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明宗聞言,見他神色嚴肅,心中也不禁一凜,”不知是何要事,竟讓外祖父如此慎重?”
成國公上前一步,語氣凝重:“殿下,此事事關重大,老臣不得不謹慎,是……是關於清河郡王的事。”
“清河郡王?!”裴明宗驚呼出聲,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即便是毫不掩飾的厭惡之色。
“他怎麽了?難不成已然身死?”他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仿佛巴不得聽到這個消息。
想當年,宸妃盛寵一時,連帶著清河郡王與清平郡王也跟著耀武揚威,沒少憑借父皇的寵愛對他暗中使絆。
後來,宸妃暴斃而亡,那兩個廢物沒幾年被父皇打發至黔地,他可是為此高興了許久。
如今,怎的又提及這個廢物了?
成國公搖了搖頭,臉色愈發凝重:“殿下,老臣得到密報,黃文俊……實則是清河郡王的人!”
“什麽?!”裴明宗聞言,大驚失色,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個被父皇貶謫到黔地的廢物,竟然還敢興風作浪?
“外祖父,你……你所言當真?!”
成國公點了點頭:“千真萬確,老臣已然查證詳實,證據確鑿無疑。”
裴明宗聞言,忽然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寒光:“秦王,用黃文俊來算計孤!哼,他也不想想,如今看來他自己又何嚐不是被清河郡王算計了?!”
“殿下,如今看來,這燕王府背後諸事皆離不開清河郡王的影子。”
成國公語氣沉重,“清河郡王分明是利用黃側妃挑起東宮、燕王府還有秦王府爭鬥,自己卻躲在幕後坐收漁翁之利!”
“好一個坐收漁翁之利!”裴明宗聞言,怒火中燒,一掌拍在桌案上,發出一聲巨響。
他咬牙切齒,一字一句道:“他想得美!孤現在第一個,便要讓他墜入地獄!”
“殿下,如今這般,便萬不可中了清河郡王奸計,同燕王府撕破臉。”成國公勸道。
他雖心中惱火那曾程的不識抬舉,亦暗恨燕王的不近人情,然而此刻,還是需需先查查清河郡王。
宸妃出身潁川元氏,元氏這些年雖在陛下打壓下淡出朝堂,但百年世家並非浪得虛名,朝中姻親故舊眾多。
倘若清河郡王真得了元氏相助,那將來必成心頭大患。
裴明宗麵色陰沉如水,沉默良久,才從牙縫中擠出一句:“這次便便宜那曾程,先留他一條狗命!”
“殿下英明。”成國公趕忙應道。
秦王府內,裴明瑞負手立於窗前,窗外月色如水,映照著他俊美卻陰沉的側臉。
“殿下,消息已經確認無誤,黃文俊真正的主子確為清河郡王。”張賢匆匆步入書房,語氣中難掩凝重。
裴明瑞猛地轉身,劍眉緊鎖,眼中寒光凜冽:“好一個黃文俊!這個消息,太子知道了嗎?”
“回殿下,太子應當也已得知。我們的人在調查之時,成國公的人也在追查此事。”張賢回道。
“哼,清河郡王,他倒是好大的膽子,竟敢躲在暗處興風作浪!”裴明瑞咬牙切齒道,“當年之事,本王還沒來得及與他清算,他倒是先跳出來了!”
他曾沒少被清河郡王和清平郡王這兩個仗著宸妃寵愛而囂張跋扈的弟弟欺負。
這二人當年連太子都不放在眼裏,更何況是他。
後來宸妃暴斃,二人被父皇冷落。再這之後這二人被貶黜到黔地,他才算出了口惡氣,這些年心裏方才好受一些。
若不是父皇盯著,不然他或太子早就將這兩人置於死地了。
如今,這清河郡王居然不安分地龜縮在黔地,還敢在暗中興風作浪,真當他是泥人任人拿捏不成?!
