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應身大士
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 作者:竹筍包子超好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休息了幾天,南音一直在研究宗楚客和終南山。當初李嶠的資料是很詳細,人物來曆生平,蜀山也不算大,加上一點運氣,還算順利就找到了。
可這終南山……南音看著查到的資料,總麵積近五千平方公裏,橫跨數個區縣,而宗楚客的記載則十分簡略,隻知道景龍政變,他追殺李重俊到終南山。這簡直是大海撈針啊,南音一籌莫展。
雨林卻忙著教瓜子各種事情,瓜子現在已經學會了洗碗,當然因為個頭的關係,需要幫它把碗筷收拾進水池,還有洗衣服,瓜子竟然已經學會用洗衣機了。
為此雨林獎勵了無數幹果給瓜子,才短短幾天,南音總覺得瓜子比跟著武老頭的時候胖了三圈兒。
並且還計劃著買一台手機給瓜子,正在挑選,瓜子似乎十分中意粉色的蘋果15plus,可南音教育說要支持國貨,最後挑中了matex5華為折疊屏,鬆鼠用起來也比較方便,隻是這價格嘛……
“哎呀你們做點正事兒吧,明天就飛了,這還一點頭緒也沒有呢,你們是打算跑遍整個終南山嗎?”南音叉著腰站在門口,看著一大一小兩隻癱在床上看劇。
原本雨林說好找線索的,拿了手稿去看,此時手稿成了床墊,瓜子趴在上麵,圓溜溜的小眼睛盯著平板一眨不眨。
“我在看呀,很認真的,喏,你看……”雨林裝模作樣的瞟了兩眼手稿,“咦,瓜子別動!師父師父快來看!”
原本想要挪一下窩兒的瓜子,現在趴著不敢動彈。南音走過去,隻見瓜子一隻爪子指著的地方,是武平一給宗楚客的和詩(見第5章)。
“這怎麽了,不是早就看到了,指的是鍾南山,明天就飛西安了呀。”南音撇嘴道。
“不是不是,師父你看這後半首……似乎也有內容。”雨林認真說道。
這一首詩本是七律,之前從前四句找到了“天都太乙”四字,後四句沒有多加留意,發現原來同樣是遞減藏字,赫然便是“應身大士”四字。
“應身大士……這是什麽意思?聽著好像是什麽佛像之類的。”雨林說道,南音已經打開手機搜索,卻沒有發現什麽,甚至找到的都不是一個連續的詞。但是直覺告訴南音,這一定是重要線索,於是決定等到了終南山,再向當地人打聽打聽。
一路無話,順利來到西安,終南山腳下。因為時間有點晚了,決定先住一晚,明日上山。
問了酒店的服務員,是否知道應身大士,覺得他們會比較了解旅遊景點的情況,卻一個個都搖頭說沒聽說過。最後決定外出逛逛,說不定可以獲得一些線索。
因為是景區裏的酒店,四周不像城市中繁華,又不是旅遊季節,顯得有些寂靜冷清,行人稀少。
兩人正討論要往哪個方向走,卻發現瓜子好像不太對勁,它縮成一團蜷在雨林手裏,渾身發抖,時不時吱吱輕叫兩聲。
“師父,瓜子這是怎麽了,在飛機上還好好的呀!”雨林十分著急。“不會是吃錯東西了吧!”
“我看看……咦,它……好像是在哭?”南音仔細觀察著,小鬆鼠爪子縮著,閉著眼睛,流出大滴大滴的眼淚。
雨林輕輕撫摸著它安慰著,一時也弄不清是發生了什麽事,難道被什麽東西嚇著了?
