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印記十六:封門村
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 作者:竹筍包子超好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音姐姐,這個封門村,”瓜子聽完南音說的,從雨林懷裏探出頭來,“我剛剛聽賀老師說起過呢。”
“你是說,賀清秋給你們講的故事是關於風門村的?”雨林看了瓜子一眼,“詳細說說。”
“嗯……”瓜子歪著小腦袋,“他說的也不完全是關於封門村,他給我們講的是狄青的故事。”
“北宋麵涅將軍狄青?”南音從桌子上找出一疊空白的紙與一支鉛筆,“你從頭說,盡量不要有遺漏。”
說起狄青其人,也算是華國曆史上的一段傳奇。他出身寒門,年少時因犯了事,被投入監牢,麵上刺字,注銷戶籍,發配京師充軍。
狄青生得眉目清秀,卻悍勇無比,他每每上陣殺敵,就戴起一副青銅妖鬼麵具,手執鋼鞭,敵人瞧見他猶如惡鬼,無不膽戰心驚。
他因精通騎射,又驍勇善戰,立下許多戰功,被推薦給韓琦與範仲淹二人。狄青本行伍出身,不知讀書識字,可範仲淹愛才,教他讀《左氏春秋》,並教導狄青,“將帥不知古今曆史,就隻有匹夫之勇。”
從此狄青開始勤讀兵書,精通自秦漢至宋以來的將帥兵法,因此更是戰無不勝,累功一路晉升,直做到大宋樞密使一職。
然而北宋一向重文輕武,由文臣領軍,狄青在樞密使任上並不能一展所長,還整日遭人猜忌排擠,心情抑鬱,五年之後便因病去世了。
狄青逝世在陳州(河南周口),本應歸葬故裏汾州西河(山西汾陽),仁宗下旨命人送葬。
可是就在他的靈柩準備上路之時,卻遇到一名老翁,他對送葬之人說,狄將軍的靈柩在何處落地,便要葬在原地,否則會引起潑天的禍事。
那送葬的官員並不相信,便啟程上路了。可是還沒走出河南,途經淮州(河南焦作)的一個村莊,名叫風門村,剛剛找好落腳的地方,捆著狄青棺木的繩子便斷裂開來,棺木從車上滑落,掉在院子後方。
官員大驚失色,沒想到竟然真的應了那老翁的話語,可是若抗旨將狄青就地埋葬,恐朝廷怪罪,那老翁又不知名姓無法找回來作證。
最後與手下的人一商量,便使出一招瞞天過海之計,狄青的棺材原地下葬,之後又另買了一副棺木,裝上狄青生前的一些衣物,繼續送回原籍。
所以如今在汾陽有宋仁宗親筆題字的狄青墓碑,狄青祠堂等等,但其實狄青真正的墓地這是在這風門村之中,隻是知道此事的人非常少。
狄青生前有一個習慣,一直將自己上陣殺敵所戴的青銅麵具擺在臥室之中,他說隻有看到這麵具才會安心,而他死後,亦是戴著麵具入棺。
從此之後,風門村便有了奇怪的葬俗,凡死者必戴上麵具下葬,而且就葬在自家院子後方,人鬼同居,人死不出村。
“也就是說封門村中葬著狄青,”雨林聽完瓜子說的故事,覺得愈發糊塗了,“所以呢?”
