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什麽的,最終還是沒要到,反倒是讓宋瑤按在沙發上胖揍一頓。


    許青舟算是看清楚了,在宋校花眼裏,自己好像真的成了變態。


    12月5日,正當他在圖書館奮鬥的時候,卻突然收到凱莎琳的郵件。


    斯圖爾特教授再宣布,又完成了關鍵性證明。


    【很榮幸地告訴大家,經過團隊數月的努力,已經成功解決素數在算術級數中平均分布的“水平”問題,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波利尼亞克猜想的真實麵貌即將出現在我們麵前。】


    許青舟眯著眼。


    謔,這次看來是來真的了。


    有壓力。


    他這邊還困在素數分布的分析裏。


    同時,這個消息也傳回國內,因為微博再次出現無數私信,評論區也再度得到更新。


    【小魚兒】:許神,斯圖爾特教授又發文了,求問進度。


    【發現好羊毛】:斯圖爾特教授先前就是卡在這個問題上,這次如果解決的話,離成功不遠了。


    【淺嚐人間煙火】:許神無。


    【許神我老公】:許神在19歲的年紀就幹掉了兩個猜想,這份成績已經可以記在數學史上了,就算失敗一次也無所謂。


    見大家這麽關心自己,許青舟幹脆編輯了條微博。


    許青舟:穩中有進。


    【小魚兒】:許神,我相信你!


    【世界的參差很大】:我靠我靠,這意思是許神這邊也有進展?!


    【重離子122】:太難了,我覺得許青舟這邊估計是真的沒了。


    【在等風起】:嗬嗬,拿了納稅人的錢,揮霍到最後,什麽也沒有。


    許青舟笑著搖搖頭,不再理會評論,放下手機,繼續搞自己的計算。


    印度,帝國理工大學高等數學研究所。


    印度小哥說:“教授,斯圖爾特教授宣布了最新進展。”


    亞吉爾教授停下手中計算:“他搞定了算術級數問題?”


    “是的。”印度小哥點點頭,頓了頓,皺眉說道:“夏國的許青舟,今天同樣在他的私人賬號上說自己進展得很順利。”


    自從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過後,這個夏國人就一直很低調,期間甚至還去了一趟歐洲,參加物理實驗。


    嗬,年輕人,實在是太狂妄了。


    有這麽好的數學天賦,居然跑去搞物理。


    他腦子一定是壞掉了。


    亞吉爾教授沉默片刻,說道:“我們也需要公布些自己的最新進展,篩法和黎曼函數的零點估計。”


    現在已經到2015年最後一個月了,處於爭取預算的關鍵時候,必須讓世界的目光重新聚回來。


    於是,在許青舟發完微博的幾個小時過後,印度這頭也發布了公告,隻有一個意思:我們也快成功了。


    這個消息一出,數學界倒是一下子熱鬧起來,尤其是對於研究數論的人來說,這絕對是茶餘飯後的話題。


    隱約有三足鼎立的架勢。


    在張益唐之後,大家對於素數方麵的研究已經沒信心,畢竟即便是使用張益唐的辦法,也無法搞定孿生素數猜想。


    許青舟的兩份論文證明數論並沒有到胡同。


    尤其是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相當於實現了從0到1的關鍵跨越,給大家證明波利尼亞克猜想的希望。


    一時間,都在猜誰能摘得這頂桂冠。


    周三,數院教授辦公室,顧誌鍾正在給水木大學過來串門的老友泡茶。


    “老顧,你的那個學生現在可備受關注。”劉雲海感歎道。


    顧誌鍾輕輕笑著:“是啊,這小家夥比我們這些老頭子強太多了。”


    “負責招生的王校長經常歎息,如果知道這個小夥子天賦這麽高,說什麽也得挖到我們這邊。”劉雲海遺憾地說道。


    水木這邊有丘成桐,要是再多個數學天才——遙遙領先。


    顧誌鍾給老友添了一杯茶,“咱們搞研究的,可不應該相信‘如果’。”


