的曆史在這一刻被永遠地改變了。
朗達瑪騎在白象上,仿佛看見了吐蕃武士的彎刀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寒光,每一次揮舞都伴隨著鮮血的飛濺,有的武士甚至在戰鬥中割下了敵人的首級,高高舉起,以示戰功。長槍在衝刺中發出嗡嗡聲,槍尖穿透敵人的盔甲,帶出一片片血花,有的長槍在猛力抽出時,還掛著敵人的內髒。硝煙中,箭矢如同暴雨般傾瀉,不少武士和戰獒被箭雨覆蓋,倒在地上,發出痛苦的哀嚎。戰馬在混戰中跌倒,有的武士從馬背上被拋出,重重地摔在地上,隨即被紛至遝來的馬蹄踐踏。廣場上,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但很快就被鮮血染紅,有的旗幟在戰鬥中被扯下,成為戰場上的碎片......
隨著四大護法神攜帶著四大法器遠遁他鄉之後,印度佛教在藏地高原得到蓬勃的發展,導致印度佛教的信徒越來越多,自然引起了傳統雍仲本教和王室貴族成員的不滿,他們之間的紛爭曆時200餘年而不息。
赤鬆德讚,這位吐蕃王朝的偉大君主,除了赫赫武功之外,最令後世教法史料作者津津樂道的便是他的興佛之舉。在他英明統治之下,佛教得以在雪域高原生根發芽,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為了弘揚佛法,赤鬆德讚誠邀天竺高僧寂護、蓮花生,以及禪宗高僧摩訶衍(大乘和尚)相繼入藏傳法。他們的到來,為吐蕃大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宗教繁榮。在這三位高僧的共同努力下,佛教在吐蕃逐漸深入人心,成為了民眾信仰的支柱。
在吐蕃曆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桑耶寺應運而生。這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院,見證了佛教在吐蕃的輝煌。桑耶寺的落成,標誌著佛教在吐蕃的傳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此背景下,以拔·賽囊為首的第一批出家僧人(“七試人”)也應運而生,他們成為了吐蕃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
那一天,陽光明媚,桑耶寺廣場上人聲鼎沸。拔·賽囊帶領著“七試人”,在眾人的矚目下,莊重地舉行了剃度儀式。他們身著嶄新的僧衣,心懷虔誠,頂禮膜拜,開始了修行生涯。
至此,吐蕃王朝的佛教係統在赤鬆德讚的推動下,完成了結構性建設,形成了一個堅實的僧伽集團。這個集團不僅是宗教信仰的核心,也是文化傳承和民族團結的重要力量。在這個過程中,佛教的根係在吐蕃大地上深深紮下,開出了絢麗的花朵。
然而,在赤鬆德讚興佛的過程中,苯教勢力並未輕易退卻,他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苯教作為吐蕃本土的宗教信仰,其影響力深遠,與佛教的衝突在所難免。藏文史料《土觀宗派源流》中記載了這段曆史的細節:“至赤鬆德讚時,又迎請寂護大師,引起地方的惡神厲鬼等不悅,念青唐拉山神雷擊紅山宮,亞拉香波山神水淹旁塘,十二丹瑪女神對人畜施放瘟疫。”這些記載雖然帶有神話色彩,但反映了佛教傳入過程中遭遇的激烈抵抗。
麵對苯教的頑強抵抗,赤鬆德讚采取了針鋒相對的措施。在公元771年(唐代宗大曆六年),他頒布了政令,以國家意誌的形式驅除苯教,大力弘揚佛教。這一舉措正式宣布佛教為國教,標誌著佛教在吐蕃的全麵勝利。在那一天,赤鬆德讚站在宮殿之上,向天下宣布了他的決定,場麵莊重而威嚴。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傳遍了整個吐蕃大地,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從此,佛教在吐蕃的地位日益穩固,成為了主導宗教,而苯教的影響力逐漸式微,但仍然在民間保留了一定的信仰基礎。
《賢者喜宴》一書記載了赤鬆德讚對苯教的決絕態度:“(赤鬆德讚)隨即決定不得施行苯教,繼而又將苯教書籍悉數投於河中,餘者最後均以黑塔壓之。”這一行為象征著佛教在吐蕃的徹底勝利,苯教的遺跡被有意抹去,為佛教的傳播掃清了障礙。
與此同時,赤鬆德讚開始重用信佛的大臣,賜予他們“大金字告身”,使之位列眾臣之首,成為了僧人大相(缽闡布),這一舉措極大地提升了佛教在政治上的地位。在經濟方麵,赤鬆德讚對僧眾給予了極大的優待,下令免除他們的納稅、軍役、勞役,並以國家財政的力量供養寺院。
