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柳兒下嫁之後,雲兒就時常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孤獨。
羽兒很小就當上太子,又一直不在自己身邊照顧,難免也就生疏了些,而且羽兒身負重任,也就不可能對他有太多的寵愛和姑息。
柳兒不同,她從小就是那麽可人的一個孩子。不僅生得貌美,而且性情爽朗,聰明伶俐,活潑潑的惹人喜愛。她在自己身邊,總能講出很多新鮮事兒,很多高興事兒,她的笑聲總能縈繞在慈寧宮的大殿裏久久不會散去。如今,剩下的隻有空蕩蕩的落寞了。
月兒一直孤清,淡淡的對任何事兒都不關心的樣子。她一直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雲兒一直不懂,為什麽月兒能做到許多修行多年之人無法到達的境界?也許月兒生性如此,也許她根本就是為了尋求一種境界而生的。
麟兒最像先皇,就連性情也愈發像了。雲兒也慶幸自己沒有因為當時的一時怒火廢黜羽兒,否則以麟兒的憨厚膽怯的性格是無法成為一個好皇帝的。
雲兒慶幸有張居正作為首輔輔佐年少的小皇帝,使這個年幼就繼承大統的孩童長成如今這個有思想有作為的帝王。
夏初的時候,張居正突然生了一場沒來由的病,斷斷續續地纏綿病榻了好幾個月。朱翊鈞對張居正的病也很惦念,一直叮囑著說讓張居正好好安心養病,國事就不勞他操勞費心了。
張居正對皇上的惦念很是感激,但他沒料到雲兒居然親自來探望。
“太後娘娘……”張居正伏下身子,想要給雲兒行禮。
“張大人重病在身,不必行禮。”雲兒此行並未張揚,除了轎夫之外隻帶了夢蘿和璃霜兩個丫鬟在身邊照應。她的衣衫也選了極其淡雅的顏色,清淡的月白色,清爽的妝容,盡管她已經不在是妙齡女子,但這種素淨的感覺依然宛若出塵仙子般清靈。
張居正本來就瘦削,這一病更加重了他仙風道骨般的清臒之氣。
“太後娘娘駕臨寒舍,臣未能遠迎,懇請恕罪……”
雲兒安坐之後,遣了兩個丫鬟下去:
“哀家有話要與張大人相談,在門外候著便是。”
兩個丫鬟應聲而出。
“張大人安好?”雲兒看著張居正,“家中一切安好?”
“謝太後娘娘惦念,臣安好。”張居正強裝康健,“家中一切安好,犬子皆已成人,無需臣掛心。”
雲兒看著清瘦的張居正,居然感到一種莫名的心酸:
“以天下累先生……”
雲兒隻用了先皇當初遺詔的短短六字,就惹得張居正老淚縱橫。
“臣垂垂老矣,如今又久病難愈,恐今後不能再輔佐皇上……”
“哀家前幾日在文華殿又看到那兩塊屏風,看到張大人對皇上的期望。‘身為民表,心與天通。和不見流,敬不可忘,慎終如始,萬壽無疆。’”雲兒是真心實意地感恩,“張大人對皇上的教誨,相信會讓皇上受用終生,哀家不知用何言語才能表達感謝之情……”
張居正受寵若驚:
“謝太後娘娘。臣病愈之後定當殫精竭慮,效忠皇上。”
雲兒看了看張居正,似乎欲言又止:
“如若沒有大人,哀家和皇上都不會有今日……”
猶記初見張居正之時,自己還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永遠記得他寫得那句“鳳毛叢勁節,直上盡頭竿”,若不是一個胸懷抱負、有遠大誌向之人,不會在年少時就寫出如此有氣魄的詩句。他身著灰色長袍,背脊挺直,眉目軒朗,那種肅穆莊重的孤高,讓人疏離卻又崇敬。
還記得張居正曾經救過自己一命,而且對自己多加提點,那是在自己身份卑微之時贈與的最貴重的禮物。張居正帶給自己的永遠是一種高傲清遠之感,隻有在張夫人麵前,才能見到他和善真誠的一麵。
對先皇是懼,是愛,更多是天長地久的一種親情。對張居正,是崇拜,是尊敬,更多是天長日久的一種敬仰。
失去先皇,那是失去心的一部分,而若失去張居正,那是失去心的方向。
