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


    學宮之中,黃裳正在考校弟子的進境,殷洪前來稟告,有一位闡教仙人有感於人道所學,前來拜見先生。


    “紫氣飛升千萬丈,喜時大內種金蓮,足踏霞光閑戲耍,逍遙也過幾千年!”


    允許他入宮內後,就聽道人做歌而至,熟悉的仙人登場方式,熟悉的裝逼套路。


    幸好你麵前的是三元及第,如果是六耳獼猴,一個大耳刮子就給你抽飛三萬裏外。


    申公豹卻是自信滿滿,飄然上前,稽首一禮:“昆侖山玉虛宮,玉清嫡傳,二代弟子,申公豹,見過教主!”


    黃裳道:“申公道長此來,所為何事?”


    申公豹道:“天帝詔令,人仙封神,貧道特為此事而來,願為仙道人道搭建橋梁,緩和兩道關係!”


    他觀察著黃裳的表情,沒見到應有的詫異之色,不得不拿出真東西:“貧道拜讀教主的易經道藏,用九,見群龍無首,吉!教主之意,在聚智慧,仁愛,勇氣,正直之心,願人人如龍,人人自強不息!”


    黃裳這才微微頷首:“申公道長知我。”


    人人如龍中的龍,不是具體的龍族,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精神象征,是智慧,仁愛,勇氣,正直的體現!


    申公豹不愧是最強說客,是做了功夫的。


    不用說,關於易經道藏的內容,正是申公豹之前從殷洪那裏得知的。


    黃裳本來就讚同易經道藏的傳播,殷洪少年心性,更是恨不得讓闡教的仙人,都拜倒在人道的光輝之下,那他可是倍兒有麵子,被申公豹稍加忽悠,就把什麽都透露了。


    而申公豹感受到易經道藏的精神後,亦是大為震驚,這等宏願不愧為人道教主,同樣也想到了說服的切入點。


    現在他就開始遊說:“仙道長生,飄渺逍遙,人道自強,人人如龍,並無理念衝突,仙人可有,人仙亦可有,貧道不才,願為消除兩道隔閡奔走!”


    黃裳看著他渾身上下閃爍出的光輝,眼神平和,申公豹卻心頭一緊,隻覺得那深深隱藏的心思都暴露無遺,背後冒出了冷汗。


    他是闡教出身,即便與截教許多道友都有交情,但交情歸交情,想要改換門庭亦是不能。


    這樣的處境,在殺劫中極為尷尬。


    不過之前聽元始天尊對薑子牙的評價,仙道無福,人道可期,對於申公豹有了極大的啟發。


    既然昊天上帝命仙道人道各選英才,那麽兩道必有爭奪,但由於仙道內部派係眾多,就連闡教都分為了三批,彼此之間若說沒有一點摩擦顯然是不可能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為什麽不做一個與人道合作的仙人呢?


    以人道為根基,不僅可以得到人皇的看重,獲得大量的修煉資源,更能抬高身份,此後麵對闡教那些看不起他的家夥,也可以挺起腰板了,擁有著巨大的話語權了!


    這個思路,在千年之後有個威震天下的職業——


    合縱連橫,縱橫家!


    隻是如今看來,亦是瞞不過眼前這位人道教主。


    “申公道長既有此心,乃是人道仙道幸事!”


    不過黃裳終究還是收下了他。


    申公豹這種人,確實可以看成後世的縱橫家,用得好可抵百萬之兵。


    但這種利欲熏心,看重榮華富貴的小人,今日可以助他,明日也能倒戈。


    不能單看原劇情他相助殷商到底,就認為現在也是如此。


    畢竟時代變了。


    已經不是那個仙道內訌,闡教截教絕對對立的封神了。


    當然,身為宰相,執宰天下的黃裳,從來不拒絕用一些能力出眾,但品德有瑕疵的人。


    好人要用,壞人也要用。


    眼見過關,申公豹心中呼出一口氣,趕緊找了個位置坐下,與眾學生一起聆聽教誨。


    一聽就深入進去,遨遊在八卦的海洋裏。


    他聽得很認真。


    能得到這位人道教主毫無保留的點撥,這樣的機會,在玉虛宮中完全不可能。


    比起冰冷淡漠,萬事持大道所為的元始天尊,他真的很敬重這位人道教主。


    隻是敬重歸敬重,該有的算計不會少,分得很清楚。


    三堂課聽下來,天色漸暗,學子們紛紛回家,申公豹知道表現的機會來了:“教主,對於朝歌的貴族,不可大意!”