藏文史料《拔協》中對養僧製度有著詳細的記載:“給佛教宗師每年青棵七十五克(藏製每克約等於28市斤),衣服九套,上好酥油一千一百兩,乘馬一匹,紙張四本,墨三錠和足夠的食鹽。……賜給寺院一百戶屬民,賜給每位僧人三戶屬民。”這些措施確保了僧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並且享有極高的社會地位。
對於寺院的屬民及僧眾,官府無權幹涉,權力完全授予僧人。吐蕃的寺院和僧人不僅由所屬屬民供養,政府還提供口糧和生活用品,使得僧人生活無憂,社會地位顯赫。
賜給寺院的屬民完全由寺院管理,形成了非常穩固的依附關係,這逐漸成為了寺院莊園製的萌芽。而這些屬民則成為了寺院的農奴,他們在寺院的土地上勞作,為寺院提供了穩定的勞動力和社會基礎。
之後牟尼讚普又相繼頒布了“三均富貴”、“四大供養”和“七戶養僧”的興佛法令的推行,讓信仰本教的信徒越來越難以忍受
“四大供”的號令傳遍了吐蕃的每一個角落,要求全國的民眾,不論身份貴賤,都要向寺廟供奉。在寺廟的供桌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供物,既有價值連城的珍寶黃金,也有破舊不堪的衣物。這一景象,既反映了民眾對佛教的虔誠,也映射出社會階層的差異。
為了平衡吐蕃社會巨大的貧富差距,牟尼讚普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連續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募捐活動。他下令所有臣民,包括貴族,都要拿出一半的財產捐給各地寺院。這種簡單粗暴的“均貧富”方式,被史料稱為“三均富貴”。
牟尼讚普的設想雖然豐滿,他認為通過“三均富貴”能夠縮小吐蕃的貧富差距,但現實卻異常骨感。這種“暴力均富”的措施,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觸怒了所有的貴族,引發了他們的強烈反抗。
在798年的一個昏暗的夜晚,牟尼讚普的執政生涯戛然而止。一杯致命的毒酒被送入了他的口中,結束了他一年零九個月(也有說法是一年零四個月)的統治。
等到赤祖德讚上位之後,他不但大興佛教,並且在朝廷中重用僧人,甚至把國家大權都交給僧人,引起了貴族們的極大憤慨,於是他們積極策劃滅佛活動。
在赤祖德讚的統治時期,一項名為“七戶養僧”的新製被推行,使得僧人數量迅速增多。這項製度要求每七戶民間家庭供養一位僧人,以確保僧侶階層的生活無憂。然而,這樣的製度給民眾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稅賦的重壓之下,百姓的生計受到了嚴重影響,不滿和怨恨的情緒在民間悄然蔓延。
在這個場景中,村民們麵帶愁容,他們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卻發現自己的收成大部分都要用來供養僧人。家庭中的糧食日漸減少,孩子們的營養跟不上,而僧院中的香火卻日益旺盛。民間的市集上,人們議論紛紛,私下裏抱怨著重稅帶來的生活困境,對佛法的反感情緒在悄悄增長。
與此同時,赤祖德讚所推廣的佛法,乃是印度晚期佛學的大乘精粹,其深奧的義理和複雜的修行方式,絕非一般民眾所能理解接受。在普通百姓看來,這些高深的佛法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相去甚遠,無法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因此,即使寺院的金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僧人們誦經的聲音晝夜不停,民間的離心離德卻日益加劇。
麵對赤祖德讚頒布的一係列興佛政策,王室貴族的不滿情緒如同潛藏的暗流,漸漸湧動。沉重的經濟負擔讓貧苦百姓苦不堪言,而貴族們則對這些政策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在這種不滿的氛圍中,貴族大臣們開始暗中策劃,試圖動搖赤祖德讚的統治。
首先,他們找到了借口,指責赤祖德讚的大兒子藏瑪雖然出家為僧,卻未遵守清規戒律,以此為由,將他流放到遙遠的邊疆。這一舉動既削弱了赤祖德讚的勢力,又向其他僧侶傳達了一個信號:即使是王室成員,也難逃他們的陰謀。
接著,這些貴族大臣們又開始造謠生事,誣陷高僧缽闡布貝吉允丹與王妃文統薩貝吉昂粗有染,引發了赤祖德讚的雷霆之怒。在盛怒之下,他將缽闡布處死,而不幸的王妃也在絕望中選擇了自盡,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在清除了赤祖德讚的親信之後,貴族大臣們終於發動了政變。在一次宴會上,赤祖德讚酒醉之後,他們趁機將其絞殺,終結了他的統治。隨後,這些貴族擁立了達瑪為新王,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而佛教在吐蕃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劇烈的轉折。
