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上天保佑,這回可要打個大勝仗!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皇後從溫室出來,又想去培訓學校視察一番。
天色還早,學校距離陸知白的別院也不遠,很快就到了。
培訓內容多,但都在一個學校,名為棲霞女校。
裏麵所有人,都是女子。
馬皇後一行人出現,校內眾人,都大感意外。
她身邊有人通傳道:“皇後駕到!”
校內所有人都是大驚,連忙行禮。
卻都沒見過這般尊崇的貴人,亂作一團。
有些人要下跪,另些行萬福禮,又去看別人。
但這樣才真實,馬皇後平易近人的笑道:
“都起來吧,不必多禮。本宮聽聞棲霞最近有些新變化,特意過來看看。”
許多人如在夢中,一時回不過神來。
馬皇後笑容親切,詢問她們日常所學。
這裏年輕女子居多。
年紀大些的,在教授她們女紅和紡織。
也有少數女子會醫術,教導有興趣的女孩學醫。
還有接生婆,給一些三十歲出頭的婦女,傳授接生的經驗。
至於照護老人孩子,甚至是做飯,也都成了學問。
有人傳授經驗,便也有識字的女子,在一旁記錄成文。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讀書識字。
哪怕要交一點學費,很多女子也還是積極地前來學習。
馬皇後看了看授課記錄,望向陸知白,感慨道:
“我倒是沒想過,一些事情看著尋常,裏頭也大有學問,值得仔細研究。”
陸知白笑道:“是啊,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聞此佳句,馬皇後不禁雙目亮了,笑道:
“你倒是出口成章,甚有道理。”
陸知白又說:
“其實鎮上那邊還有一個培訓學校,隻收男徒弟。等他們學了技術,便可以謀得差事。”
馬皇後連連點頭,喜道:
“這才是真正的治民啊!太細致了,幾乎事事都為他們考慮。
這份心思,豈是勸農桑可比的?你若是縣令,這考評,必然是優上。”
陸知白聽了,笑道:
“對啊,這是真正的脫貧。”
女校的人在一旁,滿臉感激,又很尊崇的望著馬皇後。
眾人正聊著,忽然,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手拿一把野花,有些怯怯的道:
“皇後娘娘,我娘說,您是一個好皇後,我摘了一些漂亮花花,想送給您……”
有些見識過大戶人家嚴苛規矩的人,已麵色微變。
一個年輕婦人,神情更是忐忑,忙把自己孩子拉回來,求饒的話已到了嘴邊。
馬皇後卻笑容更深了,道:“真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你過來。”
她收下了那把五顏六色的野花,又摸了摸女孩的小腦袋,叫身旁的宮人賞了一片金葉子。
許多人頓時又羨慕不已,懊悔今天怎麽沒把娃兒帶過來。
馬皇後手持花束,開口道:
“諸位鄉親們,今日所見,本宮甚是欣慰。現在世道比起曆朝曆代,已經好了許多,但女子還是有諸多不易。”
“這次,多虧了廣智侯寬厚機敏,盡心竭力幫扶爾等。
各位,不論年紀,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不管什麽技藝,隻要用心鑽研,都能有所成就。”
許多姑娘,雙眸發亮的望著馬皇後。
她可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啊!
連皇後都勉勵她們學習,看家裏男人還敢再說什麽。
馬皇後頓了頓,又說:
“你們選了一條難走的路,往後,注定會有風霜與荊棘。
不要害怕,要堅強。堅定地走下去,成為一個有本事的人,終究是能安身立命的。”
馬皇後笑著問獻花的小女孩:“小姑娘,你可明白了?”
小女孩重重點頭道:
“嗯,我明白了!我也要做一個有本事的人!”
馬皇後含笑點頭。
陸知白拍起手,率先道:“感謝皇後教誨,大家鼓掌!”
