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我們期待著
請為這個世界再扣一次扳機 作者:開飯山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上,兵器科教研室內燈火通明。
“看來,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墨梓安帶著白色線手套,看著食指指尖從銃膛內刮下來的一層粉末,語氣篤定地開口道,“子彈受潮,尾藥燃燒不完全,被燃氣帶向了集氣裝置後堵塞了集氣口,進而引起炸膛。”
空氣略微安靜了幾秒。
“這個設計不能用了,放棄吧。”薑慮得語氣遺憾地說。
“為啥呀,薑老師。”趙勝男有些不解,“我覺著挺好使的呢。”
“因為對子彈的要求高。”回答她的是墨梓安,“咱們用的本身就是庫存彈,前些天又下了兩場春雨,子彈必然會有些潮。”
“那子彈換成不潮的不就行了嗎?”趙勝男還是有些不明白。
“咱們這裏雖然不算靠北,可到底屬於帝國的中北部,又處於內陸,環境可並不算潮濕,要是到了南部邊境呢?”
墨梓安繼續回答,“那裏是對琛桓帝國的第一線,也是最有可能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地方,而南部邊境的氣候可是出了名的潮濕。
另一方麵,帝國現在和平了好幾年,從現在來看應該也沒有短時間內大興戰事的跡象。
一旦開戰,無論和誰打,士兵所用的子彈一定是不知道存放了多久的庫存貨,所以炸膛幾乎成了必然。”
“啊!”趙勝男的臉上也露出了可惜的表情,“原來是這樣,明明這麽好用的啊……”
“梓安說得對。”薑慮得看著趙勝男開口說,“如果到了帝國西北,問題可能會更嚴重,細沙如果進入了集氣口,到時候炸膛會炸得更厲害。”
“老師,下一步怎麽修改呢?”墨梓安問道。
“先討論一下這次試驗的所得吧。”薑慮得收拾了一下心情,語氣重新變得堅定起來,“梓安,從甲號談起。”
“好的,老師。”墨梓安拿出了自己記錄的小本,“甲號上麵應用的設計和技術很多都是成熟的,所以基本不存在明顯短板。
但根據試驗結果,三腳架的設計飽受爭議,而且彈鏈的攜行和更換速度明顯不如咱們新設計的彈鼓。
而且1.55微寸的機銃子彈後坐力還是大了些,對於班組火力來說,威力有些冗餘。
不過最為關鍵的‘快速更換銃管’的設計獲得了大成功,前提把的效果也很好。”
提到了後兩點,薑慮得明顯變得振奮了很多,“嗯,那就初步計劃去掉三腳架,同樣改為兩腳架,其他設計再議,可以先說說乙號。”
“乙號最大的優點無疑是操控性,但目前看來‘集氣式’還不能使用。”墨梓安照著本子說道,“乙號的第二大優勢是便攜性,非常利於攜帶和作戰行軍。
至於缺點,除了‘集氣式’帶來的後拉機柄燃氣泄露之外,就是瞄準基線高的問題。”
“也就是說,前提把的設計是成功的,後提把的設計看來還不夠完善。”薑慮得抬起眼皮看了看眼前的兩人,“你們的意見呢,留哪一個?”
“我覺得後提把挺好的。”趙勝男用手比劃了幾個姿勢,“做戰術動作的時候真的挺方便的,我覺得瞄準基線高也不是不能克服。”
“學生覺得,兩個都可以保留。”墨梓安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哦?”薑慮得目光微亮地看向墨梓安,“仔細說說。”
“是,老師。”
墨梓安從旁邊拿出了一張圖紙,用筆指著說,“學生是這樣想的,可以將後提把的設計進行改良,仍采用一體式的設計,這樣更牢固,但可以把後提把的高度降低並將長度拉到和機匣等長。”
墨梓安用炭筆在圖紙上畫出了一個示意圖,“您看,後提把與機匣蓋的空間隻要足夠手指穿過即可,再加上沒有了集氣式的獨特布局,瞄準基線就會大大降低。
然後在前提把與銃身之間安裝一個類似插銷的滾柱,這樣一來,不使用前提把的時候,它就會垂在銃身一側,不會遮擋瞄準視線,使用的時候,再轉動插銷固定。”
薑慮得認同地點了點頭,“可以采納,這個想法不錯,多加一個提把也不會增加多少重量。
差不多就最終定型吧,也不需要再對照什麽了。”
之後的討論一直持續到了門禁時間才結束,而且之後的幾天也是如此。
薑慮得給墨梓安和趙勝男開了個字條,用來應付憲兵。
這些天的時間花得也很值得和必要,薑慮得敲定了很多細節,並且在墨梓安的幫助下重新繪製了圖紙。
試製樣品的工作薑慮得仍選在了在【聯合八方】的精工車間,墨梓安這一次自然無法跟隨,但好在現在的【聯合八方】裏是不缺工人的。
幾天後,墨梓安接到了通知,帶著參與測試的幾個人重新回到了那處靶場,見到了改頭換麵的武器——
最終定型的武器采用了之前甲型的自動方式和閉鎖方式、可拆卸的銃管、前後提把,以及稍加改動的兩腳架。
供彈方式選擇了彈鼓供彈,子彈也選定了使用1.55微寸標準步銃彈。
