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奸細
穿成瘋批廠公的親閨女 作者:喜歡樂器長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萱休沐這天,她與父親帶著孩子前往護國寺上香,這也是淩然自出生後第一次出門。
已經一個多月的小嬰兒不像剛出生般整日酣睡,她窩在母親懷中,提溜著大眼睛四處張看。
馬車內淩謙手中拿著撥浪鼓不斷轉動,將她引得咯咯作笑。
淩萱本還擔心父親會因為自己奪權一事對她心有芥蒂,誰知他知曉後沒有任何動作,還是一如既往安心待在家中。
“爹,西南那時到底什麽情況,為什麽傳來你失蹤的消息後又突然發生反轉。”
這個問題她想問許久。
孩子又進入夢鄉,淩謙放下手中的撥浪鼓。
“當時我率領大軍抵達西南後,集結了西南四大家族共同抵抗外敵,可隨著之後與康國的幾次交鋒下來,我發現康國似乎對咱們這邊的地勢非常了解。”
“非常了解?西南地勢這般複雜,就算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也未必能保證了解得徹底。”淩萱狐疑說著。
隨後她猛然睜大眼睛,“難不成是出了奸細?”
隻有這個情況才可能使康國對西南地勢了如指掌。
淩謙淡淡點頭,“我與你姨母也是這樣懷疑的,所以我們倆才決定故意設局引出對方。”
當時他們這邊吃了幾次敗仗後,立刻就覺得不對勁,與淩雁溝通後他決定先帶著一支兵馬假意伏擊敵人,趁這個機會營造出他失蹤的假象。
而淩雁坐鎮大本營,裝出一副因主帥失蹤而不知所措的樣子。
事情也如他們想的那般,有人趁著淩雁‘六神無主’之際,夜深偷偷前往邊境與康國的人匯合。
而在那人摘下麵罩後,被淩雁派去跟著他的探子認出那人是楊崇英的手下。
從兩人的交談中得知原來是楊家把西南的防護圖私下給了康國,這才導致大越這邊次次戰鬥都處於被動。
他迅速回去將聽到的一切告訴淩雁,隨後淩雁來到淩謙藏身地再告訴他。
楊家與淩家向來就是仇敵,兩人明白楊氏是想協助康國勝利,繼而讓朝廷對淩家失去信任,他們便可趁機上位。
兩人決定清洗楊家,不過不是當下,於是商議讓淩雁回去後提升楊崇英的權力,讓他協助自己處理事務。
隻要他能看到機密軍情,肯定會告知康國的人,而他們讓他看的都是兩人私下編造的假消息。
楊崇英果然上當,康國在收到他的密報後開始進攻,然而卻以失敗告終。
這場小規模的勝利很好地提升了大越將士的士氣,同時淩雁看著楊崇英心口不一的奉承時爽得不行。
接下來幾次楊崇英給康國的線報都有誤,導致康國損失慘重,淩謙也突然出現於人前,率領大軍迅速擊潰康國。
外憂解決了,就該解決內患,就在兩人決定對楊崇英出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楊崇英突然暴斃,他原配妻子早逝,身邊隻有個因貌美被他寵愛的妾室米娜。
土司繼承法則裏麵有規定,若丈夫離世,他的妻妾也有權繼承他的一切,而楊崇英幾個子女尚且年幼,因此他的勢力全部落在米娜手中,她也想必是有心想要繼承她丈夫的宣慰使一職。
現在米娜帶著這一切向淩雁投誠,這樣做法無可厚非,楊家突然沒有主心骨,剩下孤兒寡母自然得找個倚仗。
不過兩人還是從中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楊崇英此人魯莽衝動,這些年楊家勢力突飛猛進,不像是他那種腦子能籌謀出來的。
而且這次他們剛擊退康國,楊崇英就死了,然後米娜迅速上位,接管他的勢力、投誠,做下來行雲流水,像是早就想好了一般。
“所以爹與姨母懷疑米娜才是楊家真正的操縱者?”
