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施耐庵驚為天人
大明:八字不硬,開局辭官 作者:再見是藍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娘娘,娘娘,奴婢打聽到了。”
一名身著錦袍的妙齡宮女快步走進坤寧宮。
“皇上在做什麽?”馬皇後連忙上前問道。
淺女笑淺一笑:“娘娘放心,皇上現在正在看書呢!”
“看書?”
馬皇後頓時驚訝起來,也有些不明白,什麽書,能讓一國君主,看到下半夜?
難道裏麵記載了仙丹的配方?
而當馬皇後宮中的人打聽消息後,這才得知,朱元璋竟然是在看小說,已經是看得廢寢忘食了,渾然忘卻了其他要做的事情。
周圍的太監也不敢打擾,隻能靜靜地在崇政殿外麵候著。
等皇上什麽時候看完了,什麽時候再進去稟告。
誰也沒有想到,皇上竟然直接看到渾然忘我,這一等就是好長時間,太監們的腿都快要站麻了。
明月高懸,整個皇宮內院一片寧靜。
“來人呐,咱要去皇後那邊看看。”
等到三更天了,朱元璋才伸了一個懶腰,活動了一下身體,緩步走出崇政殿,太監們連忙小步跟隨。
很快,老朱就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坤寧宮。
“妹子啊,咱發現了一本好書。”
一進門,朱元璋便是笑嗬嗬地走來,渾然沒有半點熬夜的意思。
他一邊走,還一邊誇讚手裏的這本書:“你看,這本《三國演義》現在在京城裏可火了,咱今天才拿到手裏!還是找人加急譽寫的!”
“好書?”
馬皇後聞言一驚。
她久居宮闈,顯然沒聽說還有這種情況。
但目前看朱元璋的反應,也能推斷出一二。
這本書是真的很有吸引力,也不知道是哪位文學大家所寫
?不過,小說的觀感一般都是通俗易懂,不會去拽那些太過高雅的詞匯,目標也是服務廣大老百姓的,但文學價值或許也會降低一些。
“妹子,給你看看,咱是看得有些入迷了。”
可朱元璋顯然不這麽認為,他捧著手裏的三國演義,讚不絕口道:“這可是專門找人譽寫出來的孤本啊!”
“除了任以虛那裏的原版之外,全天下估計也就咱手裏這一本了!”
他第一次看到這麽精彩的小說,跟以前看到過的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這本三國演義不管是劇情架構,立意深度,還是人物刻畫,都可稱得上是入木三分,值得人細細品讀。
“哦?是任以虛寫的書?”
馬皇後眸光一亮,頓時有些好奇起來。
朱元璋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看書,這個她是知道的。
雖然自家夫君貴為天子,但這些年在宮裏閑暇之餘也看了不少刊物,大多數都是來自民間的各種故事,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趣味十足。
但令她注意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是任以虛,念此,馬皇後不禁心中驚奇。
任以虛這已經是做了多少,匪夷所思的事了。
明明已經正式辭官了,卻跟沒有辭官的布衣卿相一樣,還可以在朝野之中,甚至在皇帝身邊,創造不間斷的影響力,這就十分厲害了!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英雄相惜啊!”
朱元璋把手中的三國演義,遞給馬皇後,笑著介紹道:“妹子,你看這劉玄德出身草莽,卻能一步步招賢納士,最終走到廟堂之上,建立蜀漢,這與咱的奮鬥曆程,有很多相似之處啊!”
他從這本書上看到了不少共鳴點,就仿佛伴隨著這些英雄人物,一路走過了這些崢嶸歲月,心中也是久久不能平靜。
“哦?”
馬皇後頓時被吸引了目光,她拿過這本緊急譽寫出來的三國演義,細細的觀看了起來。
一時間也是有些驚訝,沒想到,任以虛在編寫創作故事的方麵,也有如此造詣。
這劉玄德的成長之路,一步步都被詳細地描繪了出來,就像是在一旁親眼看到般真切。
不管是三顧茅廬,還是托孤白帝城,都叫人看得十分有感觸。
頓時,劉備整個人就從曆史書上活了起來,不再是幾頁冰冷的陳述性文字,而是帶上了很多豐富的個人情感。
即使是從女性視角看來,這本三國演義也是一個曠世佳作。
一時間,馬皇後不敢想象,將這書批量印刷售賣出去,會達到一個怎樣的銷量?
