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每周的二、四,餘切會在“新現實主義”社團分享他的創作觀念。
來旁聽的人越來越多。
十一月中旬,餘切把自己之前的臨場演講歸納為幾句話,它代表了新現實主義的綱領:
一、從當前現實出發,冷靜客觀的剖析社會現狀、塑造生活在我們中間的普通人。
二、作者不以啟蒙者的身份俯瞰人世,而是以平視的角度。
三、以人的現實關係,反應社會現實。
就這麽三條,都登在了燕大校報上。
燕大的校報是一個很具有影響力的報紙,就像是學生組織那位同學說的一樣,因為燕大是這時候全國高校生的思想陣地,所以,即便是學生在上麵發的文章,它也能起到超出學校的影響。
它上麵刊登的文章,也容易被其他刊物所轉載。
不僅僅是高校生,青年人、教師、中專生等等知識分子,也會關注到燕大傳來的消息。
燕大在這時候高校思想界的地位,恐怕是後來的人難以想象的。
很多人開始了解到餘切。
二龍路東頭的大木倉宿舍,一棟叫“小紅樓”的職工家屬樓裏邊兒,王曉波取下人大新出來的一期校報,上麵記載了一條來自於隔壁燕大的消息:
有個叫餘切的小說作者,他寫了《天若有情》,他把自己的寫作理念總結為“新現實主義”。
“從現實出發……”
“平視角度……”
“用人來反映社會……”
喲,還搞了“新現實主義”社團呢,這是要開宗立派,還是吹牛皮呢?
厲害!
王曉波伸出大拇指,然後在自家花壇那翻出了幾條蚯蚓,他搭著梯子把蚯蚓塞到燕子窩邊兒上,像是養雞一樣的逗弄他家屋簷下的燕子一家:
“咯咯咯!”
“咯咯咯!”
燕子就伸出頭來吃蟲,嘰嘰喳喳的叫。
王曉波所住的大木倉宿舍有一段曆史,它在清初是鐵帽子王鄭親王濟爾哈朗的府邸,民國時被第十七代鄭親王抵押給了西什庫天主教堂,1925年被租給中國的大學做校址,後來又經曆了一係列轉手,成了教育部的宿舍樓。
王曉波為啥住進去?
因為他媽媽在教育部工作,爸爸是人大的哲學教授,因此他從小跟著父母的工作調動,不斷遷移自己住處,確實也像是這一窩燕子一樣,遷到了大倉木宿舍。
要不怎麽會憐愛這些燕子們呢?
所以在今年春天,燕子來了大木倉宿舍築巢、生孩子之後,王曉波就養著燕子一家,以至於到了秋冬天,燕子都不願意走。
除了50後王曉波,大倉木宿舍還住著一個叫汪國珍的50後——被分配到了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
於是,這兩個人經常早上一前一後買早點,不同的是,王曉波異常邋遢,而汪國珍衣冠楚楚。
餘切?
王曉波在心裏邊兒念這個名字,總覺得熟悉,他找來最近看過的文章,很快翻出了《天若有情》這一篇小說。
哦,這個人。
聽說,這一期的《紅岩》十分搶手,就是因為這一篇小說,確實好看。
雜誌上還有餘切另一個短篇小說《高考1977》,但是王曉波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因為他覺得考大學有手就行。
王曉波是人大的,難道現在還有人考不上人大嗎?
既不要什麽手法,也不要什麽特別的題材……王曉波就喜歡這種小說,他討厭一切表麵上偉大的事兒。
“這個餘切有點意思,就在燕大讀書,居然還是個學生!”
“但是,我是個堂堂人大講師,也不好直接去找他聊天,我就寫那麽一篇評論他的稿子,看看能不能出版。”
於是,王曉波縮回了家裏,繼續開始創作他的小說《黃金時代》,這是一係列很難評價的作品,個人風格極強,類似於夾敘夾議的雜文集。
王曉波寫道:“我在83年秋冬天,碰到一個叫餘切的作者的作品《天若有情》,我發覺他最擅長的,是把一件人人都有的感情,寫得極具哲學意味……”
“比如一隻螞蟻從桌子的這頭爬到那頭,他會寫上三千字,還得配上腳注和哲學家的名字。”
“我就不太一樣,覺得這是自找麻煩,大家都以為這個《天若有情》成了無可替代的經典,說不定餘切經常為一個句子推敲半天,最後依舊選擇‘隨便吧’!”
