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可堪大任
全京城都在盼著楚王妃失寵 作者:錦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11章 可堪大任
皇上喝了口茶,看著魏閣老道:“閣老覺得朕的老五如何?”
閣老臉上絲毫沒有驚詫,先笑了一聲,然後才慢吞吞的開口:“楚王殿下有勇有謀,膽識過人,這次內亂也多虧王爺及時趕回,才能扭轉大局,楚王殿下不愧是我大齊王爺!”
閣老這馬屁拍的,讓皇上聽著也舒服,皇上忍不住嘴角咧出個笑來,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老五確實是個好孩子,這次楚王妃也讓朕十分震驚!”皇上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若不是那日楚王妃機靈,後果不堪設想。
“楚王妃巾幗不忘須眉,是我大齊之福!”皇上都起來了,閣老自然也不敢坐著,從椅子上起來,站在皇上斜後方。
“這兩個孩子的確不錯!”
“皇上是要立楚王……”
皇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閣老再裝聾作啞那就是傻了。
果然,皇上點了點頭,轉過身道:“朕打算立楚王為太子,以安民心!”
國不可一日無儲君,尤其,經曆了這麽一次動蕩。
閣老忙拱手行禮道:“皇上英明!”
看來,明日早朝,該提立太子的事了。
皇上之所以要在這個節骨眼上提立太子之事,實在是因為他發現,整個朝堂他這個皇帝是最忙的。
他的兒子們圈禁的圈禁,天牢的天牢,剩下的幾個,這幾日連個影子都逮不到,所有的事都壓到他一個人身上,連個搭把手的都沒有。
這江山遲早是要交到這些小兔崽子手中的,憑什麽他一個人忙的連口熱茶都沒得喝,他們一個個逍遙自在。
昨日他去淑貴妃宮裏時,淑貴妃正在和柔妃下棋。
宮裏遭了這麽一場大難,她們兩個倒是心大,這歲月靜好的,好像那日被威脅都是不存在的。
屋裏放了冰塊,小丫頭輕輕的在冰塊後打著羽扇,那涼風順著扇子的方向徐徐的朝二人吹去。
小丫頭把西瓜切成了小塊,用牙簽紮著,送到她們口邊。
這日子過的,他這個大齊國最尊貴的人都沒這麽舒服。
他竟不知道,原來還可以這樣被人伺候的。
關鍵是,他站在那兒,也沒人理他,皇帝當到他這份上,估計也是天下獨一份了。
他就不該來,每次來都是被她們兩個氣的一肚子氣。
總算把柔妃耗走了,本來想坐下來,和淑貴妃聊聊家常,吹吹涼風,吃點西瓜,畢竟淑貴妃這次也是和他共患難過的。
可他剛說了幾句,淑貴妃那語氣,搞得他像是自討苦吃似的。
他當時被氣的,差點一口氣沒緩過來。
不過,淑貴妃的話有道理,大齊該有個太子為他分憂。
他從昨晚開始就在想立太子之事了,其實也沒什麽好想的。
剩下的三個,老六有異族血統,老七……唉,那是個一根糖葫蘆都能騙走的傻孩子,這江山哪敢交給他。
也就隻剩下老五,老五也是個混蛋,他擔心他以後做出什麽拳打禦史,腳踹武將的事來。
要是那樣估計老趙家祖宗的棺材板都壓不住。
可有什麽辦法,好賴也就他了,好好調教個兩年,他就可以把江山交給他了。
然後,他也可以夏日裏吹吹涼風,吃著常貴喂到嘴邊的西瓜……
皇上眉頭蹙了蹙,還是不要常貴喂了,換個年輕貌美的小丫頭。
皇上這麽想著,心裏有點小期待。
楚王府
趙恒用完早膳,正在書房裏處理書信,忽然打了個噴嚏,頓時有種不太好的預感,感覺被算計了。
趙恒這兩日一直待在王府裏沒出過門,他想等陸瑤身子稍微好些便帶她去西北。
西北戰亂,他擔心外祖,把陸瑤留在京中他也不放心,倒不如帶著她一起。
算著時間,陸玉庭這幾日應該也已經快從銅川回來。
第二日早朝,各衙門匯報完事情後,閣老站出來道:“皇上,近日內亂,皆因我大齊無嗣子而起,臣認為五皇子楚王殿下可堪大任!”
魏閣老言簡意賅,沒有多餘辭藻,但態度相當明確。
這大臣們都是成了精的,閣老這話一出,誰還不明白什麽意思?