“張大人好好靜養,身子要緊。”雲兒不知為何,突然有種不詳的預感,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突然想要來探望張居正,隻覺得這是自己現在必須做的事,恐怕失去這次機會再不會有似的。
張居正咳了幾下,氣若遊絲般地吐出一句:
“恭送太後娘娘……”
雲兒不忍再看張居正,她不忍再看這個自己崇敬了十餘年的“英雄”老去、故去。
在回宮路上,雲兒突然叫住夢蘿和璃霜:
“不要回宮,去慈壽寺。”
璃霜擔憂地看了看天:
“回娘娘,怕是趕至寺廟太陽已落山了……”
雲兒執意不聽:
“哀家要去寺中找儀心師太講經……”
夢蘿和璃霜不敢多言,當然隻能順從雲兒之意。
儀心見到雲兒感到很是奇怪,已經接近黃昏,遠山落日的餘暉給雲兒月白的衣衫披上一層金色的光輝。
“儀心師太……”雲兒見到儀心,說不出的黯然,“今日雲兒太多神傷之事,想與儀心師太訴說。”
儀心輕輕頷首:
“阿彌陀佛。”
“安得隨長風,翩翻來君傍,願將雲錦絲,為君補華裳。”雲兒念出此詩時不由得落淚,“今日見到病重的張先生,雲兒突然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傷感。總有不詳的預感,總有一種快要失去支柱的恐慌。”
儀心平和地看著雲兒:
“塵世之事,意轉心隨,明幽光影,萬般皆散。”
“難道一切真的皆為虛幻?終將有散去一日?”雲兒無助地搖著頭,“有太多不想,不是不舍,而是不願。一旦失去,恐怕生命中再無可以尊崇仰仗之依靠……”
儀心一直以為失去先皇是雲兒最悲傷之事,卻不料張居正的病重竟然讓雲兒如此杞人憂天。
“塵夢幻隨諸相滅,覺心光照一燈燃。”雲兒悲傷地看著遠處的天際,愴然落淚:為何要如此恐懼?為何會忽然會生命充滿傷感?如若隻留滄海與桑田,那將是一種怎樣的無助之境呢?(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羽兒很小就當上太子,又一直不在自己身邊照顧,難免也就生疏了些,而且羽兒身負重任,也就不可能對他有太多的寵愛和姑息。
柳兒不同,她從小就是那麽可人的一個孩子。不僅生得貌美,而且性情爽朗,聰明伶俐,活潑潑的惹人喜愛。她在自己身邊,總能講出很多新鮮事兒,很多高興事兒,她的笑聲總能縈繞在慈寧宮的大殿裏久久不會散去。如今,剩下的隻有空蕩蕩的落寞了。
月兒一直孤清,淡淡的對任何事兒都不關心的樣子。她一直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雲兒一直不懂,為什麽月兒能做到許多修行多年之人無法到達的境界?也許月兒生性如此,也許她根本就是為了尋求一種境界而生的。
麟兒最像先皇,就連性情也愈發像了。雲兒也慶幸自己沒有因為當時的一時怒火廢黜羽兒,否則以麟兒的憨厚膽怯的性格是無法成為一個好皇帝的。
雲兒慶幸有張居正作為首輔輔佐年少的小皇帝,使這個年幼就繼承大統的孩童長成如今這個有思想有作為的帝王。
夏初的時候,張居正突然生了一場沒來由的病,斷斷續續地纏綿病榻了好幾個月。朱翊鈞對張居正的病也很惦念,一直叮囑著說讓張居正好好安心養病,國事就不勞他操勞費心了。
張居正對皇上的惦念很是感激,但他沒料到雲兒居然親自來探望。
“太後娘娘……”張居正伏下身子,想要給雲兒行禮。
“張大人重病在身,不必行禮。”雲兒此行並未張揚,除了轎夫之外隻帶了夢蘿和璃霜兩個丫鬟在身邊照應。她的衣衫也選了極其淡雅的顏色,清淡的月白色,清爽的妝容,盡管她已經不在是妙齡女子,但這種素淨的感覺依然宛若出塵仙子般清靈。
張居正本來就瘦削,這一病更加重了他仙風道骨般的清臒之氣。
“太後娘娘駕臨寒舍,臣未能遠迎,懇請恕罪……”
雲兒安坐之後,遣了兩個丫鬟下去:
“哀家有話要與張大人相談,在門外候著便是。”
兩個丫鬟應聲而出。
“張大人安好?”雲兒看著張居正,“家中一切安好?”