“另外,我單純覺得‘餘切’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
雍和宮大街26號,距離bj的地壇公園不遠處,今年剛加入文聯的石鐵生,也看到了《天若有情》這一篇小說。
毫不意外,石鐵生為故事中的愛情流淚了。
石鐵生在73年夏天坐上輪椅,81年又患腎病回家療養,為了搞到錢維持生存,他開始從事寫作工作。
他的寫作生涯極其成功,今年,石鐵生發表了成名作《我遙遠的清平灣》,也是在這一年,他加入了作協。
但石鐵生的創作存在隱憂,他過於以自己的回憶為主題,他正在“以自我為食”,他的身體已經萎縮了,不能再使他的精神萎縮。
《天若有情》中的故事激發了石鐵生的靈感,石鐵生同樣想要用類似的方式寫出一本反映時代的小說,由一個小人物來引起,折射到整個社會。
於是,他也有靈感了,他不相信現實中有“華弟”這個具體的人,但他相信餘切遇見過“華弟”的原型,經過巧妙的誇張化後,寫下了這一部長篇小說。
作者不應該寫自己,也不應該回憶自己……這有點類似於自己吃自己,飲鴆止渴,容易上癮,一旦自己的事兒寫完了,就沒得寫了。
石鐵生身邊有很多值得寫的人和事,原先不值得拿出來寫——小人物的故事不值得提,現在他知道了,可以把這些人適當的戲劇化,還可以寫成中篇小說,就像是《天若有情》一樣。
石鐵生把目光瞄向了一個姓詹的牧師,把這個人的事跡改編成小說,就叫《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小說還沒有開始寫,在這篇小說的後記中,石鐵生已經忍不住想要提到餘切。
“我看到了一個叫《天若有情》的小說,給了我靈感。”
“我發覺可以寫一些小人物,不是英雄,沒有好結局,甚至沒有什麽明確的故事,但就是可以寫,寫到讓人覺得人生就是這樣一回事:沒盡頭,沒答案,但總得往前走。”
“1983年的秋冬,那天早上,我第一次知道餘切。”
來旁聽的人越來越多。
十一月中旬,餘切把自己之前的臨場演講歸納為幾句話,它代表了新現實主義的綱領:
一、從當前現實出發,冷靜客觀的剖析社會現狀、塑造生活在我們中間的普通人。
二、作者不以啟蒙者的身份俯瞰人世,而是以平視的角度。
三、以人的現實關係,反應社會現實。
就這麽三條,都登在了燕大校報上。
燕大的校報是一個很具有影響力的報紙,就像是學生組織那位同學說的一樣,因為燕大是這時候全國高校生的思想陣地,所以,即便是學生在上麵發的文章,它也能起到超出學校的影響。
它上麵刊登的文章,也容易被其他刊物所轉載。
不僅僅是高校生,青年人、教師、中專生等等知識分子,也會關注到燕大傳來的消息。
燕大在這時候高校思想界的地位,恐怕是後來的人難以想象的。
很多人開始了解到餘切。
二龍路東頭的大木倉宿舍,一棟叫“小紅樓”的職工家屬樓裏邊兒,王曉波取下人大新出來的一期校報,上麵記載了一條來自於隔壁燕大的消息:
有個叫餘切的小說作者,他寫了《天若有情》,他把自己的寫作理念總結為“新現實主義”。
“從現實出發……”
“平視角度……”
“用人來反映社會……”
喲,還搞了“新現實主義”社團呢,這是要開宗立派,還是吹牛皮呢?
厲害!
王曉波伸出大拇指,然後在自家花壇那翻出了幾條蚯蚓,他搭著梯子把蚯蚓塞到燕子窩邊兒上,像是養雞一樣的逗弄他家屋簷下的燕子一家:
“咯咯咯!”
“咯咯咯!”
燕子就伸出頭來吃蟲,嘰嘰喳喳的叫。
王曉波所住的大木倉宿舍有一段曆史,它在清初是鐵帽子王鄭親王濟爾哈朗的府邸,民國時被第十七代鄭親王抵押給了西什庫天主教堂,1925年被租給中國的大學做校址,後來又經曆了一係列轉手,成了教育部的宿舍樓。
王曉波為啥住進去?