於是響起熱烈的掌聲,很多人臉頰泛紅。
朱長樂則是暗笑,隻覺得陸知白有意思。
看過了女校,馬皇後在眾人的簇擁下離開。
百姓們紛紛跪地相送。
馬皇後叫大家起身,叮囑他們好好過日子。
而鳳駕降臨的消息,已經不脛而走,幾乎傳遍了棲霞。
很多人沒見到皇後,卻跟著激動,越發感覺棲霞這地方備受皇室關注,真是來對了。
馬皇後和女兒女婿一起吃了晚飯,歇了一會,已是黃昏,便打算回宮。
陸知白留客不得,隻好道:
“早知道母後會來,就把道路兩旁的路燈建好了……”
馬皇後笑道:“不妨事,有馬燈呢。”
送走了馬皇後。
陸知白心情大好。
以後棲霞這邊的女學,發展要容易許多了。
……
馬皇後回去之後,見到朱元璋。
朱元璋已經得知她下午跑去了棲霞,竟然也沒有生氣,反而笑盈盈的。
馬皇後倒也好奇了,問道:“有什麽喜事?”
朱元璋樂道:“北邊傳回了軍情!沐英這小子的行動,比咱預計的還要快些,那軍糧就是有用。
恐怕再過幾天,他們就能夠進入故元境內了!”
這次北伐的將領,他誰都沒有用,仍然用的是沐英。
沐英去年在西邊,平定西番叛亂,十月才班師回朝。今年年初,便又出兵了。
實在是深受信任啊。
馬皇後一聽,便雙手合十道:
“上天保佑,這回可要打個大勝仗!”
……
數日之前。
有了那炒麵和壓縮餅幹做軍糧,的確省下了許多埋鍋造飯的時間。
西平侯沐英,率領軍隊埋頭趕路,比原計劃提前好幾天到達寧夏靈州。
之後,他派遣偵察騎兵,打探得知【脫火赤】等人的軍隊,駐紮在【亦集乃路】。
元朝行政區劃是省路州府。亦集乃路,是自河西走廊通往漠北地區的交通要道。
於是沐英帶大軍出擊,渡過黃河,經過寧夏,跨過賀蘭山,穿越沙漠,一共經過七個日夜,到達了亦集乃路。
借著風沙的掩護,此時,距離敵人的帳篷,僅有五十裏。
沐英把軍隊分為四路。
到了夜裏,士兵們口中銜著枚,不發出聲音,悄悄前進。
在夜色和大漠風雪的掩護下,沐英的軍隊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對敵人的包圍。
敵人的營帳,還靜悄悄的。
沐英眼神肅殺,一聲令下,命令發起衝擊。
士兵們如猛虎出籠,衝向敵營。
天色還早,學校距離陸知白的別院也不遠,很快就到了。
培訓內容多,但都在一個學校,名為棲霞女校。
裏麵所有人,都是女子。
馬皇後一行人出現,校內眾人,都大感意外。
她身邊有人通傳道:“皇後駕到!”
校內所有人都是大驚,連忙行禮。
卻都沒見過這般尊崇的貴人,亂作一團。
有些人要下跪,另些行萬福禮,又去看別人。
但這樣才真實,馬皇後平易近人的笑道:
“都起來吧,不必多禮。本宮聽聞棲霞最近有些新變化,特意過來看看。”
許多人如在夢中,一時回不過神來。
馬皇後笑容親切,詢問她們日常所學。
這裏年輕女子居多。
年紀大些的,在教授她們女紅和紡織。
也有少數女子會醫術,教導有興趣的女孩學醫。
還有接生婆,給一些三十歲出頭的婦女,傳授接生的經驗。
至於照護老人孩子,甚至是做飯,也都成了學問。
有人傳授經驗,便也有識字的女子,在一旁記錄成文。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讀書識字。
哪怕要交一點學費,很多女子也還是積極地前來學習。
馬皇後看了看授課記錄,望向陸知白,感慨道:
“我倒是沒想過,一些事情看著尋常,裏頭也大有學問,值得仔細研究。”
陸知白笑道:“是啊,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聞此佳句,馬皇後不禁雙目亮了,笑道:
“你倒是出口成章,甚有道理。”
陸知白又說:
“其實鎮上那邊還有一個培訓學校,隻收男徒弟。等他們學了技術,便可以謀得差事。”
馬皇後連連點頭,喜道:
“這才是真正的治民啊!太細致了,幾乎事事都為他們考慮。
這份心思,豈是勸農桑可比的?你若是縣令,這考評,必然是優上。”
陸知白聽了,笑道:
“對啊,這是真正的脫貧。”
女校的人在一旁,滿臉感激,又很尊崇的望著馬皇後。
眾人正聊著,忽然,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手拿一把野花,有些怯怯的道:
“皇後娘娘,我娘說,您是一個好皇後,我摘了一些漂亮花花,想送給您……”
有些見識過大戶人家嚴苛規矩的人,已麵色微變。
一個年輕婦人,神情更是忐忑,忙把自己孩子拉回來,求饒的話已到了嘴邊。
馬皇後卻笑容更深了,道:“真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你過來。”
她收下了那把五顏六色的野花,又摸了摸女孩的小腦袋,叫身旁的宮人賞了一片金葉子。
許多人頓時又羨慕不已,懊悔今天怎麽沒把娃兒帶過來。
馬皇後手持花束,開口道:
“諸位鄉親們,今日所見,本宮甚是欣慰。現在世道比起曆朝曆代,已經好了許多,但女子還是有諸多不易。”
“這次,多虧了廣智侯寬厚機敏,盡心竭力幫扶爾等。
各位,不論年紀,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不管什麽技藝,隻要用心鑽研,都能有所成就。”
許多姑娘,雙眸發亮的望著馬皇後。
她可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啊!