聽完父親的講述,淩萱眉頭緊擰,說出自己的猜測。
“嗯,而且我們懷疑之前西南叛亂一事興許也有她的手筆。”
淩謙本想繼續調查,不過他沒死的消息已經傳回京中,他無法在西南長待。
又因為米娜已經成為了隆州實際掌權者,不能輕易動她,於是隻能囑咐淩雁盯牢米娜。
“女兒在西南也有些暗樁,我回去便傳信過去讓他們私下調查這事。”她在與穆安前往西南平亂時順便安插了些人在那裏。
本意是隨時關注當地動向,想不到這次還派了大作用。
次日她回到尚宮局時,秦盈告訴她柳萍兒約她冷宮相見。
她到時柳萍兒已經在了,“怎麽約在這裏。”
“這裏沒什麽人來,說事也方便。”
“什麽事?”
柳萍兒四處張望了下,確定周圍沒人才壓低聲音對淩萱開口。
“我今日去禦書房找殿下,無意中看到好幾個州郡遞上來的折子裏寫著希望朝廷安排賑災銀下去。”
這兩天大越境內各地不約而同發生了災害,朝廷應對這些事情已經筋疲力盡。
“皇太孫打算怎麽處理?”
淩萱神色嚴肅,而柳萍兒無奈搖頭,“若隻是災害還好了,現下朝中百官對殿下的反對聲越來越大,他們說這麽久沒有見到陛下,就算陛下真的重病無法上朝,至少也得讓他們去拜見拜見。”
她明白柳萍兒為何要找她了,李賢雖然是名正言順的儲君,可陛下太久沒露麵難免會引起朝臣懷疑,然而李賢又不可能讓他們去見陛下。
如此一來,對李賢不利的流言便傳了出來,明裏暗裏都指這些天災人禍都是因為他奪權而被上天懲罰。
要任由其這樣發展下去,李賢未必能在這位置上坐穩,或許不久之後就會有人打著清君側的名頭開始作亂。
另一邊,淩謙雖在家中但也聽到京中的這些流言,他決定做些什麽轉移百官的注意力。
思來想去,急功近利的六皇子便是不二人選,他有心爭儲,奈何家底單薄,若想有充足的兵力他定會想盡辦法籌集銀兩。
淩謙派人接近六皇子,在取得他信任後開始慫恿他對賑災銀下手,就算六皇子懷疑。
可貪墨賑災銀算是朝中官員不成文的規定,他怎麽想也不可能想到他頭上。
已經一個多月的小嬰兒不像剛出生般整日酣睡,她窩在母親懷中,提溜著大眼睛四處張看。
馬車內淩謙手中拿著撥浪鼓不斷轉動,將她引得咯咯作笑。
淩萱本還擔心父親會因為自己奪權一事對她心有芥蒂,誰知他知曉後沒有任何動作,還是一如既往安心待在家中。
“爹,西南那時到底什麽情況,為什麽傳來你失蹤的消息後又突然發生反轉。”
這個問題她想問許久。
孩子又進入夢鄉,淩謙放下手中的撥浪鼓。
“當時我率領大軍抵達西南後,集結了西南四大家族共同抵抗外敵,可隨著之後與康國的幾次交鋒下來,我發現康國似乎對咱們這邊的地勢非常了解。”
“非常了解?西南地勢這般複雜,就算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也未必能保證了解得徹底。”淩萱狐疑說著。
隨後她猛然睜大眼睛,“難不成是出了奸細?”
