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告訴總監,真的盜墓賊來了?”


    “不對,依著陳總的脾氣,肯定會反問我,難道說兩句黑話就是盜墓賊了嗎?那逗音評論區那些支鍋的都得抓起來。”


    導播的內心戲很足,他看著直播鏡頭前的何濤,感到深深的無力。


    大哥,你倒是看看彈幕呀,這裏快成老九門內部聚會了。


    【我知道鍋在哪兒,但不會做飯,有沒有高手幫忙】


    【兄弟們,我這裏有個戰國的鍋】


    【本人胡八一,正在找王胖子】


    【有沒有懂風水的,幫忙看下老家的墳地好不好】


    何濤當然看到這些彈幕了。


    但是在他看來,這些彈幕都是整活兒來的。


    真正能成事的盜墓賊,那都是行動力極強的人。


    一聲不吭的就把別人家的祖墳刨了,一直到過年上墳才被發現。


    像這種在網上咋咋呼呼的,是釣魚的警察的概率,都比是真盜墓賊的大。


    而且話說回來。


    眼前正在連麥的這位,他就是真的盜墓賊呀,要處理也先處理明狼。


    ……


    賣貨的盜墓賊,雖然不下洞子,但也是犯罪團夥中的一員。


    一個真正完整的盜墓團隊,也必然有人專職出貨。


    北派管這種人叫“賣米郎”,南派要隨意一點,直接叫他們“販子”。


    何濤接觸過不少販子,都是拿著背簍賣貨的,而且無一例外,都用紅繩做標記。


    這樣裝貨比較隱蔽。


    再稍微喬裝一下的話,警察看到了都會問一聲“大爺你辛苦了,你是進城賣什麽啊?要不要歇會兒?”


    這也是何濤看到對方用背簍裝錢,就下意識把對方當販子的原因。


    完全是職業病犯了。


    但他真沒想到,連麥的寶友竟然接上了話茬。


    何濤也就順著往下說:


    “兄弟你這些雜貨,是從哪個洞子裏找到的?”


    寶友回答說:“不是一家老板的,各家各戶的都有。”


    各家各戶?何濤聽著有點奇怪,忙問道:


    “你不翻粽子嗎?下不下洞子?”


    寶友回答說:“我下洞子,但是不翻粽子,我是專門打掃的。”


    【黑話?(警覺臉)】


    【兩個人好像在進行某種交易】


    【好好好,剛才盜墓,現在賣貨是吧】


    【這個世界果然還是變成了我看不懂的樣子】


    【關於我看直播卻誤入盜墓賊交易現場這件事】


    何濤心說,彈幕的腦洞是真大,其實兩個人根本沒聊交易的事。


    這位帶著一背簍古錢幣來的大哥,甚至都不是專業團隊的賣米郎。


    準確的來說,他是“撿垃圾”的。


    就是跟在盜墓賊後麵喝湯,去一些已經被盜過的墓裏,拿人家漏掉的東西。


    像銅錢啊、瓶瓶罐罐啊,一般的盜墓賊都懶得拿。


    起碼何濤從來沒讓人拿過。


    因為盜墓都是奔著一夜暴富去的。


    幾十塊錢一枚的銅錢拿它幹嘛?


    有這閑功夫,搬磚來錢更快。


    也正是盜墓賊的這種心態,才催生了“撿垃圾”這種撈偏門的“職業”。


    風險小、收益也小,但是很過癮。


    明白對麵是幹什麽的,何濤瞬間沒啥想問的了。


    一些銅錢、龍洋,有啥好看的?


    但是他沒有問題,寶友卻有話要說:


    “何老師,你到底是老師,還是把頭啊?”


    “剛才你看墓的手段,非常像北派的眼把頭!”


    “我就是個鑒寶主播,略懂一點探墓的知識而已。”


    何濤想謙虛一下的。


    但是他太優秀了,對方不讓。


    “你可不是略懂,你比我見過的大部分盜墓賊都懂。”


    “剛才你光看風水,沒打洛陽鏟就找到了墓道,要是真去盜墓,簡直不敢想哦!”