    黃裳道:“依你之意呢?”


    申公豹融入角色的速度極快,確實有非凡的魅力,難怪那麽多脾氣古怪的仙人會被他說服:“教主神通無量,若要對付區區貴族,自是不在話下,但人道之事,貴在人為,卻是不可一味以力威之,貧道不才,願為教主分憂!”


    這話確實說到點子上。


    三位混元教主,連鴻鈞都能抗衡,貴族會是阻礙麽?


    但學宮與貴族的較量,不是簡單的戰鬥,如果單靠刺殺或者武力壓迫,那麽與黃裳所傳遞人族自強的精神,是相違背的。


    申公豹見黃裳微微頷首,立刻道:“貧道有位師兄,仙道修為薄弱,卻有人間福德,深知兵法韜略,與我相輔,定能將貴族的阻擾化解。”


    他舉薦人才,一直可以的。


    就是舉薦一個死一個。


    黃裳想著那些撲街的截教群仙,再看申公豹這回舉薦的薑子牙,點了點頭:“可。”


    ……


    申公豹走了後,宋異人已經準備給薑子牙張羅婚事了。


    原因很簡單,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但他介紹的人選,讓薑子牙這位直男都震驚了。


    原劇情裏馬氏是六十九歲的黃花大閨女,現在由於薑子牙早了十年下山,變成了五十九,依舊黃花。


    別人妻子是二八年華,他的妻子是七八年華,還超三年……


    問題是這都絕經了吧!


    孩子咋生?


    宋異人自動忽略了這個bug,將馬氏女兒誇上天去,薑子牙很快也接受了。


    都修不成仙了,還想仙女乍滴,將就著過唄!


    不過這事情還沒定下,申公豹風風火火地回來了,拉住薑子牙:“走,子牙,你的人間富貴來了!”


    薑子牙被一路拖了出去,到了半途,才聽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倒吸一口寒氣:“師弟要我相助這位人道教主,與所有貴族作對?”


    申公豹似笑非笑:“怎的,子牙你不敢?”


    薑子牙皺眉:“師弟莫要激我,若是要以道法對敵,這些貴族自是不值一提,但人道之事,貴在人為,這就是逆天之舉,天下有八百諸侯,朝臣背後更是貴族家勢,如何抗衡?”


    申公豹道:“師兄此言差矣,我看事情大有可為,宋莊主的公子,都在學宮之內上學,更有眾多貴族子弟前去聽講,他們受教主感化,思想大有改變,都是未來火種!”


    薑子牙搖頭:“來日是來日,今朝是今朝,貴族並不愚蠢,隻要將學宮摧毀,自可逆轉風氣,沒有時間發展……”


    話音剛落,剛剛關上的城門外,突然響起了馬蹄聲,更有人高喝:“速開城門,北海有急報!速開城門,北海有急報!”


    薑子牙掐指一算,輕咦一聲:“戰事將至?”


    天機不可洞察,大勢再也無法推測,但針對個人還是很有所了解的,何況烽煙戰火,從來都是最明顯的動向。


    申公豹也敏銳地察覺到,有大事發生,而這往往也代表著變數的到來。


    很快,他們就得到了消息。


    北海七十二路諸侯,推舉袁福通為首,一起反了。


    原劇情裏,北海叛亂,是紂王七年春二月發生的事情,那時聞仲太師領命平叛,不在朝歌,才有了後來一係列荒唐事,否則以聞仲對紂王的管束,還真的不至於如此。


    當然,那也是天機安排,故意調開聞仲,讓紂王使了勁的作,觸怒女媧,妲己入後宮,將眾多忠良害死逼反,等到聞仲回來,發現家裏已經被破壞得千瘡百孔。


    現在那些沒有發生,但北海的叛亂,依舊出現,並且還大大提前。


    為什麽?


    ……


    第二日早朝,黃尚麵容冰寒,俯瞰群臣:“北海諸侯為何會叛,誰能告朕?”


