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由在前線戰死,李斯在朝廷也好不到哪裏去。落入趙高手中後,身陷囹圄,他還沒有醒悟過來,仍然想著如何向秦二世解釋,為自己洗白。
李由戰死疆場,本來是一次自證清白的好機會。但趙高哪裏會放過李斯,他嚴厲追究李斯及其長子李由的謀反罪狀,把李斯的親屬、奴仆、門客全部抓起來,嚴刑拷打。
幾乎沒有人經得起折磨的,很容易便屈打成招了。
李斯還天真地希望通過上書,懇求二世赦免自己。於是他在獄中寫了一篇奏章,曆數自己擔任秦國重要職務三十多年來勞苦功高,希望二世看在李斯功勳卓絕的份上,繞過自己。
奏章交給獄官後,被趙高壓下。然後趙高指使自己的親信冒充禦史、謁者、侍中等官員,輪番前往獄中審訊李斯。
李斯每辯解一次便遭受一次嚴刑拷打。直到李斯再也不敢為自己辯解開脫為止。隻要有人審訊,不管是誰,官職有多高,李斯都老老實實承認自己的“罪行”。
後來二世單獨派人複查李斯一案,李斯怕受皮肉之苦,便隻好承認了。
二世聽了審訊結果的匯報,他心有餘悸地對趙高說:“老師說對了,丞相果然有罪,我差點被他蒙蔽了。”
皇帝當到這個份上,秦始皇地下有知,恐怕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被執行“具五刑”並夷三族。臨死前,李斯對二兒子說:“我本想和你回到上蔡,在東門那裏牽犬逐兔,如今看來,哪裏還能做得到啊。”說罷父子兩人抱頭痛哭。東門牽犬的典故便是從這裏來的。
“具五刑”是一種及其殘忍的刑罰。受刑人麵臨長時間的恐懼和劇痛,是一種非常不人道的刑罰。先從犯人臉上刺字,再到割鼻,然後兩根小腿被鋒利的刀具一塊一塊地割下,再到整個身子被鍘刀攔腰切斷,最後腦袋被大刀一刀砍下。
為秦帝國嘔心瀝血的丞相,就這樣被殘忍地處死了。
李斯死了,秦王朝最後一根棟梁被二世親自攔腰折斷。李斯才華橫溢,計出多端,有豐富的行政經驗,為秦帝國的建立、鞏固和發展立下不朽之功,始皇帝因此拜李斯為相,位居百官之首。
當初,為了顯示恩寵,秦始皇還跟李斯結成了兒女親家,將他所有的兒子都召為駙馬,女兒則全部嫁給皇子們為妻。
李斯雖然貪圖權力,但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他位極人臣,大富大貴,但常懷憂懼之心。
有一次,李斯過生日,長子李由從三川郡太守任上回到鹹陽為父親祝壽。李斯很長沒有見到兒子,心裏麵非常高興。公卿百官得知李由回家為父親祝賀後,紛紛攜帶重禮前來祝賀。
李府門前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僅停靠在李家門前的馬車便達千餘輛。李家上下見到如斯盛況,全都興奮的不行。但李斯卻沒有感到高興,反而歎息著對家人講:“荀先生當年曾經告誡我們,任何事物都忌諱過度強盛和完美。我原本不過是楚國上蔡縣一介平民,僅憑著微末之功,便被皇上提拔到如此高位,富貴達到極點。李家雖然尊貴至極,但接下來會遭遇什麽不測很難說,搞不好會有滅族之憂啊!”