“殿下,清河郡王躲在暗處,用心險惡,不得不防啊!”張賢憂心忡忡地道。
裴明瑞冷笑一聲:“他以為躲在暗處,本王就奈何不了他了嗎?如今正好,當年之事,本王要讓他百倍奉還!”
“去,給本王查!將那黃文俊這些年所行之事,事無巨細,全部查個清楚明白!尤其是他與清河郡王之間的勾當,本王要確鑿的證據!”他眼中閃過一道寒光,語氣森冷。
“是,殿下。”張賢應下,但緊接著道,“殿下,屬下有一事不明。”
“說。”裴明瑞不耐煩地揮了揮手,他現在滿腦子都是如何弄死清河郡王,沒心思理會其他。
“清河郡王怕是早已在暗中布局,那他在京中,定還埋下了其他的暗棋。”張賢語氣凝重,眼中滿是擔憂。
裴明瑞聞言,眉頭一挑,眼中閃過一絲深思,張賢的話,的確提醒了他。
“無妨,此事,你無需擔憂。”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想辦法提醒太子一二,他定會很樂意去揪出京中清河郡王的人。”
太子當年也沒少受那兩人的氣,更何況當年清河郡王還曾威脅裴明宗的太子寶座。
太子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的。
“是,殿下,屬下明白。”張賢領命而去。
燕王府在京城安插的探子,將他們所查到的黃文俊與清河郡王的底細,一點點巧妙地透給了秦王和太子的人。
秦王和太子的人順著線索細細挖下去,倒是挖出不少東西。
秦王府書房內,裴明瑞展開密信,其上所載,乃是燕王府密探搜集而來的黃文俊與清河郡王交往的證據,以及清河郡王在京城所安插之人的詳情。
“清河郡王,裴明辰這個廢物,野心倒是不小!”裴明瑞將密信擲於桌上,眼中寒光閃爍。
這些年父皇的打壓,居然沒將這個廢物的野心打散。
與此同時,東宮書房內,太子裴明宗看著手中的密信,臉色亦是陰沉得可怕。
“好一個清河郡王,好一個元氏,竟敢在孤眼皮子底下興風作浪!在京城埋了這麽多釘子。”
翌日,天還未亮,太極宮便已開始蘇醒。
巍峨的宮牆在晨曦中漸漸清晰,朱紅的宮門緩緩打開,百官魚貫而入,準備開始新的一天的朝會。
大殿上,景熙帝高坐龍椅,目光威嚴地掃視著下方。
裴明瑞落後裴明宗一步站立,兩人麵上都帶著得體的笑容,但眼神卻暗藏鋒芒。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尖銳的太監聲劃破大殿的寧靜。
恰在此時,一位禦史出列,高聲奏道:“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近日突發九河淩汛,河堤決堤,致使沿岸百姓受災,苦不堪言,還請陛下早做決斷,派遣欽差前往賑災!”
景熙帝聞言,眉頭微微皺起。
這九河淩汛年年都有,年年都要撥款賑災,卻年年都治標不治本,著實令人頭疼。
“眾卿可有合適人選?”熙帝沉聲問道,目光掃過下方群臣。
景熙帝此言一出,不少人心中暗自思忖。
這九河淩汛之事水深著。雲陝總督範昂的女兒如今正是東宮得寵的側妃。
“不知太子可有合適的人選?”景熙帝望向太子。
“兒臣以為,戶部侍郎黃文俊,行事周全,可堪此任。”裴明宗不假思索地答道。
黃文俊?
景熙帝心中一動,他看向裴明瑞,卻見他神色如常,仿佛對太子的提議並無異議。
“秦王以為如何?”景熙帝淡淡問道。
“兒臣附議。”裴明瑞躬身答道。
景熙帝沉吟片刻,終於點了點頭,“既如此,便命黃文俊為欽差,即刻啟程,前往雲陝之地賑災,務必妥善安置災民,不得有誤!”
