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洞察之眼馬皇後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橚手托下巴,想了一想道:
“這確實有些難度,他的後人,一時間,我竟也毫無印象……”
但他剛才還信誓旦旦的說要幫忙。而且這種話,好像以前也說過。
朱橚自然不想食言,拍著胸脯道:“你不要急,我先派人打探一番,再去請一個郭家後人過來。”
陸知白露出笑容,點頭道:“那就辛苦五哥了。”
朱橚俊秀的麵龐上,笑容加深,道:
“謝什麽,教書育人,這是國家大事,又有太子大哥的名頭。我現在也掛了名,自然要出一份力~”
陸知白給他豎了一個大拇指。
心想,要不要再多找幾個有頭有臉的人物來掛名?遇到事情都有人去解決。
他也就是想想罷了。
現在萬事開頭難,千頭萬緒的,要一樣樣親自理清楚。
兩人閑談之間,便已到了坤寧宮。
陸知白規規矩矩的,目不斜視。
見到了馬皇後之後,和周王一道向她行禮,問母後安。
陸知白趁著抬頭的功夫,仔細觀察了馬皇後的氣色,覺得還可以,心裏暗暗鬆了口氣。
現在是洪武十二年,距離馬皇後與朱雄英逝世的洪武十五年,還有三年時間。
他有的是時間,盡力保護、照看他們,也是在保護自己。
馬皇後見陸知白來了,滿臉是笑,和藹可親地道:
“小白來了,聽聞你開始在工部當值了。你事務繁忙,還來看我,難得有這份孝心。”
陸知白笑著說道:
“兒臣倒是時常想來給母後請安,卻又有些顧忌,今天總算得到了機會。”
馬皇後微笑道:“你想來便來,都是一家人,有什麽不妥的。”
馬皇後的話,親和力拉滿,讓陸知白心裏暖暖的。
馬皇後與他們兩個聊了一陣子,對他們的家庭生活、身體很是關心。
還問了一下她的孫子朱有燉的情況。
朱橚笑著說:“他好著呢,又長胖了,哪天抱來讓母後瞧瞧。”
他從袖子裏掏出一個小瓷瓶,露出期待的神色,說道:
“母後,最近天熱,聽說您吃不下飯,我特意用陳皮、木香等藥材,為您煉製了一種可以消食理氣的藥丸,您有空可以試試……”
馬皇後微微睜大了眼睛,隱約露出驚恐之色。
她想要擺手,又忍住了。
隻好流露一絲慈祥的笑容,把藥瓶拿了過去,從容端莊的說道:“橚兒有心了。”
陸知白站一旁看著,拚命地忍笑。
看起來,馬皇後心裏其實對朱橚造的藥有點害怕,但又不想拂了兒子的好意。
朱橚倒是粗枝大葉的,沒有多想,美滋滋,興高采烈的咧起了嘴。
馬皇後收起藥品,轉移話題,望著陸知白道:
“小白,聽說你最近在籌辦一所大學。這種學校,以前倒是沒有聽過,真是辛苦你了。”
陸知白連忙謙虛道:“哪裏的話,現在萬事剛起步,還沒有什麽成果,談不上辛苦。”
馬皇後目光中卻滿是讚賞與欣慰,溫和地說道:
“你要曉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你身為這大學的籌建者,日後那些學子,都要仰仗你的教導與引領。”
她以長輩的身份,在提點後輩,說道:
“雖說你的門生,可能是工匠居多,那又如何?
你在做的這些事,我看得明白,你有這樣的心氣,往後這天下,不一定是讀書人一家獨大。
你用心教導學生,他們定會銘記你的恩情。等到有了徒子徒孫,將來啊,你或許就會成為桃李滿天下的大宗師!”
陸知白驟然聽聞她這麽說,隻覺得周身汗毛微微炸起。
他心中暗自驚訝,實在沒有想到,馬皇後的目光竟然如此銳利,幾乎堪稱洞察之眼了。
竟然連未來的天下,可能並非讀書人一家獨大都想到了。
不愧是自小就飽讀詩書的女子。
千古賢後!