這一次的試射沒有出現任何意外,結果也十分令人滿意,但一次測試的成功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還要進行更進一步的試驗——
接下來的測試內容十分多樣化,但也很可能對武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為此,聯合八方的廠房再次臨時生產了十幾挺。
不過這一次,薑慮得沒有選擇精工車間,而是特意安排了普通車間和普通工人來生產。
首先是泥沙測試,先將武器分別放入沙子和泥漿中,然後再拎出來,簡單地在地上磕了幾下後拉上銃栓。
把武器固定在遠處,用一根細線拉動扳機,武器成功擊發,並且順利地打光了一個彈匣。
之後則是進行雨水測試。
由於不可能等到真下大雨時再進行,所以這一步其實就是站在噴水管下,用兌了些許白醋的水噴灑。
同樣是簡單地敲打磕晃了機匣後就上膛扣扳機,也順利地成功擊發。
再之後是磕碰試驗。
說白了第一步就是直接摔,就是那種拿起來再鬆手的自由落體,第二步就是放在地上再踹幾腳。
墨梓安一腳不小心踹斷了腳架的連接軸,不過機銃仍能正常擊發,隻不過墨梓安能夠明確地感覺出,武器內的一些活動部件都出了些問題。
因為射擊的頻率變得不再均勻而且有了一種很明顯的滯澀感。
薑慮得認為這種程度的損壞完全可以接受,畢竟在戰場上沒有誰真的會把自己的武器這麽糟蹋——除非人員位置與爆炸點的距離很近,但這個時候,武器是否能用也不怎麽重要了,因為人很可能先沒了。
之後便是射擊極限測試和一些零星的小實驗,武器也微調了幾次。
最終定型後的武器全長約220微寸(1100mm),滿彈全重22斤(11kg)。
理論射速600發/分鍾,有效射程1800丈左右(900m),一百丈(50m)3發子彈散步約為4.2微寸(21mm)。
結構堅固、密閉性好,可適應風沙、雨雪等天氣。
最終薑慮得將其命名為【諸葛弩-1】。
看著教研室裏的【諸葛弩-1】,薑慮得滿意地點了頭,而後開口問道:“今天幾號?”
“今天是露月79日,老師。”墨梓安答道。
“那看來時間上,咱們趕得剛剛好。”
薑慮得語氣變得異常自信,“看著吧,85日最終競標的時候,就讓他們好好看看,你們兩個到時候陪同,我會替你們寫一封請假信的。”
“是!”
“我們期待著!”
“看來,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墨梓安帶著白色線手套,看著食指指尖從銃膛內刮下來的一層粉末,語氣篤定地開口道,“子彈受潮,尾藥燃燒不完全,被燃氣帶向了集氣裝置後堵塞了集氣口,進而引起炸膛。”
空氣略微安靜了幾秒。
“這個設計不能用了,放棄吧。”薑慮得語氣遺憾地說。
“為啥呀,薑老師。”趙勝男有些不解,“我覺著挺好使的呢。”
“因為對子彈的要求高。”回答她的是墨梓安,“咱們用的本身就是庫存彈,前些天又下了兩場春雨,子彈必然會有些潮。”
“那子彈換成不潮的不就行了嗎?”趙勝男還是有些不明白。
“咱們這裏雖然不算靠北,可到底屬於帝國的中北部,又處於內陸,環境可並不算潮濕,要是到了南部邊境呢?”
墨梓安繼續回答,“那裏是對琛桓帝國的第一線,也是最有可能爆發大規模衝突的地方,而南部邊境的氣候可是出了名的潮濕。
另一方麵,帝國現在和平了好幾年,從現在來看應該也沒有短時間內大興戰事的跡象。
一旦開戰,無論和誰打,士兵所用的子彈一定是不知道存放了多久的庫存貨,所以炸膛幾乎成了必然。”
“啊!”趙勝男的臉上也露出了可惜的表情,“原來是這樣,明明這麽好用的啊……”
“梓安說得對。”薑慮得看著趙勝男開口說,“如果到了帝國西北,問題可能會更嚴重,細沙如果進入了集氣口,到時候炸膛會炸得更厲害。”
“老師,下一步怎麽修改呢?”墨梓安問道。
“先討論一下這次試驗的所得吧。”薑慮得收拾了一下心情,語氣重新變得堅定起來,“梓安,從甲號談起。”
“好的,老師。”墨梓安拿出了自己記錄的小本,“甲號上麵應用的設計和技術很多都是成熟的,所以基本不存在明顯短板。
但根據試驗結果,三腳架的設計飽受爭議,而且彈鏈的攜行和更換速度明顯不如咱們新設計的彈鼓。
而且1.55微寸的機銃子彈後坐力還是大了些,對於班組火力來說,威力有些冗餘。
不過最為關鍵的‘快速更換銃管’的設計獲得了大成功,前提把的效果也很好。”
提到了後兩點,薑慮得明顯變得振奮了很多,“嗯,那就初步計劃去掉三腳架,同樣改為兩腳架,其他設計再議,可以先說說乙號。”
“乙號最大的優點無疑是操控性,但目前看來‘集氣式’還不能使用。”墨梓安照著本子說道,“乙號的第二大優勢是便攜性,非常利於攜帶和作戰行軍。
至於缺點,除了‘集氣式’帶來的後拉機柄燃氣泄露之外,就是瞄準基線高的問題。”
“也就是說,前提把的設計是成功的,後提把的設計看來還不夠完善。”薑慮得抬起眼皮看了看眼前的兩人,“你們的意見呢,留哪一個?”