“臣領旨!”黃文俊心中咯噔一下,連忙出列接旨,心中卻湧起一陣莫名的不安。
散朝後,黃文俊匆匆回到府中,心中忐忑難安。
他總覺得今日這賑災的差事來得太過蹊蹺。
雲陝總督範昂乃是太子的人,如今太子舉薦他去賑災,秦王卻毫無異議,這其中究竟有什麽玄機?
思來想去,黃文俊決定向秦王府遞個消息,探探口風。
夜幕降臨,一封密信被悄悄送進了秦王府。
書房內,裴明瑞展開密信,細細讀了一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這個黃文俊,倒是警覺。”裴明瑞將密信揉成一團,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告訴他,此事本王早有計較,讓他盡管去做,讓他不必驚慌。”
“是,殿下。”張賢領命應下。
不多時,黃文俊便收到了秦王府的回信,信中言明此事秦王早有謀劃,眼下因黃側妃一事,太子和成國公不會對他下手。、
畢竟眼下若是黃文俊在雲陝出了事,世人第一時間便會疑心成國公府。
因此,如今此乃天賜良機,他趁機徹查雲陝總督範昂。
若是能拉下範昂,便可重創太子。
黃文俊看完信,心中雖然仍有疑慮,但也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他當即提筆寫就一封密信,交於心腹,命其將信送往清河郡王在京中的探子,再由他們盡快送回黔地。
燕王府前殿書房內。
“殿下,曾典簿傳回消息,他已攜八顆靈犀九轉丹離京。”王升快步走進書房,躬身稟報道。
裴明緒聞言,放下手中的文書,不禁笑道:“好!他果然沒有辜負本王的期望!”
有了這八顆靈犀九轉丹,月兒和孩子便有了保障。
他深吸一口氣,壓抑著內心的激動,對王升吩咐道:“你親自前去接應曾程,無論如何,定要將靈犀九轉丹毫發無損地平安帶回!”
“是!”王升領命而去。
成國公上前一步,語氣凝重:“殿下,此事事關重大,老臣不得不謹慎,是……是關於清河郡王的事。”
“清河郡王?!”裴明宗驚呼出聲,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即便是毫不掩飾的厭惡之色。
“他怎麽了?難不成已然身死?”他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仿佛巴不得聽到這個消息。
想當年,宸妃盛寵一時,連帶著清河郡王與清平郡王也跟著耀武揚威,沒少憑借父皇的寵愛對他暗中使絆。
後來,宸妃暴斃而亡,那兩個廢物沒幾年被父皇打發至黔地,他可是為此高興了許久。
如今,怎的又提及這個廢物了?
成國公搖了搖頭,臉色愈發凝重:“殿下,老臣得到密報,黃文俊……實則是清河郡王的人!”
“什麽?!”裴明宗聞言,大驚失色,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個被父皇貶謫到黔地的廢物,竟然還敢興風作浪?
“外祖父,你……你所言當真?!”
成國公點了點頭:“千真萬確,老臣已然查證詳實,證據確鑿無疑。”
裴明宗聞言,忽然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寒光:“秦王,用黃文俊來算計孤!哼,他也不想想,如今看來他自己又何嚐不是被清河郡王算計了?!”
“殿下,如今看來,這燕王府背後諸事皆離不開清河郡王的影子。”
成國公語氣沉重,“清河郡王分明是利用黃側妃挑起東宮、燕王府還有秦王府爭鬥,自己卻躲在幕後坐收漁翁之利!”
“好一個坐收漁翁之利!”裴明宗聞言,怒火中燒,一掌拍在桌案上,發出一聲巨響。
他咬牙切齒,一字一句道:“他想得美!孤現在第一個,便要讓他墜入地獄!”
