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受辱自盡
清穿:不一樣的雍親王側福晉 作者:桃花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短短一天時間,德妃病重的事情,已經傳遍了整個後宮。
而她們不知道的是,這消息就跟插了翅膀的鴿子似的,也已經傳到行宮了。
原本就已經收拾好行囊,準備返回紫禁城的胤禛,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忍不住滿臉的震驚。
緊接著,他立馬就換上了一副擔憂的神情。
隻思忖了幾秒鍾的時間,就扔下手裏的東西,大步流星地往康熙的住處走去。
卻在半路上,與胤禟不期而遇。
兩個人差點撞了個滿懷。
還是胤禛眼疾手快,提前躲避了一下,才避免了自己傷上加傷的後果。
胤禟猛地停下來,差點摔倒,剛想破口大罵“哪個不長眼的”。
等他穩住身體,一抬頭,就看見了他的救命恩人。
他默默把那罵人的話咽了回去,換上一副笑臉:“四哥?你怎麽在這裏?”
接著都不等人回答,就自顧自地嘚吧個不停。
“我說四哥啊,你不好好待在房間裏養傷,出來做什麽?”
苦口婆心的樣子,看上去是挺關心人的。
可是每次說出來的話都適得其反。
“還有你這小身板,萬一再被我撞一下,那可就……”
還沒說完,胤禟就意識到了不對勁兒。
怎麽感覺渾身冷颼颼的?
於是訕訕地閉上了嘴。
果不其然,胤禛的臉一下子就黑了。
他從牙縫裏擠出來兩個字:“讓開!”
胤禟第一次這麽識趣,連忙側開身子,甚至伸出胳膊,做出“請”的姿勢來。
胤禛目不斜視地走了過去。
臉上看不出來什麽。
心裏卻忍不住暗罵一聲“晦氣”!
怎麽哪兒都有老九這個氣死不償命的。
一句話就能氣得人心口疼。
“兒臣胤禛,求見……”
胤禛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梁九功滿麵笑容的給接過去了。
“王爺快請進,”他難得態度這麽好,著實讓人有些受寵若驚,“萬歲爺正等著您呢。”
不過胤禛也沒有覺得榮幸。
一如既往地道了謝:“多謝梁總管了。”
梁九功深知這位雍親王的性子。
哪怕對方冷著個臉。
他也不覺得對方是看不起自己。
誰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雍親王,對誰都是這副樣子。
相反,能得到王爺一句謝,已經足夠讓人心裏舒坦了。
屋裏竟然拉上了簾子,看上去有些昏暗,康熙就坐在陰影裏,看不清楚表情。
“老四啊,”他的聲音裏有股說不出來的疲憊感 “你來啦。”
接著又用下巴點了點:“坐吧。”
胤禛順勢坐在了一個離得有些遠的椅子上,微微低著頭,目光落在虛無處。
看上去有些魂不守舍的。
“那個消息,你也聽說了?”
康熙突然出聲,整個空蕩蕩的屋子裏都回響著這聲音。
胤禛好半天,才輕輕“嗯”了一聲。
而後眨了一下眼睛,徑直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皇阿瑪,兒臣請求早日回京。”
“最好——”他抿了抿唇,“最好今日就能出發。”
康熙輕歎了一口氣。
兒子是血脈骨肉,自然是很重要。
但是為他生兒育女的女人,也多少在他心裏占點分量。
康熙也沒有那麽無情。
尤其是年紀大了以後,就愈發的念起舊情來。
德妃在後宮裏,雖然算不上什麽絕頂出色的存在。
但是她的溫柔小意,也是獨一份的。
尤其是,對方為自己生養了好幾個孩子。
“去吧,”康熙應允了,又僵硬地關心了一句,“路上小心點,照顧好自己。”
這般來自屬於父親的關懷,胤禛幾乎從來沒有感受過。
他聽了之後,略微有些不適應。
甚至私心裏覺得,這種關心,不要也罷。
康熙其實也不是十分在乎自己這個兒子身上的傷的。
否則也不會還沒等人養好身體,就趕著人回京去。
大部分原因,是他有些許愧疚。
自己,是絕不能丟下手頭這攤子事不管不顧,趕回去的。
就算是帝王,也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得已。
所以,如果德妃真的不大好了……
康熙閉了閉眼,複又睜開。
“把老太醫帶回去吧。”
他做了決定,“不過他年事已高,朕會派人護送他。”
“你先行一步。”
胤禛張口就要拒絕。
院正的醫術是眾人公認的好。
他把老太醫帶了回去,萬一皇阿瑪出了什麽事……
卻被康熙抬手給製止了。
“行了,”他近來愈發的獨斷專行,“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
“你回去之後趕緊收拾行囊,即刻啟程,”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不得延誤。”
“兒臣,”胤禛起身抱拳,“遵旨!”