皇上昨日可是留下閣老到禦書房敘話,閣老肯定是得到了皇上的授意,這才提的。
魏閣老話一落,馮尚書不緊不慢的站了出來:“臣附議!”
馮尚書和魏家是姻親,兩家關係一向好,魏閣老的提議,馮尚書自沒有不支持的。
孫天得眼珠一轉,楚王是他大理寺的人,大理寺的人怎麽能不支持呢,立刻站出來道:“臣認為閣老所言甚是!”
宋軼心裏暗罵,這都是什麽人,得臉的事他跑的比誰都快,連聲招呼都不打,生怕他搶了功似的。
臭不要臉!
這樣一想,宋軼立刻站出列,高聲道:“臣附議!”
這個時候聲音一定要大,態度一定要誠懇。
孫天得突然感覺涼颼颼的,一偏頭,正對上宋軼幽怨的目光。
孫天得打了個冷顫,他這又抽什麽風呢。
宋軼看到孫天得看過來,哼了一聲,別過臉去,什麽人這是,絕交。
剩下的大臣紛紛出列,連以前一直支持景王的韓大人等人都支持楚王為太子。
他們又不傻,景王這次肯定是完蛋了,他們可沒有當爹的皇上,這麽好的重新站隊機會肯定得把握住,不然一不小心那可是全家都得上斷頭台。
曆朝曆代立太子,那都是各方勢力恨不得打破對方的頭,弄死對方,可這次立朝堂一派和諧。
楚王殿下得到了全部大臣的支持,皇上欣慰點頭,不錯,不錯,都很上道嘛。
他還以為要費一番功夫,沒想到這麽容易。
不過,老五這孩子在朝中倒是挺有威信。
皇上頓時發話道:“既如此,那就立楚王為太子!”
眾臣下跪道:“皇上英明!”
這立太子的決定快的也就一盞茶的功夫。
以往立太子那可是一場拉鋸戰,沒個三兩年吵嚷的,根本定不下來,如今這速度快的,跟兒戲似的。
大臣們下了朝,都有點雲裏霧裏的感覺,大齊太子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有的機靈點的,得趕緊去楚王府道喜啊,楚王這幾日沒有上朝,肯定還不知道這消息。
孫公公這次可算領了個美差,一蹦三尺高的從師傅那裏接了聖旨去楚王府傳旨了。
皇上喝了口茶,看著魏閣老道:“閣老覺得朕的老五如何?”
閣老臉上絲毫沒有驚詫,先笑了一聲,然後才慢吞吞的開口:“楚王殿下有勇有謀,膽識過人,這次內亂也多虧王爺及時趕回,才能扭轉大局,楚王殿下不愧是我大齊王爺!”
閣老這馬屁拍的,讓皇上聽著也舒服,皇上忍不住嘴角咧出個笑來,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老五確實是個好孩子,這次楚王妃也讓朕十分震驚!”皇上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若不是那日楚王妃機靈,後果不堪設想。
“楚王妃巾幗不忘須眉,是我大齊之福!”皇上都起來了,閣老自然也不敢坐著,從椅子上起來,站在皇上斜後方。
“這兩個孩子的確不錯!”
“皇上是要立楚王……”
皇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閣老再裝聾作啞那就是傻了。
果然,皇上點了點頭,轉過身道:“朕打算立楚王為太子,以安民心!”
國不可一日無儲君,尤其,經曆了這麽一次動蕩。
閣老忙拱手行禮道:“皇上英明!”
