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 回鄉
穿成瘋批廠公的親閨女 作者:喜歡樂器長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做了要回故鄉的決定後,淩萱一家便在私下開始準備收拾。
除了處理家中的東西以外,淩謙特意選了個黃道吉日親自去妻子墳前將她的墳墓遷移回集州。
淩萱因為還有些不放心李蕊,因此並沒有同父親一起啟程。
大越在兩代女相的治理下發展得越來越好,期間冒出來不少新流派,幾方思想碰撞百花齊放,也使得大越的律法愈加完善。
隻是流派一多便代表著朝廷中的紛爭也多了起來,淩萱發現李蕊每日應付這些新冒頭的勢力焦頭爛額,好幾次都差點出手了。
然而當她冷靜下來細細回想後慶幸自己還好沒出手,不同思想的碰撞其實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大越變得越來越好,不同的隻不過是立場罷了。
而這個世界終究是需要不斷地變動、試錯才能得出更優解,她也無法保證自己出手後就是最好的結果。
況且如今已經是李蕊的時代,她過多插手也未必是件好事,興許還不利於大局。
想通之後她就徹底放下,為杜絕自己哪天真的忍不住出手,淩萱加快了回鄉的速度。
她離開那日,本想悄悄走的,可不知道誰將她要走的消息傳了出去,待她走那日李蕊、孟依瑾、淩鈺、蘇卓、淩楚還有雲清等人以及眾多百姓紛紛在城門處等著送她。
“老師,你何時會再回來?”李蕊依依不舍說著。
“你已經變得很優秀了,就算我不回來相信靠你的能力也能做得很好。”
“可是你不在,我總是擔心會做錯。”
“錯也無妨,如今的大越有讓你試錯的本錢。”
淩萱看著她就像看著自己妹妹那般,她同淩然是一樣的,自己總不能一直陪著她們,有的路始終是要她們獨自前行。
“這一路上都安排好了嗎?”孟依瑾問道。
“都安排好了。”
看著熙熙攘攘前來送行的百姓,說不感動是假的。
淩萱想到自己這麽多年來堅持所走的路,在此刻實質化的結果。
最後在眾人不舍的神情下,淩萱坐上了回鄉的馬車。
時隔將近二十年,淩萱終於再次踏上回集州的路,同上次與穆安帶著任務匆忙回去的心情不同。
因為她在位時大力宣傳修路的重要性,這次回去即便是邊走邊玩也隻用了半月左右的時間。
剛到集州,姨母同父親和女兒早就已經等在城門,淩萱看著多年不見的姨母,許是上了年紀的關係,姨母身上的淩冽淡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慈祥。
“我不是來信說直接去家裏嗎,你們怎麽還特意來接我。”淩萱嬌嗔說著。
“是你姨母說太久不見你,想早些見見。”
淩萱走到姨母身前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姨母,好久不見。”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淩雁說著,父女倆這次回歸不似之前那樣匆匆一瞥,而是徹底落葉歸根了。
除此之外曾經因當年叛亂被摧毀的舊土司府在淩雁的安排下重建,靠著她與淩謙的回憶盡量將其恢複成記憶中的模樣。
但是此後這裏便不再是土司府,僅僅是淩萱一家的住宅。
他們回來的消息傳遍集州,許多和淩謙一起長大的仆從紛紛前來探望。
盡管過去幾十年,眾人模樣都有了不少的變化,但他還是能一眼認出誰是誰,激動不已。
“少爺,您終於回來了。”眾人老淚縱橫,說著就要向淩謙行禮。
“別跪,別跪。”淩謙難得展現出激動的一麵。
這些人說是仆從其實更像他的兄弟,他們一起在西江城的大街小巷奔跑、一起闖禍、一起受罰。
