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好像有小孩在哭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輛牛車,坐了六七個人,就滿了。
車夫鞭子一揚,發車。
路上還有一輛牛車,又過來了。
朱長樂已發現,棲霞的牛車好像特別多,來來往往的。
她略一思索,想起了類似的說法,笑道:
“我知道啦,這是‘公交牛’!”
陸知白樂不可支,笑道:
“不錯,娘子真聰明。這就是公共交通用的牛~”
春耕已經結束,母牛都被養了起來,壯牛被拉去配種。
剩下的牛,就用來拉車了。
棲霞各個村子,都有“牛站”,方便村民去鎮上。
現在,有一些優秀些的村民,已經在鎮上做事了,上下班都能坐牛車。
以後,到處都通水泥路了,還會更方便,主打一個村村通!
朱長樂望著欣欣向榮的場景,喜上眉梢,讚歎道:
“此地人煙輻輳,還井井有條的,你真是用心了。”
陸知白又與她聊了種種細節。
朱長樂已有五個多月身孕,馬車行駛很慢,沒有絲毫顛簸,往山中的別院而去。
別院已建成,利用冶煉的熱氣做地暖,還能調節熱力大小。
此時仍春寒料峭,正需住這樣的地方。
陸知白又陪著她,在附近觀賞一番。
下午。
朱長樂到溫室中,親自采摘蔬果,玩得很開心。
在別院住了兩日,朱長樂說:
“聽聞棲霞禪寺,已有八百多年了。我想要去禮佛,好保佑咱們的孩兒安然降生……”
陸知白頷首道:“可以,求一下母子平安。”
他第一回有孩子,自然也焦慮,到處詢問經驗。
朱長樂雖需進補,卻沒有滋補太過,陸知白擔心營養太好,胎兒長得太大。
長那麽大做什麽,叫熊孩子出來了再自己長嘛~
次日上午。
兩人便一道去寺裏拜佛,又欣賞風景,用過齋飯,聽老和尚講經,將近黃昏時才回去。
路上,馬車走著走著,朱長樂忽然凝神細聽,說:
“好像有小孩在哭……”
陸知白道:“大白天的,不要講鬼故事~”
朱長樂失笑道:“真的有,不信停車聽一聽。”
馬車停下,四下皆靜。
眾人都凝神聽著。
過了會兒,果然聽到有細弱的嬰兒哭聲。
這下,大家臉色都有些變了。
鄧姑姑年紀大些,已明白了,皺起眉頭。
大家舉目四顧,尋找聲音來處。
朱長樂掀開車簾,聽了一會,指了一個方向道:“好像在那邊。”
鄧姑姑帶人去找。
不久,就在草叢裏發現了一個粗布繈褓。
裏頭一個小小的孩子,有氣無力的哭。
朱長樂道:“找到了嗎?我瞧瞧。”
鄧姑姑卻有些猶豫,並沒有到她跟前,說:
“殿下,還是不要看了,是個女娃,你莫碰……”
朱長樂微微一愣,也反應過來,卻不以為意,道:
“無礙的……這孩子如何了?”
鄧姑姑說:“還活著,恐怕又餓又凍,要好生照料呢……”
朱長樂並無經驗,問:“那怎麽辦?帶回去喂吧?”
陸知白歎了口氣,說:“先帶回去喂,盡力而為。”
一行人便立即回去。
朱長樂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事,有些震驚,問:
“懷胎十月那麽辛苦,為什麽有人要把孩子扔掉呢?”
陸知白雖知道棄嬰,但也是頭一回目睹,不由得歎道:
“大概是養不起,隻好扔了。”
他細細的解釋道:
“一是重男輕女,男人比女人能幹體力活。
二是女兒出閣需要妝奩,嫁妝越豐厚,將來女子在夫家地位越高。
但嫁出去了,是為男方添丁,所以……”
他沒有再說下去,因為不好聽。
所以,古代很多人把女兒稱為賠錢貨。
朱長樂聽了,便點頭,表示明白了。
她卻眨著眼,思索起來。
然後又疑惑問道:
“既然都不喜歡女兒,那是不是,以後女人會越來越少?