正院。
“你在說什麽胡話?”
清和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竟然聽見小太監稟報,說什麽“綠蘿姐姐,死了”這樣的話。
真把自己這個福晉,當成泥捏的了嗎?
用這樣的事情來糊弄自己。
要知道,泥人尚且有三分脾氣呢!
“來人呐,”清和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小太監,心情惡劣到了極點,“把他這個滿口謊話的給本福晉拖下去,狠狠打上幾大板!”
她神情都有些猙獰了。
“讓他長長記性!”
很快,就有人來拖著還跪在地上的小太監,如同拖一條死狗一般,半點也不把他當成人看。
小太監哭到涕泗橫流,嘴裏還不斷求饒著:“奴才絕不敢欺騙福晉啊,求您饒了奴才一命。”
“堵住他的嘴。”
清和沒發現,自己說話的聲音都在顫抖著。
“綠蘿呢?”
而後像是沒事人一樣,兀自吩咐著:“讓她去給我沏杯茶。”
屋內,伺候的奴才,頓時嘩啦啦跪下了一大片。
沒有人敢吭聲。
冷寂得幾乎連呼吸都有些困難。
“說話啊!”
清和突然摔碎了手頭的杯子,聲音大到震耳欲聾。
“都啞巴了不成?!”
還是杏兒,頭夠鐵。
頂著莫大的壓力,小聲開口:“福晉節哀,綠蘿姐姐想必也不願意您過於悲痛,而導致傷了身子的。”
清和像是迷路的孩子。
滿目頹然地往後退了一步。
她突然覺得渾身無力。
明明已經是陽春三月,卻還冷得發抖。
“……人在哪兒?”
好半晌,清和才啞著嗓子,出聲問道。
杏兒聽罷,猶豫了一下,才回道:“已經,送出府了。”
這是規矩。
死人是很晦氣的。
絕不可以在王府裏停留太久。
否則讓主子撞見了,那可就得再往裏搭進去幾條命了。
沒必要。
為了一個已經死了的人。
“抬到哪兒去了?”
清和不自覺攥緊了手,她竟然連綠蘿最後一麵,都沒有見上。
杏兒不敢直說,而是選擇了用迂回的方式,從懷裏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來。
雙手舉過頭頂,低聲道:“這是綠蘿姐姐臨死之前,留下的絕筆信。”
清和本來有些渙散的眼神,一下子變得有光亮起來。
她直勾勾盯著杏兒手裏的那張紙。
好一會兒,才艱澀表示:“呈上來。”
杏兒都不敢站起來,直接膝蓋行到福晉麵前,把紙放在了福晉伸手就能夠到的地方。
清和深呼吸了好幾下,終於鼓足勇氣,拿起那封絕筆信。
等一個字一個字地看完,洶湧的怒火一下子噴湧而出,燃燒著她僅剩的理智。
如果不是還有一絲理智,維持著她的行為。
她恐怕早就忍不住,跑到十四貝子府上去為綠蘿討公道了。
完顏氏!
嗬——
好樣的!
撒野撒到她們雍親王府裏來了。
竟然還逼死了她的貼身丫鬟!
這個仇,她烏拉那拉清和,記下了!
“咳咳咳!”
她突然覺得嗓子莫名有些癢意,讓她忍不住咳嗽起來。
杏兒有眼色得很,立馬起身斟了一杯熱茶,遞到了福晉身邊。
清和沉著臉接過,顧不得一直注重的規矩,徑直一飲而盡。
“從今天起,你就來我身邊伺候,”她直接做了決定,“名字就叫‘綠蘿’吧。”
杏兒連忙跪下,一臉感激道:“多謝福晉賜名,奴婢定當盡心竭力,絕不辜負福晉的提拔。”
清和對這些表忠心的話,毫不在意。
她揮揮手,示意其他人都下去。
唯獨把改名為綠蘿的杏兒留了下來。
“我聽說,”清和探究的目光,直直看向了綠蘿,“當時完顏氏登門拜訪的時候,你也在場啊?”
綠蘿不卑不亢地回道:“奴婢在。”
清和忽然笑了笑,讓人心裏忍不住發毛:“很好。”
“那接下來,跟我說說,當時都發生了什麽吧。”
念安那邊,得知正院有個婢女身亡的消息時,已經是兩天後了。
而那個時候,她又正被策馬狂奔趕回來的胤禛,占據了全部心神。
“爺,你回來了!”