“這很難說,我們明明是在安陽林慮山,可是這封門村卻遠在焦作,完全想不出有什麽聯係。”李川也搖了搖頭表示想不通。
“你們不記得之前牛大爺說了什麽嗎,”南音抬起頭來,“他說林慮山上總是會看到一些奇怪的人,我們之前分析可能是登山客或是驢友,現在看來,應該是那些探險家。”
“他們提到的不正是封門村,幽靈穀嗎?”南音指著自己在稿紙上畫的一張簡易關係圖,“現在是1992年,牛大爺說見到的人,就是來自十五年後去尋找封門山的探險家。”
“哇,不愧是師父,確實是這樣。”雨林恍然大悟的模樣,“那失蹤的人,很有可能是去到了封門村之中。”
“這個還不好說”南音蹙著眉,“我總覺得這一次我們得到線索也太順利了,這很不正常。”
“是不是覺得很刻意?”李川問道。
“對,就是這樣的感覺,”南音點頭道,“我們需要線索,這個筆記本就擺在桌子上,學校裏的人也都通過不同途徑將事情主動透露出來,就像是在玩劇本殺似的……”
“你們這麽一說好像確實是這樣,以前總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找線索,這一次竟然直接有人當故事來講,”雨林表示讚同,“我覺得嘛……”
“有什麽想法嗎?”南音問道。
“說明我們這次運氣太好啦!”雨林很高興的說道。
“少吃的黑暗料理吧。”南音忍不住想要扶額,低頭看回那個硬殼筆記本,打算繼續翻看後麵的內容。
“有人來了。”李川低聲說道,身子一閃就躲到辦公室牆角的書櫃後麵。
辦公室外傳來腳步聲,南音迅速將一張宣紙鋪在桌子上,雨林則把瓜子抱到桌子前,自己坐到一邊假裝看報紙。
“小秋,你真的在這呀,嚇死我了。”龐遠山看到瓜子,忙跑了過來,才看著旁邊的南音,“楊老師好。”
“小秋說想要練字,我就陪她練一會兒,”南音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跟在龐遠山身後的賀清秋,“賀校長怎麽也來了?”
“遠山說找不到小秋,我就陪他出來找找,”賀清秋環視了辦公室一圈,眼睛盯著李川藏身的書櫃看了片刻,“在學校裏就好,在學校就不會有事兒。”
“小秋,回宿舍去吧,”龐遠山對瓜子說道,“這麽晚了,你該睡覺了。”
“小秋有點感冒,怕傳染給其他孩子,今晚我準備讓她睡我那兒,”假裝看報紙的雨林開口道,“我馬上就帶她回去。”
“咳咳,哥哥,我和沈姐姐一起,沒事的。”瓜子很配合的咳嗽了兩聲。
“那好吧,佳佳就麻煩你照顧她了。”賀清秋微微點頭,“遠山,你也早點休息吧,我帶你回宿舍。”
賀清秋馬上就帶著龐遠山離開了,等他們走遠後,李川才從書櫃後麵走了出來,他沒有說話,在漆黑的窗口邊看了一會兒才回來。
“那個賀清秋,有問題。”李川低聲說道。
“你是說,賀清秋給你們講的故事是關於風門村的?”雨林看了瓜子一眼,“詳細說說。”
“嗯……”瓜子歪著小腦袋,“他說的也不完全是關於封門村,他給我們講的是狄青的故事。”
“北宋麵涅將軍狄青?”南音從桌子上找出一疊空白的紙與一支鉛筆,“你從頭說,盡量不要有遺漏。”
說起狄青其人,也算是華國曆史上的一段傳奇。他出身寒門,年少時因犯了事,被投入監牢,麵上刺字,注銷戶籍,發配京師充軍。
狄青生得眉目清秀,卻悍勇無比,他每每上陣殺敵,就戴起一副青銅妖鬼麵具,手執鋼鞭,敵人瞧見他猶如惡鬼,無不膽戰心驚。
他因精通騎射,又驍勇善戰,立下許多戰功,被推薦給韓琦與範仲淹二人。狄青本行伍出身,不知讀書識字,可範仲淹愛才,教他讀《左氏春秋》,並教導狄青,“將帥不知古今曆史,就隻有匹夫之勇。”
從此狄青開始勤讀兵書,精通自秦漢至宋以來的將帥兵法,因此更是戰無不勝,累功一路晉升,直做到大宋樞密使一職。
然而北宋一向重文輕武,由文臣領軍,狄青在樞密使任上並不能一展所長,還整日遭人猜忌排擠,心情抑鬱,五年之後便因病去世了。
狄青逝世在陳州(河南周口),本應歸葬故裏汾州西河(山西汾陽),仁宗下旨命人送葬。
可是就在他的靈柩準備上路之時,卻遇到一名老翁,他對送葬之人說,狄將軍的靈柩在何處落地,便要葬在原地,否則會引起潑天的禍事。
那送葬的官員並不相信,便啟程上路了。可是還沒走出河南,途經淮州(河南焦作)的一個村莊,名叫風門村,剛剛找好落腳的地方,捆著狄青棺木的繩子便斷裂開來,棺木從車上滑落,掉在院子後方。
官員大驚失色,沒想到竟然真的應了那老翁的話語,可是若抗旨將狄青就地埋葬,恐朝廷怪罪,那老翁又不知名姓無法找回來作證。
最後與手下的人一商量,便使出一招瞞天過海之計,狄青的棺材原地下葬,之後又另買了一副棺木,裝上狄青生前的一些衣物,繼續送回原籍。
所以如今在汾陽有宋仁宗親筆題字的狄青墓碑,狄青祠堂等等,但其實狄青真正的墓地這是在這風門村之中,隻是知道此事的人非常少。
狄青生前有一個習慣,一直將自己上陣殺敵所戴的青銅麵具擺在臥室之中,他說隻有看到這麵具才會安心,而他死後,亦是戴著麵具入棺。
從此之後,風門村便有了奇怪的葬俗,凡死者必戴上麵具下葬,而且就葬在自家院子後方,人鬼同居,人死不出村。
“也就是說封門村中葬著狄青,”雨林聽完瓜子說的故事,覺得愈發糊塗了,“所以呢?”