“我覺得後提把挺好的。”趙勝男用手比劃了幾個姿勢,“做戰術動作的時候真的挺方便的,我覺得瞄準基線高也不是不能克服。”
“學生覺得,兩個都可以保留。”墨梓安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哦?”薑慮得目光微亮地看向墨梓安,“仔細說說。”
“是,老師。”
墨梓安從旁邊拿出了一張圖紙,用筆指著說,“學生是這樣想的,可以將後提把的設計進行改良,仍采用一體式的設計,這樣更牢固,但可以把後提把的高度降低並將長度拉到和機匣等長。”
墨梓安用炭筆在圖紙上畫出了一個示意圖,“您看,後提把與機匣蓋的空間隻要足夠手指穿過即可,再加上沒有了集氣式的獨特布局,瞄準基線就會大大降低。
然後在前提把與銃身之間安裝一個類似插銷的滾柱,這樣一來,不使用前提把的時候,它就會垂在銃身一側,不會遮擋瞄準視線,使用的時候,再轉動插銷固定。”
薑慮得認同地點了點頭,“可以采納,這個想法不錯,多加一個提把也不會增加多少重量。
差不多就最終定型吧,也不需要再對照什麽了。”
之後的討論一直持續到了門禁時間才結束,而且之後的幾天也是如此。
薑慮得給墨梓安和趙勝男開了個字條,用來應付憲兵。
這些天的時間花得也很值得和必要,薑慮得敲定了很多細節,並且在墨梓安的幫助下重新繪製了圖紙。
試製樣品的工作薑慮得仍選在了在【聯合八方】的精工車間,墨梓安這一次自然無法跟隨,但好在現在的【聯合八方】裏是不缺工人的。
幾天後,墨梓安接到了通知,帶著參與測試的幾個人重新回到了那處靶場,見到了改頭換麵的武器——
最終定型的武器采用了之前甲型的自動方式和閉鎖方式、可拆卸的銃管、前後提把,以及稍加改動的兩腳架。
供彈方式選擇了彈鼓供彈,子彈也選定了使用1.55微寸標準步銃彈。
這一次的試射沒有出現任何意外,結果也十分令人滿意,但一次測試的成功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還要進行更進一步的試驗——
接下來的測試內容十分多樣化,但也很可能對武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為此,聯合八方的廠房再次臨時生產了十幾挺。
不過這一次,薑慮得沒有選擇精工車間,而是特意安排了普通車間和普通工人來生產。
首先是泥沙測試,先將武器分別放入沙子和泥漿中,然後再拎出來,簡單地在地上磕了幾下後拉上銃栓。
把武器固定在遠處,用一根細線拉動扳機,武器成功擊發,並且順利地打光了一個彈匣。
之後則是進行雨水測試。
由於不可能等到真下大雨時再進行,所以這一步其實就是站在噴水管下,用兌了些許白醋的水噴灑。
同樣是簡單地敲打磕晃了機匣後就上膛扣扳機,也順利地成功擊發。
再之後是磕碰試驗。
說白了第一步就是直接摔,就是那種拿起來再鬆手的自由落體,第二步就是放在地上再踹幾腳。
墨梓安一腳不小心踹斷了腳架的連接軸,不過機銃仍能正常擊發,隻不過墨梓安能夠明確地感覺出,武器內的一些活動部件都出了些問題。
因為射擊的頻率變得不再均勻而且有了一種很明顯的滯澀感。
薑慮得認為這種程度的損壞完全可以接受,畢竟在戰場上沒有誰真的會把自己的武器這麽糟蹋——除非人員位置與爆炸點的距離很近,但這個時候,武器是否能用也不怎麽重要了,因為人很可能先沒了。
之後便是射擊極限測試和一些零星的小實驗,武器也微調了幾次。
最終定型後的武器全長約220微寸(1100mm),滿彈全重22斤(11kg)。
理論射速600發/分鍾,有效射程1800丈左右(900m),一百丈(50m)3發子彈散步約為4.2微寸(21mm)。
結構堅固、密閉性好,可適應風沙、雨雪等天氣。
最終薑慮得將其命名為【諸葛弩-1】。
看著教研室裏的【諸葛弩-1】,薑慮得滿意地點了頭,而後開口問道:“今天幾號?”
“今天是露月79日,老師。”墨梓安答道。
“那看來時間上,咱們趕得剛剛好。”
薑慮得語氣變得異常自信,“看著吧,85日最終競標的時候,就讓他們好好看看,你們兩個到時候陪同,我會替你們寫一封請假信的。”
“是!”
“我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