不遠處傳來音樂聲,宛轉悠揚,明朗清澈,仿佛受到這聲音的安撫,瓜子逐漸平靜下來。尋著琴聲望去,是一位古稀老人,靠在路邊的一棵樹下,閉眼拉著二胡,肩膀上停著一隻白鴿。
兩人不自覺走到他身邊,靜靜的聽著。直到一曲奏畢,仍讓人覺得餘音繞耳,意猶未盡。
“……好熟悉的樣子,似乎在哪兒聽過呢。”雨林輕聲說,南音也隱隱有種熟悉之感,卻始終想不起來在哪裏聽到過。
“小姑娘,竟是知道這首曲子嗎?”老人聞言睜開雙眼,打量著雨林。
“不,好像是沒聽過,”雨林搖搖頭,“隻是感覺這旋律聽著……恰似故鄉的秋水長雲,古道西風。”
“這首曲子叫《彩雲飛》,是我母親家鄉的民歌,姑娘竟能聽出其中意境……咦,這鬆鼠,看著不凡呀,同我這白鴿一樣,頗有靈性。”老人眯起眼睛。
“它呀,確實十分聰明呢,而且剛才它很不舒服的樣子,聽了老爺爺的曲子,現在像是已經好了。”雨林舉起瓜子,此時它已經恢複了許多,一臉認真的看著老人手中的二胡,似乎還沉浸在剛才的曲子裏。
“哈哈……知音難求,想不到竟一下子遇到兩位。”老人笑嗬嗬的說道,伸手摸了摸瓜子的小腦袋,十分慈愛。
“老人家,請問您知道應身大士嗎?”一直沒出聲的南音說道,她一直惦記著此行最主要的目的,雖然不一定能問出,但問問又不吃虧。
“應身大士……觀音應身塔?”老人問了一句。
“那是什麽地方?老人家可否詳細告知。”眼見老人似乎知道些什麽,南音精神一振,雨林也認真起來。
“……嗯,這山上有一座聖壽寺,那年代可遠了,是從……哎想不起來了,總之好早就建起來了,那寺裏頭有一座塔,叫聖壽寺塔,以前還有別的名兒,叫觀音大士應身塔,或者應身大士舍利塔。”老人邊想邊說,似乎回憶起了久遠的事物。
“應身大士舍利塔……不錯!”南音點頭道,忙拿出手機查了查老人所說的聖壽寺。
那是南五台上曆史最悠久,麵積最大的一座寺廟,建於隋朝仁壽年間,而寺中大雄寶殿北側就是這座舍利塔,同樣建於隋朝。
“哇!我們運氣真好,不對,是瓜子找到的線索,瓜子太厲害啦,謝謝您啊老……”雨林湊在南音身邊也看到了記載的資料,剛想起要道謝,卻發現老人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走了。“這老爺爺腿腳可真利索,說走就走了。”
有了方向,就可以開始做準備了。兩人也沒有想太多,回到酒店,雨林收拾檢查裝備,南音查好去聖壽寺的路線,以及查閱相關資料,瓜子也徹底沒事了,乖乖的坐在一邊嗑瓜子。
南五台景區,塔寺溝,南音二人站在聖壽寺前。此處背靠送燈台,前臨竹穀澗,四周峰巒起伏,林木陰翳,溪水淙淙。
隻見那古寺依山而建,占據了一麵山坡,林木繁茂,鳥語花香。山門前兩棵槐樹高聳蒼老,巍然挺拔,此樹是唐朝所植,與舍利塔合稱“隋塔唐槐”。
沒有像其他的遊客那樣流連於正殿,兩個人直奔北側山腰的舍利塔而去。這是一座七級正方形閣樓式磚塔,塔身磚磨對縫,塔頂有圓形鐵質相輪,塔角有風鈴,山風吹過,叮當作響,悅耳動聽。隻是年代過於久遠,風雨侵蝕,如今塔身向南傾斜,下層損毀嚴重。
“師父,你說這宗楚客怎麽不蹦躂出來呢,總不會搞錯地方了吧?瓜子,別偷懶了,快去刨一刨看有沒有什麽發現。”繞著塔走了一圈,沒有出現什麽異常情況,雨林捅了捅瓜子的肥屁股。瓜子吱吱叫了兩聲,不搭理她,跳到南音身上。