    群臣先是噤若寒蟬,然後由首相商容出列:“稟陛下,老臣以為,北海七十二路諸侯所叛,既為九夷封山,無以壓製,也為妖人傳道,警示天下。”


    輔相微子啟出列:“商老之意,是九夷不該封山,任由巫蠻侵我邊境?”


    商容淡淡地道:“非也,是妖人傳道,該立刻禁止,否則必遭動蕩!”


    他的口氣極為不好,因為近段時間的表現,群臣萬分不解地發現,微子啟居然是站在黃裳那邊的。


    你也是貴族啊,並且是最尊貴的皇親國戚,憑什麽支持那個家夥?


    別說商容翻臉,從前支持微子啟爭奪繼承人之位的大臣們,都紛紛離他而去,徹底失望。


    貴族們和巫妖王一樣,怒了!


    而商容更作為貴族階層的標準代表,在朝廷上屢屢發難,認為學宮的出現,會導致國家動蕩,必須要拔除。


    之前都被微子啟擋了回去,可這回北海反叛,他們有話說了。


    商容一帶頭,眾大夫也紛紛出列,痛斥學宮弊端,各種帽子扣了過去。


    紂王端坐於王座上,並不發表意見,微子啟則橫眉冷對千夫指,對於那些荒謬的邪說,一一駁斥。


    不過有一點他無法反對,此次七十二諸侯反叛,根源確實在他。


    北海的位置,在東魯與九夷的上方,與兩處都接壤。


    於是乎,從前三方形成了一個微妙的製衡關係,但自從微子啟與黃飛虎帶兵,將九夷逼得封山後,格局就變化了。


    大商和八百諸侯的關係,是統禦中帶著對立。


    四大諸侯鎮守四方,一旦中央勢弱,四方勢強,那最終結果必然是以下犯上,一旦中央勢強,力壓四方,換成一個守成的君王,或許還會維持現狀,如果是強勢的君王,肯定也會對四大諸侯動手。


    這個關係放在四大諸侯和其他諸侯身上,也是一樣的。


    如果四大諸侯強盛,那麽他們周邊的那些小諸侯的利益,必然會受到侵害。


    東魯作為目前四大諸侯之首,就是如此。


    它本來有九夷製衡,那個蚩尤留下的種族,威脅性確實不小,薑桓楚麾下的軍隊與之交鋒,互有勝負,再想要染指周邊,就力有未逮了。


    可現在,九夷封山了。


    那麽東魯騰出手來,麾下的軍隊會做什麽呢?


    答案不言而喻。


    北海七十二路諸侯倒黴了。


    那為首的袁福通本來就與薑桓楚有矛盾,受到壓迫後,預見到自己的地盤會被逐漸蠶食,幹脆聯合一眾小諸侯,放開了手,直接反了。


    北海反的其實是東伯侯,但從統治角度來看,觸動的也是大商的政權。


    而朝歌的貴族們,肯定隻會站在薑桓楚一邊。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是貴族的規則。


    現在七十二路小諸侯想要反抗一個大諸侯,怎麽可能放任他們破壞規則?


    很多事情,就是這麽不講道理,或者說拳頭大,就是道理。


    在群臣的統一意見下,北海的反抗必須壓下,還順便能給學宮一擊!


    朝堂上吵了起來,微子啟再是舌辯群臣,也漸漸落於下風。


    因為商容使出了殺手鐧。


    有人證表示,當初八百諸侯齊聚朝歌時,聽黃裳講易經的,就有袁福通。


    聽了你的課,回去後就謀反了,什麽意思?


    終於,位於王座上的黃尚輕咳一聲。


    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


    對於這位人皇陛下,他們是很敬畏的。


    黃尚不提雙方爭鬥,寒聲道:“北海猖獗,大肆凶頑,生民塗炭,今下頭等大事,是將戰事消弭,諸位愛卿,誰願帶兵平逆?”


    微子啟立刻上前:“陛下,臣願往!”


    商容也趕忙道:“臣反對,應讓聞太師亦或武成王平逆,確保萬無一失!”