因為他媽媽在教育部工作,爸爸是人大的哲學教授,因此他從小跟著父母的工作調動,不斷遷移自己住處,確實也像是這一窩燕子一樣,遷到了大倉木宿舍。
要不怎麽會憐愛這些燕子們呢?
所以在今年春天,燕子來了大木倉宿舍築巢、生孩子之後,王曉波就養著燕子一家,以至於到了秋冬天,燕子都不願意走。
除了50後王曉波,大倉木宿舍還住著一個叫汪國珍的50後——被分配到了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
於是,這兩個人經常早上一前一後買早點,不同的是,王曉波異常邋遢,而汪國珍衣冠楚楚。
餘切?
王曉波在心裏邊兒念這個名字,總覺得熟悉,他找來最近看過的文章,很快翻出了《天若有情》這一篇小說。
哦,這個人。
聽說,這一期的《紅岩》十分搶手,就是因為這一篇小說,確實好看。
雜誌上還有餘切另一個短篇小說《高考1977》,但是王曉波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因為他覺得考大學有手就行。
王曉波是人大的,難道現在還有人考不上人大嗎?
既不要什麽手法,也不要什麽特別的題材……王曉波就喜歡這種小說,他討厭一切表麵上偉大的事兒。
“這個餘切有點意思,就在燕大讀書,居然還是個學生!”
“但是,我是個堂堂人大講師,也不好直接去找他聊天,我就寫那麽一篇評論他的稿子,看看能不能出版。”
於是,王曉波縮回了家裏,繼續開始創作他的小說《黃金時代》,這是一係列很難評價的作品,個人風格極強,類似於夾敘夾議的雜文集。
王曉波寫道:“我在83年秋冬天,碰到一個叫餘切的作者的作品《天若有情》,我發覺他最擅長的,是把一件人人都有的感情,寫得極具哲學意味……”
“比如一隻螞蟻從桌子的這頭爬到那頭,他會寫上三千字,還得配上腳注和哲學家的名字。”
“我就不太一樣,覺得這是自找麻煩,大家都以為這個《天若有情》成了無可替代的經典,說不定餘切經常為一個句子推敲半天,最後依舊選擇‘隨便吧’!”
“另外,我單純覺得‘餘切’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
雍和宮大街26號,距離bj的地壇公園不遠處,今年剛加入文聯的石鐵生,也看到了《天若有情》這一篇小說。
毫不意外,石鐵生為故事中的愛情流淚了。
石鐵生在73年夏天坐上輪椅,81年又患腎病回家療養,為了搞到錢維持生存,他開始從事寫作工作。
他的寫作生涯極其成功,今年,石鐵生發表了成名作《我遙遠的清平灣》,也是在這一年,他加入了作協。
但石鐵生的創作存在隱憂,他過於以自己的回憶為主題,他正在“以自我為食”,他的身體已經萎縮了,不能再使他的精神萎縮。
《天若有情》中的故事激發了石鐵生的靈感,石鐵生同樣想要用類似的方式寫出一本反映時代的小說,由一個小人物來引起,折射到整個社會。
於是,他也有靈感了,他不相信現實中有“華弟”這個具體的人,但他相信餘切遇見過“華弟”的原型,經過巧妙的誇張化後,寫下了這一部長篇小說。
作者不應該寫自己,也不應該回憶自己……這有點類似於自己吃自己,飲鴆止渴,容易上癮,一旦自己的事兒寫完了,就沒得寫了。
石鐵生身邊有很多值得寫的人和事,原先不值得拿出來寫——小人物的故事不值得提,現在他知道了,可以把這些人適當的戲劇化,還可以寫成中篇小說,就像是《天若有情》一樣。
石鐵生把目光瞄向了一個姓詹的牧師,把這個人的事跡改編成小說,就叫《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小說還沒有開始寫,在這篇小說的後記中,石鐵生已經忍不住想要提到餘切。
“我看到了一個叫《天若有情》的小說,給了我靈感。”
“我發覺可以寫一些小人物,不是英雄,沒有好結局,甚至沒有什麽明確的故事,但就是可以寫,寫到讓人覺得人生就是這樣一回事:沒盡頭,沒答案,但總得往前走。”
“1983年的秋冬,那天早上,我第一次知道餘切。”