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外!


    正值晌午,陽光熾熱而刺眼,廣陽郡府衙外的空地上,人頭攢動,氣氛卻異常凝重。隻見廣陽郡原先的齊國民眾們,身著粗布麻衣,麵容憔悴卻又帶著幾分敬畏,竟然齊齊地對紫光卿行起了跪拜之禮。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仿佛經過了無數次的演練,額頭觸地,身軀微微顫抖。


    在不遠處的一座客棧之上,韓遠山憑欄而立,他身著華麗的錦袍,腰間束著一條鑲玉的腰帶,身姿挺拔,眉宇間透著威嚴與睿智。他目睹此景,眉頭緊皺,雙眸中閃過一絲驚訝和憤怒,不禁說道:“劉安旭!難道他每年都是如此行事的嗎?”


    劉安旭聽到韓遠山的問話,趕忙上前一步,微微躬身,神色緊張而又小心翼翼地回答道:“王爺!紫光卿剛開始歸降時,倒也還算安守本分。初來之時,他行事低調,對我朝的法令也多有遵從,對郡內事務的處理也算盡心盡力。然而,隨著這幾年新韓人(齊國舊民)與老韓人之間爭執不斷,衝突頻發,局勢愈發複雜。他或許是為了在這混亂中鞏固自己的地位,也或許是被權力衝昏了頭腦,開始肆意揮霍,利用自己的名號充當和事佬。起初,他的調解還算公正,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雙方的矛盾。但漸漸地,他的行為變得偏頗,偏袒新韓人一方,引得老韓人多有不滿。”


    韓遠山聽著劉安旭的敘述,臉色愈發陰沉,雙手緊緊握拳,關節泛白。“哼!如此不忠不義之人,留他何用!”他怒不可遏地吼道。


    “該殺!傳令上官岩率大軍將紫光卿府衙內外所有人員全部斬殺,一個不留,廣陽郡新韓人按照戶冊登記,一個不留,紫光卿府衙燒掉!”韓遠山憤怒地吼道,聲音如雷霆般在空氣中炸響。


    他的話語剛落,整個廣陽郡仿佛瞬間被投入了冰窖之中,氣氛變得極度緊張和恐怖。士兵們得令後,迅速行動起來,鎧甲碰撞的聲音和沉重的腳步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原本的寂靜。


    此時的廣陽郡,瞬間陷入了一片混亂和血腥之中。到處都是殺喊聲和哀叫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悲慘的樂章。士兵們揮舞著手中的刀劍,無情地砍向那些無辜的民眾。鮮血四濺,染紅了大地,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氣息。


    街道上,人們四處奔逃,呼喊聲、哭泣聲不絕於耳。婦女們緊緊抱著孩子,試圖尋找一個安全的角落躲避這場災難。老人們步履蹣跚,在混亂中被推倒在地,無人問津。原本繁華熱鬧的集市,如今變成了人間地獄,貨物散落一地,攤位被掀翻,一片狼藉。


    在這混亂之中,一些勇敢的新韓人試圖反抗,但在訓練有素的士兵麵前,他們的反抗顯得如此微不足道。很快,他們便倒在了血泊之中,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不甘。


    而那些老韓人,有的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中暗自慶幸這場災難沒有降臨到自己頭上;有的則麵露不忍,卻又不敢出聲阻止,隻能默默地為這些無辜的生命祈禱。


    府衙內,紫光卿得知韓遠山的命令後,嚇得癱倒在地,麵如死灰。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引來如此嚴重的後果。他試圖逃跑,但府衙早已被士兵們團團圍住,無處可逃。


    士兵們衝進府衙,見人就殺,毫不留情。府衙內的丫鬟、仆人驚恐地尖叫著,四處逃竄,但最終都未能逃脫死亡的命運。紫光卿被士兵們拖到了府衙外的廣場上,他絕望地求饒,但韓遠山心意已決,不為所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殺戮仍在繼續。整個廣陽郡仿佛被一層厚厚的血霧所籠罩,讓人不寒而栗。


    夕陽的餘暉如晨曦的紅光一般,灑在這片充滿血腥和死亡的土地上。隻見靠山王王府的府軍正在清理廣場上的死者。他們麵無表情,動作機械,仿佛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場景。


    一具具屍體被堆積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座小山。鮮血匯聚成溪流,緩緩流淌,染紅了整個廣場。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作嘔的腐臭氣息,烏鴉在空中盤旋,發出淒厲的叫聲,仿佛在為這些死去的靈魂哀悼。


    韓遠山站在高處,俯瞰著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這場殺戮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統一,但看到如此多的無辜生命消逝,他的內心也難免有些許的愧疚和不忍。