    “這有什麽不敢想的。”何濤聳聳肩道出真相:“不管怎麽盜,反正最後肯定會被警察抓住。”


    “額……好像也是。”


    寶友想了想,覺得何濤說的非常有道理。


    於是沒有再糾結他的身份,回過頭問起了自己手裏的東西:


    “老師,這裏麵有些東西,不是撿的,是我拿瓶瓶罐罐和人家換的,有點吃不準。”


    “你是鑒寶主播,應該能看明白吧?”


    “能啊,你取出來我看看。”


    “那先看看這枚吧……”


    寶友在背簍裏翻了翻,從一堆銀元中間,翻出了一枚用小盒子裝著的乾隆通寶。


    攤開手心裏,讓何濤看看。


    何濤覺得有些莫名奇妙。


    這玩意兒,不就是銅錢嗎?


    在墓裏看到都懶得彎腰去撿。


    “兄弟,你這枚乾隆通寶有什麽說法嗎?”何濤不恥下問。


    “有啊……”寶友把銅錢翻了個麵,用粗糙的手指,指著背後的字說:“這是滿文的寶浙。”


    “你再看正麵,這字體,常平式。”


    “這要是真的,一枚起碼也得1000塊了,但我就怕碰到假的了。”


    “一枚一千?”何濤語氣略微有點驚訝。


    銅錢這個價真不低了,正常的乾隆通寶也就是5塊錢吧,還得品相好才有人要。


    “這是你撿的?”


    “不是,這是我拿個漢代的罐子換的,我感覺那應該是個漢代的尿壺,換這個應該不虧。”


    “牛逼啊。”何濤大概能猜到寶友是拿什麽換的。


    尿壺的學名叫虎子,是陪葬品裏最不受歡迎的一類東西。


    【這個確實是常平式,品相不錯,1000我收了】


    【主播不懂銅錢嗎?怎麽報價這麽慢】


    【這個盜墓賊也不懂,那龍洋明顯比銅錢貴】


    【我已經看到了一枚兩千的龍洋】


    【均價7-800吧,這一背簍值十幾萬呢】


    彈幕上有各種價格飄過,何濤都看花眼了。


    他還真不懂這些銅錢的價格,光一個乾隆通寶就有幾十個版別,這誰記得住?


    但是他現在已經有個概念了,那就是——這些東西很值錢。


    一枚的價值甚至比一般的清朝墓葬要高。


    何濤記得很清楚,之前在燕京朝陽的一個院子裏,有人挖出個盲盒,裏麵值錢的陪葬品包括:


    銀手鐲1件、銀鑲玻璃飾品1件、以及藍色玻璃1塊。


    給墓主人鬧麻了,還沒一個虎子值錢。


    “怎麽說,把頭。”寶友還在關心他的銅錢:“我這個是真的嗎?”


    “看包漿的話,應該是真的。”


    何濤給了個比較保守的判斷,同時問道:


    “你這裏有多少枚銅錢啊?”


    “三百四十二枚。”


    “這麽多?”


    一枚枚看的話,今晚可以不用過了。


    何濤非常誠懇的提了個建議:


    “鑒定銅錢,你應該去找泉總啊,他是專門研究古錢幣的,你讓他挨個幫你看,挨個幫你估價,豈不美哉?”


    “哪個泉總?”寶友反問道:“你不會說的是那個大網紅吧?他直播間全是條子,我怎麽敢?”


    “這簡單啊,你找幾個兄弟,分十幾次去鑒定不就行了嗎?”


    “我去,有道理啊!”寶友恍然大悟的說道。


    何濤在不經意間,就這樣幫所處行業的龍頭老大,安排了一整晚的活動。


    也許這就是商戰吧!


    在掛斷這位拾荒的寶友的連麥前,何濤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就在離這個公司不遠處的郊區,有個他進去過的清代小墓,裏麵好像有不少銅錢。


    當時還笑墓主人窮酸來著。


    應該是沒人拿的,因為後來清點贓物的時候沒發現。


    裏麵會不會有彈幕說的價值幾萬的“雕母”和“母錢”啊?


    何濤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他想了想,決定明天白天抽空去看看。


    據說,撿到一兩枚銅錢,警察是不管的,官方對於文物交易的限製也不包括古錢幣。


    不過這個說法準不準確啊?


    何濤決定問下當事人。


    “兄弟,多嘴問一句,你撿這麽老些錢,沒有帽子叔叔上門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鑒寶:別叫我把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地攤上的拖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地攤上的拖鞋並收藏直播鑒寶:別叫我把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