想必一定是前無古人的成績。
再聯想到任以虛和標兒的聯盟關係,她頓時便放下心來。
有這等高人在側指點輔佐,日後的大明江山定會更加昌隆。
這本書的誕生,或許就是老天爺的一個暗示,寓意著麒麟才子,誕生在了自家標兒身旁。
“怎麽樣妹子?”
朱元璋看馬皇後看入神了,頓覺有些驚奇,這可是一件難得的事情。
要知道,他這個妹子向來都是文良賢淑,從不會沉迷於享樂,沒想到這時候,也被任以虛的大作給吸引住了。
遂不禁笑著調侃道:“咱的眼光沒有錯吧?”
“沒錯,皇上聖明!”
馬皇後下意識應答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說朱元璋的看人眼光,還是選書眼光。
而在京城對三國演義,熱議紛紛的時候,前來遊玩的施耐庵,卻是聽愣了。
不禁喃喃自語:“三國故事也能這麽受歡迎?”
若是任以虛在這裏看到他,定會大吃一驚,因為這位才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大咖。
施耐庵出生於浙江紹興,家族世代務農。
自幼聰明好學,對文學和曆史有著濃厚的興趣。
他廣泛涉獵古代典籍,研究傳統文化,並在文學方麵有著卓越的天賦。
《水滸傳》這部小說是施耐庵的成名之作。
但此時的施耐庵,還沒有走到那個地步。
老實說,他最近幾天有點煩。他已經苦心鑽研《水滸傳》很多年了,最近一直下不了筆,無比卡文,這種感覺實在是不舒服。
他這才到處遊玩,想要收集一下靈感,從家鄉那邊,一路輾轉,來到了京城應天府。
而施耐庵本身經曆也很傳奇。
當年老朱請過施耐庵出山當官,但施耐庵拒絕了,顯然也是個不想當官的主兒。
比起戰戰兢兢地當官,他隻想靜靜地寫書賺錢,過一個安靜舒適的日常生活,不想卷入官場那一大灘渾水之內。
如今,乍一聽在京城附近,還有這麽豐富的三國故事。
顯然也是像他一樣的作者寫的,頓時好奇起來。
一名身著錦袍的妙齡宮女快步走進坤寧宮。
“皇上在做什麽?”馬皇後連忙上前問道。
淺女笑淺一笑:“娘娘放心,皇上現在正在看書呢!”
“看書?”
馬皇後頓時驚訝起來,也有些不明白,什麽書,能讓一國君主,看到下半夜?
難道裏麵記載了仙丹的配方?
而當馬皇後宮中的人打聽消息後,這才得知,朱元璋竟然是在看小說,已經是看得廢寢忘食了,渾然忘卻了其他要做的事情。
周圍的太監也不敢打擾,隻能靜靜地在崇政殿外麵候著。
等皇上什麽時候看完了,什麽時候再進去稟告。
誰也沒有想到,皇上竟然直接看到渾然忘我,這一等就是好長時間,太監們的腿都快要站麻了。
明月高懸,整個皇宮內院一片寧靜。
“來人呐,咱要去皇後那邊看看。”
等到三更天了,朱元璋才伸了一個懶腰,活動了一下身體,緩步走出崇政殿,太監們連忙小步跟隨。
很快,老朱就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坤寧宮。
“妹子啊,咱發現了一本好書。”
一進門,朱元璋便是笑嗬嗬地走來,渾然沒有半點熬夜的意思。
他一邊走,還一邊誇讚手裏的這本書:“你看,這本《三國演義》現在在京城裏可火了,咱今天才拿到手裏!還是找人加急譽寫的!”
“好書?”
馬皇後聞言一驚。
她久居宮闈,顯然沒聽說還有這種情況。
但目前看朱元璋的反應,也能推斷出一二。
這本書是真的很有吸引力,也不知道是哪位文學大家所寫
?不過,小說的觀感一般都是通俗易懂,不會去拽那些太過高雅的詞匯,目標也是服務廣大老百姓的,但文學價值或許也會降低一些。
“妹子,給你看看,咱是看得有些入迷了。”
可朱元璋顯然不這麽認為,他捧著手裏的三國演義,讚不絕口道:“這可是專門找人譽寫出來的孤本啊!”