李斯的話,不幸一語成讖,全家性命葬送在通往富貴的危途之中。秦王朝也因棟梁傾覆,朝綱混亂,最終被趙高以一己之力,摧毀殆盡。
後人評價趙高時,有人戲言,趙高莫不是趙國潛伏的間諜。當年秦軍坑殺趙國四十萬將士,趙人對秦無不咬牙切齒。如今報應竟是由趙高來實現。
當然,這隻是氣話,但趙高的滅國形象卻從此根植於中國人的心目中,遺臭萬年了。
李由戰死疆場,本來是一次自證清白的好機會。但趙高哪裏會放過李斯,他嚴厲追究李斯及其長子李由的謀反罪狀,把李斯的親屬、奴仆、門客全部抓起來,嚴刑拷打。
幾乎沒有人經得起折磨的,很容易便屈打成招了。
李斯還天真地希望通過上書,懇求二世赦免自己。於是他在獄中寫了一篇奏章,曆數自己擔任秦國重要職務三十多年來勞苦功高,希望二世看在李斯功勳卓絕的份上,繞過自己。
奏章交給獄官後,被趙高壓下。然後趙高指使自己的親信冒充禦史、謁者、侍中等官員,輪番前往獄中審訊李斯。
李斯每辯解一次便遭受一次嚴刑拷打。直到李斯再也不敢為自己辯解開脫為止。隻要有人審訊,不管是誰,官職有多高,李斯都老老實實承認自己的“罪行”。
後來二世單獨派人複查李斯一案,李斯怕受皮肉之苦,便隻好承認了。
二世聽了審訊結果的匯報,他心有餘悸地對趙高說:“老師說對了,丞相果然有罪,我差點被他蒙蔽了。”
皇帝當到這個份上,秦始皇地下有知,恐怕棺材板都壓不住了。
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被執行“具五刑”並夷三族。臨死前,李斯對二兒子說:“我本想和你回到上蔡,在東門那裏牽犬逐兔,如今看來,哪裏還能做得到啊。”說罷父子兩人抱頭痛哭。東門牽犬的典故便是從這裏來的。
“具五刑”是一種及其殘忍的刑罰。受刑人麵臨長時間的恐懼和劇痛,是一種非常不人道的刑罰。先從犯人臉上刺字,再到割鼻,然後兩根小腿被鋒利的刀具一塊一塊地割下,再到整個身子被鍘刀攔腰切斷,最後腦袋被大刀一刀砍下。
為秦帝國嘔心瀝血的丞相,就這樣被殘忍地處死了。
李斯死了,秦王朝最後一根棟梁被二世親自攔腰折斷。李斯才華橫溢,計出多端,有豐富的行政經驗,為秦帝國的建立、鞏固和發展立下不朽之功,始皇帝因此拜李斯為相,位居百官之首。
當初,為了顯示恩寵,秦始皇還跟李斯結成了兒女親家,將他所有的兒子都召為駙馬,女兒則全部嫁給皇子們為妻。
李斯雖然貪圖權力,但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他位極人臣,大富大貴,但常懷憂懼之心。
有一次,李斯過生日,長子李由從三川郡太守任上回到鹹陽為父親祝壽。李斯很長沒有見到兒子,心裏麵非常高興。公卿百官得知李由回家為父親祝賀後,紛紛攜帶重禮前來祝賀。
李府門前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僅停靠在李家門前的馬車便達千餘輛。李家上下見到如斯盛況,全都興奮的不行。但李斯卻沒有感到高興,反而歎息著對家人講:“荀先生當年曾經告誡我們,任何事物都忌諱過度強盛和完美。我原本不過是楚國上蔡縣一介平民,僅憑著微末之功,便被皇上提拔到如此高位,富貴達到極點。李家雖然尊貴至極,但接下來會遭遇什麽不測很難說,搞不好會有滅族之憂啊!”
李斯的話,不幸一語成讖,全家性命葬送在通往富貴的危途之中。秦王朝也因棟梁傾覆,朝綱混亂,最終被趙高以一己之力,摧毀殆盡。
後人評價趙高時,有人戲言,趙高莫不是趙國潛伏的間諜。當年秦軍坑殺趙國四十萬將士,趙人對秦無不咬牙切齒。如今報應竟是由趙高來實現。
當然,這隻是氣話,但趙高的滅國形象卻從此根植於中國人的心目中,遺臭萬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