“資料說,在塔的下麵,埋藏有佛祖的牙骨舍利。我一直在想,那會不會是咱們要找的東西……但是不太可能啊,若是容易挖到,這早就被挖出來了。”南音聽雨林說讓瓜子去刨地,思緒飛快轉動著。
意有所動,南音伸出左手,去觸碰古老而斑駁的石壁,手上正戴著寶佛像所化的白色湖絲手套。
“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就在指尖碰到石壁之時,耳中聽到了遙遠虛幻的歌謠聲。
可這終南山……南音看著查到的資料,總麵積近五千平方公裏,橫跨數個區縣,而宗楚客的記載則十分簡略,隻知道景龍政變,他追殺李重俊到終南山。這簡直是大海撈針啊,南音一籌莫展。
雨林卻忙著教瓜子各種事情,瓜子現在已經學會了洗碗,當然因為個頭的關係,需要幫它把碗筷收拾進水池,還有洗衣服,瓜子竟然已經學會用洗衣機了。
為此雨林獎勵了無數幹果給瓜子,才短短幾天,南音總覺得瓜子比跟著武老頭的時候胖了三圈兒。
並且還計劃著買一台手機給瓜子,正在挑選,瓜子似乎十分中意粉色的蘋果15plus,可南音教育說要支持國貨,最後挑中了matex5華為折疊屏,鬆鼠用起來也比較方便,隻是這價格嘛……
“哎呀你們做點正事兒吧,明天就飛了,這還一點頭緒也沒有呢,你們是打算跑遍整個終南山嗎?”南音叉著腰站在門口,看著一大一小兩隻癱在床上看劇。
原本雨林說好找線索的,拿了手稿去看,此時手稿成了床墊,瓜子趴在上麵,圓溜溜的小眼睛盯著平板一眨不眨。
“我在看呀,很認真的,喏,你看……”雨林裝模作樣的瞟了兩眼手稿,“咦,瓜子別動!師父師父快來看!”
原本想要挪一下窩兒的瓜子,現在趴著不敢動彈。南音走過去,隻見瓜子一隻爪子指著的地方,是武平一給宗楚客的和詩(見第5章)。
“這怎麽了,不是早就看到了,指的是鍾南山,明天就飛西安了呀。”南音撇嘴道。
“不是不是,師父你看這後半首……似乎也有內容。”雨林認真說道。
這一首詩本是七律,之前從前四句找到了“天都太乙”四字,後四句沒有多加留意,發現原來同樣是遞減藏字,赫然便是“應身大士”四字。
“應身大士……這是什麽意思?聽著好像是什麽佛像之類的。”雨林說道,南音已經打開手機搜索,卻沒有發現什麽,甚至找到的都不是一個連續的詞。但是直覺告訴南音,這一定是重要線索,於是決定等到了終南山,再向當地人打聽打聽。
一路無話,順利來到西安,終南山腳下。因為時間有點晚了,決定先住一晚,明日上山。
問了酒店的服務員,是否知道應身大士,覺得他們會比較了解旅遊景點的情況,卻一個個都搖頭說沒聽說過。最後決定外出逛逛,說不定可以獲得一些線索。
因為是景區裏的酒店,四周不像城市中繁華,又不是旅遊季節,顯得有些寂靜冷清,行人稀少。
兩人正討論要往哪個方向走,卻發現瓜子好像不太對勁,它縮成一團蜷在雨林手裏,渾身發抖,時不時吱吱輕叫兩聲。
“師父,瓜子這是怎麽了,在飛機上還好好的呀!”雨林十分著急。“不會是吃錯東西了吧!”
“我看看……咦,它……好像是在哭?”南音仔細觀察著,小鬆鼠爪子縮著,閉著眼睛,流出大滴大滴的眼淚。
雨林輕輕撫摸著它安慰著,一時也弄不清是發生了什麽事,難道被什麽東西嚇著了?