李世民若沒有長孫皇後,依然是出身於貴族,是一地軍閥,有家族之力;
可朱重八若是沒有馬皇後,世間便沒有朱元璋,更沒有洪武大帝。
陸知白一時間心頭震動,嘴上謙虛道:“母後此言,太過誇張……”
朱橚在一旁笑,挑眉道:
“這有什麽不敢想的?取其上者得其中,誌當存高遠!”
馬皇後亦是微笑,繼續說道:
“咱大明的繁榮昌盛,可不單單靠讀書人的筆墨文章,工匠們的技藝巧思同樣重要。
我相信,有你的教導,這個大學,能造出更多好東西來。你能專門為有誌於此道的人提供求學之所,實乃功德無量。
這一路,或許不會平坦,但你切莫輕言放棄,要牢記自己的初心,為大明培養出更多有用之才。”
她聲音輕柔,卻蘊含著莫大的力量。
這支持的態度,已經表達無疑。
並且,已經遇見了,辦學之路,不會太順利……
陸知白心頭一陣感動,但是沒有飄,對妻誇夫道:
“這要感謝陛下的雄才大略,是他命我建設工學院,又撥付錢糧……陛下真是慧眼如炬,聖慮萬年啊!”
馬皇後微微一笑,說道:
“要不是你,讓他看到工匠行業的價值,也不會有現今之事。
更何況,也找不到旁的人去做這件事。往後要辛苦你了。”
陸知白拱手,一臉認真地說道:“兒臣一定竭盡全力。”
馬皇後的臉上始終帶著慈祥的笑容,目光中飽含著關愛與期許,說道:
“這難得的機會,你自然會好好做的。若是遇到什麽困難,跟陛下,或者太子,甚至也可以同我說。”
陸知白點頭答應,心潮卻有些澎湃。
“宗師!”
這個詞可不是武俠專用,最早就是用在教育領域的。
指的是在某專業領域成就非凡,受人崇敬,堪為師表的人。
在明朝,宗師也指地方上主管教育的官員。
而大宗師,這地位,又高了一層!
“門生……”
陸知白暗自琢磨著:
“既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那麽一日為徒,終身為兒?
我將來,豈不是會平白無故的,有了許多兒子,甚至是……孫子?養兒防老啊……”
而且還不用自己養,人家一過來就那麽大了。
妙哇!
“這確實有些難度,他的後人,一時間,我竟也毫無印象……”
但他剛才還信誓旦旦的說要幫忙。而且這種話,好像以前也說過。
朱橚自然不想食言,拍著胸脯道:“你不要急,我先派人打探一番,再去請一個郭家後人過來。”
陸知白露出笑容,點頭道:“那就辛苦五哥了。”
朱橚俊秀的麵龐上,笑容加深,道:
“謝什麽,教書育人,這是國家大事,又有太子大哥的名頭。我現在也掛了名,自然要出一份力~”
陸知白給他豎了一個大拇指。
心想,要不要再多找幾個有頭有臉的人物來掛名?遇到事情都有人去解決。
他也就是想想罷了。
現在萬事開頭難,千頭萬緒的,要一樣樣親自理清楚。
兩人閑談之間,便已到了坤寧宮。
陸知白規規矩矩的,目不斜視。
見到了馬皇後之後,和周王一道向她行禮,問母後安。
陸知白趁著抬頭的功夫,仔細觀察了馬皇後的氣色,覺得還可以,心裏暗暗鬆了口氣。
現在是洪武十二年,距離馬皇後與朱雄英逝世的洪武十五年,還有三年時間。
他有的是時間,盡力保護、照看他們,也是在保護自己。
馬皇後見陸知白來了,滿臉是笑,和藹可親地道:
“小白來了,聽聞你開始在工部當值了。你事務繁忙,還來看我,難得有這份孝心。”
陸知白笑著說道:
“兒臣倒是時常想來給母後請安,卻又有些顧忌,今天總算得到了機會。”
馬皇後微笑道:“你想來便來,都是一家人,有什麽不妥的。”
馬皇後的話,親和力拉滿,讓陸知白心裏暖暖的。
馬皇後與他們兩個聊了一陣子,對他們的家庭生活、身體很是關心。
還問了一下她的孫子朱有燉的情況。
朱橚笑著說:“他好著呢,又長胖了,哪天抱來讓母後瞧瞧。”
他從袖子裏掏出一個小瓷瓶,露出期待的神色,說道:
“母後,最近天熱,聽說您吃不下飯,我特意用陳皮、木香等藥材,為您煉製了一種可以消食理氣的藥丸,您有空可以試試……”
馬皇後微微睜大了眼睛,隱約露出驚恐之色。
她想要擺手,又忍住了。
隻好流露一絲慈祥的笑容,把藥瓶拿了過去,從容端莊的說道:“橚兒有心了。”
陸知白站一旁看著,拚命地忍笑。
看起來,馬皇後心裏其實對朱橚造的藥有點害怕,但又不想拂了兒子的好意。
朱橚倒是粗枝大葉的,沒有多想,美滋滋,興高采烈的咧起了嘴。
馬皇後收起藥品,轉移話題,望著陸知白道:
“小白,聽說你最近在籌辦一所大學。這種學校,以前倒是沒有聽過,真是辛苦你了。”
陸知白連忙謙虛道:“哪裏的話,現在萬事剛起步,還沒有什麽成果,談不上辛苦。”
馬皇後目光中卻滿是讚賞與欣慰,溫和地說道:
“你要曉得,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你身為這大學的籌建者,日後那些學子,都要仰仗你的教導與引領。”
她以長輩的身份,在提點後輩,說道:
“雖說你的門生,可能是工匠居多,那又如何?
你在做的這些事,我看得明白,你有這樣的心氣,往後這天下,不一定是讀書人一家獨大。
你用心教導學生,他們定會銘記你的恩情。等到有了徒子徒孫,將來啊,你或許就會成為桃李滿天下的大宗師!”
陸知白驟然聽聞她這麽說,隻覺得周身汗毛微微炸起。
他心中暗自驚訝,實在沒有想到,馬皇後的目光竟然如此銳利,幾乎堪稱洞察之眼了。
竟然連未來的天下,可能並非讀書人一家獨大都想到了。
不愧是自小就飽讀詩書的女子。
千古賢後!
李世民若沒有長孫皇後,依然是出身於貴族,是一地軍閥,有家族之力;
可朱重八若是沒有馬皇後,世間便沒有朱元璋,更沒有洪武大帝。
陸知白一時間心頭震動,嘴上謙虛道:“母後此言,太過誇張……”
朱橚在一旁笑,挑眉道:
“這有什麽不敢想的?取其上者得其中,誌當存高遠!”
馬皇後亦是微笑,繼續說道:
“咱大明的繁榮昌盛,可不單單靠讀書人的筆墨文章,工匠們的技藝巧思同樣重要。
我相信,有你的教導,這個大學,能造出更多好東西來。你能專門為有誌於此道的人提供求學之所,實乃功德無量。
這一路,或許不會平坦,但你切莫輕言放棄,要牢記自己的初心,為大明培養出更多有用之才。”
她聲音輕柔,卻蘊含著莫大的力量。
這支持的態度,已經表達無疑。
並且,已經遇見了,辦學之路,不會太順利……
陸知白心頭一陣感動,但是沒有飄,對妻誇夫道:
“這要感謝陛下的雄才大略,是他命我建設工學院,又撥付錢糧……陛下真是慧眼如炬,聖慮萬年啊!”
馬皇後微微一笑,說道:
“要不是你,讓他看到工匠行業的價值,也不會有現今之事。
更何況,也找不到旁的人去做這件事。往後要辛苦你了。”
陸知白拱手,一臉認真地說道:“兒臣一定竭盡全力。”
馬皇後的臉上始終帶著慈祥的笑容,目光中飽含著關愛與期許,說道:
“這難得的機會,你自然會好好做的。若是遇到什麽困難,跟陛下,或者太子,甚至也可以同我說。”
陸知白點頭答應,心潮卻有些澎湃。
“宗師!”
這個詞可不是武俠專用,最早就是用在教育領域的。
指的是在某專業領域成就非凡,受人崇敬,堪為師表的人。
在明朝,宗師也指地方上主管教育的官員。
而大宗師,這地位,又高了一層!
“門生……”
陸知白暗自琢磨著:
“既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那麽一日為徒,終身為兒?
我將來,豈不是會平白無故的,有了許多兒子,甚至是……孫子?養兒防老啊……”
而且還不用自己養,人家一過來就那麽大了。
妙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