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綿延上百公裏,號稱“飛鳥千裏不敢來”,可是這吐峪溝卻是別有洞天,辛棄疾帶著南音和劉過二人穿過峽穀,並沒有直接進入村莊,而是繞到了村後的麻紮(聖墓)附近。


    此處名為霍加木麻紮,是新疆的七聖人麻紮之一。一圈土牆圍攏在四周,半球形的墓頂呈綠色,頗為顯眼。


    上山的小徑兩側都掛著許多布條,五顏六色,那本是來朝拜的信徒們供奉的,但是據南音所見,這些布條掛著已經有些時日了,像是很久沒人來過一樣。


    在麻紮下方有一座小小的土屋,一個穿著破舊長袍,紮著頭巾的老人坐在土屋前,雙目渾濁,滿臉皺紋,手中拿著麻線,似乎在編織著一個人偶。


    “牙合西木色孜!”辛棄疾走上前去,朝老人說道。


    “……”老人緩緩的抬起頭,分別打量著三個人,目光在南音身上停留的時間尤其久,最後才對辛棄疾開口道,“衣斯明厄孜尼麥?”


    “米能伊斯辛棄疾。”辛棄疾應道。


    “辛棄疾……”老人重複著,“米尼托奴木色孜?”


    “曼色孜尼托奴衣曼,”辛棄疾答道,“布比孜闊月普其裏克能衣西。”


    老人聽到辛棄疾這句話,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手中的人偶掉在地上,他也不理,隻是緊緊盯著辛棄疾,花了很長時間才又開口道,“你,從中原來到?”


    南音心中略微吃驚,沒想到這老人竟然會說漢語,不過他說得比較緩慢遲疑,似乎很長時間沒有說過了,有些顛三倒四的,不過也比說維語要好,勉強能聽得懂。


    “正是,”辛棄疾麵露喜色,“老人家,您就是這一代的點燈人嗎?”


    “是的……”老人緩緩的點了點頭,“我是哈桑,孩子,這一次,你們想要……”


    “哈桑大大(大大就是大爺的意思),您看這個,”辛棄疾從懷中掏出一個卷筒,又從裏麵取出了一封信,“此乃當今大宋孝宗皇帝親筆,想要啟用聖墓之力……”


    “不可以了……”哈桑老人抬起一隻幹枯的手,攔住辛棄疾,“聖墓,不亮了……”


    “您說什麽?”辛棄疾愣住了,“這不可能,根據我先祖傳下來的手書,點燈人尚在,怎麽會如此?”


    “大節,你們要,準備幫忙,到村子裏,三日,以後……”哈桑老人指著山下,“大節成功,如果,聖墓會指引方向,再一次……”


    “切記……不可凝視他人,不可踐踏米鹽,不可窺伺爐灶,不可誇讚幼子,不可直視太陽……”哈桑老人補充道。


    “怎麽誇獎孩子也不行嗎,”劉過在一旁嘀咕道,“規矩可真多……”


    辛棄疾回頭瞪了他一眼,劉過趕忙閉上了嘴巴。其實南音也一時間不能理解這些禁忌,但是他這麽說一定有他的道理,便暗暗牢記在心。


    “我明白了,哈桑大大,”辛棄疾點了點頭道,“那我們這就去。”


    “去找……我的兒子……哈吾勒……”哈桑老人說道。


    “哈桑大大,”南音開口道,“我想問一下,您說的大節,究竟是什麽節日?”


    “大節,就是大節……”哈桑老人看向南音,麵露疑惑之色,語氣也提高了許多,似乎南音問了不該問的問題,“你不知道嗎?你怎麽會不知道?”


    “我……”南音被他的態度嚇了一跳,但還是保持著冷靜,趕忙說道,“我當然知道,我隻是想再詳細了解一下,能更好的幫上忙。”


    “去吧,你們去吧……”哈桑老人揮了揮手,撿起之前掉在地上的麻繩做的人偶,繼續編織起來,不再理會三個人。


    “我們走吧。”辛棄疾低聲招呼道,率先朝山坡下走去,南音和劉過跟在他身後,南音不自覺的回頭看了一眼哈桑老人,他隻是專心編著人偶。可是當南音轉回頭去,哈桑老人抬起了頭,盯著南音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山坡下。


    走在麻紮村的黃土房屋之間,那種氣息太過古老,卻因為生起的炊煙進入了現實,加上時而有當地人經過,說著南音聽不懂的語言,讓南音總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牙合西木色孜,”辛棄疾朝路邊一個正在舀水洗手的男人問道,“月衣厄孜乃代哈吾勒?”


    他提到了哈吾勒,南音大概能猜到這是在問路,果然看到那個男人點著頭說了幾句話,又指了一個方向,辛棄疾帶著兩人朝他所指之處走去。


    “師父,他們過節為什麽需要我們來幫忙,”劉過湊到辛棄疾身邊問道,“到底要做些什麽呀,還有剛才那老頭兒說的那些不可不可,怪玄乎的。”


    “入鄉隨俗懂不懂?”辛棄疾朝劉過的後腦勺呼了一巴掌,“不懂就少說話,跟著做就行了……其實我也搞不太清楚。”


    “辛大人,”南音倒是覺得自己不能一直糊裏糊塗的,反正現在已經上了一條船,不如把話說明了,“之前在月神廟遇到那兩個當地人時我就覺得有不妥,隻是覺得與我們無關便沒有問。”


    “他們說的那個大節確實非常古怪,似乎完全不符合當地的節慶習慣,”南音頓了一下,“方才聽您所說,此事關係當今聖上,那更是不可兒戲了。”


    “月娘子為何說這節日不對?”辛棄疾不答反問。


    “……”南音遲疑了片刻,覺得這個時候可以說實話,不過不需要說全部的實話,“據我所知,回鶻(維吾爾族古稱)的兩大節日分別為開齋節與宰牲節,從來沒有不準殺生之說。”


    “不對不對,”辛棄疾連連擺手,“月娘子是從何處聽說的這古怪節日,他們的大節當然就是我們的中秋節呀,月宮娘娘的誕辰,隻不過當地更加隆重罷了。”


    這下南音徹底懵逼了,這月光菩薩是華國大乘佛教的神隻,麻紮村信奉的應該是大食教,怎麽會將佛教的節日作為村中大節去過?而中秋節與開齋節的時間甚至是衝突的,是哪裏搞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筍包子超好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筍包子超好吃並收藏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