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曆了品牌危機與市場打壓後,泗科酸野廠終於站穩腳跟,逐步恢複市場份額。然而,蘇小婉深知,想要徹底擺脫價格戰的桎梏,並在品牌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賦予產品更高的文化價值。


    一天晚上,她瀏覽社交媒體時,看到了一場非遺技藝展示活動的視頻。這些傳統技藝的展示不僅吸引了大批觀眾,還讓人們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蘇小婉腦海中靈光一閃:為何不舉辦一場全國性的非遺技藝大賽,讓酸野製作工藝成為非遺文化的重要代表,同時為泗科酸野廠打造更強的文化背書?


    她立刻召集團隊開會,提出了舉辦非遺技藝大賽的設想。


    “非遺技藝大賽?這會不會太複雜?”市場部負責人張強有些猶豫,“我們從未策劃過這樣的活動,難度太大了。”


    蘇小婉堅定地回答:“難度大,才有意義。通過這場比賽,我們不僅能宣傳泗科酸野廠,還能讓更多人了解五一村的文化背景。隻要能調動政府和文化機構的支持,這項賽事一定能成功。”


    經過數次頭腦風暴,團隊逐步完善了大賽的構想:


    1.主題設定: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邀請全國各地的非遺技藝傳承人參加比賽,展示他們的傳統手藝。


    2.賽事內容:比賽分為多個階段,從初賽到決賽,包括傳統技藝展示、技藝創新設計、團隊協作等環節。


    3.傳播渠道:通過社交媒體和線下活動推廣賽事,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


    4.獎項設置:設立多個獎項,包括“最佳傳承獎”“最佳創新獎”,並為獲獎者提供資金支持,用於技藝的保護和推廣。


    此外,比賽中特別增加了酸野製作技藝展示環節,讓泗科酸野廠成為賽事的核心亮點之一。


    為了讓大賽獲得更大影響力,蘇小婉決定聯合政府部門和文化機構,共同推動賽事的舉辦。


    她親自前往市文化局,向負責人詳細介紹了賽事計劃,並強調了非遺技藝保護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這不僅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次文化的複興。通過這場活動,我們可以讓更多人關注非遺技藝,同時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文化局的負責人對蘇小婉的提議十分讚賞:“你的想法很有意義。我們可以提供文化資源支持,同時幫助你對接省裏的非遺保護協會。”


    隨後,蘇小婉又與地方政府洽談,希望將賽事與泗科鎮的鄉村振興計劃結合。地方政府不僅表示全力支持,還承諾為大賽提供專項資金和宣傳資源。


    得到政府與文化機構的支持後,賽事籌備工作正式啟動。蘇小婉成立了一個專項團隊,負責賽事的組織與推廣。團隊分工明確:


    ?市場部負責活動宣傳,包括拍攝賽事宣傳片、策劃線下活動預熱等。


    ?研發部參與技藝展示環節,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製作示範視頻。


    ?外聯部負責與各地參賽者聯絡,並邀請知名評委。


    在一次團隊會議上,蘇小婉強調:“這次賽事不僅是宣傳泗科酸野廠,更是宣傳我們五一村的文化。每一個環節都要體現專業性和文化深度,絕不能馬虎。”


    雖然賽事計劃逐步推進,但參賽者的招募工作並不順利。許多非遺技藝傳承人因各種原因,暫時無法確定是否參賽。有人擔心比賽流程太複雜,有人則不習慣與現代宣傳方式結合。


    為了打消傳承人的顧慮,蘇小婉親自帶隊,前往各地拜訪非遺技藝傳承人。她耐心地解釋賽事意義,並承諾賽事將為他們提供更多推廣機會。


    在一個小鎮的泥塑工作室,蘇小婉見到了一位年過六旬的泥塑藝人。他用顫抖的雙手將一隻精致的泥塑鳥遞給蘇小婉,感慨地說:“現在願意關注我們這些老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你們願意為我們搭建這樣的舞台,我一定參加!”


    預熱活動:引爆關注


    為了給大賽預熱,蘇小婉團隊提前舉辦了一場非遺技藝展覽。展覽匯集了酸野製作、刺繡、竹編等技藝,吸引了大批觀眾。觀眾不僅可以欣賞傳統手藝,還能參與互動體驗,比如學習製作酸野和簡單的刺繡圖案。


    展覽的成功舉辦引發了媒體的廣泛報道,非遺技藝大賽的報名人數也隨之激增。甚至一些國際文化機構也表達了關注,希望通過賽事了解更多中國非遺技藝。


    賽事啟動:萬眾矚目


    經過數月的緊張籌備,全國非遺技藝大賽正式啟動。在開幕式上,蘇小婉作為大賽發起人發表了講話:“非遺技藝是我們民族的寶藏,它承載著祖先的智慧和情感。通過這場大賽,我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傳承並創新這些技藝,讓它們煥發新的生機。”