當年淩家落難,他們也曾拚死相救,若不是最後淩謙讓他們離開,恐怕現下他們也成為黃土一堆。
故宅的重建、兄弟間的重逢加上終於回到故鄉,淩謙心情甚好,當即決定今日大擺宴席同他們不醉不歸。
“我可是頭一遭見你爹這麽外露情緒。”淩雁感歎著。
淩萱扶著姨母沒有說話,可揚起的嘴角就沒放下過,她知道父親等這一天等了太久太久。
當夜眾人都喝多了,淩萱這才從那些叔叔伯伯們的口中得知父親在年少時惹母親生氣被她滿府“追殺”的窘事。
當時祖父還說就要她來管管他,省得他以後心野了就亂跑。
淩謙聽後臉上流出尷尬的神色,嘟囔著自己當年都是讓著淩音的。
自那之後淩謙同這些老夥計們幾乎隔三差五就會聚一聚,而淩萱無所事事便想搗鼓著做些什麽小生意消磨一下時間。
現在的她麵對曾經很抗拒的折耳根,吃了幾次以後竟然無法自拔,惡作劇般地用她開發的折耳根飲料哄騙父親和女兒喝,然後看著兩人緊皺的臉笑得不行。
而後她又根據這裏的一些調料複刻出穿越前的下飯神器老幹媽,在孟依瑾的協助下暢銷全國甚至連旁的國家也愛不釋手。
因為西南匯聚了不少的少數民族,淩萱發現每個民族的穿著各有特色,規矩也都沒那麽多。
包括璙族在內的許多民族的服飾當中都有會露大腿的百褶短裙之類的,穿著打扮也更偏向現代的風格,到了天熱的時候都可以大方穿出去。
現下天氣正變得越來越熱,於是她就想著給大越所有人都爭取可以在夏天穿著清涼的自由。
不過這個決定還是需要上報朝廷的,畢竟不像吃食那般這麽容易讓人接受。
好在李蕊收到她發去的信件及繪製的一些衣物圖樣時覺得可行,再加上宮中不是還有一位出身西南的柳太妃嗎。
但她沒有西南的女子這般大膽,在淩萱寄去的圖像中改了些許,將裸露的部分減少了些,隻露小臂和腳踝。
然後由李蕊同柳太妃帶頭開始穿,再加上孟依瑾等人的大肆宣傳,竟然掀起了一股風尚。
當淩萱收到他們的回信後發現不僅大越各地都開始穿著她提議的這些衣服,其中不乏有極具天賦的男女在此基礎上又設計出了更加花樣繁多的類型。
除了處理家中的東西以外,淩謙特意選了個黃道吉日親自去妻子墳前將她的墳墓遷移回集州。
淩萱因為還有些不放心李蕊,因此並沒有同父親一起啟程。
大越在兩代女相的治理下發展得越來越好,期間冒出來不少新流派,幾方思想碰撞百花齊放,也使得大越的律法愈加完善。
隻是流派一多便代表著朝廷中的紛爭也多了起來,淩萱發現李蕊每日應付這些新冒頭的勢力焦頭爛額,好幾次都差點出手了。
然而當她冷靜下來細細回想後慶幸自己還好沒出手,不同思想的碰撞其實並沒有絕對的對錯,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大越變得越來越好,不同的隻不過是立場罷了。
而這個世界終究是需要不斷地變動、試錯才能得出更優解,她也無法保證自己出手後就是最好的結果。
況且如今已經是李蕊的時代,她過多插手也未必是件好事,興許還不利於大局。
想通之後她就徹底放下,為杜絕自己哪天真的忍不住出手,淩萱加快了回鄉的速度。
她離開那日,本想悄悄走的,可不知道誰將她要走的消息傳了出去,待她走那日李蕊、孟依瑾、淩鈺、蘇卓、淩楚還有雲清等人以及眾多百姓紛紛在城門處等著送她。
“老師,你何時會再回來?”李蕊依依不舍說著。
“你已經變得很優秀了,就算我不回來相信靠你的能力也能做得很好。”
“可是你不在,我總是擔心會做錯。”
“錯也無妨,如今的大越有讓你試錯的本錢。”
淩萱看著她就像看著自己妹妹那般,她同淩然是一樣的,自己總不能一直陪著她們,有的路始終是要她們獨自前行。
“這一路上都安排好了嗎?”孟依瑾問道。
“都安排好了。”
看著熙熙攘攘前來送行的百姓,說不感動是假的。
淩萱想到自己這麽多年來堅持所走的路,在此刻實質化的結果。