看著風塵仆仆,臉色看上去很差的胤禛,念安的眼淚差一點掉下來。
她做事一向不喜歡往回看。
可是這次難得有些後悔。
或許,自己應該想一個更加萬全的辦法,不至於讓胤禛趕路趕的這麽辛苦。
“快,”念安連忙牽著胤禛的手,把人往屋裏帶,“先進去歇會兒。”
又著急忙慌地吩咐著春秋:“快去把我讓一直燉的黨參老母雞湯端過來。”
而她們不知道的是,這消息就跟插了翅膀的鴿子似的,也已經傳到行宮了。
原本就已經收拾好行囊,準備返回紫禁城的胤禛,在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是忍不住滿臉的震驚。
緊接著,他立馬就換上了一副擔憂的神情。
隻思忖了幾秒鍾的時間,就扔下手裏的東西,大步流星地往康熙的住處走去。
卻在半路上,與胤禟不期而遇。
兩個人差點撞了個滿懷。
還是胤禛眼疾手快,提前躲避了一下,才避免了自己傷上加傷的後果。
胤禟猛地停下來,差點摔倒,剛想破口大罵“哪個不長眼的”。
等他穩住身體,一抬頭,就看見了他的救命恩人。
他默默把那罵人的話咽了回去,換上一副笑臉:“四哥?你怎麽在這裏?”
接著都不等人回答,就自顧自地嘚吧個不停。
“我說四哥啊,你不好好待在房間裏養傷,出來做什麽?”
苦口婆心的樣子,看上去是挺關心人的。
可是每次說出來的話都適得其反。
“還有你這小身板,萬一再被我撞一下,那可就……”
還沒說完,胤禟就意識到了不對勁兒。
怎麽感覺渾身冷颼颼的?
於是訕訕地閉上了嘴。
果不其然,胤禛的臉一下子就黑了。
他從牙縫裏擠出來兩個字:“讓開!”
胤禟第一次這麽識趣,連忙側開身子,甚至伸出胳膊,做出“請”的姿勢來。
胤禛目不斜視地走了過去。
臉上看不出來什麽。
心裏卻忍不住暗罵一聲“晦氣”!
怎麽哪兒都有老九這個氣死不償命的。
一句話就能氣得人心口疼。
“兒臣胤禛,求見……”
胤禛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梁九功滿麵笑容的給接過去了。
“王爺快請進,”他難得態度這麽好,著實讓人有些受寵若驚,“萬歲爺正等著您呢。”
不過胤禛也沒有覺得榮幸。
一如既往地道了謝:“多謝梁總管了。”
梁九功深知這位雍親王的性子。
哪怕對方冷著個臉。
他也不覺得對方是看不起自己。
誰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雍親王,對誰都是這副樣子。
相反,能得到王爺一句謝,已經足夠讓人心裏舒坦了。
屋裏竟然拉上了簾子,看上去有些昏暗,康熙就坐在陰影裏,看不清楚表情。
“老四啊,”他的聲音裏有股說不出來的疲憊感 “你來啦。”
接著又用下巴點了點:“坐吧。”
胤禛順勢坐在了一個離得有些遠的椅子上,微微低著頭,目光落在虛無處。
看上去有些魂不守舍的。
“那個消息,你也聽說了?”
康熙突然出聲,整個空蕩蕩的屋子裏都回響著這聲音。
胤禛好半天,才輕輕“嗯”了一聲。
而後眨了一下眼睛,徑直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皇阿瑪,兒臣請求早日回京。”
“最好——”他抿了抿唇,“最好今日就能出發。”
康熙輕歎了一口氣。
兒子是血脈骨肉,自然是很重要。
但是為他生兒育女的女人,也多少在他心裏占點分量。
康熙也沒有那麽無情。
尤其是年紀大了以後,就愈發的念起舊情來。
德妃在後宮裏,雖然算不上什麽絕頂出色的存在。
但是她的溫柔小意,也是獨一份的。
尤其是,對方為自己生養了好幾個孩子。
“去吧,”康熙應允了,又僵硬地關心了一句,“路上小心點,照顧好自己。”
這般來自屬於父親的關懷,胤禛幾乎從來沒有感受過。
他聽了之後,略微有些不適應。
甚至私心裏覺得,這種關心,不要也罷。
康熙其實也不是十分在乎自己這個兒子身上的傷的。
否則也不會還沒等人養好身體,就趕著人回京去。
大部分原因,是他有些許愧疚。
自己,是絕不能丟下手頭這攤子事不管不顧,趕回去的。
就算是帝王,也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得已。
所以,如果德妃真的不大好了……
康熙閉了閉眼,複又睜開。
“把老太醫帶回去吧。”
他做了決定,“不過他年事已高,朕會派人護送他。”
“你先行一步。”
胤禛張口就要拒絕。
院正的醫術是眾人公認的好。
他把老太醫帶了回去,萬一皇阿瑪出了什麽事……
卻被康熙抬手給製止了。
“行了,”他近來愈發的獨斷專行,“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
“你回去之後趕緊收拾行囊,即刻啟程,”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不得延誤。”
“兒臣,”胤禛起身抱拳,“遵旨!”
正院。
“你在說什麽胡話?”