在古老的傳說中,朗達瑪的誕生帶著神秘的宿怨和複仇的氣息。據說,他並非尋常之人,而是為報佛教徒昔日所施加的虐待,轉世而來的複仇者。“朗達瑪”這個名字,在藏語中意味著“牛轉世的魔王”,預示著他的一生將充滿鬥爭與破壞。
在那個充滿迷信和神秘色彩的時代,人們相信朗達瑪的前世是一位受盡佛教徒迫害的高僧。在無盡的輪回中,他帶著深深的仇恨和強烈的願望,終於再次降臨人間,誓要將佛教的勢力從這個土地上抹去。
傳說中,朗達瑪的降生伴隨著不祥的征兆,天空烏雲密布,雷電交加,仿佛連天地都感受到了這位魔王轉世者的憤怒。他的一生,充滿了對佛教的敵視和破壞。他頒布法令,禁止佛教的傳播,毀壞寺廟,焚燒經文,殘酷地迫害僧侶。
朗達瑪的暴行在民間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人們恐懼他的名字,將他視為邪惡的化身。然而,在傳說中,這位魔王的命運也並非不可逆轉。據說,隻有真正的菩提心和大智慧,才能化解他心中的仇恨,終止這場無盡的複仇循環。
朗達瑪滅佛,作為西藏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禁佛運動,其規模和殘忍程度遠超第一次。這場運動對佛教的打擊和報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朗達瑪的統治下,佛教遭受了全麵的清算。
首先,朗達瑪下令停建和封閉所有的佛寺,破壞寺廟設施。在赤祖德讚時期,許多佛寺正在興建之中,如今都被迫停工。著名的桑耶寺、大昭寺等神殿被封閉,不再對外開放。小昭寺更是被貶低為牛圈,失去了它原有的神聖地位。任何與佛教活動相關的場所都被查禁,不再允許信徒進行宗教活動。
接著,大量的佛像被從寺廟中取出,遭到了令人發指的褻瀆。這些佛像被釘上釘子,無情地扔進了河流。就連大昭寺中由文成公主帶來的珍貴釋迦牟尼像,也險些遭受同樣的命運。由於佛像巨大,不易移動,最終才沒有被扔進河裏,而是被重新埋藏起來。
寺內的壁畫也未能幸免,被抹去之後,上麵竟然畫上了僧人飲酒作樂的畫麵,以此來羞辱和諷刺佛教。
接著,朗達瑪的滅佛行動達到了新的高潮,大量的佛經被無情地投入火海。火焰吞噬了這些寶貴的經典,無數記載著佛陀教誨的經文在熊熊烈火中化為灰燼。在這場文化災難中,一些僧人冒著生命危險,將少數佛經偷偷地埋入岩洞之中,這些幸運保存下來的經文,後來被人們發掘出來,稱之為《伏藏》的珍貴典籍。
與此同時,那些無法埋藏的佛經,有些被忠誠的僧人攜帶,逃往邊遠的地區。他們深知這些經文的價值,願意為了保護它們而背井離鄉。佛教僧人的處境變得異常艱難,他們在吐蕃已無法生存,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
印度來的僧人率先逃離了這個危險的地方,一部分吐蕃的佛教徒也緊隨其後,逃往印度尋求庇護。其中包括赤德鬆讚的師僧娘·定埃增桑布,以及最早出家的“七覺士”中的個別人。他們的逃亡之路充滿了艱辛和危險,據說在逃亡途中,他們遭到了追殺,有些人甚至未能逃脫死亡的命運
留在吐蕃的僧人,麵對朗達瑪的殘酷壓迫,麵臨著艱難的抉擇。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被迫還俗,放棄了僧人的身份和生活;另一部分則選擇了棄佛歸本,回歸到他們曾經的信仰。然而,對於那些不願放棄佛教信仰的僧人來說,他們隻能選擇更為隱蔽的生活方式。他們帶上獵狗,手持弓箭,深入深山打獵隱居,試圖在荒野中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
在這些艱難的日子裏,他們甚至被強迫參與雍仲本教的崇拜儀式,拿著本教的法器——鼓,進行他們原本視為禁忌的活動。這些行為對於佛教僧人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侮辱和挑戰。他們在內心深處堅守著佛教的教義,卻在現實中被迫做出違背信仰的選擇。
朗達瑪的滅佛行動雖然僅持續了短短四年(公元838年至842年),但對佛教的打擊卻是極其沉重的。他的目標直指佛教的佛、法、僧三寶,意圖徹底摧毀佛教的根基。這場災難性的運動導致西藏佛教史將朗達瑪時代以後的近百年間稱為\"滅法時期\"。
在蒼茫的雪山上,一片寧靜與神聖交織的景象。經幡在風中飄揚,如同信仰的旗幟,林立的寺廟點綴在山間,仿佛是大地的珍珠。傳播佛教的僧侶們,口誦梵音佛語,聲音響徹雲霄,穿透了雪山的寂靜。