    近來西方犬戎又有異動,黃飛虎前去邊關坐鎮,不在朝歌,貿然調回顯然是不妥的,因此群臣都看向為首的聞仲。


    聞仲之前沒有參與爭吵。


    他是道家出身,對於貴族與平民之爭其實不感興趣,但那人道與仙道相對峙,自然也不會有半分相幫,能夠不落井下石就是性情高潔了。


    看著紂王陛下的目光落來,露出詢問之色,聞仲想了想,拱手道:“老臣願往!”


    群臣舒了一口氣,不少人都用得意的目光看向微子啟,而微子啟不慌不亂地道:“稟告陛下,學宮有位學子,也可當此重任,臣懇請他為聞太師副官,齊出北海,戡定禍亂,早日還天下太平!”


    此言一出,群臣臉色微變,就聽天子的聲音悠悠傳下:“何人有此能耐?”


    “薑尚,字子牙。”


    ……


    “恭喜子牙,賀喜子牙!”


    宋家莊外,宋異人帶著全家老小,為薑子牙送行。


    能得到陛下的委任,參與到平叛之舉中,可以說是上了登天之梯,宋異人由衷地為這位修了三十年仙,修得比自己還老的賢弟感到欣慰。


    隻是親事告吹了,可惜了馬氏。


    薑子牙同樣滿麵笑容,一想到元始天尊所言的人間富貴,就這麽來了,那自是身輕如燕,表示宋異人永遠是他大哥。


    揮手告別後,他與申公豹一起,穿上學宮文袍,來到了城外。


    此時平叛的三萬大軍已經等待,聞仲高居墨麒麟之上,看著他們接近,露出詫異之色:“申公道友,怎麽是你?這位也是玉虛宮門下?”


    薑子牙和申公豹微笑著上前見禮:“見過道友!”


    由於還沒有發生原劇情的事情,闡教和截教同為三清門下,自然有一份香火情,聞仲立刻親熱了幾分,同時言語中有所暗示,讓他們不要趟這灘渾水。


    薑子牙求的就是人間富貴,隻能敷衍,申公豹更是唯恐天下不亂,與聞仲熟稔地交談起來。


    他喜好結交天下修士,本來就與聞仲有交情,原劇情裏才能成為最佳搭檔,送了多少截教英才上榜,此時更是投其所好:“我等雖是方外,也在陛下版圖之內,感陛下水士之恩,以盡子民之意!”


    聞仲聽了十分滿意,頓時有了偏向:“此行有兩位道友相助,必能兵貴神速,平此叛逆,老夫當向陛下表功!”


    申公豹長笑一聲:“多謝太師了!”


    聞仲雷厲風行,率軍離開朝歌,立刻開始急行軍。


    他的作戰方式,又和黃飛虎不同。


    黃飛虎學習的是人族正統兵陣之道,以地水風火為根基,進行諸般變化,而聞仲則是偏向於仙家道法,符籙祭起,三萬士兵頓時處於神行狀態,帶著軍械糧草,日行萬裏都是輕輕鬆鬆。


    人界相比正常曆史上要大得太多,但照此速度,不用十日,就可抵達東魯之地,打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北海七十二路諸侯,都是小諸侯,有的諸侯麾下的士兵連千人都不到,隻有幾百個戰奴,占據的地盤也就相當於一個小縣城。


    但七十二路加起來,規模也是不可小覷,聞仲不欲參合到貴族與學宮的矛盾中,所求的就是盡快平亂,至於政治上麵怎麽交鋒,那就不關他的事情了。


    不過還未趕到東魯,一個壞消息就快馬加鞭地送了過來。


    那種急切的勢頭,比起之前送向朝歌的報信更要強烈數倍。


    “什麽?北海竟有二十萬大軍?”


    聞仲聽了,都不敢相信,反複詢問那傳信的斥候:“以奴為兵,也不至於達到如此規模,到底發生了什麽?”


    斥候戴上痛苦麵具:“稟太師,叛逆袁福通焚去了奴隸的丹書,助他們擺脫奴籍,承諾隻要戰後活下來的,都是平民身份,這個消息一出,不僅是北海的奴隸瘋狂了,就連東魯的奴隸也聞風而動!”


    聞仲臉色大變:“袁福通安敢如此?”