    “王爺,此次叛亂已基本平息,但傷亡慘重,我們該如何善後?”上官岩來到韓遠山身邊,低聲問道。


    韓遠山沉默片刻,緩緩說道:“安撫民心,重建廣陽郡。對於那些在叛亂中失去親人的家庭,給予一定的補償。同時,加強治安管理,防止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


    上官岩點了點頭,轉身去安排相關事宜。


    夜幕降臨,廣陽郡陷入了一片死寂。街道上空無一人,隻有偶爾傳來的幾聲犬吠,打破這死一般的寂靜。


    韓遠山獨自坐在房間裏,燭光搖曳,映照著他疲憊的麵容。他回想起白天發生的一切,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他深知,這場殺戮隻是暫時解決了表麵的問題,要真正實現廣陽郡的長治久安,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二天清晨,陽光灑在廣陽郡的大街小巷,仿佛想要驅散昨日的陰霾。但那滿地的血跡和殘垣斷壁,卻時刻提醒著人們那場可怕的災難。


    韓遠山召集了手下的將領和官員,商討重建廣陽郡的計劃。


    “我們要盡快恢複廣陽郡的秩序,讓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首先,要重建房屋和基礎設施,確保百姓有住所。其次,要加強農業生產,保障糧食供應。再者,要加強教育,培養人才,提高民眾的素質。”韓遠山嚴肅地說道。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廣陽郡的重建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士兵們幫助百姓重建房屋,農民們在田間辛勤勞作,商人也逐漸恢複了營業。雖然傷痛還未完全愈合,但廣陽郡的人們正在努力走出陰影,迎接新的生活。


    然而,韓遠山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防止類似的叛亂再次發生,為國家的和平與穩定付出不懈的努力。


    稟王爺!廣陽郡叛亂已處理完成,廣陽郡內所有參加叛亂的原齊國舊民及原齊國軍士全部斬首,無一幸免。廣陽郡下六縣參加叛亂者已被鄧家偉率兵阻殺,全部斬首,上官岩說道。


    此時,郡守府衙的大堂內氣氛凝重,上官岩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音洪亮而堅定。他的臉上還帶著征戰後的疲憊與堅毅,身上的鎧甲血跡斑斑,仿佛在訴說著剛剛經曆的那場殘酷廝殺。


    “傳王令,命劉安旭、鄧家偉及時安撫廣陽郡的民心,派人重新登記戶籍及人口,原廣陽郡及郡下六縣內所有的原齊國軍士及原齊國官員全部斬首,一個不留。廣陽郡內原齊國民眾登記戶籍後實行五戶製(三戶原齊國民眾,二戶韓人),如再有叛亂者,五戶一個不留,通通斬首。”隻聽見韓遠山斬釘截鐵地說道。


    韓遠山端坐在大堂之上,目光如炬,神色威嚴。他的聲音在大堂內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和決心。


    廣陽郡郡守府衙衙內!


    “鄧家偉,本王已命人從永安鎮調兩萬大軍趕赴廣陽郡交給你來統領,如再有叛亂發生,軍法論處。劉安旭,本王已命人從刑部、吏部調二十名官員充任廣陽郡及六縣各處要職,又從邊境十三郡抽調一批我韓國老韓人奔赴廣陽郡,如再有你治下民眾發生叛亂,本王定當取你頂上人頭。二年之內,爾等要將廣陽郡恢複如初,孤回朝後會同六部官員商量協商,將廣陽郡設置為軍事重鎮,再派大軍來廣陽郡增加軍備力量,以防止周邊諸國來犯。”大廳之內,隻聽見韓遠山嚴肅地說道。


    韓遠山的話語擲地有聲,鄧家偉和劉安旭連忙跪地領命。鄧家偉身材魁梧,麵容剛毅,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道:“王爺放心,末將定當不辱使命,誓死守衛廣陽郡,絕不讓叛亂再次發生。”劉安旭則神色緊張,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稍有差池,便是性命之憂。


    深夜!郡守府衙內!


    韓遠山正在交待隨行吏員來寫奏折,將廣陽郡所發生的事情及守軍清剿叛亂一事全部詳細地寫入奏折之中,待寫完後即刻派人將奏折發往中書省。


    大堂內燭光搖曳,韓遠山坐在案前,神色凝重。他的目光緊緊盯著吏員手中的筆,思緒仿佛又回到了那激烈的戰場。“務必將叛亂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清楚,不得有絲毫遺漏。還有,對於將士們的英勇表現,也要如實記錄,朝廷自會論功行賞。”韓遠山叮囑道。