“謝太後娘娘惦念,臣安好。”張居正強裝康健,“家中一切安好,犬子皆已成人,無需臣掛心。”
雲兒看著清瘦的張居正,居然感到一種莫名的心酸:
“以天下累先生……”
雲兒隻用了先皇當初遺詔的短短六字,就惹得張居正老淚縱橫。
“臣垂垂老矣,如今又久病難愈,恐今後不能再輔佐皇上……”
“哀家前幾日在文華殿又看到那兩塊屏風,看到張大人對皇上的期望。‘身為民表,心與天通。和不見流,敬不可忘,慎終如始,萬壽無疆。’”雲兒是真心實意地感恩,“張大人對皇上的教誨,相信會讓皇上受用終生,哀家不知用何言語才能表達感謝之情……”
張居正受寵若驚:
“謝太後娘娘。臣病愈之後定當殫精竭慮,效忠皇上。”
雲兒看了看張居正,似乎欲言又止:
“如若沒有大人,哀家和皇上都不會有今日……”
猶記初見張居正之時,自己還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永遠記得他寫得那句“鳳毛叢勁節,直上盡頭竿”,若不是一個胸懷抱負、有遠大誌向之人,不會在年少時就寫出如此有氣魄的詩句。他身著灰色長袍,背脊挺直,眉目軒朗,那種肅穆莊重的孤高,讓人疏離卻又崇敬。
還記得張居正曾經救過自己一命,而且對自己多加提點,那是在自己身份卑微之時贈與的最貴重的禮物。張居正帶給自己的永遠是一種高傲清遠之感,隻有在張夫人麵前,才能見到他和善真誠的一麵。
對先皇是懼,是愛,更多是天長地久的一種親情。對張居正,是崇拜,是尊敬,更多是天長日久的一種敬仰。
失去先皇,那是失去心的一部分,而若失去張居正,那是失去心的方向。
“張大人好好靜養,身子要緊。”雲兒不知為何,突然有種不詳的預感,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突然想要來探望張居正,隻覺得這是自己現在必須做的事,恐怕失去這次機會再不會有似的。
張居正咳了幾下,氣若遊絲般地吐出一句:
“恭送太後娘娘……”
雲兒不忍再看張居正,她不忍再看這個自己崇敬了十餘年的“英雄”老去、故去。
在回宮路上,雲兒突然叫住夢蘿和璃霜:
“不要回宮,去慈壽寺。”
璃霜擔憂地看了看天:
“回娘娘,怕是趕至寺廟太陽已落山了……”
雲兒執意不聽:
“哀家要去寺中找儀心師太講經……”
夢蘿和璃霜不敢多言,當然隻能順從雲兒之意。
儀心見到雲兒感到很是奇怪,已經接近黃昏,遠山落日的餘暉給雲兒月白的衣衫披上一層金色的光輝。
“儀心師太……”雲兒見到儀心,說不出的黯然,“今日雲兒太多神傷之事,想與儀心師太訴說。”
儀心輕輕頷首:
“阿彌陀佛。”
“安得隨長風,翩翻來君傍,願將雲錦絲,為君補華裳。”雲兒念出此詩時不由得落淚,“今日見到病重的張先生,雲兒突然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傷感。總有不詳的預感,總有一種快要失去支柱的恐慌。”
儀心平和地看著雲兒:
“塵世之事,意轉心隨,明幽光影,萬般皆散。”
“難道一切真的皆為虛幻?終將有散去一日?”雲兒無助地搖著頭,“有太多不想,不是不舍,而是不願。一旦失去,恐怕生命中再無可以尊崇仰仗之依靠……”
儀心一直以為失去先皇是雲兒最悲傷之事,卻不料張居正的病重竟然讓雲兒如此杞人憂天。
“塵夢幻隨諸相滅,覺心光照一燈燃。”雲兒悲傷地看著遠處的天際,愴然落淚:為何要如此恐懼?為何會忽然會生命充滿傷感?如若隻留滄海與桑田,那將是一種怎樣的無助之境呢?(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