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最初的憤怒,此時朱元璋的情緒,似乎多了些哀傷。


    陸知白也有些分不清,百姓在這家夥心裏,到底是什麽。


    沒有關係,慢慢的觀察。


    至少現在,朱元璋已經意識到,加印寶鈔是不對勁的。


    他正低頭想著,朱元璋忽然轉過身來,大步流星的邁下高台,朝他走來。


    邊走,邊大喝一聲:“駙馬!”


    陸知白下意識地站直了身子,回答:“到!”


    片刻後,反應過來,又答:“兒臣在。”


    朱元璋神色嚴肅,氣勢洶洶的說:“朕來給你好好講一講,為何加印寶鈔是劫掠民財!”


    陸知白:“……”


    倒反天罡!


    不是我準備給你講嗎?


    但既然老朱表達欲旺盛,一副大有收獲的樣子,想要炫一炫理論水平。


    他就隻能拱手道:“兒臣洗耳恭聽。”


    朱元璋站在他數步之外,目光卻是在一眾大臣臉上不停的打量著,肅然開口道:


    “假設,朕多印發了一百萬貫寶鈔,那麽必然會以各種方式,投入到市場中來,換取物資或是人手。”


    陸知白連連點頭。


    戶部的上下官員,則是像鵪鶉一般,根本不敢說話。


    胡惟庸的神色有一絲嚴肅,做出認真傾聽的模樣,目光,卻忍不住落在陸知白身上。


    他實在太意外了,沒有想到,朱元璋竟然會承認,加印寶鈔等於劫掠民財,是朝廷斂財的工具!


    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事。


    哪怕提出意見的人說的對,但最後,也還是會被罰。


    他就等著看,陸知白會不會被處罰……


    朱元璋已是盯著顧禮,嚴肅的說:


    “這些多印發的錢,從國庫裏流向各地,慢慢的就會顯出影響來。


    就好比投石入湖,那漣漪,是一圈一圈擴散開的……”


    陸知白忍不住說:“這個比喻,妙啊!就是這個道理。”


    朱元璋卻是微微瞪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打岔,繼續說道:


    “從加印寶鈔,到影響全國,有一個過程。在此期間,很多人沒有反應過來,自然難以應對。


    依照駙馬剛才所說,更多的寶鈔才能換到原先的東西,也就是說,物價會上漲!”


    朱元璋臉上有些微紅,深吸一口氣,擰著眉頭道:


    “但是做工的工錢,會跟著漲嗎?恐怕不見得,便是漲了,未必有物價漲得多!”


    “或者是,更多寶鈔發了出來,百姓辛苦積攢的寶鈔,自然的就跟著貶值,能交換的物品比以前少了。”


    他的聲音冷厲起來,再一次點名問道:“戶部尚書,你明白沒有!”


    顧禮嚇得身子微微發顫,連忙說道:“臣、臣明白了……”


    陸知白也露出幾分驚訝的神色。


    老朱的聰明,有些超出他的預料。


    他說了一些基本的東西,人家自己就把裏麵的邏輯想通了。


    而且說的一點也沒錯,貨幣超發,導致通貨膨脹,為什麽會讓民眾苦不堪言呢?


    無非就是兩件事嘛,物價上漲,工資不漲!


    按理說,這會兒應該拍個馬屁,但陸知白看看朱元璋的神色,還是算了。


    情況都已經這樣了,他索性再添一把火,說道:


    “陛下聖明!實際上,加印寶鈔影響最大的兩種人,一種是手中現鈔多的,便是那些商賈;


    另一種則是普通小民,他們雖然沒有太多積蓄,卻太依賴做工謀生。貨幣貶值,等於是讓他們的勞動也貶值了……”


    朱元璋微微頷首,神色卻有些陰沉起來。


    陸知白想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斷了朱元璋動不動就開印鈔機的念頭,便繼續說:


    “至於掌握了大量財富的土豪,也就是地主縉紳,若不經商,受到的影響或許不大,因為他們習慣於屯田買地;他們不囤寶鈔,而囤金銀銅。”


    眼看朱元璋的臉色越來越黑,他再接再厲的說:


    “假設有一個國家,它的帝王不知道這些,無節製的加印寶鈔,自然會帶來經濟社會的波動。


    這樣,就會導致一些小民破產,原先有的些許土地或資產,也不得不拱手讓給更大的地主,自己則成為流民,如此一來,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朱元璋不由得深深瞪著他,氣鼓鼓的想,你這是假設嗎?這是影射!


    陸知白眨巴著眼,一副無辜模樣,說道:“兒臣說完了,請父皇示下。”


    朱元璋不搭理他,深深呼吸著,平複了一下情緒,才幽幽的問道:


    “聽你的意思,寶鈔先天不足,比不上金銀銅。”


    一眾大臣都有些不敢抬頭。


    實際上,每個人心裏都明白,寶鈔終究是一張紙,怎麽跟看得見摸得著的金銀銅比呢?


    但偏偏,盡管他們清楚得很,但朝廷還是大力推行寶鈔,甚至是快要禁掉民間的白銀交易了。


    這就到了拷問良心的時刻。


    但是陸知白想著,他已經說了這麽多,該砍頭的話,也就砍了,不差這麽一點。


    不過應當不至於~


    所以,他便點頭,神色極為認真的說:


    “父皇,您心中當然有答案。金銀銅為何貴重,正是因為稀缺。


    這些礦產,本身就不是無窮盡的,開采困難,還要冶煉,成本高昂,況且……”


    他找到了一個很好的靶子,狠狠的罵道:


    “那該死的殘元貴族們,逃亡的時候帶走了大量的金銀財貨,不然建國之初,國庫何至於這般空虛?正是因為太缺銅,所以陛下才要仿大宋,發行寶鈔……”


    聽他這般說,朱元璋的神色和緩了不少,也是怒罵道:“不錯,該死的元人!”


    現在陸知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朱元璋也就沒有必要再替寶鈔挽尊。


    不能加強國家信用,取得民眾的信任,再挽、再強硬的手段也沒有用。


    反倒是會引起經濟動蕩,社會不安,進一步又降低了朝廷的信用……


    朱元璋不由得沉重的感慨道:“太子啊,錢財大事,不可不察……”


    一直靜靜傾聽的朱標拱手道:“父皇教誨的極是。兒臣有疑惑,要請各位解答。”


    他說:“駙馬,你最初舉的小鎮例子,似乎有疏漏之處。


    每年都發一百張糖果券,年年都如此,豈不是積壓下來了,越來越多?而糖果,是會被吃掉的,不會年年積累。”


    陸知白眼睛驟然亮了,幾乎想要鼓掌。


    妙啊,好棒的隊友!


    隻能說,朱標也很小心謹慎,沒有明著說是大明寶鈔在年年積累。


    朱元璋聽了,原本已經舒展開的眉頭,再一次緊緊的糾結到了一起,握緊了雙拳。


    這豈不是說,寶鈔本身就會越來越多,除非停下來不印了?


    這種時候,胡惟庸卻是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帝大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帝大人並收藏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