最後在眾人不舍的神情下,淩萱坐上了回鄉的馬車。
時隔將近二十年,淩萱終於再次踏上回集州的路,同上次與穆安帶著任務匆忙回去的心情不同。
因為她在位時大力宣傳修路的重要性,這次回去即便是邊走邊玩也隻用了半月左右的時間。
剛到集州,姨母同父親和女兒早就已經等在城門,淩萱看著多年不見的姨母,許是上了年紀的關係,姨母身上的淩冽淡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慈祥。
“我不是來信說直接去家裏嗎,你們怎麽還特意來接我。”淩萱嬌嗔說著。
“是你姨母說太久不見你,想早些見見。”
淩萱走到姨母身前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姨母,好久不見。”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淩雁說著,父女倆這次回歸不似之前那樣匆匆一瞥,而是徹底落葉歸根了。
除此之外曾經因當年叛亂被摧毀的舊土司府在淩雁的安排下重建,靠著她與淩謙的回憶盡量將其恢複成記憶中的模樣。
但是此後這裏便不再是土司府,僅僅是淩萱一家的住宅。
他們回來的消息傳遍集州,許多和淩謙一起長大的仆從紛紛前來探望。
盡管過去幾十年,眾人模樣都有了不少的變化,但他還是能一眼認出誰是誰,激動不已。
“少爺,您終於回來了。”眾人老淚縱橫,說著就要向淩謙行禮。
“別跪,別跪。”淩謙難得展現出激動的一麵。
這些人說是仆從其實更像他的兄弟,他們一起在西江城的大街小巷奔跑、一起闖禍、一起受罰。
當年淩家落難,他們也曾拚死相救,若不是最後淩謙讓他們離開,恐怕現下他們也成為黃土一堆。
故宅的重建、兄弟間的重逢加上終於回到故鄉,淩謙心情甚好,當即決定今日大擺宴席同他們不醉不歸。
“我可是頭一遭見你爹這麽外露情緒。”淩雁感歎著。
淩萱扶著姨母沒有說話,可揚起的嘴角就沒放下過,她知道父親等這一天等了太久太久。
當夜眾人都喝多了,淩萱這才從那些叔叔伯伯們的口中得知父親在年少時惹母親生氣被她滿府“追殺”的窘事。
當時祖父還說就要她來管管他,省得他以後心野了就亂跑。
淩謙聽後臉上流出尷尬的神色,嘟囔著自己當年都是讓著淩音的。
自那之後淩謙同這些老夥計們幾乎隔三差五就會聚一聚,而淩萱無所事事便想搗鼓著做些什麽小生意消磨一下時間。
現在的她麵對曾經很抗拒的折耳根,吃了幾次以後竟然無法自拔,惡作劇般地用她開發的折耳根飲料哄騙父親和女兒喝,然後看著兩人緊皺的臉笑得不行。
而後她又根據這裏的一些調料複刻出穿越前的下飯神器老幹媽,在孟依瑾的協助下暢銷全國甚至連旁的國家也愛不釋手。
因為西南匯聚了不少的少數民族,淩萱發現每個民族的穿著各有特色,規矩也都沒那麽多。
包括璙族在內的許多民族的服飾當中都有會露大腿的百褶短裙之類的,穿著打扮也更偏向現代的風格,到了天熱的時候都可以大方穿出去。
現下天氣正變得越來越熱,於是她就想著給大越所有人都爭取可以在夏天穿著清涼的自由。
不過這個決定還是需要上報朝廷的,畢竟不像吃食那般這麽容易讓人接受。
好在李蕊收到她發去的信件及繪製的一些衣物圖樣時覺得可行,再加上宮中不是還有一位出身西南的柳太妃嗎。
但她沒有西南的女子這般大膽,在淩萱寄去的圖像中改了些許,將裸露的部分減少了些,隻露小臂和腳踝。
然後由李蕊同柳太妃帶頭開始穿,再加上孟依瑾等人的大肆宣傳,竟然掀起了一股風尚。
當淩萱收到他們的回信後發現不僅大越各地都開始穿著她提議的這些衣服,其中不乏有極具天賦的男女在此基礎上又設計出了更加花樣繁多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