    吏員點頭應是,手中的筆不停,額頭上也冒出了汗珠。他深知這份奏折的重要性,不敢有絲毫馬虎。


    “小岩,即刻派人深入鄭國及北燕調查其守備及軍隊人數,再派一支精幹人員遣入鄭國及北燕,在兩國內各一座客棧為我本王充當其眼線,探察兩國國內情況,一切小心行事。”


    上官岩站在一旁,拱手道:“遵王令!”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果斷和勇敢。


    “天戰,從影密衛抽派人員隨此次遷徙的民眾到廣陽郡,密切注意這裏的一切軍政大事,其餘六郡也可派人前去,再派人告訴其餘五郡郡守,如再有如廣陽郡這樣的大舉叛亂之事,可行重兵殺之,一個不留”


    “老奴明白!”天戰恭敬地應道。


    廣陽郡雖經過一次大規模的剿亂,但還好有郡內韓國百姓在內負責防範與防護,保證了郡內沒有太多的戰火,郡內倒也沒有陷入極度的混亂之中。


    在廣陽郡的大街小巷,雖然還能看到一些戰鬥留下的痕跡,但秩序已經開始逐漸恢複。百姓們在廢墟中忙碌著,重建自己的家園。一些商鋪重新開張,雖然生意還略顯冷清,但已經有了些許生機。


    劉安旭和鄧家偉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迅速展開了安撫民心的工作。士兵們幫助百姓清理廢墟,分發救濟糧,郎中們在街頭為受傷的民眾診治。劉安旭親自走訪各個村落,傾聽百姓的訴求,向他們保證會盡快恢複往日的平靜與繁榮。


    從刑部和吏部調來的官員們也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們整頓吏治,清查賬目,確保政務的正常運轉。而從邊境十三郡抽調來的老韓人則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經驗,他們與當地百姓一起勞作,共同為廣陽郡的未來努力。


    在廣陽郡的城門口,士兵們嚴格盤查著進出的人員,以防有不法之徒混入。城牆上,巡邏的士兵時刻保持著警惕,注視著城外的一舉一動。


    在一家簡陋的醫館內,一位老者正為一名受傷的士兵包紮傷口。士兵的臉上滿是痛苦,但眼中卻透著堅定。“孩子,好好養傷,咱們廣陽郡一定會好起來的。”老者安慰道。


    在田間,農民們辛勤地勞作著,他們播下希望的種子,期待著來年的豐收。孩子們在田間奔跑嬉戲,笑聲在空氣中回蕩。


    然而,平靜的表麵下仍隱藏著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一些原齊國的舊勢力不甘心失敗,暗中策劃著新的陰謀。在一個陰暗的角落裏,幾個神秘人聚在一起,低聲商議著什麽。


    “這次雖然失敗了,但我們不能放棄。一定要想辦法重新奪回我們的土地。”一個蒙麵人說道。


    “可是現在韓軍防守嚴密,我們很難有機會。”另一個人擔憂地說。


    “總會有辦法的,我們要等待時機。”


    與此同時,韓遠山派出的探子也在鄭國和北燕展開了秘密調查。他們喬裝打扮,混入人群,小心翼翼地收集著情報。


    在鄭國的一家客棧裏,一名探子與客棧老板攀談著。“老板,最近這城裏可有什麽新鮮事?”


    客棧老板警惕地看了他一眼,說道:“能有什麽新鮮事,還不都是些家長裏短。”


    探子微微一笑,遞上一塊銀子,說道:“老板,您就跟我說說唄。”


    客棧老板接過銀子,壓低聲音說道:“聽說鄭國的軍隊最近在頻繁調動,好像要有什麽大動作。”


    探子心中一緊,繼續問道:“可知是為何?”


    客棧老板搖了搖頭,說道:“這我就不清楚了,不過你可別到處亂說,小心惹禍上身。”


    探子謝過老板,轉身離開,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將這一情報傳遞回去。


    在北燕,另一名探子也在努力獲取著有用的信息。他混入了北燕的軍營附近,觀察著軍隊的訓練情況。


    時間一天天過去,廣陽郡的重建工作在艱難地進行著。劉安旭和鄧家偉麵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


    一天,劉安旭收到一封密信,信中說發現了原齊國舊勢力的蹤跡。他立刻召集士兵,準備展開圍剿。


    “這次一定要將他們一網打盡,絕不能讓他們再有興風作浪的機會。”劉安旭說道。


    士兵們士氣高昂,迅速出發。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終於將原齊國舊勢力的殘餘分子全部消滅。


    隨著時間的推移,廣陽郡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繁榮。街道上熙熙攘攘,商鋪林立,人們的臉上又露出了笑容。


    而韓遠山也收到了探子們傳來的情報,他開始籌劃著下一步的戰略部署,以確保韓國的邊境安全和穩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韓之忠心靠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間悲歡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間悲歡客並收藏大韓之忠心靠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