在這片聖潔的土地上,雪峰之巔,峽穀深處,叢林之間,草原之上,朝聖的隊伍連綿不絕。百姓們帶著狂熱的虔誠與執著,踏上了朝聖之路。他們的眼中閃爍著信仰的光芒,襤褸的藏袍中包裹著新生的希望,佝僂的脊背上刻滿了生活的艱辛。轉經輪搖動的六字真言,在他們的臉龐上流淌,無論滄桑、憨厚、幼稚、甜美還是青春的麵孔,都映照著同樣的信仰之光。
一座座氣勢恢宏的寺院在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五顏六色的風馬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轉寺的僧侶們絡繹不絕,他們的身影密密麻麻,幾乎堵塞了通往聖地的通道。
無數的平民百姓爭相湧入寺院,脫下藏袍,頭頂的長發在剃刀下紛紛飄落,赤裸的肩膀上披上了黃色的僧袍,他們無比虔誠地跪倒在佛祖腳下,獻上了自己的信仰和靈魂。
法螺的聲音在山穀間回蕩,伴隨著翻滾的白雲,遊蕩在雪峰、峽穀、草原之上。道路上塵煙滾滾,到處都是前往朝聖的僧侶,他們的腳步堅定而有力。
馬蹄聲聲,號角齊鳴,吐蕃士兵衝鋒陷陣的呐喊似乎在這一刻湮滅在僧侶們念誦的六字真言中。在這片土地上,信仰的力量超越了戰爭與衝突,成為了人們心中最堅定的守護。
在吐蕃王朝的宮殿內,氣氛異常緊張而莊重。宮殿中坐滿了身著僧袍的貴族王公,他們或低聲誦經,或默默觀察,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嚴肅與凝重。朗達瑪端坐在寶座上,他的眼神冷峻,麵容陰沉,仿佛醞釀著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寶座前方,一位戴著發冠的活佛高踞其上,他的存在象征著佛教在吐蕃的地位與力量。然而,此刻的大殿上,喧囂聲四起,緊張的情緒在空氣中彌漫,似乎一場衝突即將爆發。
朗達瑪的聲音試圖在大殿中響起,但他的話語卻湮滅在僧侶們低聲呢喃的六字真言中。那些真言如同無形的屏障,隔絕了他的權威與怒火。
在場的幾名王公大臣,麵對身著僧袍的貴族,不禁瑟瑟發抖,他們既恐懼於朗達瑪的暴怒,又敬畏於佛教的神聖。緊張的氣氛幾乎讓人窒息。
突然,朗達瑪猛地站起身來,一把推開擋在麵前的活佛,他的動作粗魯而堅決。他高舉著黃金權杖,憤怒地狂呼著,眼神中閃爍著對佛教的深深敵意和對權力的狂熱執著。大殿內的喧囂聲在這一刻達到了高潮,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位憤怒的君主身上,不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麽。
在吐蕃王朝的宮殿前方的廣場上,麵對著藍天下翻滾的烏雲,氣氛顯得異常壓抑。氣勢恢宏的吐蕃宮殿在這烏雲的籠罩下,散發出一股攝人心魂的森冷氣息,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廣場上,一列列頂盔戴甲的武士騎著烈馬,身邊跟隨著威風凜凜的戰獒,他們的刀尖上的寒光在烏雲的映襯下直射雲霄,顯得格外刺眼。朗達瑪站在一隻白象的背上,他那威嚴的姿態仿佛是天生的統治者,他向他的勇士們吹響了滅佛行動的衝鋒號角。
號角聲響起,硝煙彌漫,旌旗獵獵,烏雲翻滾之中,吐蕃的武士們開始了他們的行動。戰馬在奔騰,鐵蹄踏碎了廣場的寧靜,戰獒在咆哮,它們的怒吼與號角聲交織在一起,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
彎刀和長槍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吐蕃武士的長嘯聲響徹天地,他們的身影在硝煙中若隱若現,如同從天而降的戰神。這場麵,既是力量的展示,也是對佛教的挑戰,吐蕃王朝的曆史在這一刻被永遠地改變了。
朗達瑪騎在白象上,仿佛看見了吐蕃武士的彎刀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寒光,每一次揮舞都伴隨著鮮血的飛濺,有的武士甚至在戰鬥中割下了敵人的首級,高高舉起,以示戰功。長槍在衝刺中發出嗡嗡聲,槍尖穿透敵人的盔甲,帶出一片片血花,有的長槍在猛力抽出時,還掛著敵人的內髒。硝煙中,箭矢如同暴雨般傾瀉,不少武士和戰獒被箭雨覆蓋,倒在地上,發出痛苦的哀嚎。戰馬在混戰中跌倒,有的武士從馬背上被拋出,重重地摔在地上,隨即被紛至遝來的馬蹄踐踏。廣場上,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但很快就被鮮血染紅,有的旗幟在戰鬥中被扯下,成為戰場上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