不遠處傳來音樂聲,宛轉悠揚,明朗清澈,仿佛受到這聲音的安撫,瓜子逐漸平靜下來。尋著琴聲望去,是一位古稀老人,靠在路邊的一棵樹下,閉眼拉著二胡,肩膀上停著一隻白鴿。
兩人不自覺走到他身邊,靜靜的聽著。直到一曲奏畢,仍讓人覺得餘音繞耳,意猶未盡。
“……好熟悉的樣子,似乎在哪兒聽過呢。”雨林輕聲說,南音也隱隱有種熟悉之感,卻始終想不起來在哪裏聽到過。
“小姑娘,竟是知道這首曲子嗎?”老人聞言睜開雙眼,打量著雨林。
“不,好像是沒聽過,”雨林搖搖頭,“隻是感覺這旋律聽著……恰似故鄉的秋水長雲,古道西風。”
“這首曲子叫《彩雲飛》,是我母親家鄉的民歌,姑娘竟能聽出其中意境……咦,這鬆鼠,看著不凡呀,同我這白鴿一樣,頗有靈性。”老人眯起眼睛。
“它呀,確實十分聰明呢,而且剛才它很不舒服的樣子,聽了老爺爺的曲子,現在像是已經好了。”雨林舉起瓜子,此時它已經恢複了許多,一臉認真的看著老人手中的二胡,似乎還沉浸在剛才的曲子裏。
“哈哈……知音難求,想不到竟一下子遇到兩位。”老人笑嗬嗬的說道,伸手摸了摸瓜子的小腦袋,十分慈愛。
“老人家,請問您知道應身大士嗎?”一直沒出聲的南音說道,她一直惦記著此行最主要的目的,雖然不一定能問出,但問問又不吃虧。
“應身大士……觀音應身塔?”老人問了一句。
“那是什麽地方?老人家可否詳細告知。”眼見老人似乎知道些什麽,南音精神一振,雨林也認真起來。
“……嗯,這山上有一座聖壽寺,那年代可遠了,是從……哎想不起來了,總之好早就建起來了,那寺裏頭有一座塔,叫聖壽寺塔,以前還有別的名兒,叫觀音大士應身塔,或者應身大士舍利塔。”老人邊想邊說,似乎回憶起了久遠的事物。
“應身大士舍利塔……不錯!”南音點頭道,忙拿出手機查了查老人所說的聖壽寺。
那是南五台上曆史最悠久,麵積最大的一座寺廟,建於隋朝仁壽年間,而寺中大雄寶殿北側就是這座舍利塔,同樣建於隋朝。
“哇!我們運氣真好,不對,是瓜子找到的線索,瓜子太厲害啦,謝謝您啊老……”雨林湊在南音身邊也看到了記載的資料,剛想起要道謝,卻發現老人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走了。“這老爺爺腿腳可真利索,說走就走了。”
有了方向,就可以開始做準備了。兩人也沒有想太多,回到酒店,雨林收拾檢查裝備,南音查好去聖壽寺的路線,以及查閱相關資料,瓜子也徹底沒事了,乖乖的坐在一邊嗑瓜子。
南五台景區,塔寺溝,南音二人站在聖壽寺前。此處背靠送燈台,前臨竹穀澗,四周峰巒起伏,林木陰翳,溪水淙淙。
隻見那古寺依山而建,占據了一麵山坡,林木繁茂,鳥語花香。山門前兩棵槐樹高聳蒼老,巍然挺拔,此樹是唐朝所植,與舍利塔合稱“隋塔唐槐”。
沒有像其他的遊客那樣流連於正殿,兩個人直奔北側山腰的舍利塔而去。這是一座七級正方形閣樓式磚塔,塔身磚磨對縫,塔頂有圓形鐵質相輪,塔角有風鈴,山風吹過,叮當作響,悅耳動聽。隻是年代過於久遠,風雨侵蝕,如今塔身向南傾斜,下層損毀嚴重。
“師父,你說這宗楚客怎麽不蹦躂出來呢,總不會搞錯地方了吧?瓜子,別偷懶了,快去刨一刨看有沒有什麽發現。”繞著塔走了一圈,沒有出現什麽異常情況,雨林捅了捅瓜子的肥屁股。瓜子吱吱叫了兩聲,不搭理她,跳到南音身上。
“資料說,在塔的下麵,埋藏有佛祖的牙骨舍利。我一直在想,那會不會是咱們要找的東西……但是不太可能啊,若是容易挖到,這早就被挖出來了。”南音聽雨林說讓瓜子去刨地,思緒飛快轉動著。
意有所動,南音伸出左手,去觸碰古老而斑駁的石壁,手上正戴著寶佛像所化的白色湖絲手套。
“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就在指尖碰到石壁之時,耳中聽到了遙遠虛幻的歌謠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