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武學院一分為四,雖然各有側重,但保留了一些公共課程。哲學,數形邏輯學,心理學,曆史學,決策學,健康學,軍事學,社會學,商業學,管理學,音樂學,倫理學,審美學,危機學,溝通學,一共十五門課程。這些課程,所有學員並不需要接受考核,重在普及與學習過程。”俠客島炎武學院公共課程的負責人,是一個青年學者,戴著一副金絲眼鏡。麵對突然到訪的炎鳴,那位負責人神情從從容,淡然說道。


    炎鳴出關後,便回到俠客島。易容之後,炎鳴以社會捐助者的身份,拜訪了炎武學院。


    在負責人的陪同之下,炎鳴來到多媒體大課堂,坐在角落,與那些青年學生一起,聆聽公共課程。一個頭發蓬鬆,不修邊幅的青年教授出現在大屏幕,笑著揮手說道:


    “歡迎各位同學參加本次的公共課程!我是你們的導師歐幾理得教授。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數形邏輯學到底是一門關於什麽的學問。請同學們看如下幾個例子: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1+1=2


    點a在直線l上a∈l


    集合a與集合b的交集是manb=m


    命題a是命題b的充分條件a→b


    第一個例子之中,出現了1,1,2三個數字,+與=兩個特殊符號。如果把三個數字也看成符號,一共出現了五個符號,一共表達了兩種關係,相加與相等。這即是狹義的數形邏輯學,即研究用符號表達事物之間數量關係的一門學問。


    第二個例子,沒有出現數量,隻有符號,研究的是點和直線的位置關係,這裏就是數形邏輯學的第二個板塊,研究的是幾何圖形或者事物之間的位置關係。


    第三個例子,研究是兩個集合之間的邏輯關係,第四個例子,說的是兩個命題之間的邏輯關係。


    綜上,一切關於事物之間數量,位置,邏輯關係的學問,都是數形邏輯學研究的內容。


    數形邏輯學簡稱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工程學,信息學,都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們更側重於應用領域。可以說物理學家,化學家,工程學家,生物學家,信息學家必定是數學家,但數學家未必是物理學家,未必是化學家,未必是生物學家,未必是工程學家,未必是信息學家。


    數學已經滲透到諸多領域,無處不在,軍事學,經濟學,政治學,音樂學,審美學,哲學,心理學,曆史學,決策學,倫理學,健康學,危機學,溝通學等諸多領域,皆有數學的身影。


    軍事指揮,要測繪地圖,駐紮有利地形,利用有利氣候條件,等待有利時機,統籌管理,判斷形勢,做戰略與戰術評估,這些都離不開數學作為支撐。因而,一個成功的軍事家必定是一個成功的數學家。


    經濟學,利用一些統計指標,收集有效數據,對經濟現象與經濟走勢進行分析,同時改變一些因素,對經濟進行幹預。


    政治學,要協調人與人之間,區域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戰略與戰術之間,經濟,教育,軍事,科技,文化等諸多領域之間的矛盾關係。


    音樂學之中,樂器的製作要利用數學原理,審美學,要用到黃金分割,哲學要探討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其中包括他們之間的邏輯關係,心理學需要大量實驗數據作為支撐,曆史學要分辨一些數據的真偽,要探討事物之間的因果,決策學處理的是目標與現實的矛盾關係……


    再具體化一些,職業球手,職業廚師,職業軍棋大師,醫師,律師,會計,武術家……他們都是數學家。


    球類運動,運動員要處理好各種位置關係,廚師,要處理各種食材的搭配關係,職業軍棋大師,行棋落子既要處理棋子之間的數量關係,又要處理位置關係,還要遵循比賽規則。軍棋比賽規則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關於棋子的運行規則與輸贏規則。


    醫生要通曉藥物之間的搭配關係,要探討病因,判斷病情,對症治療,律師要明白法律條文的適用條件,以及其內部的邏輯聯係,會計要對賬目進行整理分類,武術家要處理好與對手的位置關係……


