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皇後進來請安,她隻斟酌了一會兒,便跪到地上提起昨晚所見。
“皇上,臣妾聽景仁宮娘娘和青格格所說,是太後給了青櫻毒藥,讓她在二人中選一個活著。”
皇後說完,後背已經出了汗,她想了一晚上才想明白,皇上這個渣渣龍,皇上就是故意讓她看到青櫻毒殺景仁宮的場麵,讓她出來作證的。
尼瑪,找別人不行嗎,為啥所有的壞事都讓她做。讓她針對青櫻然後自己美美藏身,渣男。
皇後的話在朝臣心中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正好此時仵作進來回話,說景仁宮皇後的確是中毒而亡。
此時朝臣已經相信了是太後動的手腳,齊齊磕頭讓皇上給個說法。
太後一看急了,“皇上,哀家是你的母親!是大清的太後,誰也不能處置哀家。”
皇帝失望的看著太後,“朕生母是李金桂,嫡母是烏拉那拉氏,從小養在圓明園,十五歲才記在您名下,也隻是記在名下。按理說朕隻封您個皇貴太妃即可,可朕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封您為太後。您還不知足,還殺了朕的嫡母。嫡母無論和皇阿瑪之間有什麽不快,但對兒臣是最好的,心疼兒臣熬夜讀書還給兒臣送過綠豆湯,如今就這麽去了,嗚嗚嗚。”
當著太後的麵,弘曆和朝臣商議後,將太後貶為了太嬪,正好慈寧宮還沒修完,就讓她跟老太妃一起過去吧。
朝臣又將矛頭對向如懿,張廷玉問她為什麽不說出真相。
如懿給朝臣們表演了呆萌純真,“臣妾,臣妾隻是不想皇上和太後再生事端,才如此說。”
張廷玉恨鐵不成鋼的看著如懿,“娘娘,這麽多朝臣都在,就連皇上也為您說話,您不僅替殺人凶手瞞著,還親自送去了毒藥,您腦子裏到底裝的是什麽?”
如懿看向皇帝,希望他能替自己說句公道話。
弘曆失望的搖頭,“如懿,朕事事為你謀算,不惜得罪身邊人,你卻毒殺姑母,認賊作母,你太讓朕失望。”
如懿雙眼含淚,“臣妾百口莫辯。”
弘曆一拍桌子,“你覺得百口莫辯,朕何嚐不是覺得百思不得其解,你今日能為了權勢毒殺一心為你的姑母,明日是不是就能毒殺朕?”
如懿搖了搖頭,淡淡的說,“臣妾絕無此心。”
弘曆轉過身不看她,“這麽多年,朕對你情真意切,想許你高位,不曾想你竟是這種心腸,朕的眼前人已非彼時人,兩兩相望,唯餘失望。”
在青櫻的哭喊中,弘曆將她禁足在景仁宮給她姑母守孝吧。
又過了段時間,弘曆讓人將海蘭也從潛邸接了回來,本來海蘭還擔心如懿會欺負她。
不曾想幾日後,皇上定下二人位份,海蘭封為了常在,如懿封為了答應。
弘曆為給海蘭增添臭罵,這幾日招了她去禦前伺候筆墨,在外人看來算是得寵了。
這回穩穩壓了如懿一頭的海蘭徹底揚眉吐氣,因著如懿被禁足冷待,不受內務府待見,她可算有了磋磨她的機會。
海蘭先是讓如懿日日給她請安,又誣陷她偷盜將她罰跪在外頭幾個時辰,還不許她吃喝,如懿再次過上了水深火熱的生活。
弘曆這邊出了熱孝,又開始了寵幸妃嬪的生活。
一日他招了南府的樂伎過來彈曲兒,從裏頭見到了個眼熟的人,眾人裏頭就她彈琵琶還不老實,得意的笑著,十分自信能被皇上看中。
皇帝來了興致,讓張明請慧妃來聽。
高曦月來了後,被弘曆拉到身邊坐著欣賞。
聽到錯音時,弘曆叫了停,“有個音錯了,是誰啊?”