    丹書就相當於後世的賣身契,其實不是後世的書,就是一塊紅色的竹片,是奴隸歸屬的證明。


    以前也不是沒有特赦奴隸的事情發生,貴族會焚去丹書,象征著奴籍擺脫,從此是自由身。


    但那種情況很少很少,而這回袁福通則是大規模焚去丹書,開創了一個壯舉。


    原本諸侯麾下的奴隸士兵,隻有數目稀少的戰奴,現在北海的奴隸人人皆兵,可以戰鬥的拿起武器,身體虛弱的拿起農具,運送糧草器械。


    以前逆來順受的奴隸習性,變為了軍隊的紀律。


    事實證明,這是極為可怕的。


    雙方交戰,東魯的五萬大軍,首戰居然敗了,若不是逃回城中,那恐怕要經曆一場慘敗。


    麵對奴隸的爆發,所有將領都為之恐懼,東伯侯薑桓楚趕忙派出數十路斥候,向著各方求援。


    申公豹遙遙聽著,露出笑容,薑子牙也感到震撼,改變了之前的想法。


    師兄弟對視一眼。


    兵家與縱橫家達成了小小的共識:


    “火苗開始燃起了!”


    ……


    北海袁福通的下場,還猶未可知,但他們起了一個很“壞”的榜樣。


    周遭諸侯國的奴隸,眼見同為奴隸的別人,加入正規軍,有了恢複自由身的希望,膽子大的紛紛叛逃,膽子小的心中也生出了渴望。


    這種精神的傳遞,對於從來把奴隸不當人的貴族來說,才是最致命的。


    比如此時東魯的城內,就發生著許多相似的事件——


    “你們這些賤奴,竟然想逃跑?找死!找死!”


    貴族正在舉起鞭子,對著一群沒能逃跑成功的奴隸,奮力抽打下去。


    大庭廣眾之下。


    而不遠處,平民和奴隸都在圍觀。


    這是殺雞儆猴。


    奴隸的反抗不是頭一回,早在前幾代商君時期,有一位皇後被稱為女武神,就親自率領軍隊,鎮壓過奴隸的暴動,貴族階層早對此輕車熟路。


    換做以往,那些下場淒慘的奴隸們,會垂下頭,瑟瑟發抖,充滿著對死亡的本能恐懼。


    而其他的奴隸,則是重新變得麻木不仁,瘦骨伶仃,滿是傷痕的身軀蜷縮著,永遠不會挺直腰杆。


    但這一回,無論是被鞭笞的奴隸,還是圍觀的奴隸,他們都微微昂起頭,直視鞭子,眼中那幽幽的光芒,讓貴族都感到心悸。


    星星之火,有了燎原的趨勢。


    “陛下錯了,陛下錯了,放任學宮妖言惑眾,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薑桓楚帶著薑文煥一路視察,看著這一幕幕,臉上滿是震怒,雙手都微微顫抖起來。


    他原本很忠心,但此時對紂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憤怒。


    隻因這危及到了諸侯的統治!


    將要國將不國!


    天下到底是誰的天下?


    後世宋朝變法時,有一位三朝元老曾斥責宋神宗,你是與士大夫治天下,而非與百姓治天下!


    這就把禮儀道德的遮羞布掀開,連先賢所謂的愛民都不要了,直截了當地表明階級的壓迫。


    同理,大商的帝王是與百姓諸侯治天下,而非與平民奴隸治天下。


    什麽愛民如子,滾你的蛋去吧!


    東伯侯薑桓楚氣憤於北海袁福通的瘋狂,更心悸於學宮的影響力,心裏暗暗發誓,等到北海平亂結束,將不計一切代價,毀滅學宮。


    那是貴族的最大敵人,雙方不存在和平相處的可能,隻有你死我活!


    不過薑桓楚沒有發現,受到自己管教斥責,重新恢複小侯爺狀態的薑文煥,神情卻是不同。


    他想起了朝歌時,先生所說的一句話。


    “三皇五帝披荊斬棘,開創人類如今的萬靈之長地位,不是讓部分人類為奴,受他人鞭笞的!”


    曾經沒有體會,或者說習以為常,但此時看著奴隸眼中的火苗,薑文煥眼中也燃燒起了同樣的火焰。


    一股曆史的使命感縈繞心頭!


    人人如龍,自強不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諜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興霸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興霸天並收藏諸天諜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