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屈原的《國殤》,南音不禁皺起了眉,之前見到陶淵明時,他正抄寫著《離騷》,這其中可有什麽關聯?


    “玉娘,你說的同類,可也是字靈?”南音問道。


    “……不能確定,也許是,也有可能是其他的靈,他似乎很憤怒……”過了好一會玉娘才應道。


    兩人已經走到了文博齋門口,不過玉娘的聲音旁人是聽不到的,也並不擔心,子時更聲響起,卻並沒有看到有人來。


    “現在感覺不到了……”玉娘的聲音漸輕,已經聽不到了。


    “師父,你說會不會被人整蠱了呀?哪有人,還是玉娘說的那個同類約我們來的?”雨林四處張望著,一片寂靜。


    南音想了一下,走上前去,推開了文博齋大門,果然看到樓梯處透出隱隱亮光,二樓有人。


    兩個人輕手輕腳的進了書樓,白天來時是書香聖地,夜裏卻完全是另一番光景,兩旁的書架林立,幽森靜默,讓人覺得裏麵藏著未知的恐懼。


    尋著亮光走去,是一道木製台階,上到二樓,有一人坐在書案邊,案上隻有一盞微弱的燭台,他穿著豐西書院的藍色學生袍子,背對著南音二人,看不到是誰。


    “是哪位約我家郎君來此,能不能把燈點亮些,也不怕瞎了眼睛。”雨林最煩這種裝神弄鬼的,開口就十分不客氣,不過她這一句話,將剛剛醞釀出來的一點緊張氛圍完全打散了。


    “祝賢弟,很準時。”那人轉過身來,竟然是梁山伯。


    “梁……梁兄?你為何約我深夜來此,有何事白天時不可說呢。”南音真的吃了一驚


    她們有想過可能馬文才,殺了一次不成想再來第二次,也可能書院裏還藏著什麽人物,還未發現。雨林甚至猜有沒有可能是陶淵明,覺得和南音一見如故,想要秉燭夜談什麽的……唯獨沒有想過會是梁山伯。


    “約賢弟來此,自然是有白天說不得的話。”梁山伯站起身來,走近兩步,和南音距離極近。他此時和白天那文質彬彬的弱質書生模樣大相徑庭,反而帶上了幾分壓迫性。


    南音趕忙後退,倒也不是怕他,隻是身份過於特殊,總會聯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賢弟無需如此緊張,你們祝家派你來,不也是為了此事嗎,將玉腰墜拿出來吧。”梁山伯笑道,自己率先從袖子中掏出了一樣事物,遞到南音眼前。


    是半塊的蝴蝶形玉佩,隻有一邊翅膀,一看就和觀音廟中被死去的銀心藏起來那半塊可以相配,難怪稱為玉腰墜……玉腰奴,便是蝴蝶。


    不過他提到什麽祝家派來,這南音可懵逼了,家裏讓祝英台來書院,不就是打發打發日子,累積些資曆,將來世家之間吹牛用的嗎,莫非還有別的目的,所以導致了二人在觀音廟遇害?


    梁山伯見南音沒有回應,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莫非是賢弟家中並未與你明言?也對,由我來說明自然是最合適的,請坐下吧。”


    南音聽他如此說,正中下懷,也不推脫,坐到了書案對麵的坐墊上,“還請梁兄指教了。”


    “賢弟可知道秦王厭氣台?”梁山伯自己也坐下後,開口問道。


    “略知一二,相傳秦始皇在位時,常認為東南有天子氣,害怕江山不聞,於是三次東巡,想要滅掉那天子之氣。”


    “最後是派人在豐縣掘了深坑,埋入丹砂寶劍,又築起二十米高的台子,來鎮壓所謂的天子紫氣。沒想到最後漢高祖劉邦仍然應氣而出,所以豐縣所留的那台子便稱作厭氣台。”南音稍微想了一下,這個故事雖然比較冷僻,卻也還是有些印象。


    “賢弟果然博學,不過賢弟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年丞相李斯每日夜觀天象,多次看到東南方有祥雲瑞氣出現,認為必有稱帝之人要降生。”


    “他測算出正是豐縣所在,秦王嬴政除了挖坑埋劍築高台,還將豐縣城牆上的城磚敲掉,又在城四角挖了四個深池。其意為挖心鎮骨,剝皮刖足。”


    “而嬴政埋入地下的寶劍,不是別的,正是泰阿劍。殊不知這泰阿深係他大秦國運。導致劉邦不僅應氣而生,還借泰阿之力斬了白帝子,從此開辟了大漢王朝。否則以他那柄所謂的赤霄,怎能做到。”梁山伯說出了一些不為人知的隱秘。


    這著實令南音又一次吃驚了,今晚的意外實在是太多了,感覺這豐西書院中人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根本不是可以預料到的劇情。


    泰阿劍,是東周時期,越國歐冶子與吳國幹將兩大劍師聯手,集天地之氣,日月之華而鑄造。相傳劍成之時,其光輝照射到牛鬥二星,融合星鬥之力於劍中,無形又有形。


    難怪之前排骨會說感覺到了龍光牛鬥之氣,那可不是麽,除了泰阿,又有哪一柄寶劍能如此?


    南音心中暗暗感歎著,這一次的印記難道就是這泰阿劍?那可玩的太大了……不過轉念一想,第一次拿到的就是傳國玉璽和氏璧,那確實也沒什麽好驚訝了。


    “劉邦斬白帝子後,發現泰阿劍有異動,但當時他身負重任,便留了兩隊親信留在豐西澤,看守泰阿劍。他稱帝後,秘密派人給那兩隊親信的首領傳下聖令,讓他們世代在此鎮守。”


    “那兩位首領便在豐西澤成家立室,繁衍生息,替漢高祖劉邦守護著泰阿劍的秘密。後來豐西書院亦是因此而建,為的就是掩人耳目。”


    “五百年來本相安無事,三年前卻有太歲現世。那太歲是天上的禍星,行至何處,對應的地底便會出現活的肉芝。那太歲即將到達書院上空,此物邪祟異常,若是碰上泰阿劍,必將引發天下動亂。”


    “所以留守此處的兩家人決定將泰阿劍轉移走,以免危及世間,生靈塗炭。嗯……祝賢弟如此聰慧,必然已經知道了,我們梁祝兩家正是當年守劍的後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筍包子超好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筍包子超好吃並收藏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