之後新出生的孩子,也會越來越少?那,這樣的話……”
陸知白點頭,說:
“你說的沒錯,以後就是這樣的趨勢。沒事,官府會管的。”
朱長樂皺眉想了想,輕聲嘀咕道:
“恐怕,管不過來吧……就算管了,小孩也已經被弄死了,又有什麽用呢……”
陸知白真是笑了,連天真無邪的姑娘都知道這個。
到了別院,鄧姑姑她們匆匆去安排。
沒有奶水,隻好先煮點米湯救急。
幾個侍女得知了,也都頗為氣憤,議論道:
“不知誰家這麽大膽,也不怕遭報應!”
陸知白絲毫不慌,說:
“沒事,查一查附近的人口檔案就曉得了。”
年前的人口普查,作用很多。
孕婦之類的信息,自然也有記錄。
陸知白叫了幾個學生過來,查找資料。
又派人去醫館,請一個郎中來看看。
繈褓中的女嬰,閉眼睡著,小臉皺巴巴。左眼附近還有一片青色胎記。
朱長樂望著這小可憐,柳眉輕蹙,顯然鬱悶起來。
陸知白寬慰道:
“好啦,不要擔心了,我正在想怎麽減少這類事。”
朱長樂聞言,握住他的手道:
“你足智多謀,一定能想出辦法的。我們先把棲霞這裏改過來,慢慢的,也許能影響天下人……”
陸知白點頭,他心中已有了一些想法。
不久,女嬰喝了米湯,又有郎中來看,說這娃娃身體虛弱,好在並無大礙。
鄧姑姑歎道:
“其實扔她的人,並不很情願……”
若真想弄死這嬰兒,直接扔馬桶裏了。
就算扔外頭,也可以半夜出來,沒有人看到,天氣還冷……
幾個學生已經通過檔案,找出了發現地點附近唯一的孕婦李小月,孕期也能對得上。
陸知白叫一個文吏,帶上幾個學生明天去處理。
晚上,他自己則是寫起了計劃。
朱長樂在一旁,慢吞吞給他磨墨,道:
“這邊有善堂嗎?若是沒有,我想辦一個,用我的俸祿或者鋪子的收益……”
陸知白笑道:
“這是好事,想辦就辦。但棲霞財政若是有富餘,就不用你自己補貼了。不然就沒法示範了。”
朱長樂沒同他爭這些,也拿了紙筆,開始興致勃勃的盤算起來,要建多大規模的,收容哪些人。
車夫鞭子一揚,發車。
路上還有一輛牛車,又過來了。
朱長樂已發現,棲霞的牛車好像特別多,來來往往的。
她略一思索,想起了類似的說法,笑道:
“我知道啦,這是‘公交牛’!”
陸知白樂不可支,笑道:
“不錯,娘子真聰明。這就是公共交通用的牛~”
春耕已經結束,母牛都被養了起來,壯牛被拉去配種。
剩下的牛,就用來拉車了。
棲霞各個村子,都有“牛站”,方便村民去鎮上。
現在,有一些優秀些的村民,已經在鎮上做事了,上下班都能坐牛車。
以後,到處都通水泥路了,還會更方便,主打一個村村通!
朱長樂望著欣欣向榮的場景,喜上眉梢,讚歎道:
“此地人煙輻輳,還井井有條的,你真是用心了。”
陸知白又與她聊了種種細節。
朱長樂已有五個多月身孕,馬車行駛很慢,沒有絲毫顛簸,往山中的別院而去。
別院已建成,利用冶煉的熱氣做地暖,還能調節熱力大小。
此時仍春寒料峭,正需住這樣的地方。
陸知白又陪著她,在附近觀賞一番。
下午。
朱長樂到溫室中,親自采摘蔬果,玩得很開心。
在別院住了兩日,朱長樂說:
“聽聞棲霞禪寺,已有八百多年了。我想要去禮佛,好保佑咱們的孩兒安然降生……”
陸知白頷首道:“可以,求一下母子平安。”
他第一回有孩子,自然也焦慮,到處詢問經驗。
朱長樂雖需進補,卻沒有滋補太過,陸知白擔心營養太好,胎兒長得太大。
長那麽大做什麽,叫熊孩子出來了再自己長嘛~
次日上午。
兩人便一道去寺裏拜佛,又欣賞風景,用過齋飯,聽老和尚講經,將近黃昏時才回去。
路上,馬車走著走著,朱長樂忽然凝神細聽,說:
“好像有小孩在哭……”
陸知白道:“大白天的,不要講鬼故事~”
朱長樂失笑道:“真的有,不信停車聽一聽。”
馬車停下,四下皆靜。
眾人都凝神聽著。
過了會兒,果然聽到有細弱的嬰兒哭聲。
這下,大家臉色都有些變了。
鄧姑姑年紀大些,已明白了,皺起眉頭。
大家舉目四顧,尋找聲音來處。
朱長樂掀開車簾,聽了一會,指了一個方向道:“好像在那邊。”
鄧姑姑帶人去找。
不久,就在草叢裏發現了一個粗布繈褓。
裏頭一個小小的孩子,有氣無力的哭。
朱長樂道:“找到了嗎?我瞧瞧。”
鄧姑姑卻有些猶豫,並沒有到她跟前,說:
“殿下,還是不要看了,是個女娃,你莫碰……”
朱長樂微微一愣,也反應過來,卻不以為意,道:
“無礙的……這孩子如何了?”