    開幕式結束後,賽事的初賽環節正式展開,數百位非遺技藝傳承人齊聚一堂,展示各自的手藝。蘇小婉站在觀眾席中,看著選手們的精彩表現,心中充滿了期待。


    她明白,這場比賽隻是一個開始。通過這場賽事,五一村和泗科酸野廠的故事將被更多人知道,而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也將在這一平台上找到新的方向。


    全國非遺技藝大賽的初賽如期舉行,現場座無虛席。比賽設立多個展區,每位選手都在自己的展位上展示獨特技藝,從木雕到竹編,從剪紙到刺繡,無不令人眼花繚亂。泗科酸野廠作為賽事的發起方,也在展區內布置了酸野製作技藝的展示台。


    張麻子和團隊成員負責管理泗科酸野廠展台,不僅展示酸野製作的全過程,還邀請觀眾品嚐產品。一名中年女士試吃後,忍不住讚歎:“這味道真是小時候的記憶,酸辣適中,太好吃了!”


    而另一邊,參賽選手的表現更是驚豔全場。一位來自雲南的參賽者用竹子製作了一艘精巧的微型帆船,令人歎為觀止;一位來自湖南的剪紙藝人,在現場裁出了一幅寓意豐收的剪紙畫,將傳統文化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主辦方代表,蘇小婉親自走訪各個展台,與參賽選手交流。她特別對酸野展示台進行了一番指導,希望通過這個平台,將五一村的特色工藝推向更高的舞台。


    進入中賽階段,比賽從單純的技藝展示轉向技藝與創新的結合。每位參賽選手需要結合傳統工藝和現代設計,製作一件全新的作品。這一環節不僅考驗選手的技藝,還考驗他們對市場需求的洞察力和設計思維。


    在這個環節,一位來自福建的漆藝傳承人以傳統漆藝結合現代家居設計,製作出了一套極具實用價值的漆藝餐具,既保留了傳統漆藝的精美,又滿足了當代消費者對實用性的需求,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


    蘇小婉團隊也在這階段推出了泗科酸野廠的創新產品——真空獨立包裝酸野零食。產品包裝上設計了以非遺技藝為主題的插畫,每個包裝講述一個非遺工藝的故事。這樣的設計不僅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目光,還為非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渠道。


    盡管賽事進展順利,但一場意外衝突讓比賽現場氣氛一度緊張。一名刺繡藝人在展示環節中,被一位觀眾質疑其作品是機器繡而非手工繡。藝人情緒激動,當場落淚,甚至一度要求退出比賽。


    蘇小婉得知後,立刻出麵協調。她不僅邀請專業評委對作品進行現場鑒定,還組織刺繡藝人在現場進行手工演示,以證明其手藝的真實性。這一事件不僅平息了爭議,還讓更多觀眾了解到手工刺繡的複雜與珍貴,甚至引發了一波關於“手工技藝與機器技術”的熱議,進一步提升了比賽的關注度。


    隨著比賽的進行,泗科酸野廠也在公眾視野中占據了重要位置。比賽相關的媒體報道中,頻繁出現泗科酸野廠和五一村的名字。記者采訪中,蘇小婉不失時機地強調:“泗科酸野廠不僅是一家生產酸野的工廠,更是非遺文化的傳承者。我們希望通過這場比賽,讓更多人了解非遺技藝的魅力,並意識到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性。”


    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蘇小婉團隊特別策劃了一場“非遺之夜”直播活動。直播中,蘇小婉親自演示酸野製作,並與多位非遺技藝傳承人連線,講述他們的故事。直播吸引了數百萬觀眾,泗科酸野廠的品牌關注度也因此飆升。


    比賽的決賽成為整個活動的高光時刻。入圍選手中,有人堅持傳統,有人大膽創新,作品形式各異卻同樣精彩。經過激烈角逐,一位瓷器修複匠憑借一件結合傳統修複工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的花瓶,奪得“最佳創新獎”;而那位刺繡藝人則因堅持手工技藝並傳遞濃厚情感,獲得了“最佳傳承獎”。


    在頒獎典禮上,蘇小婉作為主辦方代表上台致辭:“非遺技藝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不僅僅是一種手藝,更是一種精神傳承。今天的獲獎者是文化的守護者,泗科酸野廠也將繼續為非遺文化的發展貢獻力量。”


    比賽結束後,賽事的影響卻未曾停止。許多觀眾和參賽者通過大賽認識了五一村,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泗科鎮的旅遊業因此大幅增長。與此同時,泗科酸野廠的訂單也激增,特別是新推出的非遺主題包裝係列,成為市場熱銷產品。


    而蘇小婉也沒有停下腳步。在總結會議中,她提出將非遺技藝大賽辦成年度活動,進一步擴大賽事影響力。她同時表示:“五一村的成功是全村人努力的結果,但我們不能滿足於此。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將這份成功長期保持下去。”


    在全體團隊的掌聲中,這場非遺技藝大賽畫上了圓滿的**。然而,五一村的故事遠未結束。在未來,他們將繼續迎接更多的挑戰與機遇,將屬於五一村的傳奇,寫得更加輝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村少年的逆襲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摸魚小郎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摸魚小郎君並收藏山村少年的逆襲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