清和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竟然聽見小太監稟報,說什麽“綠蘿姐姐,死了”這樣的話。
真把自己這個福晉,當成泥捏的了嗎?
用這樣的事情來糊弄自己。
要知道,泥人尚且有三分脾氣呢!
“來人呐,”清和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小太監,心情惡劣到了極點,“把他這個滿口謊話的給本福晉拖下去,狠狠打上幾大板!”
她神情都有些猙獰了。
“讓他長長記性!”
很快,就有人來拖著還跪在地上的小太監,如同拖一條死狗一般,半點也不把他當成人看。
小太監哭到涕泗橫流,嘴裏還不斷求饒著:“奴才絕不敢欺騙福晉啊,求您饒了奴才一命。”
“堵住他的嘴。”
清和沒發現,自己說話的聲音都在顫抖著。
“綠蘿呢?”
而後像是沒事人一樣,兀自吩咐著:“讓她去給我沏杯茶。”
屋內,伺候的奴才,頓時嘩啦啦跪下了一大片。
沒有人敢吭聲。
冷寂得幾乎連呼吸都有些困難。
“說話啊!”
清和突然摔碎了手頭的杯子,聲音大到震耳欲聾。
“都啞巴了不成?!”
還是杏兒,頭夠鐵。
頂著莫大的壓力,小聲開口:“福晉節哀,綠蘿姐姐想必也不願意您過於悲痛,而導致傷了身子的。”
清和像是迷路的孩子。
滿目頹然地往後退了一步。
她突然覺得渾身無力。
明明已經是陽春三月,卻還冷得發抖。
“……人在哪兒?”
好半晌,清和才啞著嗓子,出聲問道。
杏兒聽罷,猶豫了一下,才回道:“已經,送出府了。”
這是規矩。
死人是很晦氣的。
絕不可以在王府裏停留太久。
否則讓主子撞見了,那可就得再往裏搭進去幾條命了。
沒必要。
為了一個已經死了的人。
“抬到哪兒去了?”
清和不自覺攥緊了手,她竟然連綠蘿最後一麵,都沒有見上。
杏兒不敢直說,而是選擇了用迂回的方式,從懷裏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來。
雙手舉過頭頂,低聲道:“這是綠蘿姐姐臨死之前,留下的絕筆信。”
清和本來有些渙散的眼神,一下子變得有光亮起來。
她直勾勾盯著杏兒手裏的那張紙。
好一會兒,才艱澀表示:“呈上來。”
杏兒都不敢站起來,直接膝蓋行到福晉麵前,把紙放在了福晉伸手就能夠到的地方。
清和深呼吸了好幾下,終於鼓足勇氣,拿起那封絕筆信。
等一個字一個字地看完,洶湧的怒火一下子噴湧而出,燃燒著她僅剩的理智。
如果不是還有一絲理智,維持著她的行為。
她恐怕早就忍不住,跑到十四貝子府上去為綠蘿討公道了。
完顏氏!
嗬——
好樣的!
撒野撒到她們雍親王府裏來了。
竟然還逼死了她的貼身丫鬟!
這個仇,她烏拉那拉清和,記下了!
“咳咳咳!”
她突然覺得嗓子莫名有些癢意,讓她忍不住咳嗽起來。
杏兒有眼色得很,立馬起身斟了一杯熱茶,遞到了福晉身邊。
清和沉著臉接過,顧不得一直注重的規矩,徑直一飲而盡。
“從今天起,你就來我身邊伺候,”她直接做了決定,“名字就叫‘綠蘿’吧。”
杏兒連忙跪下,一臉感激道:“多謝福晉賜名,奴婢定當盡心竭力,絕不辜負福晉的提拔。”
清和對這些表忠心的話,毫不在意。
她揮揮手,示意其他人都下去。
唯獨把改名為綠蘿的杏兒留了下來。
“我聽說,”清和探究的目光,直直看向了綠蘿,“當時完顏氏登門拜訪的時候,你也在場啊?”
綠蘿不卑不亢地回道:“奴婢在。”
清和忽然笑了笑,讓人心裏忍不住發毛:“很好。”
“那接下來,跟我說說,當時都發生了什麽吧。”
念安那邊,得知正院有個婢女身亡的消息時,已經是兩天後了。
而那個時候,她又正被策馬狂奔趕回來的胤禛,占據了全部心神。
“爺,你回來了!”
看著風塵仆仆,臉色看上去很差的胤禛,念安的眼淚差一點掉下來。
她做事一向不喜歡往回看。
可是這次難得有些後悔。
或許,自己應該想一個更加萬全的辦法,不至於讓胤禛趕路趕的這麽辛苦。
“快,”念安連忙牽著胤禛的手,把人往屋裏帶,“先進去歇會兒。”
又著急忙慌地吩咐著春秋:“快去把我讓一直燉的黨參老母雞湯端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