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李斯也值得大書特書。他是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人,早年師從荀子,學業完成之後,李斯分析了六國形勢,覺得六國的國勢都已衰弱,沒有可以建功立業的希望,於是就西行到了秦國去發展。起初,李斯投靠秦丞相呂不韋的的門下。由於學識淵博、辦事得力,深得呂不韋的賞識,便任命他為郎官(秦王侍從之官)。從此,李斯便有了接觸始皇帝的機會,經常向秦始皇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後來,又被提拔為長史(相當於秘書長)。


    這期間發生了一起意外的事故,差點讓李斯夢碎秦國。這事故始於韓國,由於秦國不斷蠶食韓國的領地,韓桓惠王眼睜睜看著韓國的大量城池一個個被秦國收入囊中,他憂心忡忡又束手無策。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韓桓惠王劍走偏鋒,想出了一奇招。


    韓桓惠王讓韓國的水利工程專家鄭國去秦國,誘導秦國修建水利工程,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都耗費到挖渠上。


    沒想到,這奇招竟然出奇般地奏效。公元前246年,秦嬴政繼位的第一個年頭,秦相呂不韋任用鄭國為修渠總負責人,發動成千上萬人開始修建這項世界級的水利大工程。從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裏的涇河北岸開始,開鑿出一條引涇水東注洛水的300餘裏的大渠。


    正當工程有序進行時,由於耗費巨資且民力使用過度,秦廷終於覺察這是韓國的疲秦之計。於是,秦國宗室和大臣紛紛上奏秦王嬴政,強烈要求把韓國的鄭國給五馬分屍。由此更進一步要驅逐外國在秦人員,他們對秦王說:“從各諸侯國來奉事秦國的人,大都是為他們的故國主君遊說,以離間秦國而已,請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驅逐。”秦王聽信了大臣們的意見,下達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計劃好的要驅逐的客卿之列,為了避免被驅逐的命運,李斯也被迫行動起來。


    著名的《諫逐客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由李斯上奏給秦始皇,並得到秦始皇的認可。


    在《諫逐客書》中,李斯回顧了秦國自秦穆公以來,通過任用客卿而逐漸強大的曆史,強調了客卿對於秦國的重要性,李斯還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指出如果秦國驅逐客卿,將會幫助敵國增強實力,反而削弱秦國的實力。


    秦王嬴政看了《諫逐客書》後,幡然悔悟,撤銷了逐客令。於是李斯不但沒有被驅逐,反而官複原職。後來秦始皇還將李斯提拔至廷尉(最高司法審判機構長官)一職,官列九卿(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長官的總稱)。


    順帶說一下,鄭國並沒有被秦王處死,他不否認自己曾經是間諜,他對秦王說:“我確實是韓王派來的間諜,但是,這個水渠一旦修成,秦國將沃野千裏,這是萬世之功的大手筆,可謂秦國統一天下奠定基礎,讓韓國多存在幾年又有什麽要緊。”


    秦王嬴政覺得鄭國說的有道理,就釋放了他,讓他繼續主持修渠工作,這個水利工程曆經十年,才大功告成,秦王嬴政還將這條水渠用鄭國的名字來命名,鄭國渠的作用也慢慢體現了出來。


    這條水渠為秦國提供大量的糧食和物資,使得關中成為天下糧倉,“八百裏秦川”由此得名。秦國終於變得更加強大,這條水渠確實為統一六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戰國七雄,為何是秦國笑到了最後?這與秦國的用人機製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個冉冉升起的強國,大國,沒有虛懷若穀的胸襟,沒有重視人才建設,沒有持之以恒的激勵機製,單憑地勢險要,人口眾多,是無法在群雄爭霸的局麵中脫穎而出的。


    又扯遠了,我們還是回過頭來說說李斯吧。


    李斯眼界開闊,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他為秦始皇提出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宏大目標;使用離間計,瓦解六國君臣關係,動搖六國政治軍事基礎;他為秦統一六國殫精竭慮,為秦帝國設計中央集權框架,他力排眾議,否決分封製,推行郡縣製,鞏固中央集權統一;製定嚴苛的法律,統一貨幣、文書、度量衡、車軌等,成為秦始皇最信賴和最得力的助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月當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金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金生並收藏漢月當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