白蕊姬妖妖嬈嬈的站起來,“是奴婢,奴婢擔心曲藝不純,所以分心彈錯,隻是若非精通琵琶之人,也未必能聽出。皇上訓斥,臣妾心悅誠服,甘願領罰。”
說著要領罰,可白蕊姬笑意不減,勾引意味兒十足。
弘曆笑了,問她是否是在讚許自己耳力過人。
白蕊姬道,“曲有誤,周郎顧。皇上心胸勝過周郎,定能寬恕奴婢誤彈琵琶之罪。”
她聲音輕柔,語氣裏帶著撒嬌的意味,且所有樂伎中,唯有她畫著濃妝。
慧妃看出白蕊姬有意勾引,十分不悅,當她是死人嗎?她指著白蕊姬的琵琶,“如今南府裏樂姬也用了鑲了象牙的鳳頸琵琶嗎?”
“奴婢技藝不佳,恐誤了皇上傾聽,隻好挑選了最好的琵琶。”
慧妃拿來琵琶彈了一曲,皇上誇獎了她一頓,又賞賜了慧妃。
另一頭的白蕊姬不屑的看著慧妃,將皇上看做了掌中之物,想必過兩日皇帝就要將她封為妃嬪了。
皇帝看向白蕊姬,問了她名字後,囁嚅著這兩個字,“你雖是樂伎,可又不是青樓的姑娘,這名字太輕浮了些,朕給你換一個吧。”
雖被皇上說名字輕浮,但被賜名也是好事。
弘曆想了想,“曲有誤,周郎顧,朕就賜你名為白周郎吧,還好記。”
白蕊姬一愣,這算是個什麽名字,皇上在開玩笑嗎?
又聽皇上說當樂伎太委屈她了,以後不用回南府,就在後宮待著吧。
白蕊姬心下一喜,皇上這是要封她為妃嬪的意思吧,看著慧妃麵色難看,白蕊姬得意極了。
她就知道皇上定會喜歡她的。
皇上看向高曦月,“曦月最擅長琵琶,以後就讓白周郎到你宮裏,做個三等宮女吧。”
“皇上,臣妾聽景仁宮娘娘和青格格所說,是太後給了青櫻毒藥,讓她在二人中選一個活著。”
皇後說完,後背已經出了汗,她想了一晚上才想明白,皇上這個渣渣龍,皇上就是故意讓她看到青櫻毒殺景仁宮的場麵,讓她出來作證的。
尼瑪,找別人不行嗎,為啥所有的壞事都讓她做。讓她針對青櫻然後自己美美藏身,渣男。
皇後的話在朝臣心中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正好此時仵作進來回話,說景仁宮皇後的確是中毒而亡。
此時朝臣已經相信了是太後動的手腳,齊齊磕頭讓皇上給個說法。
太後一看急了,“皇上,哀家是你的母親!是大清的太後,誰也不能處置哀家。”
皇帝失望的看著太後,“朕生母是李金桂,嫡母是烏拉那拉氏,從小養在圓明園,十五歲才記在您名下,也隻是記在名下。按理說朕隻封您個皇貴太妃即可,可朕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封您為太後。您還不知足,還殺了朕的嫡母。嫡母無論和皇阿瑪之間有什麽不快,但對兒臣是最好的,心疼兒臣熬夜讀書還給兒臣送過綠豆湯,如今就這麽去了,嗚嗚嗚。”
當著太後的麵,弘曆和朝臣商議後,將太後貶為了太嬪,正好慈寧宮還沒修完,就讓她跟老太妃一起過去吧。
朝臣又將矛頭對向如懿,張廷玉問她為什麽不說出真相。
如懿給朝臣們表演了呆萌純真,“臣妾,臣妾隻是不想皇上和太後再生事端,才如此說。”
張廷玉恨鐵不成鋼的看著如懿,“娘娘,這麽多朝臣都在,就連皇上也為您說話,您不僅替殺人凶手瞞著,還親自送去了毒藥,您腦子裏到底裝的是什麽?”