“這很難說,我們明明是在安陽林慮山,可是這封門村卻遠在焦作,完全想不出有什麽聯係。”李川也搖了搖頭表示想不通。
“你們不記得之前牛大爺說了什麽嗎,”南音抬起頭來,“他說林慮山上總是會看到一些奇怪的人,我們之前分析可能是登山客或是驢友,現在看來,應該是那些探險家。”
“他們提到的不正是封門村,幽靈穀嗎?”南音指著自己在稿紙上畫的一張簡易關係圖,“現在是1992年,牛大爺說見到的人,就是來自十五年後去尋找封門山的探險家。”
“哇,不愧是師父,確實是這樣。”雨林恍然大悟的模樣,“那失蹤的人,很有可能是去到了封門村之中。”
“這個還不好說”南音蹙著眉,“我總覺得這一次我們得到線索也太順利了,這很不正常。”
“是不是覺得很刻意?”李川問道。
“對,就是這樣的感覺,”南音點頭道,“我們需要線索,這個筆記本就擺在桌子上,學校裏的人也都通過不同途徑將事情主動透露出來,就像是在玩劇本殺似的……”
“你們這麽一說好像確實是這樣,以前總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找線索,這一次竟然直接有人當故事來講,”雨林表示讚同,“我覺得嘛……”
“有什麽想法嗎?”南音問道。
“說明我們這次運氣太好啦!”雨林很高興的說道。
“少吃的黑暗料理吧。”南音忍不住想要扶額,低頭看回那個硬殼筆記本,打算繼續翻看後麵的內容。
“有人來了。”李川低聲說道,身子一閃就躲到辦公室牆角的書櫃後麵。
辦公室外傳來腳步聲,南音迅速將一張宣紙鋪在桌子上,雨林則把瓜子抱到桌子前,自己坐到一邊假裝看報紙。
“小秋,你真的在這呀,嚇死我了。”龐遠山看到瓜子,忙跑了過來,才看著旁邊的南音,“楊老師好。”
“小秋說想要練字,我就陪她練一會兒,”南音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跟在龐遠山身後的賀清秋,“賀校長怎麽也來了?”
“遠山說找不到小秋,我就陪他出來找找,”賀清秋環視了辦公室一圈,眼睛盯著李川藏身的書櫃看了片刻,“在學校裏就好,在學校就不會有事兒。”
“小秋,回宿舍去吧,”龐遠山對瓜子說道,“這麽晚了,你該睡覺了。”
“小秋有點感冒,怕傳染給其他孩子,今晚我準備讓她睡我那兒,”假裝看報紙的雨林開口道,“我馬上就帶她回去。”
“咳咳,哥哥,我和沈姐姐一起,沒事的。”瓜子很配合的咳嗽了兩聲。
“那好吧,佳佳就麻煩你照顧她了。”賀清秋微微點頭,“遠山,你也早點休息吧,我帶你回宿舍。”
賀清秋馬上就帶著龐遠山離開了,等他們走遠後,李川才從書櫃後麵走了出來,他沒有說話,在漆黑的窗口邊看了一會兒才回來。
“那個賀清秋,有問題。”李川低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