連皇後都勉勵她們學習,看家裏男人還敢再說什麽。
馬皇後頓了頓,又說:
“你們選了一條難走的路,往後,注定會有風霜與荊棘。
不要害怕,要堅強。堅定地走下去,成為一個有本事的人,終究是能安身立命的。”
馬皇後笑著問獻花的小女孩:“小姑娘,你可明白了?”
小女孩重重點頭道:
“嗯,我明白了!我也要做一個有本事的人!”
馬皇後含笑點頭。
陸知白拍起手,率先道:“感謝皇後教誨,大家鼓掌!”
於是響起熱烈的掌聲,很多人臉頰泛紅。
朱長樂則是暗笑,隻覺得陸知白有意思。
看過了女校,馬皇後在眾人的簇擁下離開。
百姓們紛紛跪地相送。
馬皇後叫大家起身,叮囑他們好好過日子。
而鳳駕降臨的消息,已經不脛而走,幾乎傳遍了棲霞。
很多人沒見到皇後,卻跟著激動,越發感覺棲霞這地方備受皇室關注,真是來對了。
馬皇後和女兒女婿一起吃了晚飯,歇了一會,已是黃昏,便打算回宮。
陸知白留客不得,隻好道:
“早知道母後會來,就把道路兩旁的路燈建好了……”
馬皇後笑道:“不妨事,有馬燈呢。”
送走了馬皇後。
陸知白心情大好。
以後棲霞這邊的女學,發展要容易許多了。
……
馬皇後回去之後,見到朱元璋。
朱元璋已經得知她下午跑去了棲霞,竟然也沒有生氣,反而笑盈盈的。
馬皇後倒也好奇了,問道:“有什麽喜事?”
朱元璋樂道:“北邊傳回了軍情!沐英這小子的行動,比咱預計的還要快些,那軍糧就是有用。
恐怕再過幾天,他們就能夠進入故元境內了!”
這次北伐的將領,他誰都沒有用,仍然用的是沐英。
沐英去年在西邊,平定西番叛亂,十月才班師回朝。今年年初,便又出兵了。
實在是深受信任啊。
馬皇後一聽,便雙手合十道:
“上天保佑,這回可要打個大勝仗!”
……
數日之前。
有了那炒麵和壓縮餅幹做軍糧,的確省下了許多埋鍋造飯的時間。
西平侯沐英,率領軍隊埋頭趕路,比原計劃提前好幾天到達寧夏靈州。
之後,他派遣偵察騎兵,打探得知【脫火赤】等人的軍隊,駐紮在【亦集乃路】。
元朝行政區劃是省路州府。亦集乃路,是自河西走廊通往漠北地區的交通要道。
於是沐英帶大軍出擊,渡過黃河,經過寧夏,跨過賀蘭山,穿越沙漠,一共經過七個日夜,到達了亦集乃路。
借著風沙的掩護,此時,距離敵人的帳篷,僅有五十裏。
沐英把軍隊分為四路。
到了夜裏,士兵們口中銜著枚,不發出聲音,悄悄前進。
在夜色和大漠風雪的掩護下,沐英的軍隊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對敵人的包圍。
敵人的營帳,還靜悄悄的。
沐英眼神肅殺,一聲令下,命令發起衝擊。
士兵們如猛虎出籠,衝向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