“殿下,如今這般,便萬不可中了清河郡王奸計,同燕王府撕破臉。”成國公勸道。
他雖心中惱火那曾程的不識抬舉,亦暗恨燕王的不近人情,然而此刻,還是需需先查查清河郡王。
宸妃出身潁川元氏,元氏這些年雖在陛下打壓下淡出朝堂,但百年世家並非浪得虛名,朝中姻親故舊眾多。
倘若清河郡王真得了元氏相助,那將來必成心頭大患。
裴明宗麵色陰沉如水,沉默良久,才從牙縫中擠出一句:“這次便便宜那曾程,先留他一條狗命!”
“殿下英明。”成國公趕忙應道。
秦王府內,裴明瑞負手立於窗前,窗外月色如水,映照著他俊美卻陰沉的側臉。
“殿下,消息已經確認無誤,黃文俊真正的主子確為清河郡王。”張賢匆匆步入書房,語氣中難掩凝重。
裴明瑞猛地轉身,劍眉緊鎖,眼中寒光凜冽:“好一個黃文俊!這個消息,太子知道了嗎?”
“回殿下,太子應當也已得知。我們的人在調查之時,成國公的人也在追查此事。”張賢回道。
“哼,清河郡王,他倒是好大的膽子,竟敢躲在暗處興風作浪!”裴明瑞咬牙切齒道,“當年之事,本王還沒來得及與他清算,他倒是先跳出來了!”
他曾沒少被清河郡王和清平郡王這兩個仗著宸妃寵愛而囂張跋扈的弟弟欺負。
這二人當年連太子都不放在眼裏,更何況是他。
後來宸妃暴斃,二人被父皇冷落。再這之後這二人被貶黜到黔地,他才算出了口惡氣,這些年心裏方才好受一些。
若不是父皇盯著,不然他或太子早就將這兩人置於死地了。
如今,這清河郡王居然不安分地龜縮在黔地,還敢在暗中興風作浪,真當他是泥人任人拿捏不成?!
“殿下,清河郡王躲在暗處,用心險惡,不得不防啊!”張賢憂心忡忡地道。
裴明瑞冷笑一聲:“他以為躲在暗處,本王就奈何不了他了嗎?如今正好,當年之事,本王要讓他百倍奉還!”
“去,給本王查!將那黃文俊這些年所行之事,事無巨細,全部查個清楚明白!尤其是他與清河郡王之間的勾當,本王要確鑿的證據!”他眼中閃過一道寒光,語氣森冷。
“是,殿下。”張賢應下,但緊接著道,“殿下,屬下有一事不明。”
“說。”裴明瑞不耐煩地揮了揮手,他現在滿腦子都是如何弄死清河郡王,沒心思理會其他。
“清河郡王怕是早已在暗中布局,那他在京中,定還埋下了其他的暗棋。”張賢語氣凝重,眼中滿是擔憂。
裴明瑞聞言,眉頭一挑,眼中閃過一絲深思,張賢的話,的確提醒了他。
“無妨,此事,你無需擔憂。”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想辦法提醒太子一二,他定會很樂意去揪出京中清河郡王的人。”
太子當年也沒少受那兩人的氣,更何況當年清河郡王還曾威脅裴明宗的太子寶座。
太子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的。
“是,殿下,屬下明白。”張賢領命而去。
燕王府在京城安插的探子,將他們所查到的黃文俊與清河郡王的底細,一點點巧妙地透給了秦王和太子的人。
秦王和太子的人順著線索細細挖下去,倒是挖出不少東西。
秦王府書房內,裴明瑞展開密信,其上所載,乃是燕王府密探搜集而來的黃文俊與清河郡王交往的證據,以及清河郡王在京城所安插之人的詳情。
“清河郡王,裴明辰這個廢物,野心倒是不小!”裴明瑞將密信擲於桌上,眼中寒光閃爍。
這些年父皇的打壓,居然沒將這個廢物的野心打散。
與此同時,東宮書房內,太子裴明宗看著手中的密信,臉色亦是陰沉得可怕。
“好一個清河郡王,好一個元氏,竟敢在孤眼皮子底下興風作浪!在京城埋了這麽多釘子。”
翌日,天還未亮,太極宮便已開始蘇醒。
巍峨的宮牆在晨曦中漸漸清晰,朱紅的宮門緩緩打開,百官魚貫而入,準備開始新的一天的朝會。
大殿上,景熙帝高坐龍椅,目光威嚴地掃視著下方。
裴明瑞落後裴明宗一步站立,兩人麵上都帶著得體的笑容,但眼神卻暗藏鋒芒。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尖銳的太監聲劃破大殿的寧靜。
恰在此時,一位禦史出列,高聲奏道:“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近日突發九河淩汛,河堤決堤,致使沿岸百姓受災,苦不堪言,還請陛下早做決斷,派遣欽差前往賑災!”