隻有這個情況才可能使康國對西南地勢了如指掌。
淩謙淡淡點頭,“我與你姨母也是這樣懷疑的,所以我們倆才決定故意設局引出對方。”
當時他們這邊吃了幾次敗仗後,立刻就覺得不對勁,與淩雁溝通後他決定先帶著一支兵馬假意伏擊敵人,趁這個機會營造出他失蹤的假象。
而淩雁坐鎮大本營,裝出一副因主帥失蹤而不知所措的樣子。
事情也如他們想的那般,有人趁著淩雁‘六神無主’之際,夜深偷偷前往邊境與康國的人匯合。
而在那人摘下麵罩後,被淩雁派去跟著他的探子認出那人是楊崇英的手下。
從兩人的交談中得知原來是楊家把西南的防護圖私下給了康國,這才導致大越這邊次次戰鬥都處於被動。
他迅速回去將聽到的一切告訴淩雁,隨後淩雁來到淩謙藏身地再告訴他。
楊家與淩家向來就是仇敵,兩人明白楊氏是想協助康國勝利,繼而讓朝廷對淩家失去信任,他們便可趁機上位。
兩人決定清洗楊家,不過不是當下,於是商議讓淩雁回去後提升楊崇英的權力,讓他協助自己處理事務。
隻要他能看到機密軍情,肯定會告知康國的人,而他們讓他看的都是兩人私下編造的假消息。
楊崇英果然上當,康國在收到他的密報後開始進攻,然而卻以失敗告終。
這場小規模的勝利很好地提升了大越將士的士氣,同時淩雁看著楊崇英心口不一的奉承時爽得不行。
接下來幾次楊崇英給康國的線報都有誤,導致康國損失慘重,淩謙也突然出現於人前,率領大軍迅速擊潰康國。
外憂解決了,就該解決內患,就在兩人決定對楊崇英出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楊崇英突然暴斃,他原配妻子早逝,身邊隻有個因貌美被他寵愛的妾室米娜。
土司繼承法則裏麵有規定,若丈夫離世,他的妻妾也有權繼承他的一切,而楊崇英幾個子女尚且年幼,因此他的勢力全部落在米娜手中,她也想必是有心想要繼承她丈夫的宣慰使一職。
現在米娜帶著這一切向淩雁投誠,這樣做法無可厚非,楊家突然沒有主心骨,剩下孤兒寡母自然得找個倚仗。
不過兩人還是從中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楊崇英此人魯莽衝動,這些年楊家勢力突飛猛進,不像是他那種腦子能籌謀出來的。
而且這次他們剛擊退康國,楊崇英就死了,然後米娜迅速上位,接管他的勢力、投誠,做下來行雲流水,像是早就想好了一般。
“所以爹與姨母懷疑米娜才是楊家真正的操縱者?”
聽完父親的講述,淩萱眉頭緊擰,說出自己的猜測。
“嗯,而且我們懷疑之前西南叛亂一事興許也有她的手筆。”
淩謙本想繼續調查,不過他沒死的消息已經傳回京中,他無法在西南長待。
又因為米娜已經成為了隆州實際掌權者,不能輕易動她,於是隻能囑咐淩雁盯牢米娜。
“女兒在西南也有些暗樁,我回去便傳信過去讓他們私下調查這事。”她在與穆安前往西南平亂時順便安插了些人在那裏。
本意是隨時關注當地動向,想不到這次還派了大作用。
次日她回到尚宮局時,秦盈告訴她柳萍兒約她冷宮相見。
她到時柳萍兒已經在了,“怎麽約在這裏。”
“這裏沒什麽人來,說事也方便。”
“什麽事?”
柳萍兒四處張望了下,確定周圍沒人才壓低聲音對淩萱開口。
“我今日去禦書房找殿下,無意中看到好幾個州郡遞上來的折子裏寫著希望朝廷安排賑災銀下去。”
這兩天大越境內各地不約而同發生了災害,朝廷應對這些事情已經筋疲力盡。
“皇太孫打算怎麽處理?”
淩萱神色嚴肅,而柳萍兒無奈搖頭,“若隻是災害還好了,現下朝中百官對殿下的反對聲越來越大,他們說這麽久沒有見到陛下,就算陛下真的重病無法上朝,至少也得讓他們去拜見拜見。”
她明白柳萍兒為何要找她了,李賢雖然是名正言順的儲君,可陛下太久沒露麵難免會引起朝臣懷疑,然而李賢又不可能讓他們去見陛下。
如此一來,對李賢不利的流言便傳了出來,明裏暗裏都指這些天災人禍都是因為他奪權而被上天懲罰。
要任由其這樣發展下去,李賢未必能在這位置上坐穩,或許不久之後就會有人打著清君側的名頭開始作亂。
另一邊,淩謙雖在家中但也聽到京中的這些流言,他決定做些什麽轉移百官的注意力。
思來想去,急功近利的六皇子便是不二人選,他有心爭儲,奈何家底單薄,若想有充足的兵力他定會想盡辦法籌集銀兩。
淩謙派人接近六皇子,在取得他信任後開始慫恿他對賑災銀下手,就算六皇子懷疑。
可貪墨賑災銀算是朝中官員不成文的規定,他怎麽想也不可能想到他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