鄧姑姑說:“還活著,恐怕又餓又凍,要好生照料呢……”
朱長樂並無經驗,問:“那怎麽辦?帶回去喂吧?”
陸知白歎了口氣,說:“先帶回去喂,盡力而為。”
一行人便立即回去。
朱長樂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事,有些震驚,問:
“懷胎十月那麽辛苦,為什麽有人要把孩子扔掉呢?”
陸知白雖知道棄嬰,但也是頭一回目睹,不由得歎道:
“大概是養不起,隻好扔了。”
他細細的解釋道:
“一是重男輕女,男人比女人能幹體力活。
二是女兒出閣需要妝奩,嫁妝越豐厚,將來女子在夫家地位越高。
但嫁出去了,是為男方添丁,所以……”
他沒有再說下去,因為不好聽。
所以,古代很多人把女兒稱為賠錢貨。
朱長樂聽了,便點頭,表示明白了。
她卻眨著眼,思索起來。
然後又疑惑問道:
“既然都不喜歡女兒,那是不是,以後女人會越來越少?
之後新出生的孩子,也會越來越少?那,這樣的話……”
陸知白點頭,說:
“你說的沒錯,以後就是這樣的趨勢。沒事,官府會管的。”
朱長樂皺眉想了想,輕聲嘀咕道:
“恐怕,管不過來吧……就算管了,小孩也已經被弄死了,又有什麽用呢……”
陸知白真是笑了,連天真無邪的姑娘都知道這個。
到了別院,鄧姑姑她們匆匆去安排。
沒有奶水,隻好先煮點米湯救急。
幾個侍女得知了,也都頗為氣憤,議論道:
“不知誰家這麽大膽,也不怕遭報應!”
陸知白絲毫不慌,說:
“沒事,查一查附近的人口檔案就曉得了。”
年前的人口普查,作用很多。
孕婦之類的信息,自然也有記錄。
陸知白叫了幾個學生過來,查找資料。
又派人去醫館,請一個郎中來看看。
繈褓中的女嬰,閉眼睡著,小臉皺巴巴。左眼附近還有一片青色胎記。
朱長樂望著這小可憐,柳眉輕蹙,顯然鬱悶起來。
陸知白寬慰道:
“好啦,不要擔心了,我正在想怎麽減少這類事。”
朱長樂聞言,握住他的手道:
“你足智多謀,一定能想出辦法的。我們先把棲霞這裏改過來,慢慢的,也許能影響天下人……”
陸知白點頭,他心中已有了一些想法。
不久,女嬰喝了米湯,又有郎中來看,說這娃娃身體虛弱,好在並無大礙。
鄧姑姑歎道:
“其實扔她的人,並不很情願……”
若真想弄死這嬰兒,直接扔馬桶裏了。
就算扔外頭,也可以半夜出來,沒有人看到,天氣還冷……
幾個學生已經通過檔案,找出了發現地點附近唯一的孕婦李小月,孕期也能對得上。
陸知白叫一個文吏,帶上幾個學生明天去處理。
晚上,他自己則是寫起了計劃。
朱長樂在一旁,慢吞吞給他磨墨,道:
“這邊有善堂嗎?若是沒有,我想辦一個,用我的俸祿或者鋪子的收益……”
陸知白笑道:
“這是好事,想辦就辦。但棲霞財政若是有富餘,就不用你自己補貼了。不然就沒法示範了。”
朱長樂沒同他爭這些,也拿了紙筆,開始興致勃勃的盤算起來,要建多大規模的,收容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