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雨林姑娘,這是什麽情況呀?”出了小廳之後,李如意才鬆了一口氣,她拍了拍胸口,剛才二奶奶的氣勢太嚇人了。


    “這太奇怪了,”雨林喃喃道,蹙著眉,眼中滿是疑惑和不解,“完全對不上呀……”


    “怎麽了嗎,”李如意好奇地問道,“二奶奶為什麽對你視而不見呢?”


    “這一點也很奇怪,”雨林咬著嘴唇,努力思考著,“但更奇怪的是按照正常的故事進程,方才二奶奶吩咐的那些事情,其中提到的不少人早就應該不在世上了才對……”


    “就這個啊,”李如意反而一臉的不在乎,似乎並不覺得有什麽大不了的,“曾祖說在那武皇寶鏡之中封存著一個因果世界,我們說不定就在其中呢,你之前不是也見識過嗎,這裏以因果為根本,而不是以時間為根本,那重新見到已經死去的人也不足為奇。”


    “是這樣嗎,”雨林聽了皺起眉頭,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些,但一時之間卻又說不出到底哪裏不對勁,她搖了搖頭,決定暫時不去糾結這個問題,“也有這個可能,不過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算了,先不管這個了,我覺得我們要按照二奶奶吩咐的去做才是。”


    “她說了好多事情呢……”李如意撓了撓頭苦笑道。


    “去尋平兒,”雨林想了想說道,“其他事情要麽隻是叮囑,要麽是規定了時辰去做,隻有這一件是要緊的。”


    雨林張望著四周,發現偌大的宅子裏竟然連一個人也瞧不見,之前引自己過來的女人這會兒也沒了影子,她心中湧起一股不安的感覺。


    “這看起來也是個大戶人家,怎地連個下人也瞧不見?”李如意也看出了其中不對的地方,然而除了空蕩蕩的庭院和緊閉的房門,她們什麽也沒有發現。


    “我們先往外走一走。”雨林帶著李如意一路出到外院,總算聽到了有人在垂花門外說話。


    “芸哥兒,您是來找小紅姐姐的吧,她正在二奶奶跟前辦事呢,怕是沒空來見您了,”一個年輕小廝正攔住一名長挑身材,斯文清秀的男子,猛然看見雨林和李如意走了出來,“哎喲,三姑娘,紅姐姐……”


    “沒你什麽事兒了,就知道打混,還不快滾!”男子朝著小廝揮了揮手,小廝一溜煙跑了,“南音……不,是李姑娘吧。”


    “賈芸,”雨林打量著此時穿著長袍挽著髻子的李川,有些好笑,“你是從哪裏來的?”


    “就在這院子裏瞎轉了半日,也沒瞧見什麽,”李川壓低了聲音,“你們可有見到什麽人嗎?”


    “就隻見了二奶奶王熙鳳,”雨林應道,“她還說了許多古怪的話。”


    於是雨林將方才王熙鳳對李如意吩咐的那些事情給李川複述了一遍,又說出了自己的疑惑,想看看他那邊能得到什麽線索。


    “要找平兒嗎,我之前在院子裏轉悠的時候,聽到有小廝說平姑娘往園子裏去見二姑娘了,應該還沒有回來。”李川說道,“那我們可以過去找她。”


    “咦,我記得二奶奶說過,園子裏姑娘們都搬出去了,怎麽二姑娘還住在園子中?”李如意有些遲疑,“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麽問題……”


    “有問題也要去,”雨林沒有絲毫猶豫,“王熙鳳隻是說李紈母子還住在稻香村,讓我們不要去打擾,沒說不能去其他地方,嗯……迎春應該是住在紫菱洲。”


    幾乎找不到下人,不過大觀園緊挨著賈府,幹脆直接走了過去,很快就進入到園子中,而這一進來,三個人不禁都驚呆了。


    不落俗套,建築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能看到丫頭,小廝,婆子們穿梭於其中,與賈府的凋零蕭索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


    園中一色水磨群牆,樸素淡雅,不落俗套。園內的亭台樓閣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相得益彰。雕樓繡檻,皆隱於山坳樹杪之間,若隱若現。


    最主要的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可以看到丫鬟,小廝和婆子們忙碌地穿梭於各個園中,他們或是掃灑漿洗,或是忙著替主子辦事,一切都顯得那麽井井有條,與賈府的凋零蕭索形成鮮明對比,仿佛是另一個世界。


    “這和王熙鳳說的完全不一樣啊,”雨林越看越奇,“看起來大觀園最繁盛之時也不過如此了……”


    “可有見到二小姐與平姑娘?”李川喊過來一個看門的小廝問道。


    “平姑娘早些時候過來了,說是去給二小姐送東西,現在還沒走呢,”小廝立刻就回答了,接著嬉皮笑臉道,“芸哥兒,您最近愈發得了二奶奶的好,可別忘了我們呀!”


    “就知道油嘴滑舌,也不好好幹活,”李川瞪了小廝一眼,“沒瞧見三姑娘在此嗎,快帶我們去紫菱洲吧。”


    “哎喲,知道知道,這邊請。”小廝一眼瞅見了雨林,趕忙站直了身子,引著三個人進了園子。


    “各位姑娘們都可還好嗎?”一路上雨林狀似不經意的向小廝問道。


    “好,好得很呢,”小廝笑道,“都為了三日後娘娘回門,用心準備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筍包子超好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筍包子超好吃並收藏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