“除了任以虛那裏的原版之外,全天下估計也就咱手裏這一本了!”
他第一次看到這麽精彩的小說,跟以前看到過的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這本三國演義不管是劇情架構,立意深度,還是人物刻畫,都可稱得上是入木三分,值得人細細品讀。
“哦?是任以虛寫的書?”
馬皇後眸光一亮,頓時有些好奇起來。
朱元璋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看書,這個她是知道的。
雖然自家夫君貴為天子,但這些年在宮裏閑暇之餘也看了不少刊物,大多數都是來自民間的各種故事,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趣味十足。
但令她注意的是,這本書的作者是任以虛,念此,馬皇後不禁心中驚奇。
任以虛這已經是做了多少,匪夷所思的事了。
明明已經正式辭官了,卻跟沒有辭官的布衣卿相一樣,還可以在朝野之中,甚至在皇帝身邊,創造不間斷的影響力,這就十分厲害了!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英雄相惜啊!”
朱元璋把手中的三國演義,遞給馬皇後,笑著介紹道:“妹子,你看這劉玄德出身草莽,卻能一步步招賢納士,最終走到廟堂之上,建立蜀漢,這與咱的奮鬥曆程,有很多相似之處啊!”
他從這本書上看到了不少共鳴點,就仿佛伴隨著這些英雄人物,一路走過了這些崢嶸歲月,心中也是久久不能平靜。
“哦?”
馬皇後頓時被吸引了目光,她拿過這本緊急譽寫出來的三國演義,細細的觀看了起來。
一時間也是有些驚訝,沒想到,任以虛在編寫創作故事的方麵,也有如此造詣。
這劉玄德的成長之路,一步步都被詳細地描繪了出來,就像是在一旁親眼看到般真切。
不管是三顧茅廬,還是托孤白帝城,都叫人看得十分有感觸。
頓時,劉備整個人就從曆史書上活了起來,不再是幾頁冰冷的陳述性文字,而是帶上了很多豐富的個人情感。
即使是從女性視角看來,這本三國演義也是一個曠世佳作。
一時間,馬皇後不敢想象,將這書批量印刷售賣出去,會達到一個怎樣的銷量?
想必一定是前無古人的成績。
再聯想到任以虛和標兒的聯盟關係,她頓時便放下心來。
有這等高人在側指點輔佐,日後的大明江山定會更加昌隆。
這本書的誕生,或許就是老天爺的一個暗示,寓意著麒麟才子,誕生在了自家標兒身旁。
“怎麽樣妹子?”
朱元璋看馬皇後看入神了,頓覺有些驚奇,這可是一件難得的事情。
要知道,他這個妹子向來都是文良賢淑,從不會沉迷於享樂,沒想到這時候,也被任以虛的大作給吸引住了。
遂不禁笑著調侃道:“咱的眼光沒有錯吧?”
“沒錯,皇上聖明!”
馬皇後下意識應答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說朱元璋的看人眼光,還是選書眼光。
而在京城對三國演義,熱議紛紛的時候,前來遊玩的施耐庵,卻是聽愣了。
不禁喃喃自語:“三國故事也能這麽受歡迎?”
若是任以虛在這裏看到他,定會大吃一驚,因為這位才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大咖。
施耐庵出生於浙江紹興,家族世代務農。
自幼聰明好學,對文學和曆史有著濃厚的興趣。
他廣泛涉獵古代典籍,研究傳統文化,並在文學方麵有著卓越的天賦。
《水滸傳》這部小說是施耐庵的成名之作。
但此時的施耐庵,還沒有走到那個地步。
老實說,他最近幾天有點煩。他已經苦心鑽研《水滸傳》很多年了,最近一直下不了筆,無比卡文,這種感覺實在是不舒服。
他這才到處遊玩,想要收集一下靈感,從家鄉那邊,一路輾轉,來到了京城應天府。
而施耐庵本身經曆也很傳奇。
當年老朱請過施耐庵出山當官,但施耐庵拒絕了,顯然也是個不想當官的主兒。
比起戰戰兢兢地當官,他隻想靜靜地寫書賺錢,過一個安靜舒適的日常生活,不想卷入官場那一大灘渾水之內。
如今,乍一聽在京城附近,還有這麽豐富的三國故事。
顯然也是像他一樣的作者寫的,頓時好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