景熙帝聞言,眉頭微微皺起。
這九河淩汛年年都有,年年都要撥款賑災,卻年年都治標不治本,著實令人頭疼。
“眾卿可有合適人選?”熙帝沉聲問道,目光掃過下方群臣。
景熙帝此言一出,不少人心中暗自思忖。
這九河淩汛之事水深著。雲陝總督範昂的女兒如今正是東宮得寵的側妃。
“不知太子可有合適的人選?”景熙帝望向太子。
“兒臣以為,戶部侍郎黃文俊,行事周全,可堪此任。”裴明宗不假思索地答道。
黃文俊?
景熙帝心中一動,他看向裴明瑞,卻見他神色如常,仿佛對太子的提議並無異議。
“秦王以為如何?”景熙帝淡淡問道。
“兒臣附議。”裴明瑞躬身答道。
景熙帝沉吟片刻,終於點了點頭,“既如此,便命黃文俊為欽差,即刻啟程,前往雲陝之地賑災,務必妥善安置災民,不得有誤!”
“臣領旨!”黃文俊心中咯噔一下,連忙出列接旨,心中卻湧起一陣莫名的不安。
散朝後,黃文俊匆匆回到府中,心中忐忑難安。
他總覺得今日這賑災的差事來得太過蹊蹺。
雲陝總督範昂乃是太子的人,如今太子舉薦他去賑災,秦王卻毫無異議,這其中究竟有什麽玄機?
思來想去,黃文俊決定向秦王府遞個消息,探探口風。
夜幕降臨,一封密信被悄悄送進了秦王府。
書房內,裴明瑞展開密信,細細讀了一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這個黃文俊,倒是警覺。”裴明瑞將密信揉成一團,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告訴他,此事本王早有計較,讓他盡管去做,讓他不必驚慌。”
“是,殿下。”張賢領命應下。
不多時,黃文俊便收到了秦王府的回信,信中言明此事秦王早有謀劃,眼下因黃側妃一事,太子和成國公不會對他下手。、
畢竟眼下若是黃文俊在雲陝出了事,世人第一時間便會疑心成國公府。
因此,如今此乃天賜良機,他趁機徹查雲陝總督範昂。
若是能拉下範昂,便可重創太子。
黃文俊看完信,心中雖然仍有疑慮,但也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他當即提筆寫就一封密信,交於心腹,命其將信送往清河郡王在京中的探子,再由他們盡快送回黔地。
燕王府前殿書房內。
“殿下,曾典簿傳回消息,他已攜八顆靈犀九轉丹離京。”王升快步走進書房,躬身稟報道。
裴明緒聞言,放下手中的文書,不禁笑道:“好!他果然沒有辜負本王的期望!”
有了這八顆靈犀九轉丹,月兒和孩子便有了保障。
他深吸一口氣,壓抑著內心的激動,對王升吩咐道:“你親自前去接應曾程,無論如何,定要將靈犀九轉丹毫發無損地平安帶回!”
“是!”王升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