    再往大處說,蜜蜂,獵豹與鷹隼也是出色的數學家。


    ……”


    大屏幕上,歐幾理得教授滔滔不絕,做了精彩的講演,學員們認真聽著。有的學員聽到精彩處,快速筆記。筆尖輕觸紙麵,教室裏出現一陣沙沙的聲音,如同一曲美妙的交響樂。


    一節課很快過去,休息了片刻,下一節公開課是哲學。大屏幕上出現一個頭發花白,麵容清瘦的老者。


    ”諸位學員,大家好。我是李耳教授,很高興能有機會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哲學。今天我講演的主題是過於,現在,未來與生命的價值。


    佛曰,世間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道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儒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兵曰,勢者,因利而製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佛家看到了世間一切短暫而虛幻,道家看到了事物之間的矛盾與聯係,儒家慨歎時間流逝。


    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與我們所能夠感知的世界,是不盡相同的。遙遠星辰的光,經過億萬年歲月,被我們的眼睛看到,那麽我們看到的是真實的世界還是虛幻的世界?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看到的是虛幻的世界。或許此刻,那遙遠的星辰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或許它已經毀滅。即便距離足夠近,我們看到的事物,依然是虛幻的,進入我們眼睛的隻是事物過去的影像。我們的視覺與知覺具有滯後性,這是不容否定的事實。因為時間短暫,事物變化相對較小,我們看到的與感知到的虛幻畫麵可以用來近似事物的現狀。


    我們從來都沒有生活在現實世界,雖然知道它是存在的,但無法到達。我們所見,所感,皆是事物的過去,而我們的思想卻可以溝通未來,實現對現實世界的超越。我們利用事物的過去與未來,不斷逼近事物的現在,以獲得現實更為精確的近似值。


    單單依靠眼睛是不可靠的,很容易陷入經驗主義的陷阱。我們看到的一切,與事物之間的真實狀態是有偏差的,當事物處在巨變之中,這種誤差就會很大。


    比如,兵家就善於製造假象,如果過於依賴眼睛,後果很嚴重。好在,人可以通過思維,對現實進行超越。思維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質,洞穿各種假象,直達事物的本質。兵家所謂妙算,就是立足未來,未雨綢繆。


    過去雖然成為過去,但並沒有消失不見,它可以用信息的形式儲存起來,成為虛擬的存在,持續對現在與未來產生影響。人大多數時候,都在依賴生活積累的經驗去做事,這足以說明過去對現實的深刻影響。一些重大曆史事件,一些重要曆史人物,並沒有遠離我們的社會,而是持續不斷的在發生影響。


    現在是多變的,既受到自身影響,又受到過去與未來影響。一個非偶然事件,我們看到它發生,其實它早已發生。比如,一場戰爭的爆發,發動戰爭者可能蓄謀已久。而那些策劃者,提前知道戰爭爆發,麵對現實,就會與不知情者采取不一樣的選擇,這是信息的不對稱,這是未來影響現在的一個例子。


    不斷變化的現在,可以不斷修正人們對過去的認知,這是現在影響過去。現在的技術革新,不斷提升人們處理信息的手段,讓部分過去與現實同處於一個界麵,比如一些書麵著作,一些音頻,視頻等等。


    未來可以影響現在與過去,決策者通過推演,預料到了自己不想看到的結果,便會幹預那些導致結果出現的因素,其中包括現實的部分,也包括曆史的部分。


    總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因生命的出現,可以同時存在。如果沒有生命的存在,過去,現在與未來是單向的不可逆的,更無法改變,結果顯然是確定的。生命的存在,讓一切發生了混亂,讓事物變得不確定起來,這或許就是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吧。”


    教授的講演雖然晦澀,炎鳴還是有些聽明白了,頓時如醍醐灌頂,靈台一片光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禦靈大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遇風而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遇風而行並收藏禦靈大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