如懿看向皇帝,希望他能替自己說句公道話。
弘曆失望的搖頭,“如懿,朕事事為你謀算,不惜得罪身邊人,你卻毒殺姑母,認賊作母,你太讓朕失望。”
如懿雙眼含淚,“臣妾百口莫辯。”
弘曆一拍桌子,“你覺得百口莫辯,朕何嚐不是覺得百思不得其解,你今日能為了權勢毒殺一心為你的姑母,明日是不是就能毒殺朕?”
如懿搖了搖頭,淡淡的說,“臣妾絕無此心。”
弘曆轉過身不看她,“這麽多年,朕對你情真意切,想許你高位,不曾想你竟是這種心腸,朕的眼前人已非彼時人,兩兩相望,唯餘失望。”
在青櫻的哭喊中,弘曆將她禁足在景仁宮給她姑母守孝吧。
又過了段時間,弘曆讓人將海蘭也從潛邸接了回來,本來海蘭還擔心如懿會欺負她。
不曾想幾日後,皇上定下二人位份,海蘭封為了常在,如懿封為了答應。
弘曆為給海蘭增添臭罵,這幾日招了她去禦前伺候筆墨,在外人看來算是得寵了。
這回穩穩壓了如懿一頭的海蘭徹底揚眉吐氣,因著如懿被禁足冷待,不受內務府待見,她可算有了磋磨她的機會。
海蘭先是讓如懿日日給她請安,又誣陷她偷盜將她罰跪在外頭幾個時辰,還不許她吃喝,如懿再次過上了水深火熱的生活。
弘曆這邊出了熱孝,又開始了寵幸妃嬪的生活。
一日他招了南府的樂伎過來彈曲兒,從裏頭見到了個眼熟的人,眾人裏頭就她彈琵琶還不老實,得意的笑著,十分自信能被皇上看中。
皇帝來了興致,讓張明請慧妃來聽。
高曦月來了後,被弘曆拉到身邊坐著欣賞。
聽到錯音時,弘曆叫了停,“有個音錯了,是誰啊?”
白蕊姬妖妖嬈嬈的站起來,“是奴婢,奴婢擔心曲藝不純,所以分心彈錯,隻是若非精通琵琶之人,也未必能聽出。皇上訓斥,臣妾心悅誠服,甘願領罰。”
說著要領罰,可白蕊姬笑意不減,勾引意味兒十足。
弘曆笑了,問她是否是在讚許自己耳力過人。
白蕊姬道,“曲有誤,周郎顧。皇上心胸勝過周郎,定能寬恕奴婢誤彈琵琶之罪。”
她聲音輕柔,語氣裏帶著撒嬌的意味,且所有樂伎中,唯有她畫著濃妝。
慧妃看出白蕊姬有意勾引,十分不悅,當她是死人嗎?她指著白蕊姬的琵琶,“如今南府裏樂姬也用了鑲了象牙的鳳頸琵琶嗎?”
“奴婢技藝不佳,恐誤了皇上傾聽,隻好挑選了最好的琵琶。”
慧妃拿來琵琶彈了一曲,皇上誇獎了她一頓,又賞賜了慧妃。
另一頭的白蕊姬不屑的看著慧妃,將皇上看做了掌中之物,想必過兩日皇帝就要將她封為妃嬪了。
皇帝看向白蕊姬,問了她名字後,囁嚅著這兩個字,“你雖是樂伎,可又不是青樓的姑娘,這名字太輕浮了些,朕給你換一個吧。”
雖被皇上說名字輕浮,但被賜名也是好事。
弘曆想了想,“曲有誤,周郎顧,朕就賜你名為白周郎吧,還好記。”
白蕊姬一愣,這算是個什麽名字,皇上在開玩笑嗎?
又聽皇上說當樂伎太委屈她了,以後不用回南府,就在後宮待著吧。
白蕊姬心下一喜,皇上這是要封她為妃嬪的意思吧,看著慧妃麵色難看,白蕊姬得意極了。
她就知道皇上定會喜歡她的。
皇上看向高曦月,“曦月最擅長琵琶,以後就讓白周郎到你宮裏,做個三等宮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