看來,明日早朝,該提立太子的事了。
皇上之所以要在這個節骨眼上提立太子之事,實在是因為他發現,整個朝堂他這個皇帝是最忙的。
他的兒子們圈禁的圈禁,天牢的天牢,剩下的幾個,這幾日連個影子都逮不到,所有的事都壓到他一個人身上,連個搭把手的都沒有。
這江山遲早是要交到這些小兔崽子手中的,憑什麽他一個人忙的連口熱茶都沒得喝,他們一個個逍遙自在。
昨日他去淑貴妃宮裏時,淑貴妃正在和柔妃下棋。
宮裏遭了這麽一場大難,她們兩個倒是心大,這歲月靜好的,好像那日被威脅都是不存在的。
屋裏放了冰塊,小丫頭輕輕的在冰塊後打著羽扇,那涼風順著扇子的方向徐徐的朝二人吹去。
小丫頭把西瓜切成了小塊,用牙簽紮著,送到她們口邊。
這日子過的,他這個大齊國最尊貴的人都沒這麽舒服。
他竟不知道,原來還可以這樣被人伺候的。
關鍵是,他站在那兒,也沒人理他,皇帝當到他這份上,估計也是天下獨一份了。
他就不該來,每次來都是被她們兩個氣的一肚子氣。
總算把柔妃耗走了,本來想坐下來,和淑貴妃聊聊家常,吹吹涼風,吃點西瓜,畢竟淑貴妃這次也是和他共患難過的。
可他剛說了幾句,淑貴妃那語氣,搞得他像是自討苦吃似的。
他當時被氣的,差點一口氣沒緩過來。
不過,淑貴妃的話有道理,大齊該有個太子為他分憂。
他從昨晚開始就在想立太子之事了,其實也沒什麽好想的。
剩下的三個,老六有異族血統,老七……唉,那是個一根糖葫蘆都能騙走的傻孩子,這江山哪敢交給他。
也就隻剩下老五,老五也是個混蛋,他擔心他以後做出什麽拳打禦史,腳踹武將的事來。
要是那樣估計老趙家祖宗的棺材板都壓不住。
可有什麽辦法,好賴也就他了,好好調教個兩年,他就可以把江山交給他了。
然後,他也可以夏日裏吹吹涼風,吃著常貴喂到嘴邊的西瓜……
皇上眉頭蹙了蹙,還是不要常貴喂了,換個年輕貌美的小丫頭。
皇上這麽想著,心裏有點小期待。
楚王府
趙恒用完早膳,正在書房裏處理書信,忽然打了個噴嚏,頓時有種不太好的預感,感覺被算計了。
趙恒這兩日一直待在王府裏沒出過門,他想等陸瑤身子稍微好些便帶她去西北。
西北戰亂,他擔心外祖,把陸瑤留在京中他也不放心,倒不如帶著她一起。
算著時間,陸玉庭這幾日應該也已經快從銅川回來。
第二日早朝,各衙門匯報完事情後,閣老站出來道:“皇上,近日內亂,皆因我大齊無嗣子而起,臣認為五皇子楚王殿下可堪大任!”
魏閣老言簡意賅,沒有多餘辭藻,但態度相當明確。
這大臣們都是成了精的,閣老這話一出,誰還不明白什麽意思?
皇上昨日可是留下閣老到禦書房敘話,閣老肯定是得到了皇上的授意,這才提的。
魏閣老話一落,馮尚書不緊不慢的站了出來:“臣附議!”
馮尚書和魏家是姻親,兩家關係一向好,魏閣老的提議,馮尚書自沒有不支持的。
孫天得眼珠一轉,楚王是他大理寺的人,大理寺的人怎麽能不支持呢,立刻站出來道:“臣認為閣老所言甚是!”
宋軼心裏暗罵,這都是什麽人,得臉的事他跑的比誰都快,連聲招呼都不打,生怕他搶了功似的。
臭不要臉!
這樣一想,宋軼立刻站出列,高聲道:“臣附議!”
這個時候聲音一定要大,態度一定要誠懇。
孫天得突然感覺涼颼颼的,一偏頭,正對上宋軼幽怨的目光。
孫天得打了個冷顫,他這又抽什麽風呢。
宋軼看到孫天得看過來,哼了一聲,別過臉去,什麽人這是,絕交。
剩下的大臣紛紛出列,連以前一直支持景王的韓大人等人都支持楚王為太子。
他們又不傻,景王這次肯定是完蛋了,他們可沒有當爹的皇上,這麽好的重新站隊機會肯定得把握住,不然一不小心那可是全家都得上斷頭台。
曆朝曆代立太子,那都是各方勢力恨不得打破對方的頭,弄死對方,可這次立朝堂一派和諧。
楚王殿下得到了全部大臣的支持,皇上欣慰點頭,不錯,不錯,都很上道嘛。
他還以為要費一番功夫,沒想到這麽容易。
不過,老五這孩子在朝中倒是挺有威信。
皇上頓時發話道:“既如此,那就立楚王為太子!”
眾臣下跪道:“皇上英明!”
這立太子的決定快的也就一盞茶的功夫。
以往立太子那可是一場拉鋸戰,沒個三兩年吵嚷的,根本定不下來,如今這速度快的,跟兒戲似的。
大臣們下了朝,都有點雲裏霧裏的感覺,大齊太子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有的機靈點的,得趕緊去楚王府道喜啊,楚王這幾日沒有上朝,肯定還不知道這消息。
孫公公這次可算領了個美差,一蹦三尺高的從師傅那裏接了聖旨去楚王府傳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