    劉雲海也是笑了笑,知道老友說的是實話。


    “不過,我看這次有點懸了,印度那邊不足為慮,多半是想多點拿預算的籌碼,斯圖爾特那個人雖然很狂,但實力還是有的。”劉雲海沉聲說道。


    顧誌鍾:“這個小子已經創造好幾次奇跡了,希望這次也可以吧。”


    他突然想起一年前第一次知道許青舟在攻克克拉梅爾猜想時,自己貌似沒怎麽在意,感慨年輕人太浮躁,得撞一撞南牆。


    結果,人已經搞定兩個世界級數學猜想了。


    就算失敗了也無所謂。


    小許才19歲,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數論界的熱鬧也很快就延伸到媒體。


    早上,倫敦科學晚報總部,編輯們開始上班了。


    “嗨,克瑞斯,早上好。”


    編輯米瑞·萊文和朋友打招呼:“你看起來心情不錯。”


    “當然,我們不必為今天的頭條絞盡腦汁。”


    “哦?”


    “伱看看這些。”克瑞斯把平板遞過來。


    “許青舟,斯圖爾特教授,印度的亞吉爾教授?”米瑞瞬間明白朋友的想法。


    這三個湊在一起,絕對是有趣的新聞。


    克瑞斯說:“我們得再加點內容,讓內容更生動。”


    米瑞想了想,“斯圖爾特教授的一個朋友,叫布蘭達·裏維斯,是個數學家。”


    “這個人很特別?”


    “他是個種族主義者,曾經說過,夏國的土壤不適合科學的發展,因為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可悲的壁障裏。”


    矛盾就來了。


    “好,我們就去采訪他!”


    下午,米瑞和克瑞斯順利地聯係上布蘭達·裏維斯。


    米瑞在電話裏說:“我們想請你向大家說說對這次波利尼亞克猜想競爭的想法。”


    “抱歉,比起這個,我對喝個早茶更感興趣。”


    布蘭達·裏維斯正在去上課的路上,他是伯利克裏分校的講師,對,教學任務重,沒多少科研經費的那種。


    “裏維斯先生,現在大家都在談論夏國那個年輕人,但我們覺得,有必要讓大眾聽到不同的聲音,您是斯圖爾特教授的朋友,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


    布蘭達有點心動,自己已經被忽略太久了。


    “並且,我們願意支付5000美元的報酬,作為您的科研經費。”


    “我的榮幸。”


    前兩個人需要新聞,後者需要曝光,一拍即合。


    許青舟沒理會外界信息,用了三天時間,通過一些技巧性的放縮把m和m聯係上,又通過不等式結合。


    算是搞定上界相駁的問題。


    就在他沉浸於龐雜的計算中時,一條新聞悄然出現。


    【倫敦科學晚報】:看不見的戰鬥,美國,夏國,印度之間的戰爭!


    我們都知道,夏國正在成為美國最有力的競爭對手,這個野心勃勃的國家企圖全麵超過美國,並主導新的世界秩序.


    《倫敦科學晚報》在八卦的同時,仍然顯示出自己的專業性,這次直接找到了布蘭達·裏維斯,搭配有采訪視頻。


    采訪裏,主持人談到這位鬱鬱不得誌的數學家曾經對夏國的評價。


    布蘭達:“不,我並沒有覺得一個人需要因為實話道歉。”


    主持人:“您堅持您的觀點?”


    布蘭達:“是的,我雖然是位數學家,可依然知道,近代的先進文明起源於西方,那裏,才有知識自由生長的土壤。”


    主持人:“您是在否定許青舟的成就?”


    布蘭達:“不,這是個很出色的年輕人,我的意思,他如果像陶哲軒一樣,在其他地方學習,會更加出色。”


    主持人:“您覺得這次誰會勝利?”


    布蘭達:“毫無疑問,美國會再次偉大!”


    報道內容從數學領域入手,中間過渡到各國之間的競爭,夏國挑戰美國,印度挑戰夏國。


    話題拉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一心科研,你卻想騙我談戀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魚2號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魚2號機並收